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紅色故事

2020-12-12 中國甘肅網

河西走廊綿延千裡,祁連山脈巍峨聳立。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為完成打通國際通道的重大使命,戰士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浴血奮戰,為革命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高臺縣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西端,是蘭新公路的咽喉要道,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1937年元月,西路軍與馬家軍血戰高臺,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在高臺城血灑沙場。

高臺是紅色的高臺,西路軍的精神在這裡傳頌。

沿著絲綢之路,西路軍紀念館、紀念園、遺址諸多,而位於高臺縣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是現今保存西路軍歷史最全面、權威的紀念館,這裡掩埋著董振堂、楊克明等3000多名西路軍革命烈士的忠骨。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秦際鎮/攝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瞻仰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對西路軍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 秦際鎮/攝

嚴格訓練講解員 講好西路軍故事

「我們及時將總書記參觀紀念館時的講話精神和2020年新年賀詞相關內容充實到了講解詞中。」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館長朱德忠向我們介紹道。

為了講好西路軍的故事,館裡會派遣講解員參加全省、全國的講解比賽,館內還會定期進行崗位練兵,藉此提升講解員的講解水平。

講解員在館內向我們講解 秦際鎮/攝

完善西路軍的研究也是講解員們的職責,他們通過不斷地閱讀、採訪來挖掘西路軍史料。「冬天,我們集中狠狠地看書。」紀念館宣教科科長王麗霞鏗鏘地說道,紀念館在冬天的遊客比其它季節少得多,對講解員們來說,這是一年中最寶貴的學習時間。

西路軍的史料越來越難獲得了,因為親歷者越來越少,而且在世的親歷者往往由於年齡過大,很難重述當年的歷史。因此,他們的採訪重心放在了西路軍戰士們的後代上。

王麗霞剛來的時候20多歲,正值青春年華。那時候這裡還叫「高臺烈士陵園」。她坦言:「那時候蠻委屈的,這兒只有我們講解員。」 講解員每人分一塊地,種樹、施肥、除草、打藥全是他們自己來;住在鐵皮搭起來的值班室裡,沒暖氣,只能架煤爐取暖;在冬天,紀念碑前的雪掃不動,下一天雪要打掃三天。

可是講著講著,就有感情了:「我們現在的生活真的是很幸福的,因為我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之上。每當自己遇到困難、感到辛苦,就想想西路軍老前輩,我們的那些辛苦都不算事兒。」

王麗霞接受我們的採訪 秦際鎮/攝

從2006年到2020年,王麗霞已經在這裡講了14個年頭,儼然一名身經百戰的「老講解員」。

每一個新講解員都要經歷嚴格的訓練。新人來了先背詞,再由老一輩優秀講解員進行示範講解,新講解員練習試講,「反覆這個過程直到我們覺得合適了,再送去參加比賽,參加市級、省級、國家級的紅色講解員培訓班。」王麗霞說道。此外館裡還要請武裝部教官對新講解員進行軍訓,規範站姿、走姿。

這支優秀的講解員隊伍,不僅服務遊客,還主動走出去。他們進機關、軍營、學校、社區,到處都有他們宣講的影子。

藉助新媒介 「雲上」講故事

紀念館在今日頭條、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註冊帳號,派專人運營,定期宣揚西路軍精神。

疫情期間,紀念館開展了雲課堂,利用網絡直播宣講西路軍故事,弘揚革命傳統。

王麗霞正在網絡直播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圖

今年,紀念館藉助甘肅省數字文化展示平臺製作的VR全景展被退役軍人事務部列入全國首批5個VR展示烈士紀念設施。清明節期間,超過50萬人通過VR全景展進行了「雲祭掃」。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VR全景展體驗 張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圖

館裡的紅色故事講得更好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悲壯無畏的西路軍,來訪者也就更多了。朱德忠說:「今年6月以來,我館共接待遊客23.6萬人次,同比增長31.5%,參觀遊客不斷向周邊地區擴展延伸。」

高校、國企等機關單位來紀念館瞻仰、獻花 秦際鎮/攝

建設影視基地 開展紅色教育

「血戰高臺」是西路軍革命歷史中慘烈悲壯的一場戰役。1937年1月,馬家軍在大炮的掩護下,比西路軍六七倍的兵力襲擊高臺城。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率領部隊頑強抗爭,視死如歸,最終壯烈犧牲。

在高臺縣黑泉鎮九壩灘,血戰高臺復原場景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一個微縮版的高臺縣城已經雛形初顯,城內設置了車馬店、醋坊、酒坊、炒炮店、鐵匠鋪、當鋪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商鋪。

血戰高臺復原場景一角 秦際鎮/攝

「目前整個項目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只剩下裡面的做舊和裝飾、裝修、裝潢。」高臺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閆志表示,該復原項目建成後,根據西路軍「血戰高臺」戰役史料改編的電影《血戰高臺》將在此拍攝,該電影將在2021年7月1號前上映,「這是建黨一百周年的獻禮影片」。

