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如約而至,吃什麼好呢?七夕節的10種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

2020-12-13 食品科技網

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被稱為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等。提到七夕節,大家自然會想到鵲橋會、定情……由於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加上廣大商家的「忽悠」,七夕節發展到今天,更是被大眾認定為「中國情人節」。

不管真相如何,但七夕節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具有浪漫色彩的節日,與它有關的古詩詞也是數不勝數。七夕節除了浪漫的文化傳統外,還有很多飲食風俗。那麼,七夕節通常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餅乾

七夕節最應景的10種傳統美食,你吃過幾種?

1、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節的應節食品之一,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它並不是一種水果,而是用麵粉、油、糖、蜜製作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再用油煎炸而成的糕點。古代女子出嫁前都希望自己心靈手巧,就用吃巧果的方式「乞巧」,希望織女能賜自己一雙巧手。

又因為「巧」與「橋」諧音,人們認為在七夕這天吃巧果,不僅能幫助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且自己的心願也能通過「巧(橋)」實現。

綠豆芽

2、吃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夕這天吃巧芽面。巧芽面裡的「芽」是指綠豆芽,這綠豆芽一定要提前七天生,待豆芽長到3釐米就可以吃了。將綠豆芽和肉絲一起炒,再加水煮沸,放入調味料做成豆芽湯。麵條煮好抓到碗裡,將豆芽湯澆上即為「巧芽面」了。

3、吃花瓜

七夕節當然少不了瓜果。手巧的女子會將瓜果雕刻成奇鳥異狀,或者在瓜果表面浮雕圖案,用來拜織女、待客等,稱為「花瓜」。

江米條

4、吃江米條

七夕節吃江米條是老南京人特有的習俗。江米條是將糯米粉與豆粉加清酒和成麵團,放入鍋裡蒸熟;再將蒸好的麵團放入石臼捶打,待捶打好的麵團稍微變幹,用刀切成麵條,放入油鍋炸熟,炸好的江米條瀝乾油後抹上糖漿即可。

5、食五子

七夕節「拜織女」的祭拜供品中,五子是必不可少的。五子是指瓜子、花生、紅棗、桂圓、榛子,焚香拜祭後,這些貢品也就成為宵夜食物。

榛子

6、吃巧酥

七夕期間,民間一些糕點鋪會製作一些牛郎織女模樣的酥糖,俗稱「巧人」或「巧酥」,銷售時會說「送巧」或「送巧人」,十分討巧,很適合七夕節食用。

7、吃雞

傳說牛郎織女每年只有在七夕這天才能「鵲橋相會」,而當雄雞報曉時,他們就得分開。人們很同情牛郎織女,流行在七夕這天宰雞,意為沒有公雞報曉,牛郎織女就不會分開。七夕節吃雞也就成為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習俗。

