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民科學素質將達到發達國家21世紀初水平

2020-12-11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記者吳晶晶)《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將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21世紀初的水平。

    屆時,我國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有長足發展,形成比較完善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監測評估等體系,公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綱要》將重點放在「十一五」期間,提出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到2010年的主要目標,即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有較大發展,公民科學素質明顯提高,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

    《綱要》同時提出了到2010年要實現的三個方面具體目標,即促進科學發展觀在全社會的樹立和落實;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科學教育與培訓、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科普基礎設施等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基礎得到加強,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機會與途徑明顯增多。(完)

【新聞背景】國外公民科學素質計劃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記者周婷玉、吳晶晶)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是世界各國提升綜合國力的戰略共識,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出臺了相應的行動計劃。

    美國科學促進會從1985年起組織幾百名科技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制訂了一項面向未來70多年,致力於提高全體美國人科學素質的長遠計劃——「2061計劃」,提出了到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回歸時,美國公民人人具有科學素質的目標。這一計劃直接影響了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的制定,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為了實現在2010年成為世界上最具知識活力和最具競爭力的經濟實體的目標,歐盟在2003年分別實施了「歐洲研究區」和「科學與社會」兩大戰略計劃。其中

    「科學與社會」是一項促進科技進步、提高公民素質,推動科學與社會融洽的長遠戰略,內容包括科技、教育、公民參與歐洲科技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科技知識的應用等各個方面。

    發展中國家也同樣重視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印度於1999年發布的報告《提高科學文化素質》以及關於科技政策的文獻,都突出強調公民獲得和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在《2003年科學技術政策》中又進一步明確科技政策的首要目標是:確保科學信息可以傳達給每一個印度公民,以便把科學推向前進,並使得每一個公民都可以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在人類福利方面的應用。

    此外,加拿大、韓國等國政府在制定21世紀初期的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時,也都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發展與社會文化的互動。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說,這樣不僅能夠拉近科學與公眾的距離,也能使科技進步得到公眾更多的支持。這些推動公眾科技素質的提高、推動科技和公眾交流互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值得我國借鑑。(完)

