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內蒙古 「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成果新聞發布會。會上,內蒙古科協副主席榮昌平、內蒙古科協組織人事部部長雲忠孝和內蒙古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部長高虹,就我區「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成果進行發布,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十三五」以來,內蒙古科協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推動我區公民科學素質跨越提升。據中國科協統計,2018年,我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7.63%,比2015年的5.14%增長2.49個百分點,增幅超過48%。預計今年將達到9%以上。
基層組織建設方面,2018年以來,內蒙古科協切實做到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推進與深化改革任務落實、與換屆工作、與「三長」(醫院院長、學校校長、農技站站長)配備工作相結合。截至目前,全區新建基層科協組織3432個;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街道)有2230名「三長」兼任科協委員、常委、副主席。
科技場館建設方面,著力構建以實體科技館為基礎,以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中小學科技館、社區科技館、數字科技館、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等為延伸的現代科普場館服務體系。全區科技場館由「十二五」期末的13座增加到現在的84座,增長84.5%,各級科技場館免費接待參觀體驗者超過1000萬人次。全區科普大篷車由「十二五」期末的50輛增加到現在的118輛。深入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累計投入資金5345萬元,為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活動開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發展科普工作隊伍方面,截至目前,組建110個、2200多人的科普專家團隊,連續3年組織開展覆蓋全區12個盟市、103個旗縣(市、區)的「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旗縣行」活動。大力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連續5年舉辦全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高校科學營等7項重點活動,年參與青少年超過160萬人次。組建836支、4.3萬多人的科普志願者隊伍,年均舉辦社區科普志願服務、「送科技下鄉」志願服務、應急科普志願服務等活動3000多場次,受益人數超過110萬人次。組建38.6萬人的科普信息員隊伍,轉發科普文章3300多萬篇次,分享文章數排在全國第2位。
「智慧科協」建設方面,內蒙古科協積極運用網絡平臺資源,深入開展網上科普傳播活動,構建起廣播、電視、網絡、微信平臺、移動客戶端APP、科普e站「六位一體」的科普傳播體系。建設科普專家諮詢服務平臺,為農牧民群眾提供線上諮詢、技術對接等服務。在農村、牧區、社區、中小學校打造科普e站4463個,點擊閱讀量3000多萬次。
接下來,內蒙古科協將研究制定「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方案並抓好貫徹落實。(記者 趙娜)
[責任編輯: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