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走訪太行山區:贊農村電商有聲有色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臺灣媒體走訪太行山區:贊農村電商有聲有色

2018-09-16 14:29: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社鄭州9月16日電 (記者 李貴剛)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讚嘆不已,臺灣《農民時報》記者林坤政感嘆,大陸太行山區農村電商做得有聲有色。

  9月16日,為期一周的「小康路上·看鄉村振興」兩岸媒體走進太行山區採訪活動落下帷幕,由河南省臺辦主辦的是次活動吸引兩岸20餘家媒體參與。兩岸媒體人不僅要走入田間地頭、走村串戶,還要深入偏遠的絕壁山村及窯洞人家探訪。

  河南省臺辦副主任尚潤澤介紹說,本次兩岸媒體採訪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線,通過實地採訪各具特色的脫貧致富太行山村,走村入戶見證太行山區村莊的發展新貌,親身感受太行山區的振興發展之路。

  連日來,臺灣媒體深入到太行山區八個村落。在王屋山柏木窪村,了解高山蔬菜種子銷往臺灣等地的情況;在愚公精神發源地愚公村,採訪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賈海燕的故事;在「中華影視村」——郭亮村,探訪世界奇蹟「人工開鑿絕壁長廊」及絕壁人家;在「中國太極小鎮」——陳家溝村,太極拳師們的精彩表演讓他們點讚不已;在「竹林七賢」隱居地七賢鎮韓莊村,臺灣媒體追問「中國美麗鄉村」是怎麼煉成的。

  「真是眼見為實。」來自《臺灣好報》的蔡鳳敏說,一路走來,感覺這裡的農村遠比想像中好很多,這裡的農村並不比臺灣農村落後。

  「對大陸未來的脫貧工作很有信心。」長期關注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臺灣《聯合報》記者王玉燕說,此行她看到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力量,這些村子通過發展農旅、電商等產業,教會農民謀生之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太行山村下,無論是「全國道德模範」裴春亮一手打造的裴寨村,還是因「不砍樹、不填窯、不扒房」而揚名的莫溝村,以及紅旗渠畔的廟荒村,農村電商影子無處不在。

  其中,在莫溝村「80後」電商帶頭人苗建民和劉會的影響下,該村一大批青年村民返鄉創業;而裴寨村跨境電商平臺實現山貨「全球賣」。

  談及農村青年返鄉創業的熱情,臺灣《天眼日報》田進江表示,兩岸農村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臺灣有鼓勵青年返鄉的利好政策和做法,譬如文創產業及DIY手工,大陸農村民宿文化、鄉村旅遊有可取之處,兩岸應當加強交流。

  太行山村電商遍地開花,同樣引起了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嚴珮瑜的注意,「大陸農村電商的發展勢頭不可小覷」。來自東森新聞雲的陳政祿認為,大陸農業電商發展蓬勃,會讓更多農民共享電商福利。(完)

