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樂山路一農貿市場大升級,市民買菜更輕鬆

2020-12-16 經典趣事

農貿市場作為百姓的「菜籃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自創文強管工作開展以來,龍湖區多措並舉,轄區內的農貿市場煥然一新。不少市民都說,現在上市場就和逛超市一樣,輕鬆自在。

位於樂山路的祥和綜合市場自去年開業以來,有效解決了春江花園、新嘉雅園等周邊28個小區數萬居民「買菜難」的問題。市場管理方引導周邊流動商販入場經營,實行統一規範管理。為了進一步方便顧客,管理方專門設立了引導處,由專職引導員為有需要的顧客提供引導和釋疑服務。

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不知道有些東西在哪買,我就帶他們去找,這裡還有一些便藥,可以幫助大家處理一些突發問題。有時一些老人如果對斤兩有疑問,那裡也有公平秤,我就給他們再稱。有時候也協助處理一下客服的投訴或者其它問題。——引導員

在市場內,不同類別的食品區域以不同顏色的招牌區分,做到划行歸市。每個攤位上方還張貼二維碼,消費者可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

划行歸市的標識,綠色代表蔬菜,黃色是綜合,肉類是紅色,藍色是水產,嚴格按照這個標準來做,這樣一來,顧客看標識非常清晰,方向就很準確。——祥和綜合市場負責人 洪育臻

種類很多,歸類也很好。——顧客

為了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市場保潔員必須做到每日一清洗、每周一消毒。

很好,很乾淨,大家態度也很好,我這種拿拐杖的人都覺得很容易走,很潔淨。——顧客

我們每晚收檔之後都會進行清洗,用洗滌機加清潔劑來洗的,保證第二天看到就是這樣整潔,很多顧客來了之後都說,現在農貿市場跟超市一樣乾淨。——祥和綜合市場負責人 洪育臻

此外,市場管理方還在市場內張貼了食品快檢公示欄、市場當日價格公示欄以及經營者文明誠信承諾書,營造和諧文明的購物氛圍。

環境好,又衛生,商戶做生意也比較舒心。——商戶

在中信海濱花園西區,有個社區生活超市,是在原有海濱花園市場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成,打造了全市首家「商場化購物環境+超市化管理模式」的農貿市場。超市經營面積1300平方米,經營範圍有蔬果、乾貨、肉類禽類、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等7000多個品種,每天營業額約4萬元。超市還開通微信公眾號,為小區1000多戶居民提供網上訂貨、網下配送的服務,深受小區居民的好評。

環境改善了很多,以前地面很髒,溼漉漉的,現在衛生好多了。——顧客

現在對老百姓比較方便。環境很好了,服務態度也不錯。——顧客

龍湖工商部門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改造升級轄區內的農貿市場,完善硬體設施,創新經營模式,更好地滿足群眾的購物需求,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創文帶來的好處。

我們按照國家文明城市的標註,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創文工作,對農貿市場的改造進行指導,使超市以文明、整潔、衛生和優質的服務,來營造一個舒適的營商環境。——龍湖金霞工商所所長 陳少民

微評:環境更整潔,秩序更良好,上市場猶如逛超市,這種喜人的變化,折射出創文強管的良好成效,帶去老百姓更優質的服務,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更多趣事關注百家號:經典趣事

