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柯瑾 張漫遊 北京報導
進入12月,銀行歲末衝刺還未結束,「開門紅」的號角就已經吹響。
2021年的「開門紅」,存款業務仍是主力。然而,《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的「開門紅」存款利率並不如2020年的上浮力度大。某北方城商行管理層告訴記者,主要是由於進入低利率時代,高息存款產品會增加銀行成本,提升放貸壓力,因此,銀行希望能在控制存款利率的前提下,獲得更多負債,這也給2021年「開門紅」提出了新的考驗。
同時,記者發現,2021年貸款業務的「開門紅」也很熱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2020年的高息攬儲,使得很多議價能力弱的中小銀行難覓好的貸款項目,因此在備戰2021年「開門紅」期間,銀行增強了對貸款項目的儲備和營銷。
搶奪新客戶
「在爭取存量客戶的同時,銀行更希望藉助『開門紅』搶奪新客戶。」上述北方城商行管理層如是說。
例如,記者注意到,近日棗莊銀行在APP中公布了多款針對新客戶的專屬理財產品,均為1萬元起購的非淨值型封閉式理財產品,其中,一款期限為92天的產品,參考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35%;更有一款產品期限為36天的產品,參考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3%。
棗莊銀行APP公布的理財產品說明書顯示,上述產品資金投資於交易所和銀行間上市交易的債券,包括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央行票據、銀行間市場流通的主體或債項評級不低於AA-的信用類債券;債券回購、同業拆借、同業存放等貨幣市場工具及資產管理計劃等。
在棗莊銀行上述產品的說明書中,該行給出了一份收益率歷史參考,稱上述產品是採用2015年12月的相關歷史數據,對所掛鈎該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進行了歷史模擬。
普益標準研究員李竹告訴記者,目前投資於上述標的的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28%。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11月28日至12月4日這一星期,246家銀行共發行了1548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7%;在3個月以下的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是股份制銀行,為3.90%;在3~6個月的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是城商行,為4.01%;從目前已發行的產品來看,2021年1月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8%,發行主體以城商行為主。
普益標準研究員程陽表示,目前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高收益主要源於銀行讓利和產品運作兩個方面。「首先,在產品運作上,商業銀行可能會採取加非標、加槓桿等策略,以實現較高的收益率。其次,很多理財產品銷售對象為新客戶,且期限較短,主要在於銀行期望通過讓利,用高收益來吸引新客戶。目前零售業務因資本佔用少、挖掘潛力大等優點,正成為銀行的戰略增長點,其中財富管理業務的競爭日漸激烈,因此銀行願意在短期讓利給客戶,來獲取新的客源,而在市場利率波動下調的情況下,更傾向發行短期限的產品,避免長期承擔高昂的負債端成本。」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雪花認為,年底預計各銀行表內外理財業務或競爭激烈,銀行理財收益率環比將略有上升,但長期來說,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是趨勢。「且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央行實行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後期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但市場流動性仍較為充足,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壓力較小,產品利率也將有所壓降。」
為了搶奪新客戶、拓寬和下沉市場,在2020年底,部分銀行加大了對「開門紅」的「投資」。
某銀行培訓機構管理人士告訴記者,「開門紅」培訓每年都會做,但今年確實很火爆,該機構做的力度也較大。「2020年初,由於疫情的衝擊,部分銀行『開門紅』中斷,直接影響了全年的業績。到目前為止,疫情的影響還在,有些地區的『開門紅』仍受影響,但銀行不能坐以待斃。」該管理人士表示,今年他所在的機構推出了線上「開門紅」的培訓,授課對象為銀行董事長、行長、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開門紅」項目組成員,課程大綱主要包括,如何策劃「開門紅」主題、如何規劃指標、如何考核激勵、如何開展活動、如何管控項目等。另外,該人士還表示,今年其機構專門推出了惠普金融方面的課程,教授銀行如何做普惠金融「開門紅」,幫助銀行提升存款服務、賦能小微營銷、落實小微普惠、助力存貸一體開門紅。據其介紹,從國有大行、股份行到城商行、農商行都有他們服務的成員。
同時,記者注意到,今年有銀行在11月就開始了「開門紅」活動。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記者,從挑戰來看,「開門紅」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因此需要提早謀劃;從機遇來看,比往年提前也能夠未雨綢繆,做好充足準備,此外,2020年銀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收成不好」,一些銀行會將更多希望寄托在2021年。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胡小鳳亦認為,2020年受疫情影響,銀行業績不及以往,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各家銀行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為了在新的一年搶佔先機,一些銀行對「開門紅」活動寄予厚望,準備時間提前,考核力度也在加大。「2020年受疫情影響『開門紅』活動被迫中斷,預計2021年我國疫情將基本得到控制,但疫情帶來的後續影響還在發酵,『開門紅』活動的結果會比2020年好,但也不能抱有過高的期望,企圖用『開門紅』業績來拯救全年業績,功夫還是要下在平時。」
高息攬儲難以為繼?
