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聖居之臺茶十八號——紅玉紅茶

2021-02-10 茶聖居

臺灣向來以出產優質茶葉聞名,諸如臺北三峽綠茶、臺北文山包種茶、鹿谷凍頂茶、木柵鐵觀音、新竹峨眉北埔東方美人茶(椪風茶)及嘉義阿里山高山茶,早已為國人熟知且喜愛,而帶點浪漫異國色彩的紅茶,卻是在魚池鄉才能遇到的驚奇好味道。被知名茶葉專家山西貞教授讚譽具有臺灣香的紅茶新品種臺茶十八號 「紅玉」,是茶葉改良場魚池分所經過近一甲子(六十年)的育成才有的成果。

這款在茶葉界有著「紅玉」名號的紅茶,特別以「條茶」的形式供應給消費者,非常適合以衝泡傳統茶葉方式的「壺泡法」來品嘗。這款茶是極具臺灣特色的紅茶,不僅具有獨特的「臺灣紅」,更有世界僅有的香味「臺灣香」。

說起魚池鄉與紅茶的緣份,可追溯到民國14年,從印度阿薩姆省引進「阿薩姆紅茶」大葉種茶種,茶葉專家遍訪全臺各地,綜合地理環境、土壤、氣候及當地茶葉製造質量條件,最後由日月潭涵碧樓北方海拔約800公尺多變地形的水社雀屏中選。擁有豐富的地理環境,加上適宜的年均溫及穩定的溼度,讓魚池鄉成為紅茶生產紮根的溫床,之後經由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不斷進行品種選育,才造就出名聞遐邇的魚池紅茶。

魚池鄉及日月潭地區所生產的高級紅茶,當年是臺灣外銷主力之一,也是向臺灣總統府進貢的「御用珍品」,曾在國際市場上叱吒風雲,並與錫蘭紅茶、大吉嶺紅茶相提並論,其質量及魅力可見一般。

臺茶十八號在陽光照射下茶湯明亮豔紅並在其周圍會產生一圈紅光,所以素有紅寶石之稱故被命名為「紅玉」,其質量上佳,色、香、味已臻上乘,堪稱世界頂級紅茶。就連今年7月8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福建參訪團在臺也被「紅玉」紅茶深深吸引,直誇「紅玉」紅茶是他喝過最好喝的紅茶。

別名「紅玉」臺茶十八號為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經過長達五十餘年的育種試驗研究後,精選「緬甸大葉種紅茶母樹」和「臺灣野生山茶父樹」的美妙結合,於民國88年6月,經前省政府農林廳審查通過,正式命名為「臺茶十八號」

茶聖居「臺茶18號」紅玉(尤書記最愛喝的紅茶)源自臺灣魚池鄉,產地正宗,口味獨特,是具有天然獨特香氣之紅茶,衝泡後會散發出淡淡的天然肉桂香和薄荷香。「紅玉」適合衝泡熱茶清飲,衝泡不宜浸泡太久。泡茶時,香味即展,輕嘗一口,喉韻甘甜、生津。淡雅的香氣,很適合純飲。

茶聖居紅玉紅茶,誠邀廣大茶友品鑑!

PS:點擊以下 「閱讀原文」即可查閱與茶聖居茗茶同樣隸屬於中國茶聖(國際)控股集團茶元舍主題餐廳的相關信息,所有菜餚均是以茶入膳、中餐西吃、法式擺盤、無國界料理的健康舒食。茶元舍將為您帶來滿滿的小確幸和感動,期待與您的相遇,感謝關注!

友情提示: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及傳送給朋友,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茶聖居、茶元舍

添加方法:1.【通訊錄>右上方「+」>查找公眾號>輸入「茶聖居」、「 茶元舍」>關注】;2.【添加朋友>搜號碼>輸入「茶聖居」 、「 茶元舍」>查找>關注】;3.直接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

