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番薯煨番薯 從化番薯美食節樂趣多

2020-12-14 新快網

新快報訊 記者鄧毅富報導 11月15日,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舉辦第九屆高山番薯美食節,不斷擴大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快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第九屆高山番薯美食節為期1個月,遊客可來此體驗挖番薯、煨番薯的樂趣。從化良口鎮高山番薯品種主要有白心薯、黃心薯、紫心薯、花心薯、一品紅番薯等品種。

從化區良口鎮達溪村村長陳常東介紹,今年達溪村的番薯大豐收,為了拓寬番薯銷量,良口鎮聯合從化區農村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和廣州市郵政局推行「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力爭形成一個產業鏈,進一步拓寬番薯銷路,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銷售農產品。

在昨天的開幕式上,主辦方邀請了粵菜師傅工作室的大師現場指導良口的粵菜名廚烹飪特色番薯宴,讓遊客大飽口福。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挖番薯煨番薯 從化高山番薯美食節開幕
    挖番薯煨番薯 從化高山番薯美食節開幕金羊網  作者:張豪 黃利誼 李曉彤  2020-11-28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豪 通訊員黃利誼 李曉彤挖番薯、煨番薯、番薯宴……這個月吃貨來廣州從化就有口福了。
  • 現場挖番薯煨番薯!廣州從化高山番薯美食節開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通訊員 黃利誼、李曉彤挖番薯、煨番薯、番薯宴……這個月吃貨來從化就有口福了。11月27日,從化區良口鎮第十屆高山番薯美食節在良口鎮達溪村開幕!活動持續至12月27日,為期一個月。本次番薯美食節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從化高山番薯美食節開幕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黃利誼)挖番薯、煨番薯、番薯宴……這個月吃貨來從化就有口福了。11月27日,從化區良口鎮第十屆高山番薯美食節在良口鎮達溪村開幕。活動持續至12月27日,為期一個月。據了解,本次番薯美食節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高山番薯美食節來了,一起來從化品嘗番薯吧!
    高山番薯美食節來了,一起來從化品嘗番薯吧!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19-11-15 此次美食節將持續到12月15日,為期一個月時間,市民遊客可以到現場體驗挖番薯、燴番薯等農耕樂趣。
  • 從化區良口鎮第八屆高山番薯美食節—— 「品嘗高山番薯,徒步休閒小鎮」暨溪頭.開山節
    ☑ 打造旅遊+美食小鎮良口鎮良明美食街、各農家樂以及酒店將推出以番薯為特色的美食;遊客在品嘗高山番薯美食的同時,可以到達溪村、合群村、赤樹村、團豐村、和豐村等番薯產地進行農耕體驗,也可到碧水灣、文軒苑、崴格斯、都喜泰麗、卓思道等周邊溫泉酒店享受世界珍稀溫泉,消除一天疲勞;還可以到周邊景區千瀧溝大瀑布、溪頭旅遊村、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等遊玩。
  • 挖番薯:「四季香」品種
    5月18日上午9點,小編如約來到黃嶺白石村跟隨李叔夫妻去地裡挖番薯除了重溫兒時勞動場景他家種植的「四季香」品種小編在五年前無意中吃過一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限遐想也許,我們這些農村吃番薯長大的孩子無論如今坐在都市甲級寫字樓抑或人在異國他鄉從某個角度來說
  • 吃吃吃吃吃貨們都上從化良口啦!「高山番薯美食節」已經開始
    又香又甜的高山番薯、挖番薯燴番薯等農耕樂趣,等著大家來品嘗、來體驗~良口鎮高山番薯品種主要有白心薯、黃心薯、紫心薯、花心薯、一品紅番薯,進一步拓寬番薯銷路,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銷售農產品,讓全國各地的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品嘗到美味的高山番薯。
  • 壘窯焗番薯 田野找樂趣
    冬日暖陽高照,正是焗番薯的好時節。19日上午,陽江首屆番薯窯大賽在陽東區大溝鎮新梨村舉行,一百多名市民攜家人好友參加活動,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燒熱窯後,將雞蛋、番薯、玉米一一放進去,靜等半個小時,焗熟食物的香味四散開來。市民迫不及待的取出食物,吃一口又香又甜的烤番薯,幸福之情溢於言表。許多市民大呼,好似重回童年時光。市民:想老有所樂,所以特意報名參加這次活動娛樂一下身心。焗窯是我們以前小的時候經常會搞的活動,特別是我們下鄉那會,經常會去焗窯,今天做這個可以回味一下小時度過的愉快時光。
