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餘只候鳥留守北大港

2020-12-24 中國網財經

  本報訊(記者 王睿)記者昨天從北大港溼地獲悉,受前幾日冷空氣影響,連日來,北大港溼地萬畝魚塘和部分水域已經上凍,結起了一層薄薄的冰,有部分候鳥開始動身南遷,而還有一些鳥捨不得北大港冬日的風光,不肯離去。據護鳥志願者觀測,它們已另闢蹊徑,轉移到了溼地沒有結冰的葦塘深處河道裡。目前,北大港溼地還有1000多隻天鵝、200多隻東方白鸛,以及白鷺、蒼鷺、大雁、野鴨等鳥類共計2萬餘只。「中塘杯」第二屆天津鳥類全國攝影大賽組委會提醒,建議廣大市民及攝影愛好者抓住最後時機,拍攝佳作參賽。

  「雖然一些水面結冰了,但冰層並不厚,對還沒走的候鳥來說影響不大,一些涉禽可以站在冰面上,如果覓食,它們會用嘴啄開冰層,探下頭去找食物,現在水下的生物還算充足,而一些遊禽可以換地兒棲息。」北大港溼地護鳥志願者王洪峰告訴記者,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天鵝基本都「搬」到蘆葦深處的河道裡了,那裡沒有結冰,它們能浮在水面上棲息,大雁也正在向這一帶聚集。採訪中,護鳥志願者介紹說,近期,還有不少愛鳥人士和攝影愛好者光臨北大港溼地,他們表示,受部分水面結冰影響,現在候鳥主要集中在萬畝魚塘西側一帶的水域和蘆葦地,以及北大港溼地從東門到西門兩側的水道和庫區,建議人們在這兩處區域觀鳥、拍鳥。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10萬隻候鳥落腳北大港溼地,「大部隊」在路上
    今年南遷候鳥抵達的時間,基本與往年持平,通過巡護人員在「十一」期間的巡護記錄,眼下,已有大雁、白琵鷺、赤膀鴨、鳳頭鸊鷉、東方白鸛等88種鳥類在北大港溼地落腳,初步估計,數量超過10萬隻。 此外,在採訪中記者還得知一個好消息:幾十隻留守的東方白鸛已經在溼地安了家,今年夏天孵化出10隻小白鸛,是歷年最多的一次。
  • 40餘萬隻候鳥飛臨天津這些溼地
    當下正是候鳥遷徙季。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為了更好地保障鳥類覓食活動,天津分別在北大港、七裏海溼地進行了保育放流,各投放1萬多斤的魚苗,這些魚苗都是鯽魚的,大小在5-10公分左右,適合鳥類採食。
  • 「天津@你」32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 | 本市新增1400餘處電子警察
    北大港溼地迎來了大批候鳥。東方白鸛、黑鸛、天鵝等上百種候鳥,它們時而水中嬉戲、時而翩翩起舞,勾勒出水碧天藍、生機盎然美麗生態畫卷。目前,北大港觀測到的候鳥數量已有32萬多隻,有國際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500多隻,二級保護動物天鵝600多隻,白琵鷺400多隻,這些鳥類一部分會留在北大港過冬,一部分將停留1-2個月,待水面封凍後
  • 四十餘萬隻候鳥飛臨七裏海、北大港溼地 天津投放2萬斤魚苗為候鳥...
    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七裏海溼地 候鳥群飛)為了更好地保障鳥類覓食活動,天津分別在北大港、七裏海溼地進行了保育放流,各投放1萬多斤的魚苗,這些魚苗都是鯽魚的,大小在5-10公分左右,適合鳥類採食。
  • 生態補水7000萬立方米,鳥類總量超40萬隻 北大港迎來「美麗客人」
    今秋候鳥大遷徙已經開始,首批百隻天鵝已飛抵天津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孫廣穎 攝   一湖碧水迎客,數萬候鳥當歸。記者看到,今秋候鳥大遷徙已經開始,首批百隻天鵝已飛抵天津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巡護人員已經開始投喂,確保鳥兒「糧草充足」。據估算,目前北大港溼地鳥類超過40萬隻,每天都有數以萬計候鳥過境。  北大港溼地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也是京津地區一顆亮麗明珠。
  • 99種467686隻水鳥棲息天津北大港
    原標題:99種467686隻水鳥棲息北大港   2018年至今,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不乏世界易危或瀕危物種。這刷新了北大港溼地水鳥分布紀錄。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40多萬隻珍稀鳥類落腳北大港 正是觀鳥好時候
    眼下,北大港溼地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巡護隊隊長張永召昨天向記者介紹鳥況時說,90多種、40多萬隻珍稀候鳥已經落腳,而且「天鵝湖」大幕也拉開了,正是觀鳥的好時候。&nbsp&nbsp&nbsp&nbsp據北大港溼地最新觀測統計,鴻雁、短嘴豆雁、灰雁、白額雁等雁類數量最多,達10萬多隻;在萬畝魚塘南岸和北大港水庫一帶的水面上,5000多隻大小天鵝、疣鼻天鵝聚在一起,或覓食、或嬉戲。巡護人員說:「從遠處看,白花花的一片,場面特別好看。」在「天鵝湖」附近,8隻來自熱帶的火烈鳥依然沒有離開,還和天鵝相處得十分融洽。
  • 數十隻冬候鳥「留守」南海子公園 今年麋鹿「過年」不再孤單
    蒼鷺、斑鳩、燕雀……這些本該去年11月底就舉家南遷的冬候鳥,有幾十隻選擇了「留守」,要在北京最大的溼地公園南海子陪麋鹿們度過這個冬天了。一隻蒼鷺神態放鬆地站立著,不遠處就是成群的麋鹿。郭耕攝 冬候鳥「留守」,讓麋鹿苑的工作人員興奮不已。
  • 肯德基小候鳥基金為留守兒童家庭推出親子溝通手冊