拍攝紅色電影得到了高臺縣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我們和企業聯合向全縣發了一個徵集老物件的通告,然後咱們高臺縣的很多群眾啊,就把他們家裡的老物件,罈罈罐罐、舊家具、舊家電,無償地捐給咱們了。」閆志說,自己也深受感動。

電影拍攝完成後,老縣城的復原場景將建設成為一座影視基地,這些老物件將作為固定內容陳列在影視基地。到時候,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後60年代、70年代的電影都可以在此取景,影視基地將作為持續講好西路軍故事的環境載體,供給源源不斷的紅色電影產出。

最近,中央電視臺準備和甘肅省委宣傳部協作拍攝一部電視連續劇《英雄的旗幟》,主要講述西路軍西渡黃河以後一直到新疆哈密的這段歷史。獲悉消息後,閆志和同事們到蘭州與甘肅省委宣傳部進行了溝通協調,最終,甘肅省委宣傳部同意把《英雄的旗幟》的拍攝地放在高臺縣的影視基地。

影視基地建成後還將承擔紅色文化教育功能,配套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面向各機關單位、企業公司開展紅色文化宣講教育實踐活動。

挖掘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和血戰高臺影視基地僅是高臺縣「1+8」紅色旅遊項目布局中的兩個細分項目,九個子項目通過旅遊的方式來整合。總項目投資79.64億,高臺縣耗費巨資,旨在建設一個全國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研學基地。

閆志向我們介紹高臺縣「1+8」紅色旅遊綜合項目

在這個研學基地裡,既有四季皆紅的中華紅葉楊遍布河西長徵文化體驗景區,又有包含紅色記憶博物館、紅色書報博物館、紅色繪畫博物館等六大展館的紅色主題公園,也有客棧、廣場、書院、戲樓、體驗街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紅色旅遊小鎮。

在「1+8」紅色旅遊綜合項目之外,高臺縣政府組織編撰了一套紅色高臺文化旅遊叢書。這套叢書把西路軍的一些故事、歌曲、文物,還有高臺的風物、美景、美食做了完整、系統的介紹。

影視戲劇作品不只有《血戰高臺》《英雄的旗幟》,縣政府還組織人手編了其它相關的影視劇本,排了一些歌舞劇和小品。

此外,縣政府把8月定為高臺縣的紅色文化月。閆志表示,設立紅色文化月是在「向總書記匯報這一年以來咱們所做的一些工作」。

在紅色文化月,縣政府將和中央黨校一起在高臺召開紅西路軍精神座談會、宣講報告會。月內,高臺縣還將舉辦紅色文化藝術作品採風創作展示比賽、紅色文化旅遊商品(產品)創意大賽和紅色專題晚會等活動。

為了講好西路軍的紅色故事、傳承西路軍的長徵精神,高臺縣政府和人民群眾擼起袖子,卯足了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的指導。

西路軍精神正在神州大地上傳頌,西路軍的紅色基因,漸漸融入華夏兒女的血脈中。

(作者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生;指導老師周兆瑜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相關焦點

