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2021-01-09 昊濤說史

在中國古代社會,向來都有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在當時,女性很難得到讀書和做官的機會,唐朝是封建社會時期的鼎盛王朝,那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的才子與佳人,卻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女詞人。

李冶,唐朝著名的女詩人,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樣出名,但是她在女人裡面,算得上在當時最會寫詩的一位了。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天資聰穎,玲瓏心竅,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舌吐芬芳。於是他的父親經常帶著她參加詩友聚會,也是到處顯擺如此有才華的女兒。

李冶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位博學的文人,文人也有文人的圈子,自李冶出生後,她便受到了文化的薰陶,父親對她很是看重,經常在友人面前表揚她,6歲時寫下一首詩:

《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

我都已經這種年紀了,卻還沒能嫁人,心裏面十分雜亂無法平靜。頭上的秀髮都被風吹得凌亂不堪了,我想他已經想得樹都要枯萎了。

這很難讓人相信是出自一位6歲的女童之口,還未成年,卻已經得了相思病。

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但是卻體現出了這個小女孩的文採突出。友人一聽小小年紀,便寫出如此的佳作,眾人皆稱讚。

可是父親卻顯得很憂鬱,他聽完詩後,淡淡地說「你將來必定失德,小小年紀便懂得待嫁情緒,長大後恐怕會成為一個失足的婦人」。

隨即,6歲的李季蘭便父親送入道觀,成為了一名女道士,她的人生也因為這兩句詩而改變。

在李冶父母的眼中,道觀遠離世俗,或許可以讓李冶安靜下來,不為外界的情愛之事所擾。希望她可以修身養性,薄情寡慾,真正的成為一名才女。

其實在歷史上,詩人不僅僅是蘇軾,李清照,李白等等,還有許多那些人不為人知,詩詞卻流傳千古的才子。

古詩詞是中國的瑰寶,是璀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作為年輕人怎麼可以對中國的古詩詞文化一無所知。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武亦姝,非常喜歡詩詞,她說:「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什麼東西好給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你吧。多美啊,是吧。這是現代人完全給不了的感覺」。

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孩子們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

這一套飛花令,裡面不是枯燥的詩詞知識,而是圖畫形式的故事,然後由有趣的故事,來引出詩句,這樣孩子們就能在看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學習詩句。

這套飛花令,注重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它會講出每一篇詩詞背後的文化故事,以及詩詞中提及到的,人物,地理知識等等。孩子真正理解了,記住就很容易了!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兒童讀它,可以用來培養閱讀習慣,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家長也可以每晚給孩子講一個有關於詩詞的睡前故事。

中小學生讀它,可以潛移默化學習古詩詞,再也不用愁著語文考試了!

