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以來,中央和地方積極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疫情防控期間,全域旅遊工作持續開展,取得積極成效。隨著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啟動,各地加大創新力度、科學謀劃發展。近期,中國旅遊報將陸續刊發相關報導,分享各地以全域旅遊為抓手、在復工復產中謀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眼下,喜歡外出旅遊的人們越來越多,生活節奏不斷的加快,很多朋友為了放鬆心情,都會選擇旅行社組團出門旅遊。近幾年來外出旅遊的朋友越來越多,對旅行社的要求是供不應求,於是很多旅行社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迎合了眾多消費者的需求。很多想賺錢的人看中的旅行社的發展前景和生意的火爆,紛紛選擇知名的旅行社進行加盟。
旅遊行業是有著巨大潛力的,首先旅遊行業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據有關數據統計,旅遊行業市場份額在逐年增加,很快就可以突破萬億規模。在旅遊業大力發展的前提下,許多人看到了旅遊業下藏著的寶藏和財富,紛紛進行旅遊卡加盟,進行創業賺錢。
今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修訂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管理辦法和驗收標準,啟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並鼓勵各省份積極推進全域旅遊向縱深發展,多個省份推出了新的一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值得關注的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發展全域旅遊契合了大眾旅遊需求變化以及旅遊管理新需求,各地積極將發展全域旅遊作為抓手之一,助推旅遊業恢復繁榮發展。
旅遊業的發展還有市場嗎?答-案是肯定的。旅遊業無論何時市場前景都是很大的,今年上半年雖然受疫情的影響很大,但是下半年的發展依然是很樂觀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政府紓困政策注入信心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及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積極應對,出臺措施幫助旅遊企業紓困,包括退還旅行社質保金、加強導遊隊伍勞動權益保護、出臺旅遊業復工復產指導意見等扶持類政策。除此之外,各地政府也出臺了包括提振文旅消費計劃、對醫務人員免費入園政策、發放旅遊消費券、設立文化和旅遊產業紓困基-金、開展旅遊培訓在線課程等措施,幫助旅遊企業渡難關。這些措施不僅緩解旅遊機構及企業的短期壓力,更是促進旅遊業恢復發展甚至是轉型升級。
(二)旅遊人蓄能練「內功」,旅遊市場逐步恢復
面對疫情,我國旅遊業積極展開自救,包括景區提升軟硬體設施,加強員工培訓,提升景區整體服務水平;景區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開展直播類活動;景區積極制定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工作方案與措施;旅遊企業努力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同時,啟動旅遊復興計劃等,全力為受疫情影響的旅遊業恢復蓄能。從國家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3月16日,我國已有28個省(區、市)3714家A級旅遊景區恢復對外營業,復工率已超過30%,已恢復開放的旅遊景區主要為山嶽型景區、開放型景區和市民公園等室外旅遊場所。目前,全國旅遊景區總體運行平穩。
(三)疫情催生旅遊新業態
每次面臨重大災難發生會孕育出新的變化,或促進商業模式迭代升級。通過旅遊業界的積極探索與共同努力,疫情催生了旅遊新業態和服務新模式:實名制登記、線下客流銳減等倒逼景區智慧化管理;雲旅遊、跨界賣貨成為旅遊企業搶灘的「新大陸」;「無接觸服務」帶火智能無人酒店……推動旅遊行業轉變模式重新獲客。
全通旅行是一家國資背景的旅遊平臺,公司致力於打造全國第-一家"共享旅遊,品質旅遊,社交旅遊」平臺,公司秉承「分享,互助,專業,篤行"的經營理念,並且最近國資企業國釣臺也強勢入股,充分說明了全通旅行的真實性和實力。公司可承接各條線路、多種標準的團體(散客)旅遊業務,高端私人團隊定製旅遊,主要有雲南、貴州、四川、廈門、北京、泰國、越南、韓國、杜拜等國內、出境旅遊業務。公司專業打造"旅遊+會務」為平臺、企業和項目提供新品發布會、招商大會等結合旅遊的新商業模式,為平臺、企業和項目賦能,做全國專業的旅遊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