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作為百姓的「菜籃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自創文強管工作開展以來,龍湖區多措並舉,轄區內的農貿市場煥然一新。不少市民都說,現在上市場就和逛超市一樣,輕鬆自在。
位於樂山路的祥和綜合市場自去年開業以來,有效解決了春江花園、新嘉雅園等周邊28個小區數萬居民「買菜難」的問題。市場管理方引導周邊流動商販入場經營,實行統一規範管理。為了進一步方便顧客,管理方專門設立了引導處,由專職引導員為有需要的顧客提供引導和釋疑服務。
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不知道有些東西在哪買,我就帶他們去找,這裡還有一些便藥,可以幫助大家處理一些突發問題。有時一些老人如果對斤兩有疑問,那裡也有公平秤,我就給他們再稱。有時候也協助處理一下客服的投訴或者其它問題。——引導員
在市場內,不同類別的食品區域以不同顏色的招牌區分,做到划行歸市。每個攤位上方還張貼二維碼,消費者可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
划行歸市的標識,綠色代表蔬菜,黃色是綜合,肉類是紅色,藍色是水產,嚴格按照這個標準來做,這樣一來,顧客看標識非常清晰,方向就很準確。——祥和綜合市場負責人 洪育臻
種類很多,歸類也很好。——顧客
為了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市場保潔員必須做到每日一清洗、每周一消毒。
很好,很乾淨,大家態度也很好,我這種拿拐杖的人都覺得很容易走,很潔淨。——顧客
我們每晚收檔之後都會進行清洗,用洗滌機加清潔劑來洗的,保證第二天看到就是這樣整潔,很多顧客來了之後都說,現在農貿市場跟超市一樣乾淨。——祥和綜合市場負責人 洪育臻
此外,市場管理方還在市場內張貼了食品快檢公示欄、市場當日價格公示欄以及經營者文明誠信承諾書,營造和諧文明的購物氛圍。
環境好,又衛生,商戶做生意也比較舒心。——商戶
在中信海濱花園西區,有個社區生活超市,是在原有海濱花園市場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成,打造了全市首家「商場化購物環境+超市化管理模式」的農貿市場。超市經營面積1300平方米,經營範圍有蔬果、乾貨、肉類禽類、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等7000多個品種,每天營業額約4萬元。超市還開通微信公眾號,為小區1000多戶居民提供網上訂貨、網下配送的服務,深受小區居民的好評。
環境改善了很多,以前地面很髒,溼漉漉的,現在衛生好多了。——顧客
現在對老百姓比較方便。環境很好了,服務態度也不錯。——顧客
龍湖工商部門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改造升級轄區內的農貿市場,完善硬體設施,創新經營模式,更好地滿足群眾的購物需求,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創文帶來的好處。
我們按照國家文明城市的標註,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創文工作,對農貿市場的改造進行指導,使超市以文明、整潔、衛生和優質的服務,來營造一個舒適的營商環境。——龍湖金霞工商所所長 陳少民
微評:環境更整潔,秩序更良好,上市場猶如逛超市,這種喜人的變化,折射出創文強管的良好成效,帶去老百姓更優質的服務,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更多趣事關注百家號:經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