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式英語「三塊肉餵你馬吃」?斯諾頭大了

2020-12-10 禤說

埃德加·斯諾是一個美國的記者,1939年,斯諾第二次訪華,地點是在延安,當時埃德加·斯諾送了本自己的著作《西行漫記》給毛主席,附帶了自己的親筆籤名。

毛主席為了感謝埃德加·斯諾便在小便條上回了句「三塊肉餵你馬吃」,當時毛主席的英文並不好,英文不會寫,便寫了中文。

埃德加·斯諾一看,蒙了,反覆讀了好多次,最後才恍然大悟,問毛主席:「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謝的意思?」

毛主席回答說是,埃德加·斯諾當時就被毛主席逗得大笑起來,並在「三塊肉餵你馬吃」後面加了兩個感嘆號。

毛主席的普通話

看過早年的錄像都應該清楚,領導人的普通話大多數是本土鄉音很重的,毛主席就是典型的湖南鄉音普通話,最經典的就是抗美援朝當時的錄像,一句「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久,讀成就jiù;還有句「我想我們我們不要做決定」的想字,讀成了gěng 。

雖然說毛主席的普通話不是那麼標準,但是我們就是喜歡毛主席的這種鄉音普通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建國大業》電視劇中,演員說的是較為準確的普通話,業內的一些專家說要站在普及面的角度去看問題,普通話是要去倡導的,但很多人就不願意了,人們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偉人風採,說這是對歷史的尊重。推廣普通話沒錯,可是我們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

確實在面對方言上不能一刀切,這是我們的民族特色,有方言的普通話才有味道。

毛主席學習英語

有很多人認為毛主席接觸英語是在晚年,其實早在1913年入讀湖南第四師範學校就有開設英語的課堂。

建國後,各方面的條件都開始好了起來,毛主席認為如果能掌握英語在處理國際事務的時候就會變得輕鬆起來。

1954年當時在新華國際部工作的林克教毛主席學英語,一學就是長達12年的時間,當時毛主席學習英語的興致是很高的,林克回憶說:「無論去帶那裡,林克的公文包總是帶著毛主席的英語學習資料」。

這是一張毛主席在飛機上的工作照,被廣為流傳,實際上毛主席是在學習英語,圖片是在1957年的一個春天拍的(1957年3月19日早晨),當時毛主席南下視察工作,還不忘學習英語。

毛主席認為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在特定的場合上,英語派得上用場。

1975年10月毛主席在自己的書房接見基辛格,這次接見,毛主席為了體現我國的友好建交,多處用到了英語。

在談到中美關係的時候,毛主席對基辛格說:「以前我們是對頭,現在我們的關係叫什麼,叫做friendship(友誼)。我們hand-in-hand(手握手)」

有人問毛主席為什麼這麼大年紀了還學英語,毛主席不含糊地說:「這是鬥爭的需要啊」

隨著革命的形勢發展,毛主席深深感受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學習強國,活到老學到老,毛主席便是這樣,一生書本不離身。

毛主席在1939年說過,學習一定要學到底,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點,就以為滿足了,不再學習了,這滿足就是我們學習運動的最大頑敵,我們要把它克服下去。

