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深,葉已黃,層林盡染,色彩斑斕。
說好了的,漫山葉黃時,再上四明山,看望回鄉助農的美紅姑娘。
認識美紅姑娘,純屬偶然。
2020年5月1日,我到四明山深處的唐田村欣賞漫山紅楓,被唐田美景深深震撼。
5月8日,我在網絡發布了一則唐田美景的視頻。
有個叫「四明杉麓」的網友,看到視頻後留言說:「老家太美了。我今年正好30歲,已回到家鄉,開始田園生活。」
這條留言引發了我的極大好奇心,30歲的年輕人,為什麼重回山區生活?
我和「四明杉麓」取得了聯繫,她的名字叫唐美紅,重回唐田之前,網名叫「美紅姑娘」。
美紅姑娘出生於1992年初,農曆1991年底,按寧波人的虛齡算法,今年30歲。
90後年輕人,願意重回山區,助力家鄉發展,難能可貴!
7月11日,我約上幾位好友,專程到唐田看望美紅姑娘。
當時正是筍乾旺季,唐田村山高路遠,很多留守老人的筍乾無處銷售,老年人挖筍、制曬筍乾,非常辛苦,如果筍乾無處銷售,汗水白流,辛苦白費。
美紅姑娘幫老人們銷售筍乾,令老人們感動不已,溫馨的場面至今耿耿於懷。
當時決定,待到金秋葉黃時,再去看望美紅姑娘。
11月1日,星期天,如約再赴四明山。
這一次,見識了四明山區特有的農家美食:番薯棗子。
四明山鎮,是四明山區的核心地帶,這一帶沒有工業汙染,但有美景和原生態的高山農家美食。
番薯棗子就是四明山區的一道特有美食。
番薯棗子,由番薯經過特定的烘烤工藝製作而成,美味可口,粘嘎嘎甜咪咪,軟糯柔韌,甜如蜜棗,故名番薯棗子。
美紅姑娘和親鄰一起製作番薯棗子,由此也知道了番薯棗子的製作過程。
看似簡單的番薯,經過嚴格的烘烤工藝,歷時三天,華麗轉身,成為了一道甜蜜的高山農家美食。
製作番薯棗子的番薯,全都是本地自產,海拔高,無汙染,原生態的土地,保證了原料之優質。
番薯從地裡挖回來後,要晾曬一段時間,讓水份大量散失,以保證糖份濃度。
經過長期晾曬的番薯,削皮,洗淨,再開始烘蒸。
烘蒸的過程也有講究,先猛火,再溫火,前後三四小時,熟透泛紅,恰到好處。
蒸好的番薯,再轉移至烘床上,正式進入烘烤過程,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著番薯的口感。
隨著現在技術的進步,有些地方烘烤番薯棗子採用了電烤箱,但是技術的進步卻無法保留傳統的風味。
因此,四明山番薯棗子的烘烤過程,並沒有採取簡單省事的電烤箱,而是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木炭火烘烤工藝。
烘床下面生著木炭火,火候、溫度、時間,決定著番薯棗子的口感度,經過兩輪恰到好處的烘烤,番薯棗子的糖度和柔韌度達至最佳口感,軟韌香甜。
火烤番薯的傳統風味,依然保留。
現在的番薯可以採用真空包裝,天南海北,皆可品嘗到香甜如蜜的番薯棗子。
番薯棗子,作為休閒食品,也是饋贈佳品。
旅行途中,美景與美食,是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