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有多厲害,為何至今還被稱千古第一人?這5點讓人無力反駁

2020-12-25 歷史國學智慧

王陽明至今被稱為「千古第一人」是名不虛傳的,因為他不僅精通儒家,就連道家和佛家也有很深的造詣,一生為官。他的學術思想對明代有很深的影響,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各地區。王陽明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讓人無力反駁。

第一,家族很牛

王陽明可是一個妥妥的名門之後,眾所周知的王羲之相傳是他的老祖宗,而且其父是當朝的狀元,從老一輩到他父親這一輩都是很厲害的

王陽明很幸運地遺傳了家族的優良基因,傳說他母親懷胎時超過十個月,他的祖母在其出生時,還做了一個天神送子的夢。

王陽明長到5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有一天一位高僧路過王家,摸著他的頭說了句「好個孩兒」,後來祖父就為其改名「守仁」,從那以後王陽明就開口說話了。

第二,年少有志

王陽明自小就和他人不同,當別人都認為讀書是頭等大事,可他卻另類的認為讀書不是什麼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事是做一個聖人,這個理念我們不知道究竟是誰灌輸給王陽明的,但是這個理念卻成為了他一生追求的目標。

於是他的科考路也的確不順,考個進士都考了三次。王陽明卻覺得不得志沒啥丟人的,反而覺得因為不得志而羞惱是件丟人的事。

第三,鑽研精神

王陽明曾偶然接觸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於是就很認真努力的鑽研朱熹的理論,為此他還格了七天的竹子,卻沒有收穫,還大病了一場,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通過這件事,王守仁就把朱熹的理論放下了,開始了自己的心學研究。

第四,軍事造詣

在他為官期間,功績也是不少的。正德十二年平定了江西盜賊流寇,其用自己的軍事計謀很快消滅了盜賊。兩年之後,又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這次平定叛亂只花了35天,效率可是十分之高了。

第五,三大證道

王陽明的三大證道分別是龍場悟道、知行合一和天泉證道。公元1506年,王守仁因為得罪劉瑾而被貶與貴州龍場,他在龍場那裡領悟到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他認為知行合一,意思是知和行沒有先後之分,是一起存在的。天泉證道是致良知的修養論,他曾與學生辯論得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要跟著自己的良知做事,準沒錯。

王陽明的一生為明朝做了很大貢獻,也為子孫後輩留下了很多學說思想,這樣一位偉大的牛人,真的很值得後人敬仰學習。

從明代到清代乃至民國,無數政治家,思想家,都把王陽明奉為心靈偶像,比如說胡宗憲,曾國藩,左宗棠,等等。包括民國的時候,一些偉人都是王陽明的粉絲,終其一生,都把王陽明全集放在自己的身邊。

王陽明的心學,不僅在中國有深遠的影響。而且漂洋過海,在明末的時候傳至鄰國,鄰國有軍神之稱的東江平八郎,刻了一塊刻有「一生伏首拜陽明」七個字的印章,隨身攜帶。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可以看一下《王陽明傳》和《傳習錄》這兩本書,其實《傳習錄》並不是王陽明自己所寫出來的,是他的學生整理出來的。

這不僅僅是一套「從凡至聖」的勵志書,更是一部全面了解王陽明傳奇一生,輕鬆讀懂陽明心學精髓的作品。

很多偉人都把王陽明的《傳習錄》作為終身的精神食糧,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深刻影響了後代的儒學經典,從心理學,佛學,西方哲學,量子力學,各個角度出發,可以真正的認識到王陽明的心學智慧,掌握根本精神存在。

當你感到不順,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翻開這兩本書讀一讀,相信你也能像王陽明一樣低谷之後頓悟,開始逆襲。人生早一點讀王陽明,也就少走一段彎路!

