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版帝企鵝、北極熊、鴨嘴獸等稀有動物(珍藏版)

2020-12-12 文以載道的文

北極熊,皇家學院系列掛圖第11號,19世紀晚期,被兇殘白熊襲擊的恐怖故事,將19世紀早期極地考察的價值變成了冒險和徵服。

儒艮,荷蘭期刊《動物學》,阿姆斯特丹,1848年。儒艮廣泛分布在從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近海區域,通常被認為是美人魚傳說的來源。但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糾正這個以訛傳訛的說法。如果有水手把儒艮看成美女,那他肯定是在海上待的時間太長了。

雌性象海豹,霍金斯在野外巖石上繪製。倫敦,1844年。查理森和格雷很高興能提供這種鮮為人知的動物的信息。海豹一直被視為難以研究,不同種類的海豹在形態上和外表上十分相近,而且他們喜歡待在礁石遍布的荒灘上,不容易靠近。

帝企鵝,喬治肖,《拉維瑞博物館說明》,倫敦,1792年。著名探險家和博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在遇見企鵝後,好奇的描述他們的翅膀:幾乎可以被稱為魚鰭。跟班克斯通信的彭南特請他寄一幅企鵝的畫像給他妹妹,這或許開啟了人們對企鵝的好奇。按照智利詩人聶魯達的說法,企鵝是最像人的鳥類」典範「。

鴨嘴獸,《動物學會學報》,第一卷,第34圖,1835年。這篇科學論文描述了鴨嘴獸的幾種滾動方式,賦予了它一種出人意料的魅力。文章是這麼寫的:當我將這只不幸的鴨嘴獸捧在手裡時,它明亮的小眼睛閃閃發光,兩隻耳孔一張一合,像是想要捕捉最細微的聲響。由於驚恐和焦慮,它的心怦怦直跳。在我手裡待一會兒後,它就沒有了剛開始那麼害怕了。

澳大利亞袋熊,佚名畫家繪製的水彩畫,背後文字介紹:來自新荷蘭,根據韋爾斯利侯爵豢養的一隻活物繪製。《博物志》東印度公司為博物學考察和圖片記錄提供資助,希望這些資料能用於商業貿易。公司的主管和僱員通常也是自學成才的博物學家,比如韋爾斯利侯爵。他收集了2500多幅微型油畫,還不算他從更遠的地方收集的,比如這一幅。

考拉,佚名畫家繪製的水彩畫,背後文字:考拉,來自新南威爾斯的負鼠目動物.1808年,《哲學學報》上的一篇報導宣布發現了一種新動物,它是在幾年前被看見的,在當地被稱為考拉熊。耳朵較短,豎起,較尖。眼睛通常若有所思,有時目光銳利,具有威脅性。它的上半身看起來像熊,但行為方式一點也不像熊。

