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專訪丨香港議員:痛心,暴力事件帶出的影響可能非常廣

2020-12-25 直播港澳臺

文/秦玥

受熱帶氣旋「丹娜絲」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天的香港火傘高張,空氣汙染指數高企,整個城市被籠罩在一團灰濛濛的煙霞中。從密密麻麻的高樓中望過去,維多利亞港面目模糊,空氣中充滿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氣氛,壓抑卻又躁動。

「反修例」引發的社會不安已持續超過一個月。一個多月來,極少數不法分子在街頭不斷挑釁和製造騷亂,令香港這座曾引以為傲的亞洲國際都會就像這天氣一樣,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7月1日暴徒們衝入立法會大肆破壞,並將矛頭對準警方人員。在沙田發生的嚴重暴力衝突還釀成流血事件,多名警務人員受傷,其中一名警察在制服暴徒時遭到對方咬斷手指。

衝突蔓延,至今未息。一系列暴力行為破壞社會治安、影響基層民生,並直接重挫零售業的經營環境。香港零售管理協會7月16日表示,即使7、8月為零售業的傳統暑假旺季,但受衝擊事件影響,不少商戶被迫暫停營業,公司受壓,店鋪員工收入也有影響,全年零售業銷售額可能出現雙位數跌幅,這是20年來首次,上一次的雙位數跌幅還是在1998年金融風暴期間出現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很多國際投資者已有顧慮、焦慮的情緒。

事實上,貿易及物流業、金融服務業、專業及工商業支持服務業與旅遊業並列為香港四大支柱行業,多年來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一些列暴力衝突事件對香港旅遊業又會產生什麼的影響,對此,直新聞記者秦玥專訪了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姚思榮。

(圖註: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姚思榮)

直新聞記者秦玥:香港立法會前段時間被暴徒衝擊破壞,根據您的觀察,損毀嚴重到什麼程度?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7月1日衝擊立法會造成的衝擊非常大,如果大家有留意新聞,外圍所有保安用途的玻璃和卷閘基本都被破壞了。立法會大堂有保安室和控制室,所有保安系統都被破壞了,控制室的設施也被破壞了。

我們覺得暴徒是有計劃的,一般人可能就是撞爛這些設施、扯掉電線等,但這些人是知道立法會大樓內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儀器,而且拿著相關工具去損毀這些儀器。這些行為導致整個保安系統無法運作。再看一樓開會的會議廳,他們在莊嚴的會議廳內肆意塗抹,連傳譯室都沒有放過。二樓的會議室相對的破壞情況沒有這麼嚴重,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比如開會使用的器材儀器。按照目前的情況,維修需要一段時間。

直新聞記者秦玥:您預判事件對立法會的議事運作造成多大的影響?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立法會本來七月有兩次大會,還有不少的委員會要開會,當中最重要的是財委會。香港市民最關心的是財委會會議,財委會700多億港元的撥款要通過,政府才可以使用。這些儀器設施被破壞、導致這些會議被迫取消,未來政府也沒有辦法使用這些費用,包括公務員加薪,包括公屋用地的相關撥款等民生項目都不可以進行。這方面我覺得很可惜。

直新聞記者秦玥:大家現在也關心10月份能夠如常復會嗎?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希望三個多月時間能夠復修好外圍的保安玻璃幕牆和卷閘。能不能修好,現在還很難說,當立法會恢復會議運作後,會不會再有暴徒乘機再找理由衝擊立法會,也很難說。

如果沒有一個屏障來保護的話,對開會的人士是沒有保障的。在這個前提下,最基本的屏障要建立起來。另外和會議相關的設備要修復好,有的破壞得太嚴重的,要重新設置和調節。這些「看不見」的軟體方面的配套,維修費用要另外計算,技術上也要能配合。如果這些設備和保障能夠恢復,立法會10月中才有可能正常復會。

所以我們不光看立法會這些硬體設施被破壞,花了多少錢去維修,更重要的是很多會議開不了,法案通過不了,比如下一年的薪俸稅免稅額這個民生議題。大會開不了,就沒辦法討論下一年度稅項是否能獲得減免。所以我們說的損失不光是表面維修費用的問題,重要的是對民生進展以及社會方面的損失。

(圖註:正在維修的立法會大樓圍著「雪糕筒」)

直新聞記者秦玥:作為香港傳統經濟支柱的旅遊業,每年為香港GDP貢獻良多,近期的事件對香港旅遊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旅遊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直接GDP貢獻是5%,直接就業人數27萬人,但這還沒有計算連帶效應。連帶效應就是帶動零售、飲食、交通等,這些都不直接屬於旅遊業範疇,但在這些行業的就有50萬人。

