-
鸛鷺鴇鷸鴴鷗鶴……來天津看!
2015年以來,每年過境天津北大港溼地候鳥數量都達數十萬隻,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已達到100餘萬隻。2020年過境北大港溼地的候鳥,春季數量為40餘萬隻,進入秋冬季以來數量已達32萬餘只。觀測記錄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
-
2萬餘只候鳥留守北大港
本報訊(記者 王睿)記者昨天從北大港溼地獲悉,受前幾日冷空氣影響,連日來,北大港溼地萬畝魚塘和部分水域已經上凍,結起了一層薄薄的冰,有部分候鳥開始動身南遷,而還有一些鳥捨不得北大港冬日的風光,不肯離去。據護鳥志願者觀測,它們已另闢蹊徑,轉移到了溼地沒有結冰的葦塘深處河道裡。
-
世界瀕危鳥種!天津北大港溼地首現「觀鳥界UFO」
昨天上午,記者開車趕到北大港溼地,採訪了正在這裡做鳥類調查的天津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博士莫訓強、白頭硬尾鴨的發現人之一,和他聊聊白頭硬尾鴨是一種怎樣的鳥?為什麼會突然造訪北大港?
-
40多萬隻珍稀鳥類落腳北大港 正是觀鳥好時候
    天津北方網訊:「現在鳥太多了,哪兒哪兒都是,數量和種類是一天一增加,我們都不好統計了。」眼下,北大港溼地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巡護隊隊長張永召昨天向記者介紹鳥況時說,90多種、40多萬隻珍稀候鳥已經落腳,而且「天鵝湖」大幕也拉開了,正是觀鳥的好時候。
-
10萬隻候鳥落腳北大港溼地,「大部隊」在路上
今年南遷候鳥抵達的時間,基本與往年持平,通過巡護人員在「十一」期間的巡護記錄,眼下,已有大雁、白琵鷺、赤膀鴨、鳳頭鸊鷉、東方白鸛等88種鳥類在北大港溼地落腳,初步估計,數量超過10萬隻。 此外,在採訪中記者還得知一個好消息:幾十隻留守的東方白鸛已經在溼地安了家,今年夏天孵化出10隻小白鸛,是歷年最多的一次。
-
40餘萬隻候鳥飛臨天津這些溼地
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七裏海溼地候鳥群飛為了更好地保障鳥類覓食活動,天津分別在北大港
-
100+種鳥類棲息!天津這個公園後天開放啦
圖片來自:@天津廣播公園南部是原生溼地鳥類保護區,在鳥類遷徙期需要限制人員進入,所以該區域建設主要以現狀水鳥棲息地為核心區域。施工人員對陸域進行開挖,對深水區進行填墊,並打造人工島嶼,建設富有梯度的適合各類型水鳥棲息的保護區。
-
四十餘萬隻候鳥飛臨七裏海、北大港溼地 天津投放2萬斤魚苗為候鳥...
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七裏海溼地 候鳥群飛)為了更好地保障鳥類覓食活動,天津分別在北大港、七裏海溼地進行了保育放流,各投放1萬多斤的魚苗,這些魚苗都是鯽魚的,大小在5-10公分左右,適合鳥類採食。
-
東洞庭湖越冬水鳥超過13萬隻 監測到4種新記錄鳥類
監測到4種新記錄鳥類 湖南日報4月2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張脫冬 易朗朗)4月1日,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布了《鳥類監測公報》:截至2015年3月,該保護區共記錄到鳥類18目64科34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44種。
-
天津北大港、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我國新指定7處國際重要溼地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2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天津北大港、內蒙古畢拉河、黑龍江哈東沿江、江西鄱陽湖南磯、河南民權黃河故道、西藏扎日南木錯及甘肅黃河首曲在近日成為我國新提名指定的7處國際重要溼地。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據2014年《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2017黃渤海(大連段)溼地水鳥調查:鳥類達74種
吳耀輝 攝 中新網大連5月2日電 (記者 楊毅)記者2日從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黃渤海溼地水鳥調查近日在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持下順利完成,共記錄鳥類74種,數量達3.3萬餘只,隸屬於13目26科。 黃渤海沿岸溼地是水鳥南北遷徙的重要驛站,是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
35萬餘只水鳥遷抵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
35萬餘只水鳥遷抵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 2020-12-01 17:04:08 (資料圖)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南昌12月1日電 (李韻涵)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日消息,根據定期監測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有35萬餘只水鳥抵達鄱陽湖棲息。 地處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淡水湖,也是國際重要溼地、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佔全球種群98%的白鶴在此越冬。
-
生態補水7000萬立方米,鳥類總量超40萬隻 北大港迎來「美麗客人」
今秋候鳥大遷徙已經開始,首批百隻天鵝已飛抵天津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孫廣穎 攝 一湖碧水迎客,數萬候鳥當歸。金秋時節,天津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迎來大批美麗「客人」。記者看到,今秋候鳥大遷徙已經開始,首批百隻天鵝已飛抵天津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巡護人員已經開始投喂,確保鳥兒「糧草充足」。據估算,目前北大港溼地鳥類超過40萬隻,每天都有數以萬計候鳥過境。 北大港溼地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也是京津地區一顆亮麗明珠。
-
天津北大港溼地獲批國家公園試點
記者昨日從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獲悉,作為新區溼地的核心,北大港溼地已被批覆為國家公園試點,目前正在做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方案,初稿已經過第一輪審議,進入修改完善階段,新區確定把北大港國家公園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打造京津冀知名生態品牌,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示範基地、國際觀鳥基地。 濱海新區溼地共記錄到此遷徙棲息的候鳥249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物種11種,II級物種34種。
-
潮白河飛來上百隻美麗水鳥
順義「上百隻白骨頂雞在順義潮白河暢遊!」北青社區報記者獲悉,潮白河俸伯橋迎來了一群「新客」,上百隻黑白相間的水鳥——白骨頂雞,在潮白河畔覓食、潛水、追逐、棲息,為冬日裡的潮白河增添了別樣的生機與活力。多種水鳥的到來,深受順義居民喜愛。
-
戀上一方好生態 243種鳥兒棲息南充
4月9日,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目前我市發現的野生鳥類達到243種,佔全國1244種的19.5%,其中生長在嘉陵江南充段的水鳥有50多種。森林覆蓋率40.06% 南充成鳥兒「天堂」根據監測,目前在我市生活的野生鳥類達243種,佔全國1244種的19.5%。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20餘種,還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
-
天津:北大港溼地保護修復工程啟動
而涉及管理、生態補償等細則的《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也正在起草中,預計將於近期定稿公示。北大港溼地位於濱海新區東南部,總面積為43495.47公頃,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據統計,每年春、秋兩季,來此停歇、覓食、繁殖的候鳥達數十萬隻、140多種,其中有24種是國家ⅰ、ⅱ級保護鳥類,有17種候鳥屬於國際「非常重要保護意義」標準。
-
我國新指定7處國際重要溼地,天津北大港內蒙古畢拉河等上榜
2月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林草局獲悉,我國近日新提名指定了7處國際重要溼地,分別是天津北大港、內蒙古畢拉河、黑龍江哈東沿江、江西鄱陽湖南磯、河南民權黃河故道、西藏扎日南木錯及甘肅黃河首曲國際重要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