相關焦點

  • 帝企鵝、北極熊、海豚當起「地震預報員」
    探訪  南京海底世界的動物們化身「地震預報員」   呆萌的帝企鵝、調皮的北極狼、傻乎乎的北極熊……在南京海底世界,它們不僅是可供遊客們近距離觀賞的海洋動物,如今,它們還有另一個神秘的身份,就是「地震預報員」。   這些「地震預報員」們是如何工作的?
  • 北極熊、帝企鵝等落戶南京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許琴)機靈狡猾的北極狐、溫順乖巧的雪兔、可愛滑稽的帝企鵝……南京海底世界極地館即將開館,日前,大批來自南北極的極地動物陸續入住館內。昨天,記者零距離接觸了這些來自遠方的「客人」。  海底世界極地館從去年6月開始設計,完全模擬南北極環境,10月份開始施工建設,總投入8000多萬元。
  • 重慶極地海洋公園2017年建成 能看北極熊和帝企鵝
    重慶漢海極地海洋公園鳥瞰效果圖今後在重慶也能看到北極熊和帝企鵝了。昨日上午,由新加坡堯泰投資集團投資建設的重慶漢海極地海洋公園,正式在巴南區龍洲灣開工建設。漢海極地海洋公園被定位為以海洋動物科普教育為主的重慶市級專類公園,年遊客量預估150萬人次,日均遊客量0.4萬人次,高峰期日均遊客量2萬人次。公園建成後,將成為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海洋公園。公園分為極地海洋世界區、主題水上樂園區、探險公園區三大區域。
  • 奇異動物-鴨嘴獸
    中文名:鴨嘴獸英文名:Platypus學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嘴巴極寬扁,像面具一樣裝在腦袋上,形似鴨嘴,質地柔軟,似皮革一般,上面布滿神經,能像雷達掃描器一般,接受其它動物發出的電波。鴨嘴獸仗著這一利器,在水中尋找食物和辨明方向。
  • 進化史上最極端的動物—神秘的鴨嘴獸
    鴨嘴獸因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之一。18世紀末,當鴨嘴獸的標本第一次展出時,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個惡作劇,不可能有這樣的動物。他們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怎麼可能會有腳和嘴巴像鴨子,尾巴像海狸一樣的動物存在。
  • 在記憶裡已經滅絕的動物——鴨嘴獸,你見過嗎?
    》,第二條明確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 北極熊、帝企鵝、白鯨好久不見!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室內場館全面開放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全面恢復開放後,與遊客朋友們闊別已久的海洋動物與精彩劇目皆全部呈現。《虎鯨科普秀》、《海象嘻遊記》、《白鯨之戀》、《海豚奇緣》、《人魚童話》、《水舞魚間》等九大明星劇目魅力上演,冰山北極館、火山鯨鯊館、南極企鵝館、珊瑚水母館等六大動物展示場館華麗全開,北極熊、帝企鵝、白鯨、海豚等三萬餘只海洋動物齊聚亮相,海豚過山車、火山漂流、時空纜車、深海奇航、天幕影院等九大遊樂設備酣暢體驗,《小鎮派對》、《不倒翁女神》、《部落狂歡》、《雨林風情》、《水上飛人》、《海洋夢幻花車巡遊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熊可以在南極生存嗎?
    這是有位粉絲朋友邀請動物志回答的問題,動物志認為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在這裡也與大家分享、討論一下。為什麼南極洲沒有北極熊?簡單地說,因為南極洲在北極熊出現之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了。正是因為如此,澳大利亞才保全了一些較原始的動物,如鴨嘴獸、有袋類、一些地棲鳥類的蜥蜴等。這些動物曾遍布世界各地,但都被更高等、更先進的真獸類淘汰了。南極洲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它漂到了地球最南端,除了企鵝也沒有其他動物了。因此,不是北極熊不能適應南極,而是它們根本沒有機會去。
  • 動物趣知識;隱匿高手老虎、大象的鼻子及神秘的鴨嘴獸
    (在人的視角裡,老虎的橙色和周圍的綠色對比非常明顯,老虎無處藏身;在動物眼裡老虎毛髮和植物基本上一樣)(人類中的紅綠色盲,以上三張圖看不出區別;老虎不僅兇猛還披上了偽裝的外衣,真的是進化的奇蹟)二,大象的鼻子-大象的萬能工具。
  • 澳大利亞發現巨型鴨嘴獸牙齒化石 屬兇猛食肉動物
    澳大利亞發現巨大鴨嘴獸類動物牙齒化石中國網11月6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11月5日報導,鴨嘴獸有著和鳥類類似的嘴型,是會產卵的特殊哺乳類動物近日,在澳大利亞發現了大小是普通鴨嘴獸2倍的巨型鴨嘴獸類的部分化石。從它發達的牙齒可以看出,它和現在的鴨嘴獸不同,屬兇猛的食肉類動物。這次發現的是它牙齒部分的化石。化石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小組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發現的,根據同時發現的其他化石推斷,這批化石應該是在1500萬年前到500萬年前之間的。
