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各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水果陸續上市,深受大家的喜愛。而水果雖好,但食用它也有宜忌,譬如「是該飯前吃水果,還是該飯後吃水果」是大家熱議的話題。那到底啥時候吃水果更好呢?不妨來看看。
飯前不能吃水果,會傷胃?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在空腹狀態下胃酸含量比較高,會對胃部造成刺激;同時水果中含有大量單寧成分,容易和胃酸進行結合,產生結石;而且,水果的糖分非常高,空腹吃容易產酸,進一步對腸胃造成傷害;
這些說法看起來似乎非常有道理,但專家稱:水果中有機酸要遠低於胃酸,所以對胃部刺激是微乎其微的。另外,糖分也不會在胃內被消化,真正消化糖分的其實是腸道。
飯後不能吃水果,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有人認為飯後立刻吃水果,會讓之前的食物阻滯在胃內,導致水果不能被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在胃內進行發酵,引起各種消化不良問題,長期如此還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看似是有一定道理,但直接越過劑量談結果,這和耍流氓有什麼區別?所以發生消化不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吃水果之前已經吃得非常飽了,在這時吃下大量的水果,就會引發這種情況;
而對於那些於胃動力強、胃酸分泌正常的人來說,只要在吃水果的時候,注意控制下量,並不用擔心這一問題出現。
那到底什麼時候吃水果好?
其實這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消化能力來決定,如果消化能力非常強大,什麼時候都可以吃水果。但需要注意芒果、木瓜一類的含豐富蛋白酶的水果,並不適合空腹食用。如果消化能力過差、且存在胃病的人,最好不要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吃水果,以免影響到消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