還有一些地方一到七夕節,就把大公雞從雞窩裡抓出來,放到屋裡用框子扣起來。他們認為公雞換了地方怕生,就不會打鳴,這樣牛郎織女在一起的時間就會長一些。

吃雞

8、吃蠶豆

「分豆結緣」是福州地區七夕節特有的習俗。每年七月初七,親朋好友和鄰裡之間都要相互贈送、分食蠶豆,「蠶」與福州方言裡的「纏」諧音,意為把好事緊緊纏住。

蠶豆

9、吃菱角

七月初七品菱角是江門臺山的傳統習俗。農曆七月初六晚上(初七凌晨),當地家家戶戶都要拜神,稱為「幕仙」,菱角、涼粉、水果是必不可少的拜祭貢品。

菱角

10、麻老

麻老,正確名應該叫麻糯,是福建龍巖特有的一種糕點,是專為紀念牛郎織女而生的七夕節食品。在龍巖地區,做父母的在每年七月初七前幾天就要購買麻老贈送女兒,尤其是出嫁後的第一年,要用小籮筐整擔送。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五花八門,各地不盡相同,你的家鄉七夕節會吃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七夕如約而至,你在七夕吃了什麼,看看古人的七夕吃什麼
    七夕如約而至,想必有對象的已經在朋友圈秀了一波恩愛了吧,你們今天去約會都去吃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你們回到古代,去看看古人是如何過七夕的吧。巧果七夕節又稱「乞巧節」,自古有吃巧果的習俗,巧果其實並不是水果,而是用米粉或者麵粉製作成的油氽點心。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種油炸小點心,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
  •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古代七夕乞巧節吃那些特色美食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以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流傳至今,有不少傳統的七夕美食,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七夕到底吃什麼食物。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巧果  七夕節應節食品中,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其實並不是水果,而是七夕節必備的點心。這些巧果,大概起源於宋代。
  • 七夕節情侶們都在吃什麼?5種中國情侶應該了解的七夕節美食!
    吃貨內心: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吃吃吃還有不到一周就又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了,尤其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2.14沒有往年那麼熱鬧,於是今年的七夕情人節便顯得尤為重要。咳!巧克力花朵好了,以上便是單身狗的憤怒吐槽,下面我們步入正題,5種中國特色七夕節美食(很多小情侶們都不知道的)!
  •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七夕節的經典食物盤點
    七夕節是我國本土的情人節,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很多傳統節日都有一定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美食,七夕節也不例外,那麼七夕節有哪些風俗呢,七夕節的傳統食物又有哪些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吧。七夕節的傳統風俗有什麼1、拜織女:在古時候,七夕節會有拜織女的習俗,少女少婦們,會圍坐在桌前,朝著織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和願望。2、穿針乞巧: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在古時候七夕節女性常常會用用五色線對著月亮穿過九孔針,如果傳過來就說明手巧,可以嫁個好郎君。
  •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好,巧果是首選美食之一
    每一年中的農曆七月初七就是我們的七夕情人節,也是我國的傳統七夕節日。是天上的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的浪漫日子。在這美好的日子裡,大家會選擇食用巧果這種傳統的美食,期盼自己和另一半帶來靈巧。巧果還被民間稱為「乞巧果子」,在七夕節裡是一種必備的點心之一,古語云:七夕吃巧果,能使人巧。
  • 這個七夕,就要吃定你
    兒童節………而第二十個正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一場疫情讓多少情侶愛人無法相擁在2月14日瓦倫蒂諾節,有的甚至連禮物都無法送到位,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再錯過七夕呢!——所以吃定你的理由之一,疫情見證真情,2020年的七夕節我們必須在一起。
  • 七夕如約而至,還在吃燭光晚餐?來看看古代人都在吃什麼吧
    除了約會吃的蛋糕、牛排、燭光晚餐外,不知道大家想不想知道古代人都吃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給你們盤點盤點。1.巧果大家都知道七夕又叫做「乞巧節」,所以自古七夕節有吃巧果的習慣。這裡的巧果可不是一種水果,而是用米粉或者麵粉製作成的油炸小點心,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有多個品種。
  • 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七夕節你怎麼過?有美食還有傳統習俗!
    七夕吃什麼?七夕節作為傳統節日,南北各地都有吃巧食的風俗,隨著食物商品化,一些原本寓意著美好的風俗逐漸被人們簡化與淡忘。關於各地七夕巧節的吃食風俗,今天部長就帶你去看看那個有趣又特別傳統的七夕節!2.卡小果在遼寧丹東,七夕叫做「七月七」這天會選擇吃卡小果,當地年長的婦女要教授年輕女孩做卡小果,用傳統的手藝迎接七夕。
  • 關於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人們在七夕節這天會做各種各樣的七夕食品來慶祝節日,那麼七夕節吃什麼呢?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 七夕約會吃什麼?這幾種美食最適合七夕吃,單身狗慎點!
