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離世的第39天,「辦公室小野」正式恢復了視頻更新。而周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4歲。
8月22日,山東棗莊兩名女孩周哲和小雨模仿網紅髮布的短視頻,在家用易拉罐自製爆米花時發生爆炸,一死一傷。周哲家人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個女孩當天用手機觀看一個叫「辦公室小野」的網紅髮布在抖音上「易拉罐做爆米花」的短視頻。
周哲的去世,引發了輿論的極大關注。家屬、「辦公室小野」和短視頻平臺的責任歸屬問題成為熱議的焦點。「辦公室小野」團隊以支付救助金的方式與兩女孩家屬達成和解協議。出事之後,周哲家人也曾聯繫過抖音平臺,希望對方就其監管不力的後果予以負責,「但他們推脫,說自己是客服,管不著這個事兒。」周哲父親對記者說。
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釋文表示,救助金是一方當事人出於人道主義向另一方提供的經濟補助,並非法律定義。提供救助金的一方並不必然具有過錯。而賠償金,通常是由責任方向受害方支付的款項。
今天是周哲去世的第49天。到了「末七」,周哲的家人沒有等到賠償,只有「救助金」。除了周哲的父母,沒有人承認對周哲的死負有責任。
「辦公室小野」發布的「易拉罐自製爆米花」的短視頻,雖然已在抖音下架,但當記者以相關關鍵詞在其他短視頻平臺搜索時,發現至今仍有類似視頻在未進行安全提示的情況下傳播。
公眾關心的問題是:周哲的死,能否帶來改變?未來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媒介法學者陳堂發認為,平臺方在知道未成年人構成其用戶重要成分的前提下,對有明顯傷害風險或概率的短視頻內容擴散,應該盡到提醒注意的義務。此外,他建議有關部門加重對短視頻上傳者的法定義務。「短視頻製作者應被要求就其製作的視頻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及如何避開危險給出必要的說明。」
追溯:
兩未成年女孩模仿「易拉罐自製爆米花」 一死一傷
8月22日,14歲的周哲和12歲的小雨在家用易拉罐自製爆米花時發生爆炸。
周哲的家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個女孩當天用手機觀看一個叫「辦公室小野」的網紅髮布在抖音上「易拉罐自製爆米花」的短視頻,於是也學著做爆米花。第一次點燃酒精,玉米未變成爆米花,再次倒入酒精後,發生爆炸。
兩位女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燒傷,其中14歲的周哲特重度燒傷面積達96%,後於9月5日身亡。
此事引發輿論關注,對於誰該為事故負責的問題,周哲的家屬認為,家人有責任,但視頻發布者「辦公室小野」和平臺方抖音也都有責任,曾提出要起訴視頻發布者及短視頻平臺。
「辦公室小野」在微博回應,稱哲哲和小雨發生意外絕不是模仿自己的視頻,但是願意為小雨的後續治療和哲哲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將繼續發起嚴格自查,全平臺永久下架帳號中一切存在安全隱患的視頻。
據《新京報》報導,「辦公室小野」團隊代表於9月16日去到山東棗莊,與周哲和小雨的家屬見面溝通協商,雙方同意不再考慮責任劃分問題,只談論如何善後解決。後於17日和18日,「辦公室小野」一方陸續與哲哲及小雨的家人達成和解協議,一次性給予救助金。
張釋文告訴記者,救助金常見於和解和調解機制中。「就法律角度而言,提供救助金的一方並不必然具有過錯,且金額沒有指定依據。」
張釋文同時提到,依據法律規定,賠償金通常是由責任方向受害方支付的款項,「即責任方因在其行為過程中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以現金、實物等物質方式給予受害一方的賠付。賠償金的計算方式會有相應的法律依據且金額通常是大於或等於受害方實際遭受的損失(如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等)。」
和解協議籤署不足一個月後,「辦公室小野」率先於10月14日恢復了微博帳號的視頻更新。隨後,其又陸續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微信公眾號、火山小視頻以及B站等平臺恢復更新,抖音平臺的帳號則仍處於停更狀態。
記者試圖就協議內容聯繫雙方,周哲父親表示籤署協議時已答應對方不向外透露和解信息,「辦公室小野」方則未給予記者的微信申請通過,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相關採訪問題私信也均未回復。
對於此前提到的起訴抖音平臺一事,周哲父親向記者表示,事情已經處理完了,與「辦公室小野」籤署和解協議時已同意不再追究他們與抖音平臺的責任,「我也不能失信,不能再追究了。」
