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歸線上的一場扶貧攻堅戰

2020-12-12 第一財經

秦始皇於公元前214年,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安定南方。今廣西田東縣地就分屬了桂林郡及象郡。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田東縣就在北回歸線上(北緯23°16′—24°01′,東經106°53′—107°26′)。因太陽輻射強,日照較多,霜雪較少,無霜期長,夏季炎熱,冬季溫和,甘蔗成為了當地最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尤其是在唐代,有大量的名家在作品中將甘蔗和荔枝進行「並列」,例如李頎曾寫到「扶南甘蔗甜如蜜,雜以荔枝龍州橘」;晚唐著名詩人薛能也寫過「壓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這樣的名句。由此不難看出,如果說在那時候,「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只能是皇家貴族才得以享用的「天物」的話,那麼甘蔗則極好地滿足了文人雅士對於味覺上的追求。

但甘蔗對生活在北回歸線上的田東縣坡教村幾百戶村民們來說,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生計和活路。從田東縣城出發,經過一條30多公裡的蜿蜒驚險的山路,便到了這個名叫坡教村的小村子。記者所見,田間便是大片低矮青蔥的甘蔗幼苗。

「賣」甘蔗的村官

坡教村轄13個自然屯14個村民小組,有239戶922人,主要為壯族、瑤族兩個少數民族,人均耕地面積僅0.98畝,缺地缺水,土地貧瘠,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71戶259人。

第一財經記者到達時看到,一批村民正圍攏在村部前的空地上——當天上午這裡正舉行一場捐贈儀式,平安集團資深副董事長孫建一向坡教村駐村第一書記吳祠勇遞出39噸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的捐贈板,而在他們身後,就是一排排即將大派用場的復混肥料。

目前是對甘蔗進行追肥的階段。技術員賀聰明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相比於以往村民用的低效化肥,肥料升級有助於改良土壤,可以讓甘蔗畝產在同等氣候條件下由原先3.5噸的水平增產10%~15%,以每噸530元收購價計,每畝可增收200餘元。

吳祠勇告訴記者,除了到廣東、南寧等地外出務工,村裡主要創收渠道是甘蔗種植,像村部所在的隴凌屯就種了260多畝。但因原來主要用化肥、缺乏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產量較低,銷路犯愁,「南華糖業今年包銷後,村民將有明顯增收。」

吳祠勇所說的包銷,是「村官」項目通過融資支持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扶持農民種植甘蔗,實行訂單農業,為包括坡教村在內的作登鄉貧困戶提供甘蔗良種、蓋膜、優質肥料,邀請農業技術指導員現場指導種植,並對原料蔗實行保底價收購,讓村民吃上「定心丸」。

就在近日,平安集團與廣西自治區政府籤訂「三村」(即「村官、村醫、村教」計劃)建設合作協議。孫建一告訴記者,以坡教村的樣板扶貧模式為起點,平安銀行會繼續與扶貧地區核心企業合作,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支持。類似坡教村這樣的很多的偏遠農村都會有直接的受益。

「三村」工程廣西樣板村項目經理李立宸介紹說,甘蔗追肥階段企業需要大量流動資金,目前平安銀行已經放貸1億元。「通過貸款讓利,使企業節省一部分資金,約定用於向貧困種植戶發放的肥料升級,幫助增產。到11月甘蔗收購時企業還需大量資金,我們將另外提供支持。」

幾周前,廣西來賓正大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也收到了產業扶貧貸款3000萬元,用於來賓市武宣縣百萬頭生豬產業基地的發展,帶動當地貧困戶通過土地承租、勞務用工等獲得土地租金、工資。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協調,該公司第一個養殖場需要的16名用工,除了10名來自當地貧困戶,其餘6名都從坡教村招工,為村民提供了穩定收入的工作機會。

以坡教村扶貧模式為試點,「村官」項目將繼續授信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在幫助企業發展的同時,以訂單農業、勞務僱工、產業補貼、土地租金、投資分紅等形式,幫助貧困戶找到長期、穩定、有效的產業增收渠道,通過持續「造血」,助力脫貧,防止返貧。「類似項目我們在江西、雲南等地都在陸續開展中。」李立宸稱。

