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是嶽飛故裡,到湯陰那是一定要拜訪嶽飛廟的。從扁鵲廟出來,再乘9路公交車,到倒數第二站下,向南行就可直通嶽廟街。
01 你看,前面就是嶽廟街。
02 嶽飛廟在左側,售票處在對過。老伴半票20元,我免票。
03 從售票處出來,就可以看到馬路對過的嶽飛廟。
04 走近牌坊大門拍一張。
這座建造精美的木結構牌樓,叫精忠坊,又名,建於正德七年(1521),是一座卯榫結構的木製牌樓。它飛簷尖聳,形如群雁比翼,建造精美,氣勢雄偉壯觀。雖然通體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卻歷經近500年的震災水患,仍巍然屹立。嶽飛廟又稱「宋嶽忠武王廟」,是因為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這塊「宋嶽忠武王廟」匾額由朱佑樘賜題。精忠坊兩側壁間,分別嵌有「忠」、「孝」石刻大字,字高1.80米,遒勁端正,為明萬曆年間(即今安陽市)推官張應登題寫。
05 進嶽飛廟,就感受到嶽飛精忠報國的浩然之氣,他提出的「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的理想,至今深深地感染著我,不由得伸出大拇指過頭,高高地點讚!
06 給嶽飛廟恭恭敬敬地拍照正面照。
這座建築稱山門,山門是嶽飛廟的正門,坐北朝南,三開間式建築,山門後的正殿是嶽飛廟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明景泰元年。明柱上嵌有當代文學家撰書的楹聯:「存巍然正氣,壯故鄉山河。」
07 近前仔細看。
山門簷下一排巨匾,上書「」、「浩然正氣」、「廟食千秋」,是當代書法家舒同、、肖勞的手跡。大門上懸掛一副楹聯:「孤憤書兩表墨跡猶在,報國秉一心浩氣長存。」系開國少將魏傳統所提,「書」對「秉」,「兩表」對「一心」,老將軍的這幅楹聯很有水平。
08 站在山門的臺階上,回頭看,是施全祠。
施全可能大家不熟悉,作個介紹。是浙江杭州人,曾任殿司軍校,他對秦檜主張議和,謀害嶽飛十分痛恨,紹興二十年(1150年)正月,也就是嶽飛遇害八年整,施全隱藏在上朝必經的眾安橋下,行刺秦檜,不料僅砍斷一根轎柱。施全被捕後,秦檜審問他:「為什麼要刺殺我?」施全大義凜然地答道:「天下人都在抗金,只有你倒行逆施,所以我要殺你!」秦檜大怒,將施全處以磔刑。人們崇敬施全嫉惡如仇,不畏權勢的精神,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增建了施全祠。
09 近看施全祠。
祠堂上有塊匾,上書「宋義烈將軍施全祠」。後壁上四個大字「盡忠報國」為明成化二年(1466),雲南道監察御史孫珂所書。施全祠下的五跪像分別為秦檜、秦、、張俊、王俊,此五人因殘害嶽飛而成為世人唾棄的。兩側楹聯書:「蓬頭垢面跪階下想想當年宰相,端冕垂旒臨座上看看今日將軍。」
10 老伴看碑文。
第一塊碑文:「王曰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不患天下不太平」,道出了嶽飛心中的理想與抱負。
11 此樹為有名的精忠柏,植於建廟初期,已有500多歲。
12 走近正殿,欣賞匾額與楹聯。
是嶽飛廟的主體建築,高十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單簷硬山式建築。門額上從東到西的四方匾額「百戰神威」、「故鄉俎豆」、「忠靈未泯」、「乾坤正氣」,分別由、以及和司鐸李振元題寫。正門上的楹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功名不愛錢,橫批:乃武乃文,由同治年間的榜眼何金壽題寫。我特別欣賞下聯「第一功名不愛錢」,把「不愛錢」與「第一功名」掛鈎,很有創意。
13 殿內嶽飛端坐其間。
匾額「還我河山」為嶽飛手跡。兩側楹聯「朱仙鎮血戰喪敵膽,風波亭長恨遺千秋」為原部長張愛萍將軍書寫。壁畫表現了民族英雄嶽飛的「文武忠孝」。
14 步出正殿,前面就是二殿,現在闢為書法碑刻展室。
15 走近二殿,欣賞匾額和楹聯。
正門上方為「光昭日月」大匾,楹聯是「南渡君臣輕社稷長城自毀,北徵將帥竭忠貞青史遐傳」。這副楹聯擬得好,深刻地反映了歷史的判決。南渡君臣偏安一隅,進貢求和自取滅亡;北徵將帥舍家衛國,浴血奮戰萬代敬仰。
16 二殿東面牆壁上陳列的碑刻。
有嶽飛手書「還我河山」、「盡忠報國」,以及嶽飛致潭州通判的三封書札的石碣,這三方石碣是目前國內學術界公認的嶽飛手跡。
17 二殿後壁上陳列的是嶽飛手書的前後碑刻。
據跋文記載:紹興八年(1138)秋天,嶽飛路經南陽,適逢大雨避進武侯祠內。深夜,他秉燭觀看祠內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以及後人頌揚諸葛亮的詩詞文賦,不由得感概萬千。道士獻茶後向嶽飛求字,嶽飛揮淚走筆,一氣呵成這篇傳世佳作。後人稱讚這幅前後《》碑刻是「三絕」碑,所謂「三絕」:一為文章絕,《出師表》為千古名篇:二為書法絕,嶽飛的書法可謂筆走龍蛇,蒼勁峭拔,浩然之氣透於字裡行間;三為刻工絕,生動傳神,宛如手書。
18 二殿西牆壁上「純正不屈,書如其人」八個大字是所題。
19 二殿正中是主席手書嶽飛的《》詞碑。
拜訪湯陰嶽飛廟,覺得與眾不同的是,嶽飛廟裡還有嶽飛部將及子女祠。有張憲祠,張憲為嶽飛愛將,屢立戰功,與嶽飛父子一同被害。有嶽雲祠,嶽飛長子,自幼隨父殺敵立功,與父一同被害。有孝娥祠,嶽銀瓶,嶽飛小女,聞父遇害,投井殉難。後人尊稱「孝娥」。 有四子祠,祠內置嶽飛次子嶽雷、三子嶽霖、四子嶽震、五子嶽霆塑像,壁間有四子生平介紹,以及嶽霖為父辨誣的奏章節錄。有嶽珂祠,嶽珂為嶽飛之孫,嶽霖之子,官至嘉興府知府等,曾上書朝庭,為祖父嶽飛申冤。還有三代祠、賢母祠、祠,以及嶽飛的老師周同祠,同時代的英雄宗澤、韓世忠和梁紅玉的祠堂。給人感覺嶽飛有血有肉,有家庭有朋友,是生活在我們中間頂天立地的英雄,能文能武,他的滿江紅詞豪氣沖天、千古傳唱,他提出的「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的理想,是對南宋社會治理的美好寄託。
參觀完畢,一時心情還難以平復,仍然感受到嶽飛浩然之氣的激蕩,這就是嶽飛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