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直達基層,大帳目中有小日子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中央財政直達基層,大帳目中有小日子

中央財政不再是一個「高大上」詞彙:一百來天,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直達市場主體,溫暖了億萬個體,支撐了經濟實體,如同飢者口中食、寒者身上衣,「國家的錢」直達接濟「咱家的難」,成為財政人民性的最好體現。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下,中央財政直達疫情防控前線、基礎設施建設一線,為困難企業、困難人群下「及時雨」。「及時雨」下得「快」,有的省份在「快」字上下功夫,資金下達時間從二十來天壓縮至一天;「及時雨」下得「準」,不下漫天大雨,不搞大水漫灌,全部「肥水只流基層田」,用在一線前線,用在困難市縣,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保穩定,不搞錦上添花,全是雪中送炭。

財政,邦國之本。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掙錢的手、分錢的手、用錢的手,歸根結底是同一雙人民的手。此次1萬億元資金籌措,每一分錢都遵循市場規則,來自從機構到個體的各類投資主體自主決策。抗疫國債開市成為一種召喚,一搶而光、「上櫃即空」。退休老人買了,說享受改革紅利,就要回饋社會;年輕小夫妻買了,說到期兌付作為子女教育資金,傳承愛國意識。這也是一份對祖國未來的信念。每一角錢都來自人民,每一角錢都回到人民。這是左手對右手的扶持,是現在對未來的投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方」與「八方」都是同一片國土、同一個人民。

中央財政直達基層,咱家的帳就是國家的帳,是2020年中國人民進行的驚心動魄抗疫大戰的一個戰役,解決的是無數人的燃眉之急,打開的是一扇扇通向未來的大門。一個又一個鄉鎮提升了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能力,一個又一個民生項目弱草逢春,一個又一個家庭喜得甘霖,我國基層應對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運行能力顯著提高,無數個主體得到呵護,千千萬萬個「咱們的家」築成「咱們國家」的堅強基石,大帳目中有小日子,是2020年許給未來的真金白銀的承諾。

