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點財經「楚商戰疫」策劃】
疫情籠罩下,醫護人員日夜奔忙在抗疫防疫一線,而眾多企業也在病房外的另一個「戰場」面臨著重大考驗。
支點財經將持續關注在這場「戰疫」中堅守企業本分、發揮社會責任,同時也在積極為明天尋找希望的湖北企業,講述他們的故事。
本篇報導對象為東呈國際集團,該公司總部位於廣東,公司董事長程新華是湖北鹹寧人,楚商聯合會副會長。目前,東呈擁有城市便捷酒店、宜尚酒店、柏曼酒店等品牌,在湖北布局的酒店數量在全國各省中位居第一。
核心導讀:
疫情對酒店行業帶來了哪些影響?損失巨大,東呈湖北區為何不選擇全面關店?東呈為疫情過後的復甦做了哪些準備?東呈還有哪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新冠疫情中,酒店行業無疑是損失最大的行業之一。現金流吃緊、行業告急、門店快被拖垮……一個個驚悚體的標題中,悲觀、恐慌的情緒在擴散,停業止損也成為了大部分酒店的選擇。
然而,截至2月8日,東呈國際集團(以下簡稱「東呈」)湖北區總裁來世明負責統籌的湖北區400多家酒店中,仍有超過100多家門店仍在營業。此外,東呈在全國布局的3000多家連鎖酒店中,也有約50%的門店在營業。
東呈總部位於廣東,公司董事長程新華1970年出生於湖北鹹寧,任楚商聯合會副會長。目前,東呈擁有城市便捷酒店、宜尚酒店、柏曼酒店等品牌,在湖北布局的酒店數量在全國各省中位居第一。
來世明向支點財經記者表示,湖北區大部分床位都免費提供給當地一線醫護人員住宿,累計接待量已達2萬人次,「酒店業是疫情的受害者,但同時,我們和大量同行都自發通過捐款捐物、免費服務醫護人員等方式支持疫情防控」。
酒店行業入住率已跌入谷底
疫情發生以來,一線醫護人員和相關從業者異常忙碌。與此同時,有大批消費類行業則處於難以運轉的狀態,譬如酒店業。
按照往年慣例,春節期間是酒店行業業績飆紅的時段。沒想到,蔓延到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大量訂單都被取消。
攜程啟動全球酒店退訂,由於訂單量巨大,1月23日客服熱線接到的電話數量增長8倍,在線客服峰值增長12倍,很多客服連續工作13小時。
此外,途牛、同程、驢媽媽等企業,在春節期間全員處理海量退單,一個平臺整個春節假期退單數百萬單,一天接10萬通電話,工作強度可謂前所未有。
退改高峰背後,旅遊產業鏈上的酒店從業者開始「沒活兒幹」。
酒店諮詢公司華美顧問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表示,春節期間各大酒店入住率下滑80%以上,有的不足4%,比非典期間的30%-40%還低。
酒店業普遍受到衝擊,哪些酒店損失更大?
「從酒店類型來看,經濟型酒店所受打擊會更大。從布局來說,位於湖北的酒店受挫最為嚴重。」來世明說。
這兩點,恰好都符合東呈的特徵。
東呈旗下品牌眾多,但數量最多的正是經濟型的「城市便捷酒店」。而湖北,恰恰是東呈重點布局的區域。
即便在全國範圍內,東呈其他門店多數葉門庭冷落,遭遇了實質性困難。
收入幾乎停止,成本則在持續增加。以東呈湖北區為例,目前400多家酒店每月物業租金支出就有1億多元。
「我們在湖北的酒店目前沒有盈利。『節流』已做到了極致,在疫情消失前,還看不到任何『開源』的空間。」來世明說。
「流著血戰鬥」
疫情持續時間難以預測,是堅持運營,還是暫時關停?