  • 探索生靈共性,品味萬物之美——世界盡頭(帝企鵝篇)
    兇猛的豹形海豹(也稱南極的「北極熊」)在幾乎平靜的大海和厚厚的冰層上來來回回,冰層下冷冷的海水中遊動著大量磷蝦,還有一種身姿讓人羨慕,體態可以暖人心的萌萌動物—— 企鵝。而我們今天講的是南極的代表物種——帝企鵝。
  • 古代爬行動物看起來像一隻史前鴨嘴獸
    雖然現代鴨嘴獸的外形可能看起來像十分古怪,但事實證明,史前爬行動物Eretmorhipis carrolldongi與其具有一些相同的關鍵特徵。就像鴨嘴獸一樣(是一種哺乳動物,但卻不是胎生而是卵生),Eretmorhipis carrolldongi有小眼睛,四個腳蹼和一個靈活的鴨狀喙。古生物學家自1959年以來就已經知道了Eretmorhipis,儘管他們對這種生物的了解是基於缺乏頭骨的化石骨骼。然而,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在湖北發現了兩具遺骸與頭骨。
  • 巨型鴨嘴獸的發現 填補動物進化史空白(圖)
    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物種,即被稱為 Obdurodon tharalkooschild的3英尺長(1米長)的鴨嘴獸。它穿梭在澳大利亞原始森林的淡水池中,比如今只有小家貓大小(15英寸/38釐米)的鴨嘴獸要大得多。
  • 再過80年,絕種的可能不止北極熊
    部分野生種群將面臨滅絕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發起,研究人員表示,北極熊可能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目前大約有2.5萬隻北極熊仍生存在野外。但隨著全球溫度持續升高和海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融化,它們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
  • 手繪本田稀有FR跑車 J『s Racing改裝版S2000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手繪作品是J『s Racing改裝廠打造寬體版本田S2000。熟悉本田的朋友應該對無限、Spoon等本田御用改裝公司不陌生,而這家J’s Racing改造廠也是一家專門針對本田車型改裝的公司。
  • 外觀奇特的鴨嘴獸,體內共有83種毒素,能輕易殺死小型動物
    成年的鴨嘴獸體長約40公分左右,它在25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至今在外形外貌上沒有多少改變,屬於未完全進化的動物。鴨嘴獸的奇特之處,是見過它的人都說它長得很奇怪,嘴巴就像後裝上去的。當初在澳大利亞發現鴨嘴獸的時候,很多人都驚嘆為:「不可思議的動物」。
  • 鴨嘴獸是一種神秘的動物,常年生活在水裡,曾被人們認為是怪物
    首次發現鴨嘴獸的專家認為這是一個謎。除了看起來像是從廢棄的動物部分拼湊起來的弗蘭肯斯坦怪物,它也是為數不多的產卵的哺乳動物之一。人類、奶牛和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都活產了,但是這種毛茸茸的小怪物不得不逆潮流而動,像某種反叛者一樣,用橢圓形的貝殼把它的幼崽彈出來。
  • 西媒盤點動物界五大奶爸:帝企鵝爸爸分泌"乳汁"
    3.帝企鵝雌性帝企鵝在繁殖期產下一枚蛋後,就會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孩子爸爸雙腳和腹部下方的育兒袋中,然後離開前往海裡尋找食物。在媽媽離開的兩個多月期間,帝企鵝爸爸必須負責在南極極度嚴寒的氣候中保護自己的孩子,給它取暖,直到將它孵化出來。由於環境惡劣又不能進食,雄性帝企鵝的體重在這期間甚至會減少一半。
  • 趣味探討:既然北極生存環境惡劣,為何不考慮把北極熊送到南極?
    現在小朋友應該都知道企鵝生活在南極,北極熊生活在北極,企鵝和北極熊在野外是完全沒有碰面的機會的。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地球兩極面臨著冰川融化的問題,對於一些極地動物的生存有一定的影響。在網上大家應該也看過北極熊孤獨的漂浮在浮冰上的照片,雖然北極熊會遊泳,但是如果沒有了大面積的冰層,它們的捕獵是會成問題的。因此有的人提出這樣的觀點,既然北極熊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為什麼不考慮把北極熊運送到南極來生活哪?
  • 南極有北極熊嗎?北極有沒有企鵝?
    南極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但還是有一些頑強的動物們卻選擇了這片荒涼的大陸世代生存,如帝企鵝、韋德爾海豹、海獅等,那麼南極有北極熊嗎?北極有沒有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