病有所醫,學有所教

種養卻缺乏技術指導、銷售渠道,無從長期穩定有效脫貧;看病難,缺醫少藥,動輒因病致貧、返貧;教育資源的落後,更讓貧困代際傳遞。這些堪稱扶貧攻堅的三大痛點。

平安的「三村建設工程」扶貧計劃,也正是找準了上述三大痛點,進行精準幫扶。2018年起,平安決定啟動總投資100億元的該計劃,通過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和教育扶貧,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

其中,上述「村官」項目擬投入90億元,為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實現「造血式」扶貧;「村醫」和「村教」項目將各投入5億元,新建和升級1000家鄉村診所,為1000所村小接入遠程支教平臺等,提升鄉村醫療服務及教育發展水平。

在距坡教村9公裡的平略村,這一天非常熱鬧,儘管正午陽光灼燒,卻不能阻擋村民的熱情——村裡來了輛移動健康檢測車和一撥下鄉義診的醫生。記者看到,車上X光、B超、心電檢查和遠程視頻會診一應俱全,還第一次用「智能AI人臉識別系統」代替傳統的檢測登記,排隊速度比普通體檢快得多。

作為一類貧困村,平略村783戶3496人中,有貧困戶354戶1594人,佔比近半,是全縣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最多的村。顯然,對於他們而言,進城看病不容易,有些老人甚至從未出過遠門。

一位醫生告訴記者,一上午他們就為20多位村民做了全面體檢。義診臺前更是人頭攢動,來自武漢、田東縣城等地的醫生忙得不可開交。據介紹,在廣西,移動檢測車計劃在3年內巡診300個村,為3萬名村民進行免費深度健康體檢,為15000名村民進行免費現場義診。

村民們對記者稱,村裡雖有衛生所,但只有一名幹了30多年的村醫,經常缺藥,而到鄉裡五六公裡山路要走上一個多小時,也捨不得掏錢看病,所以平時有些小病都拖著,這樣的體檢、義診活動真的很好。

事實上,這些村民所擔心的問題,將會得到很大的改觀。平安「村醫」項目當日就把該村村衛生室升級為了「智慧村衛生室」,提供檢測一體機、遠程醫視平臺等設備,改善醫療設施和診療條件,可實現縣級醫院與鄉村診所的遠程會診;並通過「村醫版APP」對村醫進行幫扶,以招募優秀醫生、醫療專家提供現場專項課程、遠程培訓和義務講座等形式提升鄉村醫療服務能力。

不僅如此,平略村邑皓小學五年級學生也迎來了他們熱情期待的「雙師課程」。「村教」項目為學校教室安裝了直播設備,孩子們可以與深圳重點小學百仕達小學的同學們共享優質的教師、教學資源,並通過直播與主課堂老師實時互動。

這所村小在校學生237人,其中就有留守兒童104人、建檔立卡學生158人,孤獨和貧困讓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有著強烈的渴求。

這一天是這些孩子上的第三堂雙師課程,內容是對鄭淵潔童話《最後一個雞蛋》的閱讀體會進行討論、交流。孩子們按小組圍坐,起初還有些拘謹的他們,很快就問出不少讓城市裡的老師們都感意外的有深度的問題。

在回程的途中,孫建一說,「這一路,我看到我們的扶貧幹部們在實踐中增加了對國情、民情、社情的感性認識,磨礪了意志品格,為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段厚實閱歷;也聽到村民們聲聲淳樸的問候,在孩子們眼裡看到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知識的渴望,這些都讓我深深感到建設美好鄉村、助力貧攻堅任重道遠,只有虛功實做、難功長做,才能把『三村』落到實處,這也需要每一位平安人切實了解農村現狀,緊緊圍繞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去群策群力,奉獻智慧和汗水;更需要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加入『三村』工程,加強資源統籌,凝聚工作合力,進一步把扶貧舉措謀實想細。」

「村教」項目現場講解張煒明告訴記者,他們將開發「三村暉」線上智慧教學平臺,這樣的教育模式未來將推廣到1000所類似的「智慧小學」,建立「縣中心小學帶動鄉鎮中心小學、鄉鎮小學帶動周邊村小為主,城市名校定向幫扶為輔」的村教生態。這是「4+1」綜合教育幫扶當中的一環,此外還將在更多村小推進硬體提升、校長培訓、師資強化和支教行動,從而提升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當山村和城市的教室相連,世界的大門也就此向農村的孩子們敞開了。

