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珍寶島之戰,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中蘇關係持續惡化的大背景下,蘇軍突然越過邊界線,悍然入侵我國的珍寶島。我軍邊防部隊隨後奮起反擊,經過半個多月的戰鬥,最終擊退了來犯之敵,維護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安全。
但鮮為人知的是,珍寶島之戰曾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兩軍圍繞著一輛坦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眾所周知,蘇聯是可以和美國匹敵的軍事大國,其武器裝備尤為先進。珍寶島之戰,蘇軍就曾出動了先進的T-62坦克,還不止一輛。這種坦克是當時世界公認最先進的主戰坦克,有著「陸戰之王」的稱號,不僅火力兇猛,機動性強,而且防護性能更是出眾。當時我軍邊防部隊火力最強的是火箭筒,但在T-62坦克面前,這卻等於是根燒火棍,打在身上不痛不癢。
無奈之下,我軍邊防部隊在烏蘇里江江面上用反坦克地雷布了個「地雷陣」,由戰士主動開火,吸引敵人進入雷區。果然蘇軍上當了,最後成功打趴了一輛T-62坦克。
這一下可不得了,前面說了T-62坦克是蘇軍的王牌裝備,裡面涵蓋了很多先進技術。這事最後甚至連蘇聯高層都驚動了,下死命令要把坦克拖回來。與此同時,我國也急需這輛T-62坦克,以發展更先進的裝備,雙方都是志在必得。那麼兩軍激烈爭奪的這輛坦克,後來哪裡去了呢?
在我國邊防部隊的保衛下,蘇軍自然沒能如願把那輛T-62坦克拖走。到了最後,蘇軍為了不讓我軍得到,用大口徑火炮將冰面擊破,坦克最終沉入了寒冷的河裡。為了將這輛坦克打撈上來,我國花了大力氣,不僅定製了巨大的託盤,還派勇士們輪流潛水下去。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功將T-62坦克打撈了上來。
此後,這輛T-62坦克被運到了北京,由全軍最優秀的技術人才對它進行分解研究。接下來的事,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有了它,我軍坦克研發中的很多困難都迎刃而解。除此之外,它還直接促進了我國反坦克武器的研製。後來,這輛滿是故事的T-62坦克被陳列在軍事博物館,同時也成為了蘇軍入侵我國珍寶島的一項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