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到底有多愛茶?一部中國茶葉文化史,半部福建人來寫!

2020-12-20 吾雨茶課堂

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首發於百家號

很多茶友會跟我說:「為什麼福建人賣茶的這麼多?」

我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其實主要有兩個層面:

一、福建人種茶賣茶的歷史太久,「十個賣茶人,八個出福建」這句話不是吹的;

二、福建茶多,一個小小的省份居然有6款茶類風靡茶歷史:

鐵觀音

主要產區:安溪

白茶:

主要產區:福鼎、政和、建陽、松溪

巖茶:

主要產區:武夷山

茉莉花茶:

主要產區:福州

綠茶:

主要產區:三明、古田

紅茶:

主要產區:福安、武夷山、政和

在六大茶類的發展過程中,有三大茶類(紅茶、烏龍茶、白茶)起源於福建。那福建人到底有多愛茶呢?基本可以達到「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

福建人為何如此愛茶?我講幾個人講幾件事,大家就懂啦。

1 宋朝這個人,將福建茶提到皇家的高度!

唐朝的時候大家喝茶已經是很風行了,宋朝,更是掀起了一起全民運動——「鬥茶」,加上有一個特別喜歡研究喝茶的皇帝,不僅出了著作《大觀茶論》,還大改前朝的喝茶方式,喝茶在宋朝就更講究了:

宋代點茶用的是團餅茶,先將茶餅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籮篩過,茶粉越細越好。接著候湯(燒水),用沸水衝洗盞後,將適量的茶粉放入茶盞,先少倒點開水,將茶粉調勻,稱調膏。再從四邊注入沸水點茶,邊注水邊用茶筅擊拂成懸浮液,湯花色白,在盞邊無水痕為佳品。然後將有茶末的茶湯一起喝下。

其實就是比誰弄出來的茶沫沫更加白皙細膩豐富,這種用點茶的方式來比賽茶和茶湯的質量,稱為「鬥茶」,又稱為「茗戰」。說起這個喝茶方式是怎麼流行起來的,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了——蔡襄!

蔡襄當時在福建建安當官,當地盛產研膏茶,即一種把茶青蒸軟,然後碾碎壓成茶餅的茶。蔡本身就是很喜歡茶的人,他到了建安後覺得陸羽在《茶經》中記載的茶都不如建安出的茶好,於是他就開始研究並改進研膏茶的制茶技術,這大大提升了研膏茶的品質和口感,還起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小龍鳳團茶。」

上面這張圖是後人仿製出來的龍鳳團餅,但是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很熟悉呢?因為這個餅就產自於我們福建省一個白茶歷史傳統產區——建陽。

在蔡襄的極力努力推薦下,「採之時,制之精」的小龍鳳團茶就被作為貢茶連年上供,後來稱之為「北苑貢茶」。這茶珍貴到連皇帝都捨不得喝,只在祭祀的盛大節日上,給大臣們每人分一小團。但當時的「北苑貢茶」就不僅僅建陽上貢了,還記得政和嗎?在宋代,政和是重要的北苑貢茶主產區,生產的銀針茶備受推崇,被文人譽為「北苑靈芽天下精」。北宋徽宗政和五年,當時的關隸縣進獻銀針貢茶,喜動龍顏,遂賜年號「政和」為縣名,政和的茶在這裡一戰成名!

不過蔡襄太愛喝茶了,花了數十年時間將自己畢生所得的鬥茶習俗進行總結推廣,撰寫了一部在茶藝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將鬥茶文化大肆宣揚了一波。並且在書中極力宣揚了建盞的好處:因為茶沫沫是白色的,為了鬥茶的時候能勝出,所以最好是黑色的建盞更好觀察茶沫,然後建盞就火了!一時間,建陽出產的建盞成為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北宋有個叫周絳[jiàng]的在《補茶經》記載:「天下之茶建為最,建之北苑又為最」,可見當時建盞的出名程度。

2 福建人的「茶道」自古風靡

閩南人心目中甚至茶重於酒,故同安一帶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除了泡茶講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講究,「高衝低斟」、「韓信點兵」、「關公巡城」我們在衝泡過程中都會注意,在幾千年的飲茶歷史中,我們甚至還形成了一些專屬於福建人的茶暗語。