相關焦點

  • 廣西來賓:北回歸線上的哈密瓜帶來「甜蜜」生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洪園)7月21日上午,在廣西來賓市武宣縣和律村哈密瓜扶貧產業園,村民們進進出出,正在摘瓜。一個個黃燦燦的哈密瓜吊在半空中,十分壯觀。雖然天氣炎熱,但大家幹勁兒十足。
  • 輝煌中國|懸崖村天梯上孩子的笑容,扶貧攻堅戰裡的幸福縮影
    央視財經訊消息,大涼山腹地,海拔1600米的懸崖頂上,有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這裡的人們進出大山,必須靠17段用藤條和木棍編織的藤梯。從山腳到山頂,人們每天要這樣攀爬,直上直下的懸崖有13處。這條讓人揪心的路,僅僅是中國扶貧脫困要闖過的險關之一。
  • 食全美味: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正式加入中國扶貧開發協會
    食全美味公司副總經理虞海峰先生(右一)對於此次加入中國扶貧開發協會,食全美味公司副總經理虞海峰先生表示,他希望在協會帶領下,更好地為國家脫貧攻堅戰服務。此外,虞海峰副總經理還同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韓明、與國家扶貧辦原政策法規司司長、現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劉福合副會長進行了座談。座談會上劉福合副會長肯定了食全美味公司多年來作為民營企業為國家和社會扶貧做出的突出貢獻,同時也衷心感謝虞海峰副總經理對協會工作的支持,他認為:從解決溫飽到擺脫貧困,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歷史性地解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這將是前所未有的成就,足以彪炳史冊。
  • 梅江區召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日前,梅江區召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省、市扶貧考核有關文件,動員各級各部門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嚴的工作作風、更實的工作舉措,全面投入到2020年省、市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工作中,紮實做好迎檢各項工作。梅江區領導朱國城、曾小喜、王增文、丘頌霞、陳啟泰參加會議。
  • 精準扶貧在三湘丨洞口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故事
    滕紹忻 攝 楊博智 陳仕球 歐陽恩雄 謝定局 雪峰東麓,資水上遊,洞口這處歷史上曾「西控雲貴,東制長衡」的要地,素來人文薈萃、山川秀美。 跨入新時代,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的時代號角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為這片土地的莊嚴承諾。 歲月流轉。雪峰山下,一場貧困「殲滅戰」激戰正酣。90萬洞口人民在黨旗指引下,攻堅拔寨,可歌可泣。
  • 楊應森:沒有硝煙的攻堅戰——廣東省潮州軍分區扶貧攻堅小記
    鄭志軍 攝)牢記使命在紅花村,我聽到了這塊紅色土地上的紅色故事。姚登峰司令員對我說,為了前輩先烈的奮鬥理想,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追求,「我們必須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打贏這場扶貧攻堅的硬仗。」(軍分區經常組織對全區官兵進行傳統教育。鄭志軍 攝)2015年,潮州打響了脫貧的攻堅戰。
  • 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標題: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8年2月12日) 習近平 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先後在延安、貴陽、 第三個問題: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對打好脫貧攻堅戰作出總體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作出了具體安排。要按照這些部署和安排,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
  • 海口市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召開產業扶貧現場會 鮑劍出席
    本報9月25日訊(記者黎鵬)今天上午,海口市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在大致坡鎮召開產業扶貧現場會,總結過去一段時間的產業扶貧工作,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市委副書記、市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指揮長鮑劍出席會議並講話。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以「旅遊+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戰(圖)
    2017年以來,天津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作為天津本土國有企業旅行社,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著眼新時代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在市合作交流辦、天津援疆前指的指導下,以「津和號」旅遊產品為載體,在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天津旅遊扶貧新模式,向津疆兩地群眾亮出了一張靚麗的旅遊扶貧
  • 北回歸線上
    從化北回歸線公園從化羊城晚報記者 鄺穗雄北回歸線經過的陸地,很多都是沙漠、草原,而北回歸線上的從化,卻有68.3%的森林覆蓋率、200萬畝的青山、100多個湖泊水庫,被稱為綠色冠冕上最耀目的一顆寶石。