    還有10天就是咱們中國最浪漫的節日了,七夕。七夕可以說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都是情侶,恨的都是單身狗。今天是要給大家推薦七夕該吃什麼,最好吃,最浪漫,在這裡我先提醒一下單身狗們,趕緊出去吧,下邊的美食內容可能會引起你的不適!
  • 七夕節除了吃狗糧,你還可以做什麼?農村人過七夕,花樣多著呢
    不同於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七夕節明明是我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為何卻沒有一個大眾認可的風俗,反而被玫瑰花和巧克力覆蓋?這是傳統節日商業化的表現。商家為了利益,將七夕打造成中國的情人節,想方設法把一切商品都貼上"七夕"的標籤,電商的七夕特惠,酒店的七夕主題套房等,雖然帶動了全民消費熱潮,卻也把弘揚傳統文化拋在腦後。
  • 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合肥人七夕節送什麼禮物好
    七夕情人節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是四大中國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在每年的七夕這一天男男女女都會在一起慶祝,還會互送禮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呢,七夕送什麼禮物好。
  • 2020年七夕節的習俗由來是什麼?七夕情人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七夕」又名乞巧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民間節日。七夕節的起源於中國漢代。傳說每年這個晚上,天上的織女和牛郎在鵲橋相會。相傳織女是個心靈手巧的仙女,這一夜,凡間的婦人們便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祈求有美滿姻緣。庭院裡的女人向織女星乞求穿針乞巧,所以被稱為「乞巧」,後來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之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 七夕節的傳統風俗
    七夕節的傳統風俗一提到七夕,總令人想到擠滿情侶的商場、餐廳還有很多景區和遊玩場所,還有玫瑰花、禮物和燭光晚餐。現代人過七夕節的方式其實跟古人有很大不同,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的吧!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的節日,七姐(織女星)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因為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經歷史發展,「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也跟七夕掛上鉤來,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 今日是七夕節,農村過七夕節都有什麼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今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等。現如今,七夕節被人們看做是情人節,而最早的起源則是來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穿針乞巧,而後才賦予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變成了象徵愛情的節日。
  • 七夕節吃什麼,可不能吃錯了,七夕小甜品,香甜咯嘣脆
    七夕節吃什麼,可不能吃錯了,七夕小甜品,香甜咯嘣脆七夕節吃什麼,知道嗎?七夕小甜品,這樣做香甜咯嘣脆這馬上就到七夕節了,「七夕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民間的「情人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2018年七夕節幾月幾號到,七夕節習俗有哪些,七夕節後是鬼節嗎?
    七夕節馬上就要來臨了,作為咱傳統民俗的一種節日,今天小編帶您立體式解讀「七夕節」,在農村,有不少人不知道,七夕節的來歷及習俗,今天我們詳細解讀。2018年的七夕節幾月幾日到七夕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文化節日,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到來,也就是2018年8月17日,七夕節是象徵愛情的節日,是紀念「牛郎與織女鵲橋會」的日子!也被稱為「東方的情人節」!
  • 2019七夕節是幾月幾日?2019七夕微信朋友圈表白浪漫句子暖心語錄
    2019七夕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8月7日農曆七月初七星期三,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這一天未婚男女和已婚夫妻都會向愛人表達愛意,小編整理2019七夕微信朋友圈表白浪漫句子暖心語錄,趕緊送給心愛的她他吧~》》》推薦閱讀:七夕是什麼節?2019年七夕是什麼時候?
  • 七夕節六種食物習俗,你知道哪幾種?
    七夕節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面點,各地習俗不一。其中多以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七夕節的食物。也有的地方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據說吃它能獲得巧意。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可謂意蘊豐富。
  • 別再被騙了,七夕不是情人節!廣東人傳統七夕節是這樣過的
    眨眼間七夕就要來了,各大購物平臺早就打出了七夕情人節的稱號讓大家買買買。你是不是也在準備如何跟對象過一個甜甜蜜蜜的七夕節了呢?但是!其實七夕它從來都不是中國正統的情人節!七夕節最早開始是漢朝時期就有的節日,但是漢朝時期的七夕節跟情人沒有一點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