相關焦點

  • @成都市民 一大波農貿市場建成投用 你家門口買菜更方便了嗎?
    從2017年開始,成都啟動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提出成都中心城區將在三年內新建8大類、18項,共計2818項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希望市民享受到15分鐘搞定生活的便利。這之中,關乎市民菜籃子的農貿市場,是重要的公建服務配套項目類型。
  • 海口農貿市場「有顏值」市民大讚買菜如逛超市
    改造後的秀英小街農貿市場大變樣。   地面乾淨整潔、功能區規劃有序、貨物擺放整齊……8日,記者走訪海口各大農貿市場,發現這些市場經過升級改造後,「顏值」提升,改變了以往「髒亂差」的面貌。市場攤主表示市場環境改善後生意也越來越好了,市民更是大讚買菜就像逛超市。
  • 農貿市場升級改造 讓市民更滿意更便利
    小菜場,大民生。市民在市場內採購商品近日,記者來到東城智慧農貿市場,一進市場,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熙熙攘攘的人群、新鮮的瓜果蔬菜,各種食材應有盡有,更讓人舒心的是這裡乾淨整潔的環境和統一有序的管理與服務,在方便市民的同時,更多了一份安心和保障
  • 從今天起,嶄新的海棠路農貿市場歡迎你!
    今日,經過4個多月的升級改造中心城區海棠路農貿市場重新開業投用視頻素材:馬銳 後期:熊恬甜上午9時,記者在改造一新的海棠路農貿市場看到,整個市場乾淨整潔、交易井然這菜市場改造過後乾淨衛生多了,買菜都舒心。」市民陳女士讚揚說。「就是呢,市場整巴適了,你們顧客願意來了,我們生意也好做。」豬肉商販黃中興回應到。
  • 一大波農貿市場建成投用 你家門口買菜更方便了嗎?
    1月4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自「三年攻堅」啟動開始,成都就將農貿市場納入攻堅範疇,推動一批群眾急切需要的項目開工。截至目前,中心城區開工農貿市場243個,其中建成130個。從2017年開始,成都啟動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提出成都中心城區將在三年內新建8大類、18項,共計2818項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希望市民享受到15分鐘搞定生活的便利。
  • 智慧農貿市場建設 讓菜籃子拎得更輕鬆 買得更放心
    走進南門農副食品綜合市場,市民們正在有序選購蔬菜,大部分市民都用手機進行支付。市民王先生說:「價格還可以吧,不是太貴。」市民 李女士說:「現在買的菜,又新鮮又好,我們也就這樣每天到這裡來買。」疫情期間,不少市民不方便出門買菜,而南門農副食品綜合市場也存在菜品滯銷的情況,為解決這一難題,市場與青耀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鄰家菜場生鮮平臺,部分攤主「轉行」成為了菜品代購員,提供專業化採購和全程無接觸配送服務,日均成交量100單以上,在五公裡內進行配送,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買到新鮮食材。
  • 樂山城區要新建改造18個農貿市場!你家離哪個最近?
    買菜,是很多家庭每天要做的事同時也是不少家庭煩惱的事有的農貿市場太遠,買菜麻煩有的雖在家門口但佔道經營,髒、亂、差!●青江農貿市場項目選址位樂山青江新區寶蓮路東側,佔地面積2584平方米,擬統一建設農貿市場、社區服務用房,總建築面積約3300平方米。●蟠龍農貿市場項目選址春華路和瑞雲路交匯處,佔地面積約3669平方米,擬建設農貿市場、管理用房、地下停車場等配套附屬設施,總建築面積約7400平方米。
  • 買菜就像逛商場!永泰首家智慧農貿市場驚豔了
    測一測馬上知道……永泰縣首家智慧農貿市場——樟城中心市場改造完成,12月18日已開啟試營業!新市場完全顛覆了人們心目中關於農貿市場的定義,用消費者的話形容就是:「在這個農貿市場買菜就像在逛商場!」走走走,和小編一起「逛商場」去!
  • 用支付寶市民卡輕鬆付款 這家農貿市場成了旅遊景點
    永中農貿市場水產區整潔衛生改建中的鄭宅農貿市場  溫州網訊 現在,如果您到龍灣狀元農貿市場買菜,身上大可不用帶錢,只需打開手機支付寶或者拿出市民卡,一掃、一刷就能輕鬆付款。  未來,如果您到龍灣永中蓮情谷遊玩,不妨到附近的鄭宅農貿市場逛一逛,還能帶些特色農產品回家,像麥麥酒、山雞等等。  依託網際網路+農貿市場,打造智慧農貿市場;依託本土化+,通過本地旅遊資源+特產的方式,打造特色農貿市場……這些都是今年龍灣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中的「新」意。
  • 是時候約她去買菜了!深圳超九成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完成!
    「 買菜難、買菜貴、買個菜的市場髒髒真遭罪」嗯你以為在廣東深圳買菜會是這樣?一看就是平時不開夥的!對農貿市場改造情況進行充分調研之後,黃敏一行在寶安區政府舉行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及全市農貿市場規劃布局工作推進會,市場監管局匯報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進展情況。