所以如果旅遊業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直接影響到香港的服務業和經濟。以2015年和2016年來說,當年因為反水貨客的問題,遊客數量有所下跌,當時零售業連續20多個月是下跌的。香港失業率以往都比較低,但當時都上升0.1%,這個情況就可以看到,如果旅遊業受到衝擊,本身可能影響不大,但帶出的影響可能非常廣。

所以我們特區政府每年關於旅遊業的撥款,每年都會有特別的支持,比如每年都增加了2億多港元撥款給旅遊發展局做關於香港的宣傳。在提升業界高科技使用方面、培訓方面都會有撥款,希望通過不同的支援,讓從業人員的能力有所提升。所以這方面我們很關注,未來會不會有持續的衝突,從而影響到旅遊業的發展。

直新聞記者秦玥:7、8月是旅遊高峰,衝擊事件發生後,有很多遊客有來港的安全考量和顧慮。目前您掌握的旅遊業數據是怎麼樣的?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如果看之前幾個月的情況,首先是中美貿易戰,對旅遊業的影響在4月份就隱約出現了。因為四月是香港同內地會議展覽最多的季節,對酒店業是傷害最明顯的,入住率低很多,遊客也少很多。到了5月情況又好一些。五一黃金周基本已經恢復,到了6月,6月12日後開始發生衝擊暴力事件,對旅遊業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的情況可能又沒跌得這麼厲害。

但是,1-5月整體數字大約升了15%,1-6月份升了13%,只看6月份只有8%,所以能夠看到趨勢,增幅是在放緩的.再看7月初這段時間,剛剛我了解的數字只有4%。一連串的衝擊暴力事件出現後,目前來看入境人數還沒有到一個負增長,但增幅明顯慢慢放緩。

7、8月份會有擔心和隱患。來源於暴力衝突何時可以結束。香港人喜歡表達意見,以前香港每年集會都過萬次,示威遊行過千次,以往在海外都知道香港是一個示威遊行之都,有很多集會,但是絕大部分都是和平的、理性的,司空見慣的。

所以大家對香港的集會治安問題都很放心,不擔心會出現問題。一直以來大家對香港的治安和這麼多年來國際的聲譽,也是有信心的。

直新聞記者秦玥:旅遊業界有哪些措施可以打消遊客的顧慮呢?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我們都不希望見到衝擊的活動越來越激烈,這些不理性的破壞行動如果不斷發生,海外傳媒又片面報導,就會影響到香港的信譽。

在海外看到一些鏡頭,他們不清楚中環、筲其灣、金鐘、尖沙咀在哪裡,他們搞不清楚香港有多大,他們只知道香港發生了很多衝擊行為,是不是有事發生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兩個月海外旅客人數很明顯下跌。

至於應急措施方面,旅遊業界已經作好多項應急安排,比如安排旅行團線路遠離鬧事區域等等。

對於內地遊客來說,6月遊客人數暫時沒有下跌,7月有所微升,原因也得益於港珠澳大橋,以及廣深港高鐵。這兩個基建其實對帶動短線旅客,尤其是廣東省的旅客都帶來直接的幫助。由廣州來香港只需要1個小時的高鐵,從深圳來只需要十幾分鐘。港珠澳大橋去珠海也就是半個多小時,這些都很方便。有這兩個基建支持,旅客增幅還是很明顯的。

另外,現在中央希望發展大灣區,包括金融、旅遊等方面。在旅遊這一方面,港府、澳門政府和廣東省都全力推進合作,比如在資源方面的互通,內地政策適用於香港居民,讓香港居民回到內地旅遊,同樣內地居民也知道香港原來增加了許多新項目,大家都願意來看一看。

直新聞記者秦玥:你個人怎麼看待這一次的香港衝突事件?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香港年輕人衝動,很容易受到外圍多方環境的影響和利用,而年輕人不喜歡讀報紙,網際網路的作用不容小覷,像網上視頻很明顯都是經過有預謀的精心剪輯。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有教育方面的缺失,也讓部分年輕人迷茫而容易走偏。我認為,「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葉榮。

【專訪後記】

(圖註:正在維修的立法會大樓)

走在金鐘道上,曾經遭暴徒闖入大肆破壞的香港立法會大樓外,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的維修中,大樓戒備森嚴,卻也安靜莊嚴。

就像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談到的,每一個熱愛香港的人,都自豪於這個城市的名片--自由、開放、寬容、和平、理智。

而暴力、鎮壓、拘捕都不屬於香港。盼望香港在短期內走出當前困境,否則路將越走越窄。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相關焦點

