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夏季,本該不應出現的熱飲,卻上了熱搜!
7月8日,明星安以軒在微博發文,分享自己被麥當勞的外帶熱飲燙傷一事,並喊話麥當勞,要提高對熱飲外帶安全性的重視。
教科書式的危機化解
這波可是引起了軒然大瓜,開始大家都只是小心翼翼地,diss麥當勞的包裝。
「看著就疼!天吶!心疼,麥當勞這個包裝怎麼可以這樣!」
仔細一看,不對啊。你這個紙袋裝熱飲的麥當勞,一看就不是大陸麥當勞的包裝。
你不要在這無中生有暗渡陳倉…在大家瓜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大陸麥當勞就出來回應了。
直接藉助明星的流量,0成本進行了一場成功的營銷。
內地麥當勞當天下午立馬就此事做出了回應,表示抱歉的同時,說明她所購買的並非內地麥當勞產品,但已經向相關市場傳達提醒,並會引以為戒,感謝提醒與監督。
麥當勞熱飲多次傷人
其實這不是麥當勞第一次,因為熱飲傷人上新聞了。儘管大眾關注的焦點,都在澳門麥當勞熱飲包裝不規範上面,但麥當勞熱飲溫度過高,其實是個引發了多次事故的隱患。
最早的麥當勞熱飲傷人事件,要追溯到1994年,美國新墨西哥州79歲的老太太起訴了麥當勞,原因是她在麥當勞就餐時,不小心被一杯熱滾滾的咖啡嚴重燙傷,檢查結果為三度燒傷,她提出了賠償11000美元的高額費用。
之後經過陪審團裁定,老太太獲得290萬美元的補償金。此次案件之後,包括漢堡王、星巴克等,在內的美國餐飲品牌,都降低了自己熱飲的溫度並改進熱飲包裝。
但麥當勞並沒有因此而降低熱飲溫度,麥當勞熱飲傷人事件,還是在在全球各地屢次發生。僅僅只是2002年一年,英國共有36人因被麥當勞熱飲燙傷提起訴訟。
為什麼作為快餐巨頭,顧客至上的麥當勞要把熱飲溫度設定得這麼高呢?
麥當勞方面曾表示,之所以將咖啡做得如此燙口,是因為咖啡豆經過研磨之後,96℃的熱水衝泡調和時口味最好,在82℃~86℃飲用時口感最佳。
但根據資料顯示,我國有關熱食物的最佳品嘗溫度是68-73℃,這個溫度用手拿是非常燙的,但喝在嘴裡比較適口。
但麥當勞的熱飲溫度,出餐時是確保溫度在82℃以上,比市面上大部分快餐咖啡高出10℃-20℃,超過45度人就會覺得燙,50度就會燙傷,60度接觸皮膚一分鐘就會導致三度燙傷,而麥當勞出餐溫度是82度。
如果飲料與皮膚接觸,那必然會燙傷,且有多份報告指出,消費者認為的最舒適的咖啡溫度,介於57.8℃至71.4℃之間,遠低於麥當勞所認為的最佳口感溫度。
有種猜測認為,麥當勞是故意不讓消費者,過快喝完一杯咖啡,手握醒目標誌的麥當勞咖啡杯,等於免費的行走廣告,麥當勞希望它的主人能夠去人更多的地方。
茶飲店如何打包好飲品?
在茶飲店,飲品的溫度系統是非常難控制的。茶湯是以沸水燜泡的方式製作出來的,剛泡出來的紅茶湯很燙,在熱飲包裝方面更需要謹慎。
打包杯的選擇需要區分冷熱飲,防止熱飲燙壞杯子或者釋放出其他的有害物質,熱飲的打包杯外面最好增加一個杯套,這樣消費者拿起來才不會燙手。
如果怕飲品撒出來,可以在蓋上蓋子之前鋪上一層保鮮膜,用蓋子夾緊,一般定製的打包盒都是密封條件不錯的,加上保鮮膜之後更加安全。
如果是冷飲,可以選擇塑封,外包的袋子不能用紙袋。像這次麥當勞的事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視頻中的袋子是使用麥當勞的8號外賣袋,即為三種非手提紙袋中的中號,只有膠質手提袋才能盛放熱飲。
茶飲店做熱飲,一定也要特別注意包裝,畢竟只有麥當勞,才能賠得起290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