  • 以前買菜開車去大超市,如今愛上家門口的農貿市場,為啥?
    11月25日,市民在和平區一農貿市場買菜。 李浩攝顛覆兒時記憶 「變化太大了!」 家住于洪區怒江北街的王博告訴記者,雖然家門口就有農貿市場,但以前他買菜都是開車去離家較遠的大超市,「小時候經常跟姥姥去農貿市場買菜,記憶中的農貿市場都是很髒亂很吵的。」
  • 高州農貿市場大變樣 市民逛得舒心買得放心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吳昊攝茂名網訊 作為公共配套設施,農貿市場關係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近日,茂名晚報記者獲悉,目前高州市已完成高州城西市場、城南市場、石鼓市場、石板市場、沙田市場、鎮江市場、泗水市場、分界市場、明珠市場、聚寶市場、謝村市場、南新市場等12個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工作。
  • 食品快檢車開進農貿市場 萊蕪市民買菜多一重安心
    原標題:食品快檢車開進農貿市場 萊蕪市民買菜多一重安心
  • 民生|升級啦!武漢318家農貿市場新裝迎客受市民熱捧
    武漢人買菜的體驗上了一個檔次。這個國慶,武漢史上最大規模的農貿市場改造完成,318家農貿市場新裝迎客,受到市民熱捧。記者了解到,武漢這一輪農貿市場改造始於今年1月,市區兩級財政和社會三方共同投入,改造規模之大、標準之嚴、投入之高,均創歷年之最。
  • 龍江:升級!農貿市場不只是用來買菜的
    龍江沙富市場去年改造完成後,讓市民馮女士倍感高興。而在其改造前,馮女士回憶說,這裡臭氣燻天,感覺也亂亂的。  這是龍江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一個成功案例。順德城市網記者昨日(10月30日)從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龍江分局了解到,龍江至今已完成盈信市場、龍江商坊、沙富市場、坦西市場、旺崗市場5個農貿市場的改造,目前正在進行集北東勝市場、官田農貿市場的改造工程,今年底將完成。
  • 福清農貿市場大升級!
    近年來,我市將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作為惠民工程、幸福工程,加大標準化智能化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力度,老百姓身邊的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基礎設施、環境秩序、食品安全保障變化巨大,市民的菜籃子拎出了幸福感。「家門口的農貿市場不僅乾淨,還智慧,買菜都是一種享受!」
  • 逛菜市場像「遊園」 升級改造後的東站農貿市場開業
    以前都是老伴買菜,過兩天我也要來體驗下這個新式菜市場。」談到最近附近菜市場的變化,家住曙光小區的林師傅樂有些期待。林師傅口中的集市,就是至今已有30年歷史的東站農貿市場。經過今年初的升級後,近日又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並將借中秋國慶之際,向市民獻上「充滿文化味道的簡版購物中心」理念。
  • 鄭州繪製出「買菜地圖」 可掃二維碼查看 已有農貿市場126家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李興佳  過去的2018年,鄭州市民的「菜籃子」有了新變化。新的更具時尚範兒的農貿市場建成開業了,比如全日丹集市;老的舊的農貿市場退出了,比如外遷的陳寨蔬菜批發市場、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
  • 廈門農貿市場春節不打烊 市民春節買菜不用愁
    市民到八市購買年貨。(記者 黃少毅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沈彥彥)昨日是除夕,也是春節假期的第一天,各大農貿市場裡的各色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琳琅滿目,市民依然可以買到各種節日所需的農副產品。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廈門市各大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不打烊,春節買菜不用愁。
  • 農貿市場菜價便宜就好,為什麼還要升級改造?
    以往人們去農貿市場買菜,能解決溫飽,能食用就行,後來人們再去農貿市場講究的是怎麼在性價比最高的情況下均衡搭配,營養飲食,但自始至終不變的是農貿市場作為老百姓菜籃始終不變的超值性價比。但是農貿市場作為民生工程的重點,現在迎來了大量的改造、新建。菜價就成為老百姓心中的一根軟刺,這麼高大上的農貿市場蔬菜不得賣出豬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