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沉沒進百年倒計時 8成國土海拔低於1米

2020-12-18 搜狐網

  馬爾地夫沉沒進入百年倒計時 「人間天堂」藍色夢魘

  從高空望去,馬爾地夫不愧為印度洋上的一串明珠:1190個蒼翠群島鑲嵌在蔚藍海面上,如同珍珠一樣光彩奪目,難怪這裡被稱為「人間天堂」。不過一個殘酷的事實是,馬爾地夫的美景全部位於低海拔,全國平均高度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國土不高於1米。如果聯合國對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計算準確的話,最快一個世紀這些島嶼將被海水逐一吞噬。

  馬爾地夫人並非全球暖化的幕後推手,可卻是地球村上最早一批承受惡果的「村民」。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每個馬爾地夫人談起氣候變化時腎上腺素都會上升,這個話題孕育了無盡的衝突;在說到12月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峰會時,他們又大多表示樂觀,尤其對中國的角色寄予了無限的希望。

  哥本哈根峰會也許是拯救這個「天堂」的最後一次機會。

  文、圖/本報特派馬爾地夫記者劉俊

  ●吐瓦魯

  ●馬爾地夫

  ●恆河三角洲

  ●上海

  ●珠江三角洲

  ●荷蘭

  本報記者正跨洋越海

  尋找海平面上升之地

  本報特派記者將立體報導哥本哈根大會

  它們變成了1米多高的浪潮,有些地方還高達4米,完全倒灌進馬累的大街小巷裡,所有人都在狂奔,都在哭喊,都在祈禱,就像世界末日來到一樣!

  要知道馬爾地夫歷史上一直沒有什麼海嘯,甚至也沒有熱帶風暴,但是這次天災傷亡慘重。馬爾地夫人第一次集體感受到海面上升對生命的威脅。

  ——馬爾地夫人Ikvam回憶2004年底南亞海嘯

  「看看海邊大樹裸露的樹根吧,它們遲早都得枯死。」站立在Villigili島雪白的海灘上,27歲的馬爾地夫人Ikvam沒有半點欣賞風景的心思。他點了根煙,對地貌遭遇海水侵蝕心痛不已。曾被派駐到新德裡的Ikvam曾經是外交部官員,由於憂慮家鄉環境惡化,他到了這個島上當環保志願者。Ikvam說,潔白細軟的海灘正逐步被上升的海面所淹沒,這個情景和北極冰川消融一樣驚心動魄。

  椰林樹影是該國的一大標誌,可是海水洗刷下土壤不斷流失,正讓馬爾地夫的植被成為海面上升的第一批殉難者。Ikvam對本報記者說:「我已經見過無數的椰子樹倒掉,請你看看我身後的這棵椰子樹,它以前長得筆直,可是由於海水侵蝕根基不穩,現在已經成了30度傾斜。」

  記者看到,海水再漫進5米將吞噬眼前這片海灘,一個潮頭襲來,潔白的沙子又被衝刷掉了一片。海灘另一邊是一排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度假屋,但是已經被棄用,離岸約10米處滿眼是斷壁殘垣,顯然這裡已經不大適合旅遊。

  「我的父親已經成為『氣候難民』」

  Villigili島和首都馬累只有7分鐘航距,它的處境讓馬累人焦慮,它的海拔不足1米,正成為海水侵蝕的典型,馬累人一提起這個島就會脫口而出:「它正在變得『越來越矮』了!」

  「我的父親已經成為『氣候難民』。他原來住的島叫做Hathifushi,在馬爾地夫的最北端,但是在2007年的時候已經全部被淹沒,80多人全部要轉移到另一個更高的海島Hanimaadhoo,我很擔心以後更多的同胞會這樣。」Ikvam說。在馬爾地夫的30萬人口中,10多萬人聚居在馬累,其餘則分散居住在194個島嶼中,據本報得到的一份政府最新統計,其中164個遭到大海嚴重侵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1961年以來全球海面平均每年上升1.8毫米,由於熱膨脹、冰川、冰帽和極地冰蓋的融化1993年以來加速到3.1毫米,如此一來最快100年內海面上升將淹沒整個馬爾地夫。

