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開小灶 老字號首次觸網做外賣 滿足復工復產後市民用餐需求

2020-12-25 新民晚報

圖說:新雅粵菜館推出外賣套餐 來源/受訪對象提供

復工之後,中午吃什麼?你是選擇自帶午餐還是去食堂打包,抑或外出覓食?隨著申城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白領午餐怎麼吃成為問題。而記者採訪後發現,為了避免人員聚集用餐,本市不少老字號餐飲企業、社會飯店和連鎖店都把經營重心放在了外送產品上,外賣、公司團餐的銷售有所增長。

老字號午餐送上門

「這是我們首次推出外賣菜單,除了把幾個特色菜作為主菜,搭配出了幾套套餐之外,還提供招牌主食、手作點心等,供市民選擇。」新雅粵菜館市場部副總監毛勇說,從2月14日下午開始,新雅粵菜館的套餐、團餐首次在美團外賣上線,之所以還放上點心,是因為考慮到特殊時期,可能市民買早餐也不容易,就一口氣都上線了。

無論是做外賣,還是團餐,對於這家老字號來說都是頭一次。「我們不是提前燒好菜,拿到單子了再分裝的,而是接單後大廚再一個個菜炒出來,算是盒飯中的『小灶』。」毛勇告訴記者,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和口味,每接到一個訂單,廚師都會按照標註的用餐人數和菜點開始製作,然後分配到對應的獨立餐盒中。完成打包後,再貼上專用的食安封籤。

「目前已經有十幾家公司打電話過來訂購了,每家的預定量大約是三五十份。上周末還有一家在從長寧區辦公的公司來定午餐,需要一百多份。」毛勇說,這些訂單可以自取也可以通過無接觸配送送到指定地點。預計隨著復工企業的增多,老字號的外賣生意也會越做越多。

圖說:大富貴酒樓的外賣半成品 來源/受訪對象提供

外賣半成品代替堂吃

事實上,在疫情發生之後,本市餐飲企業在春節期間紛紛暫停營業,而隨著復工復產,餐飲企業也在轉變思路,用外賣來彌補堂食的不足。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表示,上海多家餐飲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一方面觸網做外賣,為企業提供集體送餐,另一方面也在發力半成品,讓市民在家也能方便地烹飪。

「最近半成品已經成為了銷售的中堅力量,相比去年同期,銷售額增長了50%以上,南京東路總店的熟食、點心也賣得不錯。」相比新雅粵菜館成熟的半成品業務,和記小菜則是首次把經營重心放在這一領域。龍利魚片、酸菜魚片、獅子頭……這些半成品小菜切配完畢,放在一個個一次性盒子裡,每一份的價格都不高。通過線上外賣平臺和線下社區的兩種渠道,銷售配送到居民家中。

疫情之下,大富貴酒樓也把餐飲酒樓做減法,點心、熟食、半成品、外賣做加法。記者了解到,大富貴酒樓40多家門店分布於上海各區,有14家綜合性門店的中式餐飲酒樓臨時歇業,29家門店小吃快餐餐廳堅持營業,其中有部分門店調整了經營範圍,保留對外銷售滷味和點心,關閉小吃餐廳,還開放6家包含廚選半成品。目前,大富貴的滷味、點心和半成品都能在線上線下外賣配送,不少老顧客不僅衝著特色口味而來,更是衝著放心安全而來。

而老盛昌湯包除了在春節期間推出的冷凍包子、燒麥等外賣點心,還趕在復工後推出了手工小餛飩、蘇式湯麵的半成品裝。記者看到,蛋皮、小蔥、調料和生的小餛飩分門別類裝在一盒中,蘇式湯麵也配上了調料、小蔥和生面,還能打包不同的澆頭,十分方便。「特殊時期,我們也在不斷改變經營品種和流程,希望通過這些改變增加消費者的安全感,既為大家提供方便,也是企業的自救。」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 特約通訊員 孫霞琴 楊濟詩