面對選項,絕大多數從業者選擇了後者。
當然,關停的酒店也要支付薪酬及租金;若長期停滯,員工也可能流失;未來重新開業後,得經歷一段爬坡期,才能到達穩定的入住率。即便如此,暫時關停也能極大降低運營壓力。
東呈的選擇,則是前者。
來世明負責管理統籌的400多家酒店中,有100多家還在堅持運營。
「如果單純基於經營考慮,是可以全部關停的。但我們想為社會作更多貢獻,服務就近醫務人員及其他急需住房的顧客。」來世明說。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一線的醫生、護士因離家較遠,又擔心感染家人,加班後就在辦公室和病床上睡覺。
知悉這些情況後,從1月21日開始,東呈湖北區陸續拿出6家酒店跟政府以及醫院合作,為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住宿。
1月23日武漢「封城」後,來世明第一時間向董事長程新華匯報情況,集團指示東呈湖北區騰出1萬間客房,免費接待一線醫護人員。
隨著疫情日益嚴峻,政府、醫院也徵用了東呈湖北區的部分客房。截至2月5日,東呈湖北區酒店接待68家醫院的醫護人員超過2萬人次。
部分被政府徵用的酒店還未商定費用問題,來世明向支點財經記者表示,「這些都是後話,只要對防控疫情有利,我們選擇『做了再說』。」
一些東呈門店即便關停,也大都是「迫不得已」:一部分是因當地政府要求暫時關停,一部分則是人員、物資達不到開店標準暫時關停。
實際上,有類似舉措的湖北酒店也並非東呈一家。
1月24日,除夕,27歲的武漢當地酒店老闆肖雅星牽頭髮起「武漢醫護酒店支援聯盟」,號召酒店從業者為武漢地區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住宿。
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醫生驛站」,聯盟酒店數從1月23日開始陸續增加,到1月30日共有318家酒店參與,東呈也是其中之一。
與此同時,聯盟也收到了各方送來的手套、消毒水、空氣淨化器等物資。截至1月30日,聯盟共接待6056名醫護人員。
然而,由於缺乏專業消毒設備,面臨高昂的運營費用,聯盟中的部分小型商戶難以承受這些「愛心成本」。
譬如,入住酒店的極少數醫護人員存在確診或疑似病例。這意味著,酒店人員每天在冒著風險進行接待工作。
聯盟不願讓小商戶冒險,於1月31日決定讓小商戶退出,只留下東呈這類連鎖酒店集團。因為它們背後,有相對強大的支持系統。
2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相關通知,要求各市、州、縣立即徵用位置相對獨立、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具備水電氣保障條件的賓館、酒店、招待所等資源,迅速改造為集中隔離點。
「對於政府的這一舉措,我們也在積極響應之中。」來世明說。
困難「一個接著一個」
「這次疫情中,旅遊行業在承擔巨大損失的同時,也表現了極大的擔當與付出。我們即是受害者,也是擔當者。」來世明說。
擔當者,自然會有壓力,資金僅是其中一項。
「在決定堅持運營並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住宿時,公司並沒有在成本方面考慮太多。但後續運營時,發現困難真的是一個接著一個。」來世明說。
其一,員工的恐慌情緒。
入住東呈的醫護人員是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天天接觸疑似感染者或確診者,酒店員工接待時會有不安情緒。
「開始時甚至有不少員工表示,如果真的接待醫護人員,他們就立馬辭職。」來世明說。
實際上,風險也確實存在。
來世明告訴支點財經記者,曾有位醫護人員前一天還來酒店居住,第二天就不來了,原因是被感染了。
來世明帶領管理人員先上一線作表率,同時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如果這時大家都辭職、什麼都不做,醫務人員住哪裡去?
「慢慢地,員工開始理解,從恐懼、害怕轉化為自發上崗服務。」來世明說。
其二,人員的短缺。
儘管不少員工對堅持營業予以響應,但由於種種原因,人員短缺依然存在。
「正常情況下,單個門店最少有20名員工,春節前員工都放假了,現在一個店就3-5個人。這些員工要長時間工作,很累、很辛苦,而且沒人換班。」來世明說。
靠幾個人支撐一兩天可以,但長時間很難堅持。因此,東呈湖北區酒店大都關停餐廳,降低布草更換次數,優先保障基本的住宿功能。
其三,防疫防控的壓力。
什麼都可以省,防疫防控相關環節則絕不能省。目前,東呈為湖北區域配置了大量口罩、84消毒液,對公共區域會定期消毒。
「如果有員工被感染,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面對他和他的家人。好在現在在崗員工不多,人少有人少的好處,照顧起來更有效果。」來世明說。
其四,加盟商的壓力。
在酒店行業,很多加盟商都並非全資投入,很多人邊開店邊還貸。疫情衝擊下,不少連鎖酒店採取相應對策支持加盟商,減免管理費成了基本動作。
對此,東呈也採取了一些措施,譬如減免加盟商管理費、提供融資幫助等,後續還會給予一定經濟扶持。
還有未來可能存在的壓力。
「譬如,疫情消失後,會不會有顧客認為這是醫護人員住過的酒店,不願入住,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來世明說。
有難題,也有希望
目前,還有一些亟須解決的難題。
「希望各地房東在有餘力的情況下,能體諒酒店的難處,減免或緩收租金,幫助酒店行業渡過難關。」來世明說。
此外,他還呼籲政府推出一些幫扶酒店行業渡過難關的政策。
「譬如,在水電氣、網絡、電視費用等事業性收費方面給予一定政策支持;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採取稅收返還之類的措施,為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在員工社保、公積金繳納方面給予一定補貼。」來世明說。
目前,東呈湖北區的口罩、84消毒液儲備充足,但來世明還希望給一線員工配上防護服、護目鏡。
「但由於武漢各處醫用物資短缺,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實現。」來世明說。
除了難題,還有希望。
譬如「非典」期間,不少酒店藉此時機進行裝修和員工培訓,也有客流相對穩定的高檔酒店另闢蹊徑,把大堂牆面、電梯廳、書報架、客房床頭櫃等區域包裝成商務信息發布的新產品,向企業銷售廣告位,從而獲得收益。
「非典」過後,全國出現了「報復性」的旅行和消費行情。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扛過了疫情的酒店企業會迎來春天。
那麼,東呈如何為未來的復甦做準備?
「這次疫情引發了全社會在安全健康方面的思考,我們在水處理、新風系統、空氣淨化方面可能會有更大投入,為客戶提供更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來世明說。
針對同行提出的「零接觸式智能入住設備」,來世明則表示尚在研究之中,「最終會拿出最穩妥可行的方案」。
安信證券相關研報表示,如果疫情能在2-3月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下半年(或在7-8月)旅遊服務等消費需求有望回暖。
無論是來世明,還是千千萬萬的酒店從業者,都在期待回暖日能更早到來。
END
記者丨蔣李
編輯丨何輝 吳玲
出品丨湖北日報傳媒集團 支點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