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其實這就是故意給人難堪了,想讓對方知難而退。

二、「先尊后卑,先老後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

喝茶是長輩的,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

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三、「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不尊重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就像出去旅遊,人家獻上了自家最珍貴的食材,就算不合口你也得有禮貌。

四、「頭衝腳惜(音同),二衝茶葉」

主人衝茶時,頭衝必須衝後倒掉不可喝。因為裡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衝腳惜(音同),二衝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衝茶就是欺侮人家。

「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衝茶要客人先飲,客人就不要再推辭了,這樣顯得不尊重。

五、「暗下逐客令」

主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係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3 十個賣茶人 八個出福建

福建人種茶、飲茶已有千餘年歷史。宋代始,武夷山茶即已蜚聲域內。宋代,武夷山建立御茶園。從明代開始,泉州府所產烏龍茶也成為貢茶。明正德年間,僅南靖一地,年貢茶葉76斤。清代以來,隨著茶葉轉輸入歐,福建茶葉更名揚海外,英國人尤嗜閩茶,還記得英國女皇都喜歡加兩三根銀針到下午茶裡以示身份貴重!

除卻之前還是冷門的白茶,紅茶早在1610年就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薩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後來紅茶傳到斯裡蘭卡、印度,奶茶就開始全世界流行了......

4 在我們的骨子裡,對茶的認可是世代相傳的!

在福鼎老一輩的記憶中,有很多人家孩子出生的時候,便會留一箱白茶作為紀念,等孩子長大了,這些茶也成了很珍貴的藥,這風俗有點像紹興的女兒紅酒,孩子大了,茶味也由原料的清甜變為醇厚,在感慨歲月變遷的同時,又收穫另一種喜悅。

政和也有很多風俗與茶相關,例如插茶、新娘茶、醒眠茶、茶燈戲、畲族擂茶,這些風俗依然世代相傳,成為一段段佳話!