  • 江陰援疆:澄遠精準扶貧計劃,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江陰援霍工作組自來到霍城開展工作以來,深入落實江蘇無錫江陰和新疆伊犁霍城兩地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主動作為,把助力受援地脫貧攻堅作為對口援疆的首要任務,發揮自身優勢,精準扶貧、定向施策、聚焦重點,實施江陰援疆·澄遠精準扶貧計劃,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探索實施「4+X」扶貧模式 獨樹一幟參與脫貧攻堅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社會力量也是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生力軍。碧桂園自 1992 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使命,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孜孜不倦投身公益及扶貧事業。
  • 河南經協:做好「山水」文章,打好生態扶貧攻堅戰
    生態扶貧是在一個戰場進行的生態建設與扶貧攻堅兩場戰役,是「雙贏」之策,要在山水上做文章,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河南經協根據我省生態扶貧工作要點指示,認真落實我省1931萬畝國家級公益林和480萬畝省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
  • 晨越建管發揮主業優勢助力扶貧:打有溫度的攻堅戰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近年來,工程管理服務商晨越建管(832859)發揮主業優勢,參與到多個扶貧項目中,為多地村鎮的脫貧建設提供服務。公司一方面先後承擔了四川昭覺縣61個行政村安置點易地搬遷項目、新疆莎車縣農村飲水項目等,另一方面也展開對當地貧困群眾的幫扶活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力度,有溫度。
  • 扶貧先扶志——壽縣安豐塘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安徽網淮南頻道訊  「澆樹要澆根,扶貧先扶志」。今年以來,壽縣安豐塘鎮黨委、政府把扶志氣、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成立工作領導組,強化工作措施,著力做好扶志氣工作。一是強化宣傳引導。在鎮區及各村(居)顯要位置,懸掛橫幅、安裝宣傳版面等,宣傳扶貧先扶志的相關內容。
  • ...健康扶貧攻堅戰 - 中山大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難點,也是重大突破點。  聚焦難點找突破,創新推出「三大工程」   中山大學自2013年定點幫扶雲南省鳳慶縣,堅持立足自身優勢,深入貫徹中央、教育部、廣東省委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對標雲南省脫貧攻堅政策,特別是健康扶貧任務清單,瞄準貧困群眾「看病遠、看病貴、亂投醫」等突出問題,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統籌謀劃科學安排、10家附屬醫院積極主動擔當,創新推出健康扶貧家門口診療
  • 山海情深譜新篇 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凱裡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既主動「輸血」,又幫助「造血」,協作機制不斷健全,資金支持成效顯著,產業協作跨越發展,人才交流深化推進,勞務協作緊密聯動,消費扶貧進展迅速……兩地按照國家、省、州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推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要求,堅持「優勢互補、互幫互學、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在西湖區、錢塘新區的大力幫助下,構建全方位、多領域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大格局,為凱裡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 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新華社記者駱國駿、孔祥鑫、李放  從風沙漫天的南疆大漠到層巒疊嶂的太行山區,從雪域茫茫的世界屋脊到一望無際的內蒙古草原……回望歷史,這些地方曾深深打上貧困烙印
  • 五年扶貧路,瑞寶街助力太寧村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並進一步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以及根據《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文件精神,確保精準扶貧工作順利完成,5月13日至5月15日,瑞寶街道黨工委書記餘強、分管扶貧工作的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鍾玫婷、黨委委員李致祥、王廣海,工商聯企業家代表及扶貧工作組成員一行13人赴大埔縣茶陽鎮太寧村調研有關精準扶貧工作。
  • 北回歸線上的神奇
    從普洱所處緯度可以看出,北回歸線從普洱市中部穿過。北回歸線上的普洱市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普洱市森林覆蓋率超過67%,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綠洲,被聯合國環境署稱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這還不足神奇 ,如果你走進墨江雙胞胎小鎮,感受下這裡雙胞胎之多,不但人雙胞胎多,各種樹木植物也雙胞胎多,38萬人口的墨江縣城,竟有1200對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