  • 香港暴力事件 怎樣才能早日平息?
    香港激進示威分子煽動市民周一罷工,並做出堵塞道路、圍堵警局等行為,甚至妄圖衝擊港府總部。過激示威行為引發的亂局讓真正深愛香港這座城市的人深感痛心,而真正有社會責任感香港人,也開始思考,如何能夠讓禍港亂港的暴力活動早日平息。洪為民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 對暴力行徑絕不放任,也容不得選擇性失明!
    香港立法會議員、元朗區議會議員梁志祥是土生土長的元朗八鄉原住民,他從1994年開始擔任元朗區議員,由天水圍社區開始做起、紮根多年,擁有25年的地區服務經驗。在接受直新聞記者專訪時,他不無痛心地告訴直新聞記者:暴力衝突重創的是香港長久以來引以為傲的社會安全感。
  • 香港立法會「出手」!將調查兩名反對派議員,疑涉煽動元朗站毆鬥
    支持調查的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立法會大樓在7月1日被大肆破壞,全港市民非常痛心,暴力分子的所作所為是對法治最沉重的打擊。梁美芬直言,任何派別的議員均應與破壞行為「切割」,支持此譴責議案,就是尊重立法會。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指出,7月1日立法會大樓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情況令人吃驚。
  • 獨家專訪 |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披露香港「暴」與「亂」背後推手
    近期持續的激進示威和暴力事件,對香港經濟發展、社會秩序、民生服務造成嚴重影響,引發廣大愛國愛港人士的強烈抗議。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近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披露香港 「暴」與「亂」背後的真正推手,是有人要把香港變成維護自己利益的戰場。何君堯認為,如果香港現在不痛定思痛,不僅會失去現在,還會失去未來。
  • 早財經丨香港龍頭地產商發聲譴責暴力行為;六航企公布香港機票處置...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表示,近期香港遊行示威和暴力活動中的一些行為,已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正如香港不少人士所說,修例事件已經變質,帶有明顯的「顏色革命」特徵。2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美方涉港惡劣言論答記者問。新華社消息,華春瑩表示,美方一再否認香港正在發生的暴力事件與美國有關,但幾個美國議員的言論向世人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
  • 每經23點丨痛心!香港12歲少年涉「非法集結」被捕;「共和國勳章...
    2丨痛心!香港12歲少年涉「非法集結」被捕 據央視新聞,針對8月25日香港荃灣和葵青地區的暴力示威遊行,警方共拘捕36人,涉非法集結、藏有攻擊性武器等,年齡最小的只有12歲。據了解,這名12歲的男孩被捕因涉「非法集結」。今年新學期開學將升讀初一,能否如常繼續學業,還未可知。
  • 香港24小時丨香港9月1日發生了什麼?一文速覽
    >央視《面對面》專訪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熱評 | 對話張維為:香港未來增長點還很多 但首先自己要爭氣。示威者罔顧香港經濟已經下行的事實,並以機場作賭注來要挾政府,是一種「極度自私」並損害廣大機場僱員生計和持份者(利益相關者)的行為,更直言:「暴徒憑什麼以我們機場工人的生計去要挾政府?」香港建制派議員強烈譴責暴力升級39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9月1日發表聯署聲明,強烈譴責激進示威者將暴力事件升級,危害公眾安全。聲明重申全力支持警方維護法紀。
  • 香港24小時 | 8月23日香港發生了什麼?
    港鐵承諾:如站內發生打鬥、破壞、及其他暴力事件,港鐵在緊急情況下,有可能會在沒有預先通知情況下,即時停止有關車站的運作及列車服務,甚至關閉車站。 聲明隻字未提為何要開「暴徒專列」。面對這份蒼白的「聲明」,網友紛紛喊話港鐵:「請正面回應!」 21日晚,近2000名黑衣人非法佔據香港地鐵西鐵線元朗站大堂,大肆破壞後乘坐港鐵安排的免費地鐵離開。
  • 2019香港暴力事件起因 發生了什麼事、暴力衝突始末
    2019香港暴力事件起因 發生了什麼事、暴力衝突始末  視頻點擊:9分鐘看遍6月至今暴力亂港實錄  新華社香港8月15日電題:修例風波中暴力亂港實錄  新華社記者  自6月以來,香港反對派和一些激進勢力借和平遊行集會之名
  • 光明論壇:暴力是香港社會不能承受之痛
    激進分子強闖立法會並肆意破壞,殘忍傷害維護秩序的警察,包圍呼籲制止暴力的大學校長官邸,毀壞建制派議員父母墓地。7月21日,更發生了激進分子圍堵中聯辦、汙損國徽的惡性事件。元朗發生的暴力衝突亦引發全香港社會的震驚與譴責。關心香港的人們不無痛心地感到,香港社會已然撕裂,「東方之珠」似乎正在淪為「暴力之都」。
  • 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對何君堯被刺事件予以強烈譴責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徐露穎於7日就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第六屆區議會選舉候選人何君堯被刺事件發表談話,對有關暴行表示極大憤慨和強烈譴責,呼籲依法嚴懲暴力活動。    徐露穎說,11月6日上午,何君堯議員在香港屯門參加區議會選舉宣傳活動時,遭到一名假扮支持者的男子突然襲擊。