相關焦點

  • 上海餐飲業:高質半成品圈粉 老字號觸網做團餐
    來源:解放日報原標題:高質半成品圈粉 老字號觸網做團餐記者 陳璽撼為解決食品經營者的燃眉之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日前明確,疫情防控期間,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上海食品經營者可採取多種方式規範處理積壓的食品原料
  • 廣州餐飲企業集體「觸網」提升「免疫力」
    就在陶陶居上線外賣的一周後,2月12日,廣州全市11區全部宣布暫停餐飲單位堂食服務,外賣成為了餐飲企業唯一的營收途徑。2月15日,另一家平時「堂食做到手軟」的餐飲名店炳勝品味宣布登陸美團點評。所謂有「危」便有「機」,經此一「疫」,各大餐飲名店老店紛紛「觸網」,外賣平臺從無到有,從有到升級完善,藉此對衝堂食的損失,提高「免疫力」。
  • 上線外賣平臺 老字號瞄準「宅經濟」
    原標題:上線外賣平臺 老字號瞄準「宅經濟」   13日至16日,記者連續多日走訪惠食佳、大鴿飯等連鎖餐飲店多個分店發現,昔日
  • 「觸網」做外賣 提升「免疫力」 榕大中型餐飲企業困境中尋找機遇...
    為降低疫情帶來的損失,榕城餐飲企業紛紛推出團體餐、線上訂餐等加快復工復產。阿里本地生活數據顯示,過去一周,餓了麼的營業商戶增長了36.4%,訂單數環比前一周增長49%。爭相拓展線上市場餐飲企業應對疫情醉得意是福州最早提供外賣的連鎖品牌之一。
  • 老字號與外賣「雙拼」:讓城市的味道更接地氣
    「一開始,外賣菜品和堂食的一樣,都是大份菜,菜品也相同,後來進行了拆分,將大份菜改成小份,滿足一人食、二人餐以及上班族的需求,而且小份性價比也更高。」隨著外賣訂單的增多,對出餐速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們想到了光速出餐,這也契合多禾餡餅的產品結構和快餐的定位。  「比如,我們研發了三個系列,炒飯系列、蓋飯系列和卷餅系列,包含20多款菜品,專供線上。」
  • 復工後用餐怎麼辦?美團外賣聯合300餘商家保障用餐需求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在關鍵階段,為共抗疫情,美團外賣聯合300餘家餐飲企業,積極響應市場監管總局號召參加「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以下簡稱「三保行動」),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廣大消費者餐飲需求。
  • 老字號瞄準「宅經濟」
    2月12日,廣州11區全部暫停餐飲單位堂食服務,餐飲企業紛紛探索新模式、努力謀新路,有的轉型生鮮肉菜市場、有的上線外賣平臺,儘可能減少暫停堂食服務帶來的損失。一些傳統老字號餐飲店,如陶陶居、孖仔士多等,首次上線外賣服務;惠食佳、大鴿飯等「資深」外賣商家也進一步豐富外賣品類,外賣營業額保持穩步增長。
  • 不讓牛舌餅變「牛舌渣」 老字號們要「聯盟觸網」?
    2018年1月17日訊,很多老北京都知道,老字號北京稻香村的手搖元宵,每年人們都是排著大隊去店裡買才有口福品嘗。而去年,為了首次讓元宵「觸網」,稻香村創新推出了「速凍元宵」,結果廣受追捧,連北京城外的外省市消費者,都可以便捷的吃到這老北京的美味。
  • 廣州10家美食老字號外賣上線
    陳添記的魚皮、惠食佳的啫啫煲、新興飯店的羊肉煲……廣州荔灣區這些老字號美食現在可以通過外賣送上門了,且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更「原汁原味」。「以前市民點外賣可能只有普通的快餐,但以後大家能在外賣平臺嘗到地道的廣州傳統美食。」廣州市商務局特種商業處副處長賴高勳介紹。「老店煥新」活動首批十家老店分別是:陳添記、林師傅、新興飯店、八珍、惠食佳、榕記、伍湛記、太平館、向群飯店、珍珍小食。這些老店在廣州極具知名度,承載了不少市民的集體回憶。
  • 餐飲名店談之漢拿山:外賣業務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自然延伸
    口述/漢拿山集團執行副總裁朱璞從線下經營到線上外賣的延伸是很自然的過程。當80、90後成為社會主體的時候,通過網際網路消費是社會的主流生活模式,也就是用戶需求、社會需求所在。餐飲公司要做的就是滿足用戶需求,參與進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好外賣的發展。漢拿山在非常積極地進行網際網路化,目前開設的265家店90%接入了美團外賣,目前在美團外賣上的銷量增長趨勢十分明顯。漢拿山年底計劃開70多家新店,外賣的訂單量預計會有20%-30%的增長。