要把革命事業做好,沒有比較完全的知識是不行的。

相關焦點

  • 毛主席學英語很努力,幽默地寫便條給斯諾:「三塊肉餵你馬吃」
    與上次不同的是,他為毛主席帶來了一份禮物—《西行漫記》,裡面詳細記錄了上一次訪問延安時的所見所聞,對中國革命進行了讚揚和謳歌。毛主席看到斯諾的禮物後,非常高興,當即派人回贈了一張便條,上面寫著一句話:「三塊肉餵你馬吃。」斯諾看到後,很是納悶,良久,才醒悟過來,原來這句話是英語「非常感謝」的漢語音譯。
  • 真實的毛主席眼界多開放?苦學英語日語、中西合璧的菜單
    毛主席作為一生心繫人民的領袖,一生都為最普通的老百姓的福祉而工作。同時他除了建國初期出訪蘇聯,沒有再離開過中國的土地。很多人都因此以為毛主席會比較保守、不懂外國的文化。其實不然,毛主席眼界比現在的很多人都開放,曾學英語、吃西餐。
  • 草魚餵蠶豆變成「脆肉鯇」 市場批發價一斤十八塊
    草魚餵蠶豆變成「脆肉鯇」 市場批發價一斤十八塊2013-04-01 11: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三四年前去廣東中山,在飯店裡吃到一種魚,不同於傳統的淡水魚,肉質脆口、結實,當時就覺得很新鮮。」詢問之下,吳益近得知,這種魚源自中山,名叫脆肉鯇,原就是草魚,但在養殖過程中用蠶豆飼養,使得草魚肌肉發生變化,肉質結實、清爽、脆口,因而得名「脆肉鯇」。
  • 在陝北時期毛主席過年時吃的「金銀元寶飯」,到底是個啥?
    毛主席在陝北時期,主食也主要是兩種,第一是錢錢飯,第二是米飯。 錢錢飯就是把小米與黑豆摻在一起碾的片,放在水裡煮一煮就做成的飯食,這是毛主席在延安時最常吃的主食,也是他老人家最愛吃的食物。
  • 網友請朋友幫忙餵阿拉斯加,它看肉以後愣住了
    村裡養阿拉斯加的很少,主要是要花錢買才行,而且它的體型確實也太大了,萬一急眼了都控制不住,所有大家都不是很願意養,也有很喜歡阿拉斯加的人願意花錢和投入精力照顧。最近一段時間,網友要去一趟外地,沒有辦法照顧阿拉斯加,所以網友就請朋友幫忙照顧一下,到了吃飯點過來喂喂它,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了。要不是阿拉斯加見過好幾次朋友,網友也不放心讓朋友過來,也擔心它會生氣不吃東西。給阿拉斯加的東西都準備好了,隨時過來都可以餵它。
  • 《我的世界》馬怎麼餵 馬餵養方法教學
    導 讀 我的世界PC端餵馬的方法是滑鼠右擊點馬就可以了,而PS4遊戲平臺和XBOX遊戲平臺的玩家可以按下手柄上的L2鍵來餵馬,幼年馬需要吃麵包
  • 毛主席私人倉庫的驚天秘密
    毛主席的工資原來是六百一十元錢,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國家經濟嚴重困難的時候,毛主席的工資連降了三次,最後就是四百零四元八角,一直到他去世。毛主席的工資降下來以後,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工資也隨著全部都降下了。  毛主席吃飯要花一百元錢左右。他吃東西不挑不揀不忌口,只要你安排做出來了他就吃,幾乎沒有他不吃的東西。我們一個月做兩到三次紅燒肉,另外包括醃肉、米 粉肉、東坡肉、燜牛肉、牛排我們也偶爾給他做。毛主席餐桌上不能離的就是魚,他最喜歡吃魚,不管是江河湖海的魚還是稻田裡、河溝裡的小魚小蝦,餐桌上必然 要有。
  • 《創造與魔法》火馬吃什麼介紹
    創造與魔法火焰馬吃什麼?火馬怎麼抓?火焰馬是目前最帥的坐騎,嗨客胖Z給大家帶來火焰馬的內容。 想要抓火焰馬,需要先準備飼料,飼料配方如下: 優質肉+辣椒+小麥 你需要將這三個材料全部丟到鍋裡製成飼料,需要多準備一些,最好有十多份。 然後找到火焰馬,用棒子錘它,打暈後就開始餵飼料。 今天又改版了火焰馬的飼料配方: 用小麥原料(5個小麥合成一個)和辣椒原料(5個辣椒合成一個)加優質肉做。
  • 植培雞塊、素肉意面……花樣繁多的「人造肉」你吃得慣嗎?
    4月22日,星巴克中國區正式推出「人造肉」午餐新品菜單,包括青醬意面、經典千層面等3款人造牛肉餐品,以及越式風味沙拉等2款人造豬肉餐品,單份售價為59元或69元不等。就在星巴克上新的2天前,肯德基在中國展開公測的人造肉新產品「植培黃金雞塊」啟動限量預售,4月28日開始消費者可在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指定餐廳換購。
  • 毛主席翻譯昔日英語"國嘴"--唐聞生風姿勝似當年
    人民網澳門12月5日電 當年曾跟隨毛澤東主席左右、家喻戶曉的英語「國嘴」唐聞生,今日在澳門露面。她是以中國僑聯副主席的身份,專程從北京趕來這裡出席「華僑華人聚濠江聯誼大會」的。  現50歲以上的人,大概都忘不了唐聞生。她因一口純正的英語,萬裡挑一給毛主席當英語翻譯。常年伴隨毛主席左右。上視率、出鏡率幾乎同毛主席相差無幾,每當毛主席接見外賓時,她給毛主席當翻譯。
  • 吃遍大連-獨具東北特色的烤肉,塊大、肉足、超夠味
    「滋啦滋啦」的烤肉聲, 是氣溫偏低的日子最悅耳的聲音, 三五好友圍著炭火吃著肉, 那場面光是想想就讓人饞得慌。