原創聲明:本文由吾雨茶葉生活館原創,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世界茶葉看中國,中國茶葉看福建:這裡的人就差將茶當飯吃了
    「世界茶葉看中國,中國茶葉看福建」,毫不誇張地講,福建人對於茶的熱愛,真的是拿它當日常糧食在吃一樣。不論身份差距,不論性別,不論財富多少,總之,在福建喝茶是老少皆宜,是一種自然而延續的文化。正所謂十個閩人中就有一人吃茶飯,不管做什麼事,喝一杯茶先。
  • 喝了20年茶,好喝的烏龍茶到底選哪個?聽聽福建人怎麼說
    喝了20年茶,好喝的烏龍茶到底選哪個?聽聽福建人怎麼說福建人愛喝茶,閩南一帶的喜歡喝鐵觀音,而福建福州這邊的喜歡喝武夷巖茶。早些年茉莉花茶鼎盛時期自然大家喜歡的是淡淡的茉莉香味,但是隨著喝茶的人茶齡越長,也就更喜歡烏龍茶系列的,而且烏龍茶更適合養生。烏龍茶品種很多,在閩南有鐵觀音,水仙,奇蘭,這些口味都比較清淡,而閩北就有著名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肉桂等等。而臺灣的是凍頂烏龍和烏龍。烏龍茶是半發酵的茶,所以很適合我們飲用,夏天喝烏龍茶可以清熱解暑利尿,消除疲勞,所以家裡人幾乎個個都喜歡喝烏龍茶。
  • 周武:福建為何盛產茶葉
    而且,在中西接觸的早期歷史中,茶、絲和瓷器等都曾是早期全球化時代最受西方青睞且最具標識意義的中國商品,而茶葉更長期佔據中國出口商品的首位,中國茶文化亦因此而被視作東方精神文化的象徵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作為中國主要的產茶區之一,福建茶葉和茶文化的歷史雖不算最早,但至遲到宋元時期就已成為中國享有盛譽的茶鄉。
  • 茶葉從中國起源,為啥英文裡茶的讀音跟中國不一樣:福建人惹的禍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很多人都知道,旅行就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了解的一個過程。而在古代,除了那些徐霞客或者唐玄奘這樣的頂尖遊客,足跡到達最遠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商人了,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商品完成了一種另類的「旅行」,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也使得中國的文化一度成為歐洲人心中的「白月光」。
  • 茶葉從中國起源,為啥英文裡茶的讀音跟中國不一樣:福建人惹的禍
    而在古代,除了那些徐霞客或者唐玄奘這樣的頂尖遊客,足跡到達最遠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商人了,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商品完成了一種另類的「旅行」,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也使得中國的文化一度成為歐洲人心中的「白月光」。
  • 福建之茶 | 清代福建武夷茶生產考證
    (謝肇淛:《五雜姐》卷十一物部三)」明代吳拭的《武夷雜記》一寫道:「蓋緣山中不曉制焙法,一味計多拘利之過也。」可見,明代武夷茶製作技術落後是眾口定評。因此,明代的武夷山不可能有成熟的發酵茶製作技術。(2)從周亮工對武夷茶製作技術描寫來看。周亮工於清初順治年間任福建布政使,他是當時有名的學者和博物學家,曾多次往來於武夷山。他記武夷茶的製法:「武夷屴崱、紫帽、籠山皆產茶。
  • 各省茶葉大pk:一個不起眼的省份,卻是中國產茶大省,福建呢?
    青茶,也叫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兼具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濃醇,是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紅茶,是全發酵茶,幹茶和茶湯均以紅色為主色調。他是世界上飲用範圍最廣的茶葉品種。Black tea 指的是紅茶不是黑茶哦! 看著這顏色有沒有流口水?
  • 黃庭堅是一個愛茶的人,他將飲茶的情景寫進詞作中,讀來回味無窮
    中國是茶的故鄉,自從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發現這種樹葉可以用來衝泡,並且具有飲用的功能後,茶葉作為飲品便進入了人們的生活。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的《茶經》,是唐代陸羽撰寫的一部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是一部與茶葉有關的內容豐厚詳實的案頭字典。《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於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可見,人們將茶作為飲品有著多麼悠久的歷史。
  • 產值1200億元居全國第一,喝茶是福建人的命根子!
    福建人將喝茶文化推向了世界,英語裡「tea」的讀音就是源於閩南語。福建人為什麼愛喝茶?福建人有多愛喝茶?如果你有一個福建的朋友,就會發現他的一天都在喝茶。早上起床,講究的福建人擺好架勢,泡上喜愛的茶葉,俗語有云:「清早一杯茶,賽過吃魚蝦。」下午的悠閒時光,福建人也在慢悠悠地燙杯、洗茶、分茶,喝上幾泡滾茶衝掉午餐帶來的油膩感。夜
