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開始,成都啟動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提出成都中心城區將在三年內新建8大類、18項,共計2818項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希望市民享受到15分鐘搞定生活的便利。這之中,關乎市民菜籃子的農貿市場,是重要的公建服務配套項目類型。
四川在線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自「三年攻堅」啟動開始,成都就將農貿市場納入攻堅範疇,推動一批群眾急切需要的項目開工。截至目前,中心城區開工農貿市場243個,其中建成130個。
這些農貿市場建成了什麼樣?如何布局的?四川在線記者進行了探訪。
君平街農貿市場綜合體
有農貿市場,也有社區服務
位於汪家拐街道君平街與陝西橫街交匯處的君平街農貿市場綜合體,是一處極富現代感的時尚建築。灰色的牆體配上活力的橙色,加上頗有設計感的建築造型,讓人很難聯想這裡其實是農貿市場的所在地。
記者了解到,君平街農貿市場綜合體規劃用地面積2782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143.18平方米,其中配建1773平方米的農貿市場、1562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89平方米的公廁、停車位以及商業等服務設施,總投資4992萬元。該項目於2018年1月進場,2018年3月開工建設,2020年3月完工。
君平街農貿市場、社區服務中心、公廁及附屬設施項目是成都市、青羊區的重要民生工程。事實上,這也是成都市從根本上解決半邊橋南街及汪家拐片區因農貿市場佔道經營帶來的出行不便、通行不暢等區域矛盾的重要舉措。
據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項目實施前,周邊居民買菜購物以及參與、組織社區活動,缺乏相應場所。如今項目的順利建成,未來將極大地為居民生活、娛樂提供便利。
此外,據該負責人介紹,由於該項目毗鄰石室中學及人民公園,所以從一開始就堅持高標準設計,在建築形態上綜合考量了街區尺度、形制、空間感等。外立面的材料選用既賦予了「石室中學悠久歷史與濃鬱的少城文化記憶與傳承」,又煥發出與眾不同的現代氣質。因此,建成後的項目看起來與周邊環境、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這些新項目已投用 解決居民買菜難
「三年攻堅」行動期間,還有一大批農貿市場項目陸續建成、投用。它們極大的解決了周邊居民「買菜難」的問題。
益民菜市花龍門店位於武侯區武青北路72號,已於2020年11月正式營業,獨立佔地,經營模式為超市模式。
這一市場內主要經營蔬菜、肉、水果、水產、幹雜、禽蛋等各類農副產品,並配以社區工坊、社區食堂、其他零售等便民業態,服務周邊一公裡範圍內約61個小區、12萬人口。
另一處已投用的項目成功悅都農貿市場,位於成華區雙建路,項目佔地面積4412平方米,總投資約2000萬元。該項目被納入2018年成華區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於2018年1月開工,2018年12月竣工。這是桃蹊片區首個建成的獨立佔地規劃農貿市場點位,不僅解決了周邊居民買菜難的問題,還有效地規範了市場經營秩序。
上置香島華府配建農貿市場目前也已投用。這一農貿市場佔地約7.3畝,建築面積約5321平方米,由成都上置置業有限公司上置香島華府項目配建。該農貿市場的建成投用,完善了紅光三觀片區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極大緩解了片區居民買菜難的問題。(雷倢 圖片提供 成都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