謝謝大家的參與:本公眾號將來會陸續提供一些有關茶葉的知識,希望這些知識可以讓大家對茶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茶聖居專心做好茶,專業做連鎖!加盟熱線:400-703-7375;再次感謝大家對此公眾號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臺茶十八號(紅玉紅茶)
    這款在茶葉界有著「紅玉」名號的紅茶,特別以「條茶」的形式供應給消費者,非常適合以衝泡傳統茶葉方式的「壺泡法」來品嘗。俗名「紅玉」的臺茶十八號,為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經過長達五十幾年的試驗研究後,挑選出最具特色的優良品種,為緬甸大葉種紅茶母樹和臺灣野生山茶父樹的美妙結晶,於1999年6月經前省政府農林廳審查通過,正式命名為「臺茶十八號」。
  • 臺灣頂級紅茶代表,堪稱世界頂級紅茶 —— 紅玉紅茶
    臺灣向來以出產優質茶葉而聞名,諸如茶聖居·甜蜜茶(又名東方美人)、文山包種茶、鹿谷凍頂茶、嘉義高山茶等等,早已為國人熟知且喜愛。而臺茶十八號【紅玉】,使得帶點浪漫異國色彩的紅茶成為【臺灣紅】,世界僅有的香味【臺灣香】。
  • | 茶聖居紅茶年貨節
    臺灣向來以出產優質茶葉而聞名,諸如茶聖居·天蜜茶(又名東方美人)、文山包種茶、鹿谷凍頂茶、嘉義高山茶等等,早已為國人熟知且喜愛。而臺茶十八號【紅玉】,使得帶點浪漫異國色彩的紅茶成為【臺灣紅】,世界僅有的香味【臺灣香】。
  • 臺灣頂級紅茶代表 紅玉
    茶聖居紅玉,又名臺茶十八號。臺茶十八號是臺灣頂級紅茶代表,因為這是農政單位花了五十幾年,從臺灣野生山茶與緬甸阿薩姆紅茶所改良出的極品。中央研究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於1926年由印度引進阿薩姆種在魚池地區試種成功,臺灣紅茶逐漸受到重視。
  • 臺灣紅玉紅茶
    茶,生於天地之間,採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茶裡藏河,茶中有山。一壺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撫日託月,如捧著千山萬水。
  • 紅茶最新品種 臺茶21號
    記者李東憲/攝影     臺灣紅茶產制重鎮的南投縣魚池鄉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最近已為臺灣最新的紅茶新品種命名為「臺茶21號」,但是為避免衝擊現有「臺茶18號」紅茶的市場供需及茶農收益,茶改場將暫緩推廣上市。
  • 【地標商城】臺茶18號紅玉紅茶正宗臺灣原產
    日月潭紅茶是1990年,臺灣農委會茶葉改良場把緬甸大葉種的茶樹與臺灣野生山雜交後,累積近60年來的改良技術,精心培育出優良茶葉品種(臺茶18號)也叫紅玉。生長在全國少數的知名高山湖泊之一的臺灣的「天池」日月潭,300年來就憑著這「萬山業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五洲四海。
  • 臺茶8號、18號、21號,這些號碼是臺灣紅茶走過的路
    海峽兩岸有區別的不止是氣候和制茶技術,臺灣紅茶與內地紅茶的差別更來源於茶文化源自中土,後傳到日本,最後又回到臺灣這一趟漫長旅途所帶來的變化。臺茶8號、18號、21號,以及新晉的蜜香紅茶,每一種都獨特而經典,這種難以複製性,讓它們成為了臺灣紅茶的典型代表。
  • 認識紅茶之臺灣紅茶
    不僅擁有臺茶十八號紅玉、蜜香紅茶等備受肯定喜愛的經典茶款;而且在國際主流的大葉種紅茶之外,深具在地特色的小葉種紅茶,也越見發熱發光,生機勃勃、精彩無比!當時,除了重新復育荒廢茶園中的老阿薩姆茶樹,最值得一提是臺茶十八號紅玉紅茶的燦爛崛起。臺茶十八號紅玉,是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於50年代以在地原生種臺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雜交培育成功的新品種茶樹;沉潛四十多年,終於乘此時機堂堂問世,在魚池分場的大力推廣輔導下,各方茶園紛紛栽植、取以制茶。