  • 「閩茶中國行」,講述福建好茶的故事
    講述中,林有希展示了準備的很多材料和產品貼上封條入庫的場景圖,每一個材料都清清楚楚地展示了公司籌備的細節和嚴謹的態度,光是產品的檢驗報告就有六份之多,每個產品從挑選到入庫都一絲不苟,讓在場的來賓深切地感受了一把廈門會晤的嚴謹態度。    此次「閩茶中國行」活動中,來自福建的福安坦洋工夫紅茶、武夷山武夷星巖茶、福州茉莉花茶也吸引著眾多好茶之人。
  • 愛茶的人,都該感謝乾隆
    陸羽的成名史,大大激勵了愛茶的文人墨客,從此茶學著作開始走向高產,精細到種茶、採茶、制茶、選茶、煮茶、品茶、茶器等方方面面的細枝末節。它從清代《四庫全書》中,收錄了中國古代最經典的茶學著作,共計八部。《四庫全書》由紀曉嵐擔任總編輯,360多位高官、學者參與編撰,動用3800多人手抄,耗時13年才編成。工程浩大的程度,亙古未有。
  • 這裡是福建,這裡有好茶!
    福建茶馥鬱雋永,香飄萬家,早已在海內外颳起了一陣兒最炫「閩茶風」。今天,十三夷就告訴大家福建都有哪些值得喝的好茶。有茶的地方就有江湖廝殺,福建烏龍茶分南北兩大派系,關於閩北烏龍與閩南烏龍到底誰更優秀的爭論,從未停止。安溪鐵觀音是閩南烏龍的代表,C位出道,幹茶捲曲肥壯,色澤墨綠,香氣如蘭,滋味鮮醇,獨具「觀音韻」。
  • 好一杯福建茶!
    在福建這片土地上,有世界紅茶始祖正山小種;有「七泡有餘香」之譽的安溪鐵觀音;有被國家博物館尊列為第036號藏品的武夷山大紅袍;有「一年茶 三年藥 七年寶」的福鼎白茶;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福州茉莉花茶……正是福建這些名優茶種,品質特徵各具特色,享譽世界。  在福建,閩南一帶更有著「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傳統。
  • 生順茶棧:福建茶葉出口海外第一家?
    歐陽家族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的後裔,祖上為躲避戰亂從江西吉安遷至福建長樂,在鶴上鄉桃坑村定居。長樂當地幾乎每家每戶都與茶葉打交道。明正德年間,歐陽家族成為村中茶農,後產業日益壯大,逐漸發展為產供銷一體的茶商。明末清初,歐陽家族將茶生意從長樂遷至福州,在福州下靛街(下杭路西端)開設「恆元堂」茅茶幫,旗下有多家茶棧和茶行。
  • 《福建旅遊「工」迎您 》第8期 :嗨~天福喊你來呷茶!
    海的浪漫、山的俊秀,亦或是茶的馨香......南方有嘉木,其葉有真香。在漳浦有種植、加工、飲用茶葉的悠久歷史,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唐代。更有蘭亭曲水,流觴品茗,勝卻人間無數;武人茶苑,恍若置身江南園林中。「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清茗泡松蘿」......,這些散落在院內的各種茗風石刻,道出了品茗論道的曼妙之處。
  • 品一杯好茶,看福建茶文化
    「世界的茶葉看中國,中國的茶葉看福建。」毫不誇張地說,福建人對茶的熱愛,真的是將其作為日常食品食用。簡而言之,無論是什麼地位,性別,財富如何,福建喝茶都適合,是一種自然而延續的文化。也正是那句老話,福建人中十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吃茶飯,不管做什麼,都要先喝一杯茶。
  • 漳臺「茶王」會師福建平和共探「茶經」
    ,臺灣南投縣的李旻蒨(左)和福建平和縣的劉鋒(右)分別獲得臺灣凍頂烏龍茶王和白芽奇蘭茶王的稱號。   當天,第七屆海峽論壇·第二屆海峽茶會在福建平和舉行,本屆茶會特設臺灣凍頂烏龍茶王賽和白芽奇蘭茶王賽,分別評出茶王、金獎、銀獎、優質獎,漳臺「茶王」在此間會師福建平和,共探「茶經」。  臺灣以賽茶的形式來帶動茶葉的知名度,已有三十多年的賽茶史。此次「茶王賽」分別在閩臺兩地同期舉行,臺灣南投縣的李旻蒨和福建平和縣的劉鋒分別獲得臺灣凍頂烏龍茶王和白芽奇蘭茶王的稱號。
  • 福建這個縣,因一餅茶葉,而被宋徽宗改了縣名
    中國一共有兩千八百多個縣(市),其中以皇帝年號命名的縣(市)寥寥無幾,這其中福建的政和縣便是以年號命名的縣。政和縣地處福建北部,與浙江南部的慶雲縣相鄰。政和縣以產茶葉為名,「政和」是宋徽宗的年號,能成為縣名,也與茶葉有關。
  • 福建十大茶葉品牌,哪款名茶是你愛喝的?
    福建十大茶葉品牌,哪款名茶是你愛喝的?福建省是出了名的產茶大省,其中最出名的有十大茶葉品牌,所以今天本文就要來為大家介紹的福建十大茶葉品牌排行榜,有興趣的不妨來看看吧!安溪鐵觀音烏龍茶之極品鐵觀音產於福建安溪縣,是烏龍茶之極品,至今已有兩百餘年歷史,它具有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砂綠帶白霜四大特點。鐵觀音的品飲,沿襲傳統的「功夫茶」方式,陶製小壺衝泡,小杯品飲。專業品飲可參考聚祥春茗鐵觀音十八道茶藝,「一杯清茶在手,萬千煩惱皆休」,懂得品茶的人,茶異香撲鼻,回甘雋永,極之享受。
  • 懂閩丨北宋男神天團中的這位福建人,蘇軾都吹爆……
    歐陽修、蘇軾、範仲淹、韓琦、晏殊……隨便拎出一位,都是一座令你我學生時代聞風喪膽、抓耳撓腮的讀背寫高山。 如此星光熠熠,大咖雲集。而有位福建人,始終佔據其中重要一席。他,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