相關焦點

  • 新華時評:大帳目中有小日子
    新華社發 商海春 作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題:大帳目中有小日子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中央財政不再是一個「高大上」詞彙:一百來天,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直達市場主體,溫暖了億萬個體,支撐了經濟實體,如同飢者口中食、寒者身上衣,
  • 送來民生「及時雨」 打開基層「減壓閥」——中央財政直達資金山東...
    在這裡居住了28年,她沒想到,在中央直達資金的支持下,破敗不堪的老宿舍樓終於換上了全新的暖氣管道,吃到了直供水,建好了雨汙分流系統……  截至10月中旬,中央財政共安排山東省新增直達資金約661億元。這筆「一竿子插到底」的真金白銀,是否真正花到實處、恵企利民?基層幹部、企業主、群眾是否有像宋淑芬一樣的感受?記者近期在山東多個縣區進行採訪。
  • 中央財政如何舉措確保地方財政「三保」?財政部回應
    中央財政將採取哪些舉措來確保各級壓實「三保」責任?謝謝。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謝謝。「三保」工作是關係基層政府履職盡責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財政部不斷建立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強化「三保」工作的責任擔當。
  • 杭州市2020年度財政透明度位列全國第二
    清華大學課題組提出的衡量中國政府財政透明度的全口徑指標體系,包括四大部分、129個細項:使用財政資金的政府與準政府的機構公開情況;包括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以及社保基金的政府「四本帳目」的公開情況;其他重要的財政信息公開情況等。
  • 劉昆:今年基層財政「三保」問題將是我們繼續關注的一個重點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請問部長,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一些地方財政收入放緩,有些市縣為了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支出壓力有些大。請問,為了緩解地方上的這種財政困難,財政部門會有哪些具體措施,讓我們這些地方上的「緊日子」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式?
  • 財政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1.7萬億直達資金已形成實際支出7358億
    原標題:財政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財政部數據顯示,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43億元,同比增長5.3%,在6月、7月分別增長3.2%、4.3%的基礎上,8月收入增幅比上月提高1個百分點,這也是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反映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進一步鞏固。
  • 深度丨2021年度財政政策展望
    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加快直達資金下達和使用,使得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從資金用途看,1-10月累計發行的專項債中,包括產業園區、工業園區、鄉村振興、棚改等項目其他設施佔比高達54%;公路、軌交等交通基礎設施約為18%;社會保障和生態環保佔比分別為7.5%和7.2%。其中,增長較快的領域有新基建、舊改、物流倉儲、廠房建設、醫療衛生、市政建設、教育等領域,以上所有這些細分領域,在某種意義上代表政策支持的大方向。
  • 財政部公布直達資金情況:10214億形成實際支出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1日電 10月21日,財政部召開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介紹,截至9月30日,在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中,各地已將1.566萬億元直達資金下達到資金使用單位,形成實際支出10214億元,佔中央財政已下達地方資金的61.2%。
  • 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 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
    對向中央部門有結轉資金的項目繼續安排預算問題,財政部調減了相關項目預算,收回部分項目的結轉結餘資金,進一步加強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跟蹤監督。二是資金分配使用中存在滯撥閒置等問題。對預算下達晚問題,財政部在批覆2020年部門預算時明確,執行中一般不再追加,確需調劑的,要求部門限期提出申請並確保項目可實施。
  • 人民日報海外版:保基層運轉 護航中國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說,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這份大禮包,將切實緩解市縣資金壓力,為基層社會經濟秩序加速恢復提供支持。」諸多受訪專家認為,對於保基層運轉的意義,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從中央到省、市級的各項方針政策、措施部署,都需要基層來落實。
  • 我省財政收入8月起實現累計正增長
    我省財政收入8月起實現累計正增長 前10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3% 省級一般性支出被二次壓減 發布日期:2020-11-26 07:29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這份方案還帶來了好消息:全省財政收入自5月份起實現當月正增長、8月份起實現累計正增長,經濟和財政運行漸趨平穩。有保有壓,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實現了增長。
  • 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
    對向中央部門有結轉資金的項目繼續安排預算問題,財政部調減了相關項目預算,收回部分項目的結轉結餘資金,進一步加強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跟蹤監督。  二是資金分配使用中存在滯撥閒置等問題。對預算下達晚問題,財政部在批覆2020年部門預算時明確,執行中一般不再追加,確需調劑的,要求部門限期提出申請並確保項目可實施。
  • 財政部:中央財政累計安排有關防控資金257.5億元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財政收支數據發布中央財政累計安排有關防控資金257.5億元本報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曲哲涵)財政部24日公布1—2月財政收支情況。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42億元,同比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7990億元,同比下降8.6%。全國稅收收入31175億元,同比下降11.2%;非稅收入4057億元,同比增長1.7%。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350億元,同比下降2.9%。
  • 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加法如何加,減法怎麼減?財政部部長劉昆這樣...
    財政部今年將如何實施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當前一些地方政府財政緊張,部分基層的財政保民生、保運轉出現了困難,如何幫助地方「三保」工作?劉昆對這些社會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對此劉昆表示,我們將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下功夫,既做加法、也做減法,調整結構、有保有壓,堅決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加法怎麼加?今年受疫情影響,財政收入將會下降,我們建議將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個百分點,增加了1萬億元的財政資金。中央財政還將發行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中央財政還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方面調入了近萬億元的資金。
  • 楊凌:小財政給力大發展
    一筆筆火速直達一線的資金,一項項精心謀劃出臺的政策,一個個通宵達旦忙碌的身影……在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日日夜夜,楊凌財政人擔當盡責,精心運籌,全力確保疫情防控資金使用,為示範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 財政收入「六連增」 稅收收入連續7月累計降幅收窄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1~11月累計,全國稅收收入下降3.7%,連續7個月累計降幅收窄。
  • 財政部:1.7萬億直達資金已實際支出7358億元
    原標題:財政部:1.7萬億直達資金已實際支出7358億元央視網消息:今年,財政部安排了1.7萬億的直達資金,主要用於提升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目前,已有超過7000億元的直達資金形成了實際支出。根據財政部直達資金監控系統數據統計,截至8月31日,在1.7萬億直達資金當中已形成實際支出7358億元,其中市縣基層支出7125億元,佔比96.8%,體現了資金直達基層的政策效用。如果按照支出進度測算,實際支出的7358億元,佔中央財政已下達資金的44.1%。
  • 江蘇財政收入8月起實現累計正增長
    這份方案還帶來了好消息:全省財政收入自5月份起實現當月正增長、8月份起實現累計正增長,經濟和財政運行漸趨平穩。有保有壓,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實現了增長。
  • 全國財政收入持續向好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趙白執南)10月21日,財政部召開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前三季度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002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335億元,同比下降9.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5667億元,同比下降3.8%。全國稅收收入118876億元,同比下降6.4%;非稅收入22126億元,同比下降6.7%。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公共文化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
    1.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將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按照國家規定實行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確認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由中央與地方共同承擔支出責任。上述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免費開放,所需經費由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檔按比例分擔,其中:第一檔中央財政分擔80%;第二檔中央財政分擔60%;第三檔中央財政分擔50%;第四檔中央財政分擔30%;第五檔中央財政分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