這一套飛花令共四次僅需79元,與其花大價錢讓孩子上一些補習班,不如培養孩子內在氣質,這是家長最有價值的教育投資了!將金錢積累成自己的文化修養,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現代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唐朝才女6歲會寫詩,11歲被送入道觀,一首詩道破夫妻關係的真相
    雖然古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歷史上還是出現了不少著名的女詩人女詞人,比如我們都熟悉的李清照,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雖然沒有李清照那麼高的名氣,但是她的才華是我們忽視不了的,她就是唐朝的才女李冶。李冶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子,在六歲的時候就寫出了一首詠薔薇的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
  • 唐朝女道士寫下一首告白詩,將思慕之情寫進骨子裡,驚豔了千年!
    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位才情極佳,遭遇特殊,一生充滿悲情基調的唐朝女詩人,也是名揚全國的才女——李季蘭。 6歲的時候,父親抱著她看薔薇花,女孩就以薔薇花為題作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是這麼說的: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這句詩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卻引起了她父親的警惕。
  • 明代才女嫁入豪門但遭人嫉妒,寫下一首傷感的詩,道盡了人情冷暖
    古代的才女往往都是命運多舛,尤其是明朝才女馮小青,由於出身低賤,雖然後來嫁入豪門,可是由於遭受到了大夫人的嫉妒,最終被趕出家門流落於鄉野慘死他鄉,這不得不令人感動唏噓。雖然她長得非常漂亮,也有很多的追求者,可是那些男子也無非只是貪圖她的容顏,並不是真心對待,即使是她後來的丈夫那同樣也是如此,這也使得她在臨終之時,寫下一首傷感的詩,可謂是道盡了人情冷暖,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 蘇舜欽被削職為民,並且是逐出京城,為此寫下一首感人肺腑的詩!
    而他的人生經歷也是極為悲慘,先是在地方上擔任縣令,由於政績突出,從而獲得了提拔,為此進入到了朝廷,但是又被一些小人所陷害,更是被削職為民,並且是逐出京城。那也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也使得詩人內心更為悲痛,對於人生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特別是他在從京城回去的路,還寫下了一首極為悽美的作品,那便是他的這首《淮中晚泊犢頭》,而這首詩也最是能夠表達他那一時刻的內心感受,寫得也是極為悽美,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 才女私定終身被父親禁足,寫首詞盡顯才女霸氣,蘇軾讀完也會服氣
    曾經我們的才女三觀無比感人,她們愛得瘋狂,恨得徹底,這一點西漢卓文君就是代表。卓文君父親為冶鐵巨商,我國四大才女之一,天生麗質,她就是妥妥的「才財富美」。就因為窮書生司馬相如的一首《鳳求凰》她以身相許,甩了千金小姐的身份,跟著對方當街賣酒,這是她的愛!
  • 父親棒打鴛鴦,才女偷寫此詩寄給愛人,句句似繞口令卻流傳了千年
    面對南宋朝廷的懦弱,李清照的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讓世人對這位一向以悽美婉約為名的才女刮目相看,這是才女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節操。面對男子的不屑,魚玄機一句「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讓世人見識了女子的豪氣,這是才女在愛情面前的骨氣。
  • 唐代大才女風流多情,被小11歲男友拋棄,心痛的寫下一首千古名詩
    唐朝國強民富,這個時期著名詩人也很多,不僅男詩人多,更有委婉多情的大才女。當時,名聲在外的女詩人有不少,被大眾認可一直流傳下來的主要有:薛濤、魚玄機、李冶,還有劉彩春這四大才女。圖片來源於網絡:唐朝四大才女據《名媛詩歸》記載,薛濤身世坎坷,美豔非常,卻也是風流佳人也。她8歲的時候就顯露出才華,能夠自如的對出父親的詩句,因此從小就被外人矚目。
  • 李賀只活了27歲,寫下一首詩,神秘而空靈,卻被傳頌了千年
    並且他才思聰穎,七歲能詩。 父親不知道這樣奇特的相貌到底對李賀而言是好還是不好。出於父親對兒子的愛,給兒子起名李賀字長吉,希望他能夠一世平安、萬事大吉,願望總是好的,而現實終是殘酷的。長吉這一生卻不長吉。他身為皇親國戚,仕途為何如此坎坷?
  • 才女思維敏捷,父親卻擔憂不是吉兆,果然不幸言中
    唐代宗年間,當時的成都出了位才女,她就是與元稹、杜牧、白居易等都有一段交往的薛濤。薛濤的父親在成都做官,於是就把她帶在身邊。父親喜歡吟詩作賦,小薛濤也耳濡目染有了一定的文學基礎。有一次父親以院中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
  • 李清照目睹丈夫貪生怕死,後寫下一首最霸氣的詩,至今讓人熱血沸騰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名叫李清照。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詞人,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據史料記載,李清照因曾經在詞作中三次用過「瘦「字,因此江湖人稱「李三瘦」。第一處是《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二處是《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三處是《鳳凰臺上憶吹簫》:「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從她一貫的詞作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她的才氣及柔情。