  「Villigili島以前的海灘要廣闊得多,有20多米可以給我們散步!」Ikvam貓在地上在海灘上畫了一個島的模樣,他說馬爾地夫是建立在珊瑚礁上的國家,島嶼是這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如果保護不當,旅遊勝地的美譽將不復存在。

  「由於海面高度是不停變化的,馬爾地夫的海島從來都是時隱時現的,自古這都被看作很自然的過程。但是現在不同,由於氣候變化,即將要被淹沒的島已經成批的出現,這實在太可怕了。」

  居民自發收集石頭鞏固海岸

  為了保護海灘和樹木,記者發現當地人出盡了法寶。例如海灘上凌亂地擺放了一堆怪石,都是居民從各地收集回來的,可是只有半米高,海浪一翻就能輕易越過;在裸露的樹根旁,也堆放了很多已經發黑的碎石子,一打聽原來也是居民希望用來鞏固樹根的。

  「這樣的小打小鬧根本抵禦不了大浪。」Ikvam不禁向記者回憶起2004年底南亞海嘯的恐怖情景。「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是12月26日,早上9時剛過,海面上出現了一些小波浪,浪花激烈地拍打著海岸。漸漸的,它們變成了1米多高的浪潮,有些地方還高達4米,完全倒灌進馬累的大街小巷裡了,所有人都在狂奔,都在哭喊,都在祈禱,就像世界末日來到一樣!」

  「要知道馬爾地夫歷史上一直沒有什麼海嘯,甚至也沒有熱帶風暴,但是這次天災傷亡慘重。我記得海嘯那天馬累的街道幾乎全部被水淹了,學校、商店全部停課和關閉,馬爾地夫人第一次集體感受到海面上升對生命的威脅。」Ikvam有些後怕地說。