現在《王陽明傳》+《傳習錄》兩本一共8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有多厲害,為何至今還被稱千古第一人?這5點讓人無力反駁
    王陽明至今被稱為「千古第一人」是名不虛傳的,因為他不僅精通儒家,就連道家和佛家也有很深的造詣,一生為官。他的學術思想對明代有很深的影響,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各地區。王陽明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讓人無力反駁。
  •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文/歷史微觀者王陽明是我國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的思想對明朝的影響深遠,他的唯心主義思想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朝鮮半道以及東南亞地區。日本開展的明治維新運動就是受他的唯心主義思想影響。在明朝被推崇備至的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第一點:家庭背景強大。
  •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文/歷史微觀者王陽明是我國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的思想對明朝的影響深遠,他的唯心主義思想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朝鮮半道以及東南亞地區。日本開展的明治維新運動就是受他的唯心主義思想影響。在明朝被推崇備至的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第一點:家庭背景強大。
  • 內聖外王,千古第一人——王陽明
    看到這麼多的稱號,是不是心裡不由的產生一份敬意,看到這些稱號你們會不會在心裡有些疑問?思想家和哲學家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王陽明先生會有這兩個相似的稱號。我們就從後人封陽明先生的稱號一起來了解一下王陽明先生。首先講的是王陽明先生是一位思想家,這是陽明先生最先得到的稱號,思想家是有自己一套思想體系的人,不會隨波逐流,自己每次做的事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目的。
  • 為何在河口,有幾萬越南人突然要回國,給出的解釋令人無力反駁
    隨著近幾年時代的變更,越來越多人選擇居住在國外,相比起國內的平淡生活,大家寧願外出打拼。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每個人都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中國的國內經濟得到了質的提升。原本很多選擇喬遷到國外的中國人,最終選擇了停留在中國,不但如此,由於中國的發展速度,更是吸引了許多外國人來此定居。
  • 王陽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 可讀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人生的離合悲歡也不由自己左右,在這難以捉摸的紅塵中,我們要安頓的是自己的內心。只有不假外物,人才能活得瀟灑從容。
  • 王陽明:「千古完人」稱號的來歷
    眾所周知,作為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在很多人的心中,確實是一種聖人般的存在,儘管聖人這一說法,有些爭議,但是,幾百年來,甚至有人提出王陽明是一位如同孔子一樣的「千古完人」。王陽明像那麼,為什麼有人把王陽明稱為「千古完人」呢?我們看自古以來,人們所認定「完人」的標準,即立功、立言、立德,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是能夠做到這「三立」,人們就很有可能將他視為「完人」。
  • 王陽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王陽明:為何不回去? 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回家侍奉老母了。 王陽明一直認為,孝親是一種本能。 只是這種本能經常被遮蔽。 孝順與否,是一個人的人格,一個善良的人定然是孝的。
  • 千古聖雄—王陽明
    出生在書香世家的王陽明。在文學上,不提詩詞歌賦,僅僅明代《古文觀止》六篇文章中,王陽明一人就被採納三篇之多。堪為一代文學大家。作為教育家,王陽明發起的講學會運動,延續百年之久,參與學者達到數萬之多,影響更是傳遍了日本、東南亞。可謂是空前絕後。
  • 千古絕對,上聯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至今僅有一人對出