  • 暴力事件令香港運輸業重傷,有的士司機落袋收入直減6成!
    29日,40多歲的香港的士司機許先生用加重的語氣對羊城晚報特派記者慨嘆,近期香港暴力事件不斷,除了有工作任務不得不來的,還有多少人敢來香港旅遊?他向記者算帳說,目前開的士的「入袋」收入已直減6成,嚴重影響其生計。許先生說,像暑假這樣的旅遊旺季,以前是乘客一個接著一個,而現在他們在車站要排上好一陣才會等到乘客,「營業收入起碼不見了3成」。
  • 專訪何君堯: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本分
    中新社香港5月15日電 題:專訪何君堯: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本分  中新社記者 曾平  今年2月以來,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不遺餘力在港公開呼籲維護國家安全,並促請香港特區政府儘快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3條啟動本地立法。「我就是做自己本分。」何君堯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此形容自己的角色。
  • 2019香港暴力事件:被「黑色恐怖」籠罩的香港
    新華社香港8月8日電題:被「黑色恐怖」陰影籠罩的香港  新華社記者 劉歡  發生在香港的遊行示威和暴力衝擊活動已經持續了近兩個月,且手段不斷翻新、烈度不斷升級、破壞性不斷加劇,「黑色恐怖」在港蔓延,對香港的法治、社會秩序、經濟民生和國際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令所有關心、珍愛香港的人備感痛心。
  • 「港獨」竟借元朗事件出這歪招?!
    香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出,「民陣」的行動很諷刺,竟「香港人自己向國際社會發放『香港不安全』的信息」。這些極端分子的做法,很可能讓80萬旅遊業相關從業人員淪為犧牲品,也將嚴重影響香港民眾的生計。對於如此觀點,香港旅遊界人士認為「民陣」的做法相當「諷刺」,也非常「黑心」,為了向特區政府施壓,而不顧香港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文匯報》稱,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目前正收集各界聯署,要求警方全面暫停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恢復香港安寧。
  • 維港國慶煙花匯演取消 香港各界:痛心 傷害太深
    對此,香港社會各界均表示遺憾和無奈,並批評連串暴力示威事件剝奪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已經構成公眾安全隱患,更加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止暴制亂,支持香港警方依法執法。暴力造成的損害,太深、太傷據香港文匯報9月19日消息,香港持續多月的暴力示威活動連累廣大市民無法欣賞今年國慶煙花匯演,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施榮懷指出,暴力示威事件不僅損害了香港經濟,也剝奪了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各種暴力和破壞行為,對香港造成的損害已經太深、太傷,看到如此境況,真是很痛心。」
  • 香港一日丨黎智英「話裡有話」
    「泛民」議員為反而反? 特約評論員田飛龍向《直新聞》表示,港府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禁止蒙面規例》可以說已經做了充分的法律準備。 《直新聞》也留意到:試圖給《禁止蒙面規例》設置障礙的24名「泛民」議員裡不乏涂謹申、毛孟靜、朱凱迪、區諾軒等「臭名昭著」甚至留有案底的反對派議員。他們的所謂「上訴」不僅妄圖將旨在止暴制亂的「反蒙面措施」拖入無休止的「立法爭論」,更是無視香港燃燒的街頭、流血的警民,站在了正義的對立面,站在了香港人民的對立面。
  • 張銘清臺南孔廟遭「議員」襲擊 肇事者靠扁起家
    孔廟遭襲 張銘清被「議員」推翻在地 survey  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身份來臺進行學術訪問。  孔廟遭襲 張銘清被「議員」推翻在地  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身份抵臺南,參加「2008第7屆兩岸傳播暨影像藝術研討會」。21日上午,張銘清在參訪臺南市一級古蹟孔廟時,遭到民進黨籍臺南市」議員「李文正煽動的少數人的暴力襲擊。張銘清被推倒在地。一群暴徒還跳上張銘清座車的車頂跺踩。
  •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否認策劃元朗打人事件
    (原標題: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否認策劃元朗打人,議員辦事處遭破壞)
  • 哪些媒體在香港極力煽動暴力 俠客島點出這幾個
    而在這七周中,事態一步步發生惡化,暴力活動也在不斷升級:從襲擊警察,到攻擊路過的市民,到汙損國徽、挑戰中央權威,到挖人祖墳、砸其辦公室。經過調研,島叔發現,除了事件背後的「某些勢力」,反對派港媒和西方媒體也在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他們不斷宣揚仇警、反中央的思想,煽動香港年輕人越發激進,終於走上暴力違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