相關焦點

  • 調研走訪電商企業,推進祁東電商發展
    11月11日,為加快推進我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促進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以《祁東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升級方案》為綱領,加快推進各項工作進度。祁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蔡建雲一行,對湖南靈官棗園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湖南新農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調研走訪。
  • 走訪十三五河北大工程|太行山高速公路:千裡太行一日還
    &nbsp&nbsp&nbsp&nbsp今天起,河北日報推出《走訪十三五河北大工程》全媒體系列報導,探尋這些大工程建設的歷史背景、建設中的技術創新和感人故事,深入闡釋重大工程建設對河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
  • 電商商城走進農村,網際網路+農村=新藍海
    大多數農村如果農產品想要銷出去,一般要農民千裡迢迢自己把農產品放到農貿市場去賣,或者參加趕集才能銷出去,不但不能賣到好的價錢,太費精力。 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網際網路+農村市場又是一片新藍海,電商對農業發展大有裨益,它能縮短時空距離,打通產品銷售渠道,解決農副產品知名度不高、賣不出去等一系列問題,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也提供了廣闊空間。
  • 通訊:臺灣媒體為海南的美「點讚」
    通訊:臺灣媒體為海南的美「點讚」 2014-09-25 20:32:30「點讚」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為海南的美點讚!」25日下午,參加「2014年兩岸媒體海南行」的20位臺灣記者結束4天的活動行程,離瓊返臺。談及此行的感受,臺灣勝利之聲廣播電臺主持人兼特派記者張育誠說,海南良好的生態環境太美了,回臺後他將把首次到海南的感受分享給臺灣民眾。  一路走來,臺灣媒體為海南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稱讚。
  • 太行山區裡的山村新生活
    來源:北國網每當旅遊季節來臨,涉縣中國太行紅河谷--東山生態旅遊景區,由固新鎮連泉村王乃林辦的「乃林農家樂」總是歡聲陣陣,笑語連連,小院內有品種豐富的蔬菜小園,悠閒自怡的散養土雞,一頓美味可口的農家飯讓遊客們讚不絕口,生意好的時候,「乃林農家樂
  • 媒體大咖趕赴太行 爭看全國「最美公路」
    咱們再往前行駛,可遊覽5A景區的太行大峽谷。」「一路風景讀林州」,一位大咖說:「走上林石公路,有一種『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的感覺。」前不久,這條路從全國44條參評的公路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交通運輸部「十大最美農村路」的殊榮,也是河南唯一提名推薦入圍的公路。
  • 農村「巧婦」農民變網紅,為報導村民瘋狂帶貨,還被臺灣媒體報導
    穿著普通的農村人幹活時的衣服,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模樣。唯一特別的是她在直播、拍視頻時洋溢出來的農家人淳樸的熱情、善良、大方。這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主角--為村民瘋狂帶貨、上過中央二回家吃飯欄目、被臺灣媒體報導的農村巧婦「」巧婦九妹「」巧婦九妹的本名叫做甘有琴,因在家排行老九,所以自稱九妹。甘有琴原本也是一個地道的農家婦女,出身農家、學歷不高、打過十幾年工、當初打工的時候曾經一個月只賺兩百元。
  • 星火耀太行 務實譜華章
    位於太行山區的山西省平順縣,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級貧困縣,貧窮像甩不掉的影子代際相傳。隨著新時代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太行山深處竟活躍起了另一幅畫面。很難想像,淳樸的百姓一改往日面貌,學直播、當網紅、種沙棘……紛紛玩兒起了新潮流。這種變化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帶領當地百姓開闢網際網路脫貧之路的阿里巴巴集團脫貧特派員聶星華。
  • 石家莊太行山區將陸續進入紅葉最佳觀賞期
    從10月中旬起至11月中旬,石家莊、邢臺西部太行山區的紅葉陸續進入最佳觀賞期,記者為您精心準備了一份紅葉觀賞「地圖」,心動不如行動,拿起相機,去記錄下2020年那一抹最美的秋色吧。■仙臺山仙臺山是華北最大的紅葉觀賞區,其主要的紅葉種類是黃櫨,還有野楓、柿樹、火炬樹等樹種,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體。
  • 十大最美農村路丨渠繞太行路纏峰
    山路彎彎、林海茫茫,一頭連著充滿活力的城市,一頭連著太行深處的村莊,林石公路將喧囂與靜謐、現代與古樸緊密連接在一起,成為安陽市、河南省和全國「最美農村路」。為改善夜間行車條件,新安裝LED燈500多盞,全線安裝太陽能爆閃燈28套,對太行隧道拱頂進行了襯砌,隧道兩側牆壁幹掛瓷磚,並粘貼鮮明的反光標誌,隧道車行道邊緣線設置凸起路標,格外醒目。為防止山體滑坡及落石,在太行隧道北部設置山體主動鋼絲防護網16000平方米。
  • 臺灣女生7年走訪大陸50多個農村 文圖記錄變貌(圖)