  • 美團會送待消費券滿足餐飲外賣消費需求
    近日,北京市商務局公開表示,將從即日起發放3億元餐飲外賣消費券,首批發放300萬張,消費者可在美團、餓了麼平臺實名認證後領取。為進一步促進北京餐飲市場消費,北京將發放3億元餐飲外賣消費券。從9月19日上午10點開始發放第一批300萬張,每張消費券15元,每筆訂單滿40元可用,平臺和商戶可結合實際疊加更多優惠。
  • 玩跨界、打造新IP、「觸網」電商 老字號能否乘風破浪
    9月,在「狗不理」王府井店被摘牌後,無獨有偶,近期一則「北京又一老字號招牌翻車」的話題上熱搜,關於「老字號何去何從」的討論並未停止。據商務部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被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有1128家,但其中只有10%蓬勃發展,40%的老字號勉強實現盈虧平衡,近一半持續虧損。當年輕人不願再為老字號的情懷買單,老字號們的出路在哪裡?
  • 陳添記、新興飯店、惠食佳……廣州10家美食老字號外賣上線
    、新興飯店的羊肉煲……廣州荔灣區這些老字號美食現在可以通過外賣送上門了。 金羊網訊 記者陳澤雲、實習生昝璐煙報導:陳添記的魚皮、惠食佳的啫啫煲、新興飯店的羊肉煲……廣州荔灣區這些老字號美食現在可以通過外賣送上門了,且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更「原汁原味」。
  • 飯店預訂客滿 上海「外賣」年夜飯熱銷
    2018年上海的年夜飯預訂已進入尾聲,而一些可送貨到家的家宴半成品套餐則逐漸受到市民青睞。記者走訪上海多家飯店後發現,許多飯店的年夜飯早在元旦前就已訂完。位於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南新雅大酒店年夜飯席位早在去年11月就所剩無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要預訂大堂席位時間只能選在初四以後,而預訂包間席位的時間要選到初七以後。以海派菜式著稱的綠波廊今年年夜飯席位也是供不應求。
  • 南京養老助餐又出新模式 酒店大廚「開小灶」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獲悉,助餐點有了新成員,鼓樓區一家酒店無償拿出員工食堂的場地,為周邊小區的空巢老人「開小灶」。酒店大廚掌勺,飯菜口味自然沒話說,開餐僅半個月,已有500多名老人慕名而來。
  • 提升服務質量、改進用餐禮儀 防控不鬆勁用餐更安心
    朗麟說,申請復工前,店內做了詳細的防控預案,還提前購置了大批防疫物資。「想吃火鍋了,終於等到你們開業了。」3月21日,在停業近兩個月後,巴奴毛肚火鍋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堂食復工」,不少網友熱情留言。「復工後,到店就餐的顧客須更注重餐桌衛生文明,我們也針對這個新需求,不斷優化服務。」
  • 餓了麼口碑發布報告:90後在老字號消費的意願越來越強烈
    早上9點外賣已經爆單,凌晨一點還在做外賣,這麼努力的中華老字號,你見過嗎?9月11日,阿里本地生活口碑餓了麼發布了《中華餐飲老字號城市創新報告》。報告顯示,連續兩年,中華餐飲老字號入駐本地生活平臺的數量增幅都超過20%。
  • 蕪湖:記者探訪 江城一大波老字號恢復堂食
    因為前期準備充足,很多老字號餐飲企業第一時間開門迎客。雖然市民許久未到餐飲店吃吃喝喝,但是餐企恢復堂食現場並未出現火爆場面。記者現場走訪也發現,顧客都主動配合堂食需求,自覺測量體溫,填寫信息登記表,展現了一名「吃貨」應有的高素質。
  • 提升服務質量,改進用餐禮儀,提振餐飲消費——防控不鬆勁 用餐更...
    朗麟說,申請復工前,店內做了詳細的防控預案,還提前購置了大批防疫物資。「想吃火鍋了,終於等到你們開業了。」3月21日,在停業近兩個月後,巴奴毛肚火鍋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堂食復工」,不少網友熱情留言。「復工後,到店就餐的顧客須更注重餐桌衛生文明,我們也針對這個新需求,不斷優化服務。」巴奴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劉永濤說,門店內重新布局,加大了座位間隔,實行無接觸點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