相比於中小銀行,大型銀行對於「開門紅」則相對淡定。在採訪中,多位國有大行人士表示,目前還未收到「開門紅」的任務。
蘇筱芮認為,一是因為中小銀行在疫情中受到的衝擊較大行更嚴重,更加渴望打一場「翻身仗」;二是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不及大行,在負債端方面更依賴於儲戶存款,因此會對「開門紅」寄予更多厚望。「冬季來臨,疫情形勢不容樂觀,『開門紅』需要作出相應預案,因疫情防控臨時暫停營業應當如何應對。此外,根據近期監管動向判斷,網際網路存款業務有可能迎來嚴監管,時間未定,各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需要及時研判合規形勢,提前做好預案。」
胡小鳳亦認為,中小銀行相較大行面臨著更大的經營壓力和生存壓力,攬儲難度更大、攬儲需求更盛,中小銀行在「開門紅」活動中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利率,給出的優惠力度也更大,國有大行則壓降成本目的更明顯。
不過,記者注意到,今年通過「高息攬儲」方式獲得存款的情況不及往年。某城商行地方分行管理層告訴記者,2020年中期,該行曾推出一款年利率為4.2%的一年期大額存單產品,當時在同業中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但如今這款產品已經下架了,該行現在推出的「開門紅」產品收益也不及當時那款產品,要達到4.2%的收益率基本要存滿3年或以上。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定期存款3個月期平均利率是1.452%,6個月期平均利率是1.712%,1年期平均利率是2.013%,2年期平均利率是2.693%,3年期平均利率是3.386%,5年期平均利率是3.182%,定期存款最高利率為3年期產品,利率為3.386%。
蘇筱芮指出,隨著居民投資方式的多元化,儲蓄存款早已不是唯一選擇,也存在很多預期收益更高、模式更加靈活的「競品」與可替代方式,銀行面臨更廣範圍內的客戶競爭;同時,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機構的數位化轉型提速,各類業務線上化遷移是一個大趨勢,傳統銀行缺乏完整的商業生態,在獲客的獨立性方面能力不足,在流量巨頭面前缺乏議價能力,因此存在獲得低息負債的壓力。
「而且2020年通過高成本拉來的存款,現在放款時候會比較難,找不到合適的項目,無法覆蓋成本。2021年『開門紅』,我們只能小幅上調存款利率,通過加大營銷力度來吸引客戶。」上述城商行地方分行管理層如是說。
基於此,有銀行將2021年「開門紅」的重心轉移到了貸款領域。「對很多傳統銀行來說,『開門紅』主要是『拉存款』,但對於我們這種規模比較小的銀行而言,存款進來後如果貸款放不出去就掙不到利差。所以一般在年底,我們會和各對接渠道開始提前做投放的規劃。」某小型銀行人士如是說。
某城商行管理部人士表示,往年「開門紅」更多的是「拉存款」,今年存貸款並重,且各個支行不僅僅看總體量的增長,而是更注重有效的新客戶的增長。「銀行公眾號幾乎每天都更新營銷活動文案,變換花樣吸引更多的新客戶,且目前活動一般都是開始於12月,截止到明年4月初,與銀行明年一季度業績任務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