    來自臺灣的莊新眉(左)與瑞士的孟牧軒(Matthias Messmer,右)是攝影著作《China’s Vanishing Worlds》(中國消逝中的世界)的作者,7年間紀錄大陸50多個農村的變貌。
  • 當前土地利用政策阻礙農村電商發展:對浙江麗水的調研
    「自然造物」的新農業理念致力於挖掘具有山區特色且無需過多人工經營的農業生產機遇,更加符合山區農村的生產實際與市場定位,獲得農村電商的青睞。總體而言,農村電商活動對農業用地利用方式的影響並不顯著:農地顯著拋荒仍是農村的常態。       表面上,網際網路電商有利於麗水的農產品進入全國乃至全球市場。農產品銷量的提升將激勵專業農場的建設,形成農地流轉、土地整理與規劃的需求。
  • 太行山高速公路:千裡太行一日還
    今天起,河北日報推出《走訪十三五河北大工程》全媒體系列報導,探尋這些大工程建設的歷史背景、建設中的技術創新和感人故事,深入闡釋重大工程建設對河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省領導熱情洋溢的講話,山區群眾臉上綻放的喜悅,使每一位建設者都感到重任在肩。  千裡太行,重巒疊嶂。它雄渾壯美,卻也阻礙了人們的出行,成了貧困落後的象徵。它「八山一水一分田」,被國家列為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  2012年12月29日到3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慰問。
  • 河北靈壽:農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
    4月3日上午,在石家莊靈壽縣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譚莊鄉村民葛偉在搭建的直播間通過淘寶直播銷售核桃。近年來,電商扶貧作為國家扶貧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有效方式,而通過電商直播現場銷售也成為當下一種新潮流。
  • 安吉章村鎮農村供水站建設有聲有色
    旱期喝水難,雨期水難喝。如今,隨著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全面完成,一汪清水送到了家門口。據了解,今年章村鎮農飲水達標提標工程共涉及3座新建水站及5座提升改造水站。其中,長潭供水站為聯村供水站,覆蓋長潭村、河垓村、章村村以及章裡村木坑塢自然村,受益人口達6845人,供水規模2000噸/天,是全縣日供水量最大的農村供水站。該供水站的設計也是別具一格。
  • 河北保定太行山區:大美太行,文旅扶貧好風光
    大美太行,文旅扶貧好風光——保定以旅發大會助力太行山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探訪旅遊扶貧促增收,山區村民摘窮帽在本屆旅發大會觀摩點慶都山康養旅遊度假區內,唐堯古鎮依山傍湖,青磚墨瓦、古香古色。馬蹄燒餅、唐縣碗肉、褲帶面、山西涼粉……古鎮商業街薈萃了晉、陝、豫、魯、蜀及保定當地的特色美食,遊客徜徉其中流連忘返。「這裡原有的小景點不成規模,缺少包裝、配套不全、設施陳舊。」
  • 農村電商提質增效民生工程目標任務
    截至8月底,青陽縣創建省級農村電商示範鎮任務數1個,已完成2個,完成率200%;創建省級農村電商示範村任務4個,已完成5個,完成率125%。  一、發揮網點作用,促進優化升級。對電商網點開展常態化走訪,了解網點運營現狀,進一步加強規範管理,促進網點優化升級。
  • 臺灣多處山區下雪 民眾蜂擁上山一睹銀白世界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島內持續多日寒流今日(11日)南下,合歡山凌晨起又開始下雪。根據現場實時影像顯示,武嶺亭區域持續下雪,地上再度鋪滿厚厚的白雪。而積雪已經將武嶺的樓梯掩蓋,從攝像頭上已經幾乎看不見。島內氣象專家表示,本周一和周二北方冷空氣再度南下,帶來另一波寒流,中北部中高海拔的山區,例如太平山、合歡山,將再有降雪或冰霰的機會。其實,在前一波寒流的發威之下,島內多處山區日前都降下瑞雪,陽明山(大屯山)、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新竹尖石山區等地,都呈現一片銀白世界,吸引民眾蜂擁上山,欣賞雪白的美景。
  • 來安縣:農村電商成為扶貧開發新引擎
    來安縣商務局深入貫徹落實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基本方略,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推動農村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積極探索「電商+產業」扶貧新模式,多方面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推動農村電商提質增效。開啟扶貧發展新模式。
  • 新加坡最大英文媒體點讚中國直播電商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新加坡主流英文報紙《海峽時報》日前用專題報導點讚以快手為代表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所推動的直播電商產業對疫情下和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報導認為,相較於傳統線上購物模式的非接觸性和便捷性,消費者通過直播還可以獲得本屬於線下模式的互動感和滿足感,疫情間接推動中國電子商務模式完成了一次「產業升級」,直播電商將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創建於1845年的《海峽時報》是新加坡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英語媒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