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依舊,河畔依舊,這一次議事,三教祖師並未現身,當年的年輕劍修陳清都也成了一頁老黃曆。
十四境終究是十四境,搞起事情來硬是要得。加起來還不到二十句話,就直接敲定了接下來要幹啥。
看膩了那位前輩與年輕人的卿卿我我,又沒理由去說一句要點矜持。這位曾與持仙劍的道老二打了個平手的女冠首先把持不住,開口詢問禮聖,數座天下養精蓄銳萬年,能否搞一波大事情,搏一搏一勞永逸。
禮聖回答說,我也問了至聖先師,沒說可以,估摸著就是很難了。但也沒說不可以,那就是可以試試看,風險不大。
女冠不知與陸芝有無淵源,明確目標之後,一劍直直斬去,打不過就接著喊人,套路就是打到對面不能打為止。
禮聖的意思則是,天庭遺址大陣,人不在多而在精,還得多動腦。女冠只好翻了個白眼,咋這麼多花花腸子。
吳霜降想來想去,覺得遠古神靈憑藉兩座飛升臺往來人間,那麼我們的突破口可以放在託月山,但是周密與斐然必然不會把這個顯而易見的關鍵點拱手相讓。
禮聖點頭認可。
道老二說,確定就這麼幹的話,我來打頭陣。
雞湯和尚附議,護道一事貧僧拿手,護誰的道不是護道。
斬龍人笑道,儒家記得把我的功勞記好。
禮聖說,沒得問題。
議事完畢。
萬年之前,人間有豪傑曾挽天傾,萬年以後,光陰長河之畔,人間人了人間事,山人登天,願補天缺。
據說陳平安有一劍,可搬山,倒海,降妖,鎮魔,赦神,摘星,斷江,摧城,開天。這才哪到哪。
關注一燈亭,閒書且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