在南昌大學法學院教授彭丁帶看來,在此次事故中,應該承擔責任的有這三類主體,其一是對某些事物尚無辨別和控制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即受害者的父母;其二是視頻的製作者,因其作為成年人,本身應該預計得到別人模仿其視頻很有可能導致危險發生,應該在視頻顯著部位進行安全提示。視頻發布的平臺則是需要負責的第三方。
「平臺對於含有不良信息內容的視頻要盡到審查的義務,包括具有危險性的、引導人自殺的、色情的等等」,至於具體需要承擔多少責任,彭丁帶表示,在法律方面需要依據證據。
現象:
短視頻模仿致傷亡或治安事件時有發生
阿劍的右眼皮上至今還留有一道疤痕,那是他模仿一個叫作「雙人翻跟頭」的動作挑戰類短視頻失敗後受傷留下的。
這是一個需要與朋友配合完成的動作,即兩個人面對站立,一人低頭彎下腰,將雙手從自己腿中間伸出;另一人抓住其伸出的雙手,用力向上翻轉180度,成功的話將完成騎腰抱,不成功則會導致受傷等後果。
兩年前,短視頻剛剛大火之時,阿劍就喜歡觀看一些創意、惡搞、有趣等類型的視頻。在看了不少動作短視頻後,他選擇了一些適合與朋友一起挑戰完成的動作,且多次成功完成。阿劍告訴記者,他還看了很多這類動作挑戰失敗的集錦,「感覺自己沒有問題,完全搞得定」。
沒想到,失敗還是來了。在與一個新的朋友挑戰「雙人翻跟頭」時,對方在翻起時用力過猛,且方向未把握準確,腦門一下子撞擊在阿劍的眼鏡上,「眼鏡當場炸裂,眼鏡都睜不開了。」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阿劍心裡後怕,「幸虧不嚴重,否則眼睛可能會瞎了。」
阿劍受傷的右眼及炸裂的眼鏡(當事人供圖)
記者隨後搜索發現,「雙人翻跟頭」的視頻仍能在不少平臺看到,有些底部加上了「該行為存在風險,請勿輕易模仿」的警示,但還有更多視頻未附上。而此類因模仿短視頻導致的傷亡或治安事件早在全國各地發生過多起。
據湖北經視報導,去年,武漢一位爸爸也是在與兩歲女兒挑戰「雙人翻跟頭」時失敗,在向上翻轉180度時失手,導致孩子頭部著地,脊髓嚴重受損,上半身無法行動。
同樣在去年,《直播海南》報導,海南定安縣的三個孩子因模仿快手上直播視頻製作「山豬炮」,被鞭炮炸傷;《法制晚報》報導,陝西西安一名8歲的男童模仿抖音上「膠帶粘門」的整人視頻,導致6歲的弟弟摔傷,身上全是鮮血。
另據韶山公安,兩名喝了酒的男子在駕駛摩託車回家路上時,借著酒勁,模仿起搭訕短視頻,將一名女士堵在路上。民警到達現場後,兩名男子還對民警進行推搡和辱罵。最後,兩人分別被處以行政拘留20日處罰。
張釋文分析稱,視頻發布者一般擁有成熟的運營團隊和龐大的粉絲基礎,短視頻一經發出即在網絡上被廣泛傳播,以及視頻觀看者在模仿短視頻內容進行操作時,缺乏專業人士指導,發生危險的可能性較高。
背後:
網友模仿短視頻意外頻發 網紅靠流量變現收入可觀
「女孩模仿自製爆米花離世」事件中的「辦公室小野」被譽為2017年第一網紅,她憑藉腦洞大開的美食視頻走紅網絡,代表作品包括在辦公室裡用飲水機煮火鍋、熨鬥烤肥牛、機箱攤煎餅等。
憑藉其巨大的流量,「辦公室小野」實現收益變現,在進軍海外平臺方面表現不俗。據《中國日報》專題報導,在YouTube平臺中國區粉絲數排名上,她位列第一。此前,分析YouTube網紅數據的平臺NoxInfluencer公布了YouTube網紅收入情況:辦公室小野的單月廣告聯盟收入為459萬,一年的分紅預計5508萬。
不過,小野所屬的洋蔥視頻的CEO聶陽德曾對媒體表示,該數據並不真實,但小野在YouTube上的收入的確比較可觀。
記者在瀏覽抖音平臺時,發現了一位與「辦公室小野」一樣以「創意手工」為特點的短視頻製作者「萬能子墨」,她擁有超過800萬粉絲,在今日頭條上認證為「優質生活領域創造者」。
其在視頻中自製燒烤架、榨汁機等,所用到的木鋸、電鋸、鐮刀等尖銳物品依舊可見,記者隨機瀏覽的幾段視頻均無步驟說明和安全風險提示,用戶尤其是未成年人在模仿時容易發生意外。
記者以商務合作的名義諮詢了「萬能子墨」所在公司,對方回復了一份10月份的商務價格刊例。
在刊例中,記者看到,在某短視頻平臺,該公司旗下的11個IP帳號,根據其粉絲總數、作品總數量、總點讚數的不同,進行商務推廣的收費也不同。在0-20秒範圍的推廣中,「到手價」從7800元至108000元不等,21-60秒的氛圍裡,價格則從9000元至180000元不等。
在這個人人都能做網紅、分分鐘就能火起來的網絡時代,對於用戶來說,除了觀看這些網紅髮布的視頻,不少普通人也想拿起手機、拍攝視頻,獲得更多點讚與圍觀。
此時,可模仿的內容更容易激發用戶擴散,尤其是,好玩、有趣、新奇,甚至獵奇的動作、舞蹈、劇情等都是用戶更喜歡模仿的元素,這些條件又往往與其流量掛鈎,容易被平臺推薦,成為爆款。
短視頻平臺則通過發起挑戰、帶話題、帶標籤等方式將同類用戶迅速聚集,如此前流行的「潑水成冰」和「冰面漂移」等短視頻,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前者可能發生燙傷,後者則會導致溺亡。
有媒體報導,今年開年的兩天內,在山西、天津和黑龍江接連發生三起因開車在冰面漂移而導致的溺亡事故。