  • 張掖高臺縣舉辦「講好西路軍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座談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講好西路軍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座談會現場&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
  • 張掖高臺:講好紅西路軍故事 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英勇西徵、血沃祁連,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同國民黨軍隊殊死搏鬥,用生命築起頂天立地的精神豐碑,留下光輝的紅色印記。莊嚴肅穆的中國工農紅軍英雄紀念碑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23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永新勇做弘揚井岡山精神先行者
    重走紅軍路、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聆聽紅色故事……自11月28日縣領導及各鄉鎮場、各部門、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齊聚三灣帶頭踐行以來,永新縣黨員幹部都自發地在行動。這是該縣勇做弘揚井岡山精神先行者,致力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一個縮影。做弘揚井岡山精神的先行者,永新有底氣、有信心、更有優勢。
  • 雲鄉革命史跡陳列館開館 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張元醒對雲鄉革命史跡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表示祝賀,並要求址山鎮等有關單位加大對張懷樓及張帝榮等烈士的宣傳力度,通過收集展示更多的史料、拍攝宣傳片等形式,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資政育人的作用。
  • 江蘇睢寧: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革命故事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顧士剛 卓士超)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等,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2月13日,睢寧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赴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通過參觀照片、實物、油畫、場景等,開展「不忘國恥、砥礪前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 《紅色高臺文化旅遊叢書》正式發行
    新甘肅客戶端高臺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範海瑞)8月20日,在張掖市和高臺縣舉辦「講好西路軍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座談會上,《紅色高臺文化旅遊叢書》舉行了發行儀式。《紅色高臺文化旅遊叢書》發行儀式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範海瑞 攝據了解,為進一步講好西路軍的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高臺縣大力實施紅色文化精品工程,組織編撰了《紅色高臺文化旅遊叢書》,該書分《西路軍魂》《高臺印象》《高臺詩韻》《高臺味道》《高臺故事》《高臺放歌》六冊,集中展示了高臺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對人們全面了解西路軍歷史、探尋紅色高臺文化、領略大美高颱風採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 優秀紅色故事展播——高臺血戰的慷慨悲歌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河北故事,為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省紅色旅遊協會聯合舉辦河北省紅色故事系列公益展播活動。共推選匯集全省300餘部音視頻作品,230餘部作品在網絡評選頁面展出,經過網上展評,共吸引群眾投票510餘萬人次,經過層層遴選,最終確定了75部優秀紅色故事,入圍展播名單和各組十佳紅色故事講解員名單。
  • 上杭縣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上杭故事」專題講座
    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近日,上杭縣關工委、縣教育局、團縣委、縣法學會聯合在上杭縣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基地開展2020年「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上杭故事」專題講座,來自上杭四中的近300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 陽光助學特別報導丨紅色熱土 高臺縣傳承西路軍精神 打造紅色文化...
    總書記叮囑在場人員:「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熱土建設好。」雖然都已經七八十歲高齡,但他們都欣然受邀前來參加由中共張掖市委宣傳部、中共高臺縣委、高臺縣人民政府舉辦的「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系列活動。8月20日一大早,紅西路軍後代來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向曾跟他們的父輩一起並肩戰鬥的烈士們敬獻花籃,默哀憑弔,並參觀了「血戰高臺」場景復原項目以及紅色記憶——毛澤東像章陳列館。
  • 【紅色旅遊】張掖高臺:善做「加法」讓紅色旅遊持續升溫
    「為了使紅色旅遊講解在內容、內涵上有所創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以講好紅西路軍故事為切入點,對館內講解員進行集中學習、交流探討,及時調整講解服務流程,在節假日全面推行散客定時講、團隊隨時講、中午時段擇機講的服務機制,主動為遊客提供全天候和高質量的講解服務。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首站到達景泰縣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推動全省紅色旅遊創新融合發展,把紅色文化制高點優勢轉化為紅色產業優勢,引導、鼓勵廣大遊客走進紅色旅遊景區,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8月17日,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高臺做好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文章
    高臺做好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文章張掖日報記者段海西部紅色文化影視城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做舊,電影《血戰高臺》即將在這裡開拍;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遊客不斷……近年來,高臺縣按照「立足高臺、面向全國,突出重點、打造龍頭,錯位互補、各具特色」發展思路,把「紅色高臺」作為「亮點名片」來打造,加快推進紅色文化旅遊發展
  • 道縣:走進紅色課堂 傳承紅色基因
    本網訊 5月31日,道縣舉行「樹湘精神」進校園暨「走進紅色課堂、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研學教育活動啟動儀式。要求各學校將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十個一」活動任務,即上好一堂紅色教育課、唱響一首紅色主題歌、觀看一部紅色影視片、傳承一段紅色英烈情、組建一個紅色宣講團、編寫一套紅色學習冊、參觀一次紅色紀念地、開展一次紅色研學行、舉辦一次紅色書寫畫、打造一批紅色示範校,同時與「向日葵工程」有機結合,創建全縣學校德育教育品牌。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合水縣:發展紅色旅遊 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合水縣把加快紅色旅遊開發、以建設紅色旅遊縣為目標,積極推廣紅色旅遊資源,營造健康濃鬱的紅色旅遊氛圍。日益彰顯的區位優勢、日臻完善的交通條件,讓該縣紅色文化日益凸顯,發展紅色旅遊的條件逐漸成熟。 8月18日,「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方大故事
    該公司黨委緊緊圍繞公司既定目標任務,通過強基固本,激發廣大黨員和員工幹事創業的原動力,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戰鬥力、向心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增優勢,強化黨建、宣傳、福利精準執行、產業扶貧和後勤服務保障等各項工作,對內凝聚人心,對外講好方大故事,推動企業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工作深入開展,努力營造企業良好的發展氛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 張掖高臺:善做「加法」讓紅色旅遊持續升溫
    建設紅色旅遊精品景區近兩年,高臺縣在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旅遊文化及革命傳統實踐教育方面,持續打造「紅色高臺」旅遊名片,以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為依託,將革命歷史運用聲音、圖像、動畫、數字互動等科技手段還原,使紅色旅遊由靜止向動態轉型。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合水縣:發展紅色旅遊 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合水縣把加快紅色旅遊開發、以建設紅色旅遊縣為目標,積極推廣紅色旅遊資源,營造健康濃鬱的紅色旅遊氛圍。日益彰顯的區位優勢、日臻完善的交通條件,讓該縣紅色文化日益凸顯,發展紅色旅遊的條件逐漸成熟。 8月18日,「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湖南會同:用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目標,在全縣中小學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紅色校園文化,豐富了青少年學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涵,讓紅色精神入腦入心。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的人知道粟裕將軍光輝的一生 ,學習粟裕將軍的光輝歷史,學習粟裕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年逾七旬的羅本義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粟裕紀念館的退休講解員,老人已經連續30年為會同縣林城鎮第一完全小學,義務宣講粟裕大將的故事。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以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近年來,漢中市因地制宜,利用厚重的文化資源將紅色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在中小學教育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有效推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塑魂魄,精神代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