    紅網時刻2月11日訊(通訊員 符聰)2018年春節,又是一年一度「候鳥歸巢」時刻——大量外出務工人員回到家鄉,與翹首以盼的父母、孩子團聚。   公益快閃免費贈書、歡樂過小年肯德基從心關愛小候鳥   2月9日小年當天,肯德基攜手長沙縣誌願者協會,邀請5組小候鳥家庭在長沙歲寶餐廳參與一堂溫馨生動的小候鳥親子溝通課堂。
  • 古宇湖迎來7萬餘只候鳥越冬棲息
    古宇湖迎來7萬餘只候鳥越冬棲息 2021-01-09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監測到140餘萬隻遷徙候鳥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於立霄)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記者4月1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包括天鵝、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光臨。
  • 讓「小候鳥」融入社區 避免「二次留守」
    而今,他們的孩子「飛」到了城裡,其父母忙於打工,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只能讓孩子呆在出租房中;加上城市繁榮,車多人雜,為防範交通事故和被拐騙,打工父母也只能將孩子限制在出租房內,從而讓孩子「二次留守」,近在咫尺的城市繁華離他們卻還是那麼遙遠,使一些「小候鳥」到城市後也同樣感到孤獨。
  • 北大港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18萬候鳥大部隊來了
    原標題:北大港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18萬候鳥大部隊來了這幾天,隨著氣溫下降,北大港溼地呈現出一派萬鳥翔集、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這裡迎來了超過18萬隻候鳥南遷大部隊,包括300多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
  • 觀候鳥賞江西風景獨好,艾溪湖候鳥保護中心溫暖留守兒童
    觀候鳥賞江西風景獨好,艾溪湖候鳥保護中心溫暖留守兒童 2019-12-16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鵝群回歸啦,北大港觀鳥再度開啟,一起去看壯觀的候鳥遷徙!
    在這片溼地,科普遊子已經成功組織過幾十期期候鳥觀測活動,這些非常震撼的照片都是家長拍攝的!本周末,2019年北大港觀鳥活動又開始報名啦! 去年在北大港觀鳥的孩子和家長們看到了2700多隻灰雁、2000多隻混群的大小天鵝、3500多隻反嘴鷸、上萬隻骨頂雞,還有風頭??、白骨頂、反嘴鷸等美麗的鳥類。
  • 候鳥不離京 留守永定河
    近日,有觀鳥愛好者和科研人員發現,本應因氣溫變化遷徙到南方的黑鸛、蒼鷺、普通秋沙鴨等候鳥,這個冬天選擇了留守永定河。入冬以來,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鍾震宇已經在永定河北京平原段進行了多次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在豐臺區宛平湖、蓮石湖、綠堤公園以及大興區辛安莊等地,因水面寬闊、流動性好、蘆葦叢面積大,給候鳥提供了絕佳的越冬場所,共發現蒼鷺、普通秋沙鴨、鳳頭鸊鷉、斑嘴鴨、綠頭鴨5種留下來的候鳥。其中綠頭鴨數量超過了100隻,其餘候鳥數量均在個位數。這些候鳥從哪兒來?
  • 天津北大港水庫蓄水水面面積增至149平方公裡
    從天津市水務局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天津市水資源保障能力,有效改善南部地區水環境質量,2018年10月11日,天津市啟動引灤向北大港水庫常態化調水工作。截至2020年10月初,北大港水庫累計收水超3.83億立方米,蓄水水面面積由原來不足30平方公裡增加至149平方公裡,庫區水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 天津市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投放魚苗2萬斤 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
    天津市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投放魚苗2萬斤 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2020-03-11 14: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濱海新區政府網站        瀏覽量: 2171 次此次魚苗投放活動,根據北大港溼地候鳥遷徙數量及分布情況,向保護區萬畝魚塘和南部水循環區域共投放鯽魚、鯉魚、鰱魚2萬斤,通過適量補充北大港溼地的魚類資源,保障遷徙候鳥食物來源。2020年春季以來,陸續有候鳥北遷至我市北大港等溼地自然保護區。
  • 雲南霑益海峰溼地萬餘只候鳥來栖~
    在水光茫茫的時空裡,與上萬隻陸續飛抵棲息的候鳥邂逅,看高原鶴舞翩翩,嬉水棲息。近年來,雲南霑益海峰溼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每年迎來大批候鳥前來溼地越冬。今年,霑益海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共監測到候鳥1萬餘只,其中5000餘只為骨頂雞,赤麻鴨有1000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