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濁浪滔天,奔騰而來。對黃河,從小就有一種莫名的崇敬。在小學課本中知道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一曲《黃河大合唱》中聽到了黃河的怒吼。黃河是粗獷豪放的,更是深厚凝重的,因為她不僅是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每每念及此詩,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面就在眼前展現,讓我產生無限的好奇和遐想。
那年秋天,從軍校畢業後我又回到了內蒙古高原。到部隊機關不久,我就隨工作組來到某部蹲點。沒想到在那裡碰到了原某高炮連指導員田茂賢,他此時已是教導員了。老田是四川人,雖個兒不高,說話嗓門特大。當年他可是個赫赫有名的指導員,因帶兵有方,我曾專程到其連隊住了三天採訪他。如今老熟人相見,格外親熱,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來。閒談中,他說到駐地不遠處就是黃河,一下引起了我的興趣。我說,還從來沒有見過黃河呢。他一拍大腿:「那還不好說,哪天有空,我叫人帶你去看看。」
一天傍晚,趁著空閒,老田讓一位戰士專門帶我去看黃河。大概走出了五六裡地,就看到了一道黃土堤壩,壩上的蘆葦在風中搖曳。翻過堤壩,一條不寬、長長的河流躍入眼帘。戰士說,這就是黃河。我心一跳,急步走向岸邊。河水泛著渾濁的黃色向前流去,顯得平靜、緩慢,既沒有波濤翻滾,也不聞咆哮之聲,唯見岸邊祼露著衝刷後如斷層般的泥土,對岸是一片廣袤的原野。眼前的這條河,普通得與一般的河流並無異樣,完全出乎先前的想像。
我情不自禁地走到河邊,掬一把水輕灑臉上,再深吸一口氣,品咂著這帶著黃土地氣息的醇厚和芬芳。第一次觸摸黃河水,不免有些興奮,這就是我神往已久、從青藏高原流來、千年奔騰不息的黃河之水啊!
這時,不遠處一位頭扎羊肚白巾,臉呈古銅色的老人,趕著羊群,沿著岸邊走來,一抹晚霞貼在他的身後。我迎著老人走去,跟他攀談起來。老人長年在這黃河邊上放羊,他指了指對面告訴我,那片原野是鄂爾多斯草原。我有些驚訝,這就是電影《鄂爾多斯風暴》中描寫的那塊曾經風雲激蕩的悍烈之地?從老人的口裡,知道黃河流經這裡雖不寬闊,到冬天還會結冰,但兩岸大地有了黃河的灌溉,變得滋潤豐饒。
黃河靜靜地流著,了無聲息。當我返回時,扭頭望去,夕陽下,無邊的原野、流淌的長河、老人和羊群,被定格成一幅奇麗的風景,映襯出高原的雄渾。那一刻,我頓悟,偉大出自平凡,世間許多物象看似普通平常、默默無聞,卻蘊藏著無窮的能量,匯聚在一起就會形成強大的力量,發出耀眼的光芒。
後來,我曾到過鄭州的花園口和山西的壺口,見過黃河的不同景致,可還是當年在內蒙古看到的那段黃河讓我難以忘懷。(陳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