  • 才女詩只服秋瑾這首,天馬行空豪情萬丈,很多人不信這是女人寫的
    800多年前,千古才女李清照寫了一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短短20個字,令無數男兒汗顏,也讓不少人愛上了這個霸氣十足的才女。然而詩雖寫得豪情,但寫完後李清照還是只能跟著丈夫趙明誠一路南下,畢竟當時她一個婦道人家只能嫁夫從夫。李清照這首詩問世後的幾百年,文壇不缺痴情才女,卻再也沒有這樣的才女豪情了,直到700多年後出了位自號「鑑湖女俠」的才女,她就是秋瑾。
  • 聽百舌鳥歌唱誤了晨妝,才女寫下一首詩洋溢少女情懷|百家故事
    因為雄性百舌鳥的叫聲非常悅耳動聽,且宛轉多變,我國春秋時期已經有人馴養其作為歌鳥,而且古人常常將其當作吟詠的對象,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就有《百舌吟》,專門讚美百舌的歌喉:「笙簧百囀音韻多,黃鸝吞聲燕無語」,是說它的歌喉一旦亮出,黃鸝和燕子都得靠邊站了。且不說這首詩背後隱含的其他意圖,單是這些詩句已足以證明百舌鳥的高超「唱功」了。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在物質匱乏、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作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作品,各朝各代湧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才能突出的詩人、詞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青蓮居士李白。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作為宋詞的一代"詞國皇后",李清照的詞從來就不只是"婉約"二字能概括的,她是一隻多變的蝴蝶,無論飛到哪兒,都驚豔世人:《如夢令》中她"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俏美可愛;《點絳唇》中她"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含羞嬌人;《夏日絕句》中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84歲的陸遊再遊沈園,為過世50年的唐婉寫下一首詩,成千古絕唱
    陸遊和唐婉結婚的時候,大概二十歲左右。夫妻二人一個是才子,一個是才女,自然情深義厚,恩愛有加。然而,陸遊的母親卻對唐婉很不滿意,命令兒子休了唐婉,在「孝」字當頭的時代背景中,陸遊萬般無奈,只得休了唐婉。後來,陸遊娶了王氏為妻,唐婉也改嫁趙士程。從此,這對曾經恩愛的夫妻,勞燕分飛。
  • 丟了官職的王勃心灰意冷,面對迷人的春色美景,寫下一首傷感的詩
    公元699年(唐高宗總宗二年),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無非以此為沛王助興,但是這篇文章被唐高宗看到了,認為他是在諷刺自己,於是下令讓沛王把他逐出王府,還不得在長安逗留,這一事件對於王勃來說打擊很大,由於他剛剛在長安有了容身之地,正準備大顯身手,可是苦心經營的一切全部毀於一旦
  • 4歲登基,5歲退位,19歲出家,他寫下一首詩,卻被新皇帝處死
    縱觀古今中外,從來都不缺為藝術而活著的匠人,當然也從來不乏為藝術而獻身的亡靈,中國歷史上就有幾位因詩而死的先驅。比較著名的有三例:關盼盼因白居易一首詩而自殺殉情,劉希夷因被奪詩而遭宋之問殺害,後主李煜因一首《虞美人》而被趙光義賜了毒酒。
  • 李白去拜訪一位道士,到了山中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世人!
    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尋雍尊師隱居》,便是李白的一首詩、畫、音完美結合,且四聯八句全都合律的五言律詩。《尋雍尊師隱居》是李白進山去拜訪一位雍姓道士時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內容,主要便是描寫了李白到了山中的所見所感,濃筆重彩地描繪了雍姓道士隱居之處的瑰麗景物,以及抒發了李白對雍姓道士的仰慕之意。
  • 清代大才女的炫技神作,僅56個字共用17個數量詞,才女果然高水平
    其實有些詩人寫詩也是如此,有些時候並不是有感而發,而是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讓世人看看自己寫詩的功力。所以這些作品大多都含有炫技的成分在,因此會使用許多技法,譬如疊詞、寶塔詩、數字詩等。才子們寫這種詩作的初衷是想要一鳴驚人,讓自己玩文字的能力被更多人知曉。這種詩往往缺少意境,很難被傳唱。不過這不代表炫技詩就沒有精品,不少才女的作品就非常的高水平。
  • 鄭宏偉再次警告王聲:我雖無權將你逐出師門,但家門永遠對你關閉
    前段時間想必大家都看到了,關於青曲社董事兼財務總監的鄭宏偉要代替父親,將王聲逐出師門的報導。當時消息一經發布,迅速引發網絡熱議,很多人不敢相信青曲社居然也內訌了?通過網上公布的青曲社註冊登記信息來看,苗阜一直擔任公司的法人兼董事長。王聲擔任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鄭宏偉擔任公司董事兼財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