  • 茶語市集丨臺灣紅茶駕到 邱國雄名家監製臺灣紅玉紅茶
    應茶友們的要求,茶語市集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款別具特色的臺灣茶——臺灣紅玉紅茶!臺茶精品,寶島驕傲  臺灣日月潭,著名的紅茶產區之一。日月潭是臺灣獨特的高山湖泊、四面環山屬於高山盆地,海拔高度在600米~1000米之間,緩慢起伏的丘林地貌,冬季乾燥、夏季較為溫熱而多雨,地理環境與氣候適合大葉種紅茶的生長。
  • 訪茶之旅 | 臺灣文山包種 & 紅玉紅茶
    在臺灣,有南凍頂,北文山之說。▲日月老茶廠老式的廠房,外面長滿了爬藤植物,帶著一股滄桑味道。經歷過紅茶文化興衰,仍然屹立在哪裡,溫柔地等待覆蘇的時機。▲日月老茶廠茶園臺茶18號紅玉,是農委會茶葉改良培育的新品種,為臺灣野生茶和緬甸大葉種培育。茶樹做了矮化管理,看起來像是灌木,蹲下去用手來和茶葉葉片做個比較。
  • 臺茶18號
    「紅玉」茶湯鮮紅清澈,滋味甘潤醇美,除具有天然肉桂香外,尚有淡淡薄荷香,此迷人香氣即源自臺灣野生山茶,讓人品嘗後久久無法忘情,曾被紅茶專家譽為特有之「臺灣香」,是世界知名紅茶中極為獨特之品種,堪稱「世界頂級』。
  • 原來奶蓋紅茶這麼容易做!只需要紅玉紅茶,自己在家也能做
    紅玉奶茶做法:1.取紅茶20g 開水400g泡4分鐘後過濾出茶湯加110g植脂末攪拌均勻後按照茶湯與冰塊1:1比例補冰。2.攪拌完全溶解後備用。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另外 給大家科普一下臺灣常聽見的紅茶還有另外兩款一款是紅玉的媽咪{
  • 每日一茶【日月潭紅玉紅茶】
    ,另一方面避免臺灣在綠茶項目上成為日本的敵手;所以,早自二十世紀初,在日本當局與茶商三井公司的刻意經營下,首度在北臺灣開始種植、試製紅茶。     臺灣紅茶的茶樹來源於內地的小葉種茶樹,比如在臺北縣的石門、三芝、北新莊等地,便有中國引進的【硬枝紅心】品種,做法上則類似祁門功夫紅茶的【阿里山紅茶】。但起初臺灣的紅茶並未在國際茶界引起太大的注意。 到了1920~1930年間,日本從印度阿薩姆引進大葉種茶樹種植於南投的埔裡、水裡、魚池以及華聯鶴崗一帶,並以【日東紅茶】為名行銷各國,獲得極大的成功。
  • 四十三年精心培育之金萱烏龍
  • 臺灣紅茶的故鄉日月潭
    話說魚池、埔裡一帶的環境非常適合阿薩姆茶生長,製成的紅茶水色豔紅清澈,香氣醇和甘潤,因此魚池分場的改良自阿薩姆並於 1974 年正式命名的「臺茶八號」品種,不僅足可與原產地印度及斯裡蘭卡的紅茶媲美,濃醇的滋味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味道濃鬱、甘醇而獨特,茶湯水色尤其紅濃明亮,且帶有淡淡的玫瑰花香,最適合衝泡奶茶或調製加料茶。
  • 聽茶 | 臺灣日月潭紅茶
    用阿薩姆原產地印度及斯裡蘭卡大葉種製成的紅茶,水色豔紅清澈,香氣醇和甘潤,滋味濃厚,頗具地方風情和紅茶特色。 魚池分場的改良阿薩姆於 1974 年正式命名的「臺茶八號」品種,不僅足可與原產地印度及斯裡蘭卡的紅茶媲美,濃醇的滋味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味道濃鬱、甘醇而獨特,茶湯水色尤其紅濃明亮,且帶有淡淡的玫瑰花香,最適合衝泡奶茶或調製加料茶。
  • 返鄉砍檳榔樹種茶 80後臺灣女生把紅茶賣進京都
    以紅茶聞名的南投魚池鄉,如今卻被高經濟效益的檳榔樹,取代了滿山茶樹,成為當地景觀。十年前返鄉的王虹綾,決心種回紅茶,企圖擦亮朝霧茶莊的品牌;而結盟京都的宇治抹茶,正是第一步。直到2008年,王虹綾和姊姊陸續大學畢業,為了陪伴父母而返鄉回到魚池,當時鄉公所正在復興紅茶,王虹綾回憶,「我們其實一直覺得檳榔很不健康。」極力說服家人,砍掉檳榔樹,種回紅茶。品質把關 追本溯源更安心當時,母親萬般不舍地砍掉家中收入來源的檳榔樹,把家中兩大塊各四、五分地的檳榔樹全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