  • 毛主席私人倉庫的秘密,看哭了!
    毛主席的工資原來是六百一十元錢,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國家經濟嚴重困難的時候,毛主席的工資連降了三次,最後就是四百零四元八角,一直到他去世。毛主席的工資降下來以後,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工資也隨著全部都降下了。
  • 家長的中國式「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不懂餵養,純屬害娃害己
    中國式「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在育兒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家長在一日三餐中的餵飯現象了,寶寶還小,餵飯正常,當寶寶長大了,家長還跟在小朋友的屁股後面,滿屋子追著跑去餵飯,就太折騰家長了。中國式的餵飯方式,對小朋友一點用處都沒有,相反,還會形成很多危害。危害一:對寶寶的大腦發育不利曾經蘇聯的一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對於這個問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兒童的智力發育最先體現的都會是在手指尖上。
  • 傳統泥爐烤肉吃著最過癮,三個人二百塊吃了好多肉
    好久沒有吃烤肉了,約上朋友一起圍爐烤個肉。吃多了大魚大肉,回頭看看還是覺得原始的泥爐烤肉吃著最美。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原始的泥爐烤肉南方幾乎很少見到,用黃土坯燒成的泥爐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火的溫度,使整個爐面受熱均勻,能夠鎖住肉的水份,保留最原始的肉香。既然爬到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又有什麼理由不吃肉。看看這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都有一指厚了。又大又厚,看著就帶勁,吃肉就要這樣吃。
  • 鄭州國棉三廠有家老式燴麵,15塊一大碗,肉放太多吃不完,實惠
    在鄭州國棉三廠,有家宴區老燴麵,在這一片算是個明星店了,雖然往東就是國棉四廠,裡面有著兩大燴麵醉仙和四廠,但是他家的生意絲毫不比這兩家差。靠的就是這一碗只賣15塊,有著十幾塊肉塊的燴麵。如今國棉三廠要建設特別商業街,晚上做到三廠都是黑燈瞎火的,不過不影響吃貨們前來尋味美食。
  • 馬肉也是一種肉,比牛羊肉更有營養,為什麼很少有人吃呢?
    馬肉也是一種肉,比牛羊肉更有營養,為什麼很少有人吃呢?導語:在我們普通的餐桌上,我們離不開肉「硬菜」,最受歡迎的是豬肉,牛肉、鴨、鵝、魚等等,尤其是期間,我們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肉,所以我們有句俗話「大魚大肉」。
  • 在土窯洞為毛主席唱平劇
    這天晚上,毛主席還招待我們吃了夜餐,拿出外國朋友送的肉罐頭、糖果給我們吃。我們幾個小鬼捧著毛主席給的糖果,誰也捨不得吃,心裡比喝了蜜還要甜。 在楊家溝,我們還聆聽了毛主席給平劇院的同志作的一場生動報告。12月21日下午,全院同志集合來到一個小院,小院清雅、幽靜。進了大門,迎面是一棟三間土窯,出門是一米多高的平臺,平臺上早已經擺好了桌子和凳子。我們就坐在臺階下的小院內。
  • 教練式英語培訓比授課式好在哪裡?
    當你在選擇英語培訓班到時候,往往會考慮培訓班的價格、品牌,是中教還是外教,是面授的還是在線的,卻忽略一個最重要的因素:英語培訓的形式。授課式英語培訓是最傳統的方式,教練式英語培訓是顛覆者,哪個更好?而教練式英語培訓認為: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不可能靠聽課掌握,就像你不可能通過聽課掌握開車、彈鋼琴、滑雪的技能一樣。
  • 麼馬攻略:會玩,鴕鳥肉你吃過沒有
    這一次,小麼馬膨脹到飛起,帶大家來打卡一家能吃鴕鳥肉的店!鴕鳥肉營養價值豐富,富含高蛋白,易消化,肉質鮮嫩滑潤,屬純紅肌,汁多味鮮,口感好,無異味。在廣東的吃法就是把鴕鳥肉蒸個桑拿,煲個湯,這種再正常不過的操作啦~清蒸鴕鳥肉真正的美食,往往樸實無華。清水作湯底,芋頭或者南瓜作底,放上鴕鳥肉。經過桑拿後的鴕鳥肉一點都不腥,中翅爽口彈牙,鮮甜多汁。鴕鳥展肉,幾乎不帶脂肪,鮮嫩多汁,又香又嫩。
  • 蕭三詩作:《送毛主席飛重慶》
    蕭三詩作:《送毛主席飛重慶》 解放日報刊登全文 當日報紙影印版 毛主席坐車一進飛機場,千百人立即大鼓掌。千百雙眼從此都不轉睛,一直送他到飛機上。敬愛的毛主席!親愛的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