  • 《番薯物語》
    「披著蓑衣啃番薯」,說的是缺衣少食,沒得穿沒得吃。「無牙佬吃番薯葉,吞下半截還要拉出來」「吃酒下番薯,肚裡發酵」,說的是吃得了,要吞得下,還要消化得了。「吃番薯醮蒜汁」「吃了山藥換番薯」「糯米換番薯」「火塘邊烤番薯」「番薯烤成灰」「小米煮番薯,稀裡糊塗」「喝了番薯燒酒」,說的是行為不得法、不周全。
  • 冬天的客家,有一種記憶叫「番薯」
    在那個還不知道零食為何物的年代客家人小零嘴中肯定就有「番薯」的存在~那是上學或歸家路上最常見的零食縈繞了整個童年時代客家諺語云,「嫁妹莫嫁竹頭背,毋系番薯就系豬菜」,意思說的是舊時社會普遍貧窮,不願將自家女兒嫁到竹頭背後更窮困的山林去,因為山多陡峭
  • 夜讀|又到番薯飄香時
    穀雨時節,番薯藤已長出一兩米,父親把番薯藤剪下,裁成二十多釐米長的苗,捆成一把一把的,挑到地裡栽種。栽種時要兩人配合,小孩負責遞苗,大人一手用小鋤頭在田壟上掘開一個口子,一手接過番薯苗插入地裡,再把土壓實。番薯一年可以種兩季,俗稱「早季薯」和「晚季薯」。番薯剛栽下時,每天早晚都要澆水,晴天還要用樹枝遮蓋,防止被曬蔫。番薯苗生根後,藤上就長出新芽,再過一段時間就要拔草、牽藤、鬆土、施肥、抓蟲、驅鼠。
  • 番薯火了 是福清的一種特色美食
    番薯火了 是福清的一種特色美食時間:2019-04-12 13:08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番薯火了 是福清的一種特色美食 福州新聞網 番薯火了 多種番薯製品參選福州傳統小吃 番薯丸是福清的一種特色美食。
  • 高山農家美食,番薯華麗轉身,甜如棗
    當時正是筍乾旺季,唐田村山高路遠,很多留守老人的筍乾無處銷售,老年人挖筍、制曬筍乾,非常辛苦,如果筍乾無處銷售,汗水白流,辛苦白費。 美紅姑娘幫老人們銷售筍乾,令老人們感動不已,溫馨的場面至今耿耿於懷。 當時決定,待到金秋葉黃時,再去看望美紅姑娘。
  • 天氣冷了,我們到野外烤番薯去!附:番薯吃法大全及功效
    野外用泥塊、石頭等搭一個窯,燒得通紅,然後把最新鮮的番薯扔到窯裡,將窯弄塌,過一會兒番薯就能吃了,香飄十裡!剛從地裡挖出來的番薯,把皮削掉,直接吃,又脆又甜,鮮嫩多汁,味道好極了。不過吃多了容易肚子疼。
  • 茶園番薯幹
    期間,他開闢莊園,進行番薯種植試驗,並將研究成果寫成《甘薯疏》一文,詳細的介紹了紅薯的種植方法。   由於這些官員和學者們的努力,番薯開始走向全國,並逐漸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旱作糧食作物。   數千年來,中國的人口一直在1億以下,而紅薯的種植,使中國擺脫了困擾人口增長的糧食問題,到清末人口猛增到4億多。
  • 番薯是什麼?紅薯和番薯怎麼區分?
    為什麼紅薯叫番薯紅薯的字是外國的意思。明朝時,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和他的兒子陳經綸在呂宋做生意多年,看到當地種植一種叫做「紅薯」的塊根作物。根「大如拳頭,皮紅心脆,汁多,生吃熟吃,產量高,耐瘠薄」。考慮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紅薯引進中國。
  • 同安人的番薯情結
    一天三餐就有兩餐,家家戶戶一般早上是番薯糜,晚上也是番薯糜,中午才有一頓米飯。更小的時候,也有過三餐都是番薯糜的時候。同安以丘陵、濱海臺地為主體,氣候溫熱,降雨量少,風大沙多,水源較缺,以旱作為主,糧食單產低,更不用說需要水滋養的水稻種植了,稻穀的收成遠遠不足以供應一家人一年的糧食需求,平時能吃上白白的大米飯,很是困難!
  • 【身邊藥草】之:番薯
    《閩書》:番薯,萬曆中閩人得之外國。瘠土砂礫之地,皆可以種。其莖葉蔓生,如瓜萎、黃精、山藥、山蕷之屬,而潤澤可食。中國人截取其蔓咫許,剪插種之。 2.《農政全書》:薯有二種,其一名山薯,閩、廣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則土人傳雲,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因此分種移植,略通閩、廣之境也。兩種莖葉多相類。
  • 煤爐上的番薯
    貪玩的我,趁著開鍋時留在窗戶上的哈氣在玻璃上亂畫,一陣兒畫到肚子「咕咕」叫了,就和父親吵著要那烤在爐子上的番薯來糊嘴。    冬天日短,近黃昏的時候,父親洗好番薯擱在帶箅子的鍋裡隔水蒸,小煤爐上熱氣騰騰,燻著屋頂昏黃的燈泡都快要睡著了。蒸好的番薯就是晚飯的乾糧,皮薄色紫的番薯很甜,我一手抓一個,坐在小板凳上吃著很開心。
  • 番薯、馬鈴薯、木薯「三兄弟」,為何唯獨番薯被全世界窮人「排擠」?
    2、馬鈴薯 馬鈴薯又稱土豆、山藥蛋、洋芋等,而馬鈴薯一詞最初記載於康熙年間的《松谿縣志食貨》,其約於十七世紀經(稍晚於番薯入華時間)傳播進入中國,距今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而它在世界上的歷史則更悠久淵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