相關焦點

  • 2020年我公民科學素質將達到發達國家21世紀初水平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將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21世紀初的水平。屆時,我國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有長足發展,形成比較完善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監測評估等體系,公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 2020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02年12月21日13:14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東莞市長黎桂康公布《十六大報告學習體會》提出國內生產總值發展目標  2020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本報訊 (記者曾平治)東莞市市長黎桂康昨向社會公布《十六大報告學習體會》,對東莞未來20年的發展作了詳盡分析,提出東莞應確保未來
  • 2018年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出爐 溫州超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記者昨天從市科協了解到,2018年溫州市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已經出爐。結果表明,2018年溫州市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了11.8%,位居杭甬之後,排名全省第三,且均高於全省和全國的平均水平。調查結論認為,我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發展態勢良好,已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呈現出與溫州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適應的特徵。
  • 2018年重慶具備科學素質公民比例超8%
    資料圖 攝中新網重慶12月13日電 (記者 鍾旖)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彤13日透露,2018年重慶市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8.01%,比2015年的4.74%提高了3.27個百分點,提升幅度位居全國第一,為69%。該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發展已進入穩步增長階段,呈現出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特徵,是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的重要基礎。
  • 2018年浙江公民科學素質比例排名全國第五
    浙江在線9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鄭文 劉晨茵)9月17日,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發布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已達到8.47%,浙江以11.12%的比例排名全國第五。報告顯示,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代表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該比例由中國科普研究所通過調查獲得,2018年上海、北京、天津、江蘇等6個省市的比例超過10%,其中上海、北京兩地的比例超過20%。
  • 2020年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決賽落幕
    光明網訊12月20日,2020年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決賽在北京電視臺演播樓舉行。經歷過重重考驗及複賽角逐,來自順義區、昌平區、朝陽區、東城區、延慶區、海澱區、通州區、懷柔區八支代表隊登上決賽的舞臺,最終昌平區代表隊摘得桂冠。
  • 調查顯示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與歐美相比排名墊底
    中國第八次公民科學素質調查顯示,到2010年,全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為3.27%。也就是說,每100人中,僅有3人具備基本公民科學素質…[我來說兩句]   鼓吹只吃綠豆、茄子就能治病的張悟本剛被戳穿,道士李一的行騙接踵而至。接二連三的荒唐鬧劇折射出一個事實:我國民眾的科學素質之低,令人堪憂。
  • 2020年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決賽在京舉辦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2日消息,12月20日,2020年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決賽在北京電視臺演播樓舉行。北京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劉曉勘、二級巡視員陳維成、科普部部長尹樹國,以及十六區科協相關負責人出席2020年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決賽現場活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學教授葉盛、北京天文館研究員景海榮、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播音指導張紅力作為評委,負責為相關試題進行科普解析,並且為選手們的科普演講打分。
  • 重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9.02%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重慶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8.3%,力爭達到10%。 《重慶市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實施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全民科學素質年度調查和公布制度。
  • 回顧2020:九江市公民科學素質工作成績喜人
    全市科協系統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科協的精心指導下,按照《九江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要求,堅持政治引領,以深化改革補短板,狠抓綱要工作落實,採取八措並舉,全面推動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 市縣動態|長洲區「三覆蓋」推動公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開展
    市縣動態|長洲區「三覆蓋」推動公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開展 2020-06-30 0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所有杭州人,「公民科學素質大賽」 邀您答題領紅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全國抗疫,讓大眾看到了科學家們的奉獻精神,也感受了科學的力量。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們也要用科學武裝自己。為了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7月1日起,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將通過網際網路舉辦2020年杭州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 。本次比賽為期兩個月,市民可以通過杭州地區手機號碼進行答題。每次答題後,都有機會抽取現金紅包並領取電子獎狀。大賽最終將對排名靠前的選手發放100-500元的實物獎品。
  • 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深圳市將順利突破三萬美元大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麼臺灣省目前是什麼水平?何時才能達到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標準?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人均GDP為新臺幣80.1萬元,約合2.59萬美元,距離中等發達標準還有4000美元的差距。
  • 如何理解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議公報提出了2035的遠景目標,其中明確要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對此該如何理解?我們嘗試進行討論。 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是什麼水平?第二步是到本世紀末,再翻一番,人均達到一千美元。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進入小康社會,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那時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雖然人均數還很低,但是國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們制定的目標更重要的還是第三步,在下世紀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兩番,大體上達到人均四千美元。
  • 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意味著什麼?
    針對2035年的遠景目標,《建議》提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這意味著什麼?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曾確定過經濟建設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其中第三步是到21世紀中葉(2050年左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
    》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國發〔2006〕7號,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為實現2020年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目標,進一步明確「十三五」期間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制定本實施方案。
  • ...預計今年GDP突破100萬億元,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一表述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從經濟發展的態勢看,只要我國能在未來五年內保持5%-5.5%的經濟增速,在未來15年內保持4%-5.5%的增速水平,那麼到2035年這一目標就能實現。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已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遠景目標,當前我們已具備良好的開局和基礎。
  • 廣西公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汽車大獎抽獎規則
    廣西公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汽車大獎抽獎規則 2020-05-28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前景如何?
    而要推進這個事業的繼續發展,還需基於歷史進程展望其21世紀的發展前景。時代主題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形態——空想社會主義起源於16世紀初。學術界一般認為,第一個階段是資本主義在封建社會母體內孕育、萌生、發育並最終取代封建主義的階段,為期約300年,即從15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的英國產業革命。第二個階段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為期約150年,即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這個階段中,隨著資本的擴張和產業革命所導致的社會化大機器生產的突飛猛進,資本主義很快在全世界範圍內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