相關焦點

  • 馬爾地夫8成國土海拔低於1米 百年後將沉沒
    不過一個殘酷的事實是,馬爾地夫的美景全部位於低海拔,全國平均高度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國土不高於1米。如果聯合國對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計算準確的話,最快一個世紀這些島嶼將被海水逐一吞噬。馬爾地夫人並非全球暖化的幕後推手,可卻是地球村上最早一批承受惡果的「村民」。
  • 【馬爾地夫】沉沒百年倒計時
  • 「天堂」沉沒倒計時 馬爾地夫唱響海上絕戀歌/圖
    也有人說,這是馬爾地夫人在開始習慣水下生活,因為當國土被全部淹沒之後,他們可能會建一個海底王國,生活在水下。這顯然不大現實。雖然海底建築已非什麼稀奇事,但短暫的消遣可以,若讓整個國家的人像傳說中的水怪一樣日夜生活在海底,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而且,即使可行,對於經濟並不寬裕的馬爾地夫來說,也很難支付高昂的建設費用以及後期維護。
  • 平均海拔只有1.2米的國家—馬爾地夫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這個美得讓人窒息的國度,平均海拔只有1.2米,而且這個數字在逐年下降中。兩極的冰川只要融化一小部分,馬爾地夫就會面臨滅頂之災。有氣象專家預測幾十年以後,馬爾地夫可能永遠消失在印度洋底。在她消失之前,一定要去看看這片世間最美的淨土。這個美得讓人窒息的國度,平均海拔只有1.2米,而且這個數字在逐年下降中。
  • 即將消失的馬爾地夫,沉沒倒計時,嚮往的浪漫只能埋藏在記憶裡
    印度洋上有一片花環幻影般的群島,椰林樹影、水清沙幼、碧海藍天,是個讓麥兜惦念不已的夢幻國度,叫做馬爾地夫。馬爾地夫的國家旅遊局如此評價自己的祖國:如果你一生中有很多次出國旅遊的機會,那你一定要來馬爾地夫;如果你一生中只有一次出國旅遊的機會,那你更要來馬爾地夫。從高空望去,馬爾地夫不愧為印度洋上的一串明珠:1190個蒼翠群島鑲嵌在蔚藍海面上,如同珍珠一樣光彩奪目,難怪這裡被稱為「人間天堂」。
  • 亞洲一個群島國家,人口44萬,國土即將沉沒
    馬爾地夫共和國,簡稱「馬爾地夫」(Maldives),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距離印度南部約600公裡,距離斯裡蘭卡西南部約750公裡。26組自然環礁、1192個珊瑚島分布在9萬平方公裡的海域內,其中約200個島嶼有人居住。陸地面積298平方公裡,是亞洲最小的國家。人口數量44萬。
  • 海平面上升或是滑入馬裡亞納海溝,日本列島沉沒還要多久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150米,猛獁象消失,人類繁盛,日本列島與大陸隔絕成為今天的樣子。當前全球氣候仍在變暖,最近十年還有加速的趨勢,日本豈不是離完全被淹沒不遠了?可令人遺憾的是地球上的冰不夠用了!據測算,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大概還能上升60米左右,而日本是個山地國家,海拔低於60米的地方不到國土面積的10%。
  • 中國海拔最低的湖: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
    中國的國土面積遼闊,大江湖泊非常多,如太湖、洞庭湖、青海湖等,這些湖泊都成為了美麗的風景旅遊區。世界上既然有海拔最高的湖,也就有海拔最低的湖,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是死海,湖面海拔最低處達-400米。在中國這麼多湖泊中,有一個湖泊是中國海拔最低的,由於來水少,很多地方變得乾涸了,如今淪為一塊窪地了,這就是新疆的艾丁湖,它是我國海拔最低的湖,最低處為低於海平面155米,下面大家不妨和小編一起深入了解艾丁湖吧!
  • 全球海拔最低的國家之一,1/3國土在海平面以下,卻沒被海水淹沒
    如果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那海平面低的國家現如今已經進入"消失"的倒計時了。但其實世界上有一個國家現在的海拔就是低於海平面的,可是卻從來沒有被淹過。這個國家其實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就是——荷蘭。
  • 日本一半島海拔低於海平面,河流成地上懸河,新地下王國誕生了?
    而事實上,日本真正「沉沒」的地方,並不在東京都,而是在靠近日本海的區域。這個地方地勢平坦,且靠近海洋,但海拔位置卻低於海平面達2米多。這個問題直接導致當地的河水無法流順利到海裡,於是他們便將河堤加高,使之成為像黃河一樣的地上懸河,這樣河水才得以流入日本海。否則的話,這裡的平原將會被淤積成為一個湖泊。
  • 馬爾地夫全國海拔不足2米,專家預言:100年內可能消失
    話說在廣袤無邊的印度洋上,有一個由1200多座珊瑚島組成的國家,這個國家平均海拔不足2米,是一個純正的島國!如果你乘坐飛機低空穿越印度洋,從空中俯瞰,一定會發現:印度洋上,有一串類似項鍊的星星點點,在碧藍的大海上,非要醒目,漂亮!那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島國——馬爾地夫!
  • 下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曾計劃舉國搬遷,卻不是馬爾地夫