    原文標題:《千古絕對,上聯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至今僅有一人對出》說起對聯,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在經過時間的沉澱以後,對對子的文化越發繁榮。直到現在,你隨便問上一個人,都可以對上那麼幾句,還有天地雨風的順口溜。這可謂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丟失的瑰寶,人人都愛才會有好的傳承。在歷史上,喜歡對對子的文豪很多。就比如自詡是清朝第一才子的紀曉嵐。他回京途中,遇到了和自己一起艱苦讀書的好朋友,他的好朋友在湖南當縣令。兩人在讀書的時候就十分的要好,可以說是穿同一條褲子,這麼多年來,再次相見,十分的開心。
  • 條條框框很在理,令人無力反駁
    然而,這座誘人前往的魅力之都,曾給中國遊客定「規矩」?條條框框很在理,令人無力反駁!其中最受中國遊客喜愛的城市依舊是莫斯科、聖彼得堡、濱海邊疆區和阿穆爾州,隨著赴俄羅斯旅遊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對當地經濟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力,然而當地人竟有些「厭煩」。與其說是文化差異,不如說某些中國遊客的低素質行為令人厭煩,無奈之下俄羅斯曾給中國遊客定下「規矩」,條條框框很在理,令人無力反駁!
  • 王陽明的人生踐言:年輕人如果做不好這2點,難成大事
    王陽明的心學自誕生之日起,便影響了無數人,清朝的曾國藩、日本的稻盛和夫都是他的忠實粉絲,而在心學之前,清一色是理學的天下,那時讀書人想要在思想上被人矚目,必須從理學開始。不知是是否有人想過,儒釋道信徒如此之多,為何悟道的偏是王陽明。
  • 王陽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王陽明:為何不回去? 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回家侍奉老母了。 王陽明一直認為,孝親是一種本能。 只是這種本能經常被遮蔽。 孝順與否,是一個人的人格,一個善良的人定然是孝的。
  • 為何在三亞,有那麼多的東北人開始逃離?給出的解釋讓人無法反駁
    如今,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是提高了,很多人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就開始出門旅遊了。很多時候,人們出去旅遊,不只是為了看看外面的風景,也是為了感受不同的人文風俗,感受「生活在別處」的滋味。
  • 杜甫氣場最強的一首詩,懟的人無力反駁,其中一句成千古名言!
    大多數人都有一種惰性,都習慣於墨守成規,守著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不太願意做出改變。所以,任何一種突破與革新總會遇到喝多人的牴觸和非議。對於初唐四傑王楊盧駱開創了一代詩詞的風格和體裁,當時也有很多人看不慣,淺薄的評論者對他們的冷嘲熱諷無止無休。
  • 張居正和王陽明:首輔和地方官,為何後者成為明朝第一人?
    張居正和王陽明,一個是明朝大名鼎鼎的首輔,一個是混跡地方的普通小官;一個玩轉政治,治國平天下,一個因正直被發配蠻荒之地,但學生遍天下。看上去,兩人是差不多的,甚至張居正的豐功偉績看起來比王陽明強多了,可為何多數人心中的「明朝第一人」卻是王陽明?
  • 王陽明:「千古完人」稱號的來歷
    眾所周知,作為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在很多人的心中,確實是一種聖人般的存在,儘管聖人這一說法,有些爭議,但是,幾百年來,甚至有人提出王陽明是一位如同孔子一樣的「千古完人」。我們看自古以來,人們所認定「完人」的標準,即立功、立言、立德,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是能夠做到這「三立」,人們就很有可能將他視為「完人」。從這個角度來說,王陽明確實是一個「完人」,即「千古完人」。
  • 被很多人視為精神導師的王陽明,他的「心學」到底有多厲害?
    被很多人視為精神導師的王陽明,他的「心學」到底有多厲害?文/無計讀書1508年,這是一個神奇的一年,在這一年裡發生了很多的事情。36歲的王陽明在貴州的龍場悟出了心學的真知,後人稱這件事為「龍場悟道」。他所創立的心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受到他的心學的薰陶,發動「明治維新」;曾國藩、康有為、毛澤東都把他當作精神上的偉大導師。到底心學有什麼樣的作用,能讓人如此著迷,下面我們來揭開心學的神秘面紗。
  • 千古完人王陽明的三句話讓你受用一生
    千古完人王陽明:5歲時,仍不會說話;12歲時,才正式上學;13歲時,母親去世,幼年失恃; 他就是千古完人王陽明,他坎坷的人生總是被後人津津樂道。 這一路走來坎坷不斷,他是如何反轉,成就這些豐功偉績的呢?難道有什麼錦囊妙計?讓我們拆開歷史的面紗,去一探究竟!
  • 鬼谷子—千古權謀第一人,看看當今社會如何運用鬼谷子的捭闔之道
    鬼谷子,本名王詡,又叫王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始祖,因他隱居在鬼谷,有被稱為「鬼谷先生」。正史對他的記載甚少,出生年月不詳,國籍也存有爭議,有人說是衛國人,也有人說是楚國人,身世的撲朔迷離,更符合了他隱士的身份。人因神秘而深邃,神秘是讓人眷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