記者在抖音平臺「話題」一欄和快手平臺「標籤」一欄下均以「潑水成冰」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前者平臺的話題下共有9388個視頻,播放量達2.4億次,後者的標籤裡有219個作品,記者在兩個平臺隨機瀏覽了幾段視頻,發現均無安全風險提示。
「女孩模仿自製爆米花離世」後,相關視頻已在抖音平臺下架,但當記者以相關關鍵詞在其他短視頻平臺搜索時,發現至今仍有未加安全提示的類似視頻。
專家:
短視頻平臺需統籌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模仿短視頻發生意外的事件頻有發生,為何各大短視頻平臺裡還是會存在不少隱含危險因素的視頻內容呢?
陳堂發認為,這是因為市場經濟的鐵律——「高風險必然伴隨高回報」也同樣反映到網際網路內容的追求上了。「『流量為王』的魔咒促使網絡服務商有意或無意忽略了內容安全,『風險』可以成為『賣點』。」
此類意外發生後,短視頻平臺屢屢陷入爭議之中。針對其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問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譚天表示,對於這類具有安全隱患和涉及技術性的視頻,平臺方有責任進行規範管理和說明。
「辦公室小野」曾在道歉文中表示,自己是在@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隊官微的私信提醒下,才意識到視頻中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後來他們在認為存在隱患的視頻中都加上了危險操作提示,「現在看來,這樣的提示遠遠不夠。」她寫道。
譚天告訴記者,對於這類達到一定粉絲量的網紅來說,流量越大,社會責任越大,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影響。「網紅沒有意識到這個(安全隱患)問題,平臺方應該加強監管。」
彭帶丁認為,對於平臺運營者來說,保持一個文明、乾淨、綠色的網絡環境不僅是法律責任,也是社會責任。
「(平臺方)不能唯利潤一個指標,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考慮。」
短視頻行業的迅猛發展,亂象隨之而來。從最近的「女孩模仿自製爆米花離世」到之前未成年媽媽集體求贊,從生吃豬肉到用「葷段子」等博眼球,對其加強監管早已成為公眾關心的問題。
政府層面陸續做出過回應。相關監管部門曾多次約談短視頻直播平臺,要求其進一步完善內容審核發布、安全策略管理等機制,用正確的價值觀指導算法,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於今年1月9日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範》以及《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兩部行業規範。對網絡平臺的要求更高,對內容審核的標準更嚴,平臺管理的操作性也更強。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今年4月份起,國家網信辦指導組織「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對於短視頻平臺的監管,彭帶丁認為,平臺自身可以利用自動識別等技術手段對視頻內容進行預先審核,而對於技術審核無法達到要求的則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加強人工審核。
譚天建議,平臺應該對上傳的視頻內容設定一定的標準,一旦違反標準,任何公民都可以舉報。在人工審核方面,他表示,平臺可以發動網民或相關專家、學者成立專業委員會。
「有些是算法和機器能夠處理的,有些是處理不掉的,必須通過人工審核,內容有沒有毛病,有沒有安全隱患,會不會誘導青少年,尤其是粉絲量和流量比較大的,都需要人工審核。(這些)不能圖省事,平臺用戶群大,要加強責任」,譚天表示,人工無法判斷的情況下,則可以聘請相關專家進行評判,「有些隱患專家可以看出問題,比如涉及用火的,需要消防專家看看。」
陳堂發建議,有關部門需要加重對短視頻上傳者的法定義務。「短視頻製作者應被要求就其製作的視頻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及如何避開危險作出必要的說明,這種說明應作為上傳短視頻的要件,否則,無論是否發生實際的傷害事件,都將被追究責任。」
其次是強化用戶舉報的實際效果。即對於舉報者所舉報的內容確實存在危險性的,將追究平臺方責任的行政罰款按一定比例獎勵舉報者,確實將「人人有責」與「人人有利」結合起來,用法律的手段真正落實群防群治的網絡治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