    下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曾計劃舉國搬遷,卻不是馬爾地夫這些年隨著人類的發展,地球的環境也被人類的活動破壞得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這件事對國土遼闊海拔高的國家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對於一些低海拔或者是島國的國家來說卻是性命攸關的事情。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知道馬爾地夫,它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島國,擁有絕美的海景。這樣的一個漂亮如仙境的國家卻因為溫室效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即將沉沒在海洋之中,這是一件多麼悲痛的事情。
  • 馬爾地夫還有多久時間便會沉沒?
    從空中俯瞰,馬爾地夫島嶼在風雨飄搖的大海中顯得岌岌可危。對於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的30多萬居民來說,這句話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讓人感同身受。實際上馬爾地夫的百姓在2004年東南亞大海嘯發生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瞬間喪失百分之四十國土的切膚之痛了。他們今後的命運將會如何?隨著整個地球氣候不斷變暖、海平面持續上升,科學家紛紛預測,不出本世紀的某個時間,平均海拔高度僅為1.2米的這個千島之國最終將遭受滅頂之災!
  • 為了不讓馬爾地夫沉沒 中國的空調企業拼了
    下沉的馬爾地夫  從空中鳥瞰,馬爾地夫就像一串撒落印度洋的珍珠,金黃的沙灘、碧藍的海水,還有那海天相接的旖旎風光,吸引了無數的境外遊客前來旅遊度假,這也造就了這裡發達的旅遊業,使其成為馬爾地夫的第一支柱產業。
  • 馬爾地夫,旅遊天堂!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國家會消失嗎?
    面積約1.5平方公裡,卻居住著14萬居民,也堪稱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為何說馬爾地夫是即將沉沒的國度?1.8米全球變暖以後,海平面會持續上升,馬爾地夫就要面臨沉沒的現實。很多西方國家的人會成馬爾地夫為「失落的天堂」,甚至有人說35年之後馬爾地夫將在世界上消失。 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它擁有著1192座珊瑚島。因為這些島嶼都是小島,他們的土地非常的貧瘠,人們所賴以生存的也就是旅遊業了。當然了漁業也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之一,畢竟印度洋還是有著豐富的魚類資源的。
  • 海拔1.2 「海洋花朵」能否挽留馬爾地夫
    因受海平面上升威脅,馬爾地夫邀請一家荷蘭建築公司著手研究建造水上浮島。目前,這家公司正為馬爾地夫設計一座包括185所浮動豪華別墅的住宅區「海洋花朵」。 馬爾地夫,正在消失的人間天堂  人間天堂馬爾地夫外面看起來很風平浪靜,然後實際上這個平均海拔只有1米的國家正面臨著生存的威脅。  兩年前,馬爾地夫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在虛擬的島嶼上開設大使館的國家。
  • 馬爾地夫,一個即將消失的旅遊勝地
    地球上第1個將被大海「吞併」的國家吐瓦魯,這個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國土面積約為26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還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高於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吐瓦魯海拔最高4.5米。
  • 永不沉沒人工浮島群計劃出現:有球場有酒店(圖)
    永不沉沒的人工浮島群計劃出現了  藍天白雲下是一片片清水白沙,偶有海鳥從椰樹上飛起,掠過正在海裡徜徉的遊客……這樣休閒美妙的場景,在享有「人間天堂」美譽的馬爾地夫很常見。但這些景象也許在五十年後就再也不會出現了,因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不斷上升,這個平均海拔只有1.5米的島國不得不面對搬家的難題。  馬爾地夫政府絞盡腦汁,甚至曾考慮在澳大利亞、印度等地買地舉國搬家。不過最近,馬爾地夫有了新選擇,開始轉向一項頗具挑戰的人工浮島群計劃任憑海水上升多少米,人工浮島群始終不被淹沒。
  • 日本最矮山峰開山迎客 海拔6.1米每年1萬人「登頂」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吳昱含】以「日本海拔最低的自然形成山」著稱的弁天山於6月1日舉行開山儀式。據日本《產經新聞》6月1日報導,弁天山位於德島市,海拔僅6.1米,當地的保存會每年都在有海拔數字的「六.一」當天舉行儀式,吸引人們前來登山,今年是第17屆。據日本國土地理院介紹,雖然仙臺市的日和山(海拔3米)和大阪市的天保山(海拔4.5米)這兩座人工山的海拔都低於弁天山,但在自然形成的山峰中,弁天山是海拔最低的。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度假天堂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東北與斯裡蘭卡相距675公裡,北部與印度的米尼科伊島相距約113公裡,馬爾地夫南部的赤道海峽和一度半海峽為海上交通要道。馬爾地夫是地處亞洲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馬爾地夫位於北緯4度,東經73度。總面積9萬平方公裡(含領海面積),陸地面積298平方公裡。平均海拔1.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