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已經56天沒有增加本土新冠感染者的北京,一夜之間再次拉響警報,不到五日,新增感染患者達到了近百人。
據報導,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一個名叫」新發地「的海鮮市場,也有爆料稱這次新冠疫情的」反噬「來源於進口三文魚的案板。目前,北京等多地已緊急下架三文魚產品,並加強了對生鮮、水產品的監督管理及檢查。
說到三文魚,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日本的三文魚。上世紀90年代左右,生吃三文魚這一吃法就是從日本傳進國內的。
「三文魚可能與病毒有關」的新聞爆發後,國內的很多日料店、壽司店都受到了明顯衝擊,這一消息也很快在日本傳開,日本網友紛紛討論:「怎麼可能是三文魚呢,也許是廚師或者是購買者的問題吧!」
顯然作為三文魚的忠實愛好者,日本人無法輕易接受不能吃三文魚這一事實,三文魚刺身、壽司等都是日本人餐桌上的人氣料理。
據有關調查顯示,三文魚已連續九年位居「日本國民最喜歡的壽司排行榜」的首位,其次才是金槍魚。
但吃三文魚並不是日本人最早開始的,雖然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盛產海鮮,也包括三文魚。但這種三文魚基本都是野生的,人吃了會有腹痛、胃痛等不良反應。
最早發現三文魚商機的國家是挪威,挪威商人發現養殖的三文魚不但不會造成人體不適,而且色澤和口感都更加飽滿,開始大量養殖並往外銷售。
上世紀80年代中,這種養殖技術傳到了日本,迅速讓三文魚成為日本人餐桌上的常客。作為一個十分講求保留食物原汁原味的國家,在保證安全飲食的前提下,日本人想方設法將三文魚的口感做到極致。
日本廚師將三文魚和傳統的壽司結合起來,軟糯的壽司米飯加上口感鮮嫩的生魚片,再蘸一點醬油或芥末調味,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令人驚奇的好吃,而這也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日本的水質還是達不到可以生吃三文魚的質量要求,因此仍然以從歐洲國家進口三文魚為主。
目前國內及日本華人圈都對這一次「三文魚事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三文魚沒有肺,不可能有這種通過呼吸道和肺感染的病毒;也有人認為,三文魚雖然可能不是自身感染,但也許是因為空氣傳播、手接觸等方式存留新冠病毒。
但日本人明顯沒有這些擔心,超市、壽司店、海鮮市場等還是照常在賣,食客也認為吃了這麼多年的三文魚,不會莫名攜帶新冠病毒。
有沒有攜帶新冠不好說,但三文魚中的確會有寄生蟲,如果處理不乾淨就食用,對身體也有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安全地食用三文魚呢?
避免生食,儘量熟食
很多科學營養學家建議,在還沒有調查出源頭的情況下,「暫時不要生吃三文魚」,所以大家這段時間最好避免吃三文魚刺身了。
好在日本很多高級料理店為了保證顧客的食用安全,又不能影響三文魚的口感,一般會採用煙燻、熱灸或炭烤的方式,經過高溫處理可以有效殺菌,避免魚肉中攜帶寄生蟲,導致食用者身體不適。
嚴選魚肉,適可而止
在購買選擇三文魚的時候,儘可能選擇來自挪威、智利等大西洋的三文魚,養殖的寄生蟲更少,而且肉質細膩肥美。
對於我們不是從小吃到大的華人朋友來說,食用三文魚應適可而止,次數、量都不宜過多,間隔周期也應加長。
做好自我防護和消毒
海鮮市場來往的人多,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因此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大家前往市場採購三文魚時,一定要戴口罩、手套,不要與別人近距離接觸,做好自我防護。
食用和處理三文魚之前要洗手,儘量不觸碰口鼻,用過的案板和廚具也要進行消毒處理。
避免外食
雖然目前日本已經全面「解禁」,很多餐廳也開始重新營業,但出門在餐廳長時間停留,容易形成人群聚集空間,還是有一定的感染風險。
另外,去餐廳的話食材會經過多人的手,其中難保不會出現紕漏,大家還是買回家自行處理更加放心。
目前,北京三文魚事件還未最終定性,一切緣由還在調查之中。但日本的海鮮市場相對來說是比較乾淨整潔的,產品也很新鮮,日本政府很重視食品安全,這一點從日本的」賞味期限「就可以看出。
因此,在日本的朋友不用過分擔心,要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保持冷靜和理智,避免恐慌,更要注意不要因此事產生口舌紛爭!
你認為三文魚是否可能攜帶新冠病毒呢?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