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09:21:35 來源:證券日報
中小板上市公司雲南旅遊近日又惹上了麻煩,其孫公司雲南世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博國旅」)被監管部門點名,再度登上「黑榜」。
11月12日,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今年10月份旅行社「紅黑榜」名單,「黑榜」列示的6家旅行社名單中,雲南旅遊的控股子公司雲南省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國旅」)的全資子公司世博國旅赫然在列。而且,世博國旅登上這樣的「黑榜」已不是第一次了。
針對投資者的投訴,《證券日報》記者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對雲南旅遊存在的系列問題進行了實地取證調查後發現:近年來雲南旅遊造血能力逐漸下降,現金流告急;旗下子公司世博園景區因上百億元投入大改造,何時恢復正常經營還沒有確切時間;子公司恐龍谷被收購後持續虧損,母公司「輸血」難以續命,成為上市公司的沉重包袱。
雲南旅遊孫公司
年內連續上榜「黑名單」
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的「紅黑榜」顯示,在「黑榜」名單上,雲南旅遊的孫公司世博國旅位居第三位。
《證券日報》記者從有關監管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中發現,今年7月至10月期間,世博國旅每月都上榜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的「黑名單」,還曾在今年8月份被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責令整改。不僅如此,世博國旅的母公司雲南國旅也經常見榜。
世博國旅的母公司是雲南旅遊的控股子公司雲南國旅,2018年12月,在業績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卻被雲南旅遊的控股股東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博集團」)注入上市公司。2018年至2020上半年,雲南國旅的淨利潤持續縮水直至虧損。
今年以來,隨著旅遊業復甦,雲南省繼續加大對旅遊營商環境的整治力度。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披露稱,雲南省今年以來共查辦涉旅案件614件,涉案金額942.24萬元;吊銷旅行社經營許可證9家,吊銷導遊證6人。此外,自去年5月遊客購物「30天無理由退貨」制度全面實行以來,雲南省已累計為遊客辦理退貨3875件,退款金額2966.73萬元,遊客滿意度達99%以上。
強制購物+辱罵遊客
世博國旅屢遭投訴
「紅黑榜」爆出的遊客與世博國旅的「投訴爭議」,要從11月3日的「雲南省委書記的留言板」說起。一名對世博國旅強買強賣行為表示不滿的遊客,直接將投訴信息寫到了留言板上:「本人於2020年10月13日至24日參加了世博國旅的古徽州旅遊團,合同號為DJ200924JB27EE,要投訴的是世博國旅及帶團的導遊高源」。
該遊客投訴的具體細節十分詳細:首先是虛假合同。該遊客認為,繳費金額和當初合同標明的內容不一致,且公司未開具相應發票。其次是世博旅遊擅自給遊客拼團,將部分遊客獨立成團後再次收費。第三,預定的酒店住宿環境惡劣,未達到許諾的標準。第四,對遊客的質疑。世博國旅方反而質問遊客,為何參加夕陽紅旅行?第五,也是最嚴重的指控,是強行帶遊客進店購物。當與遊客發生意見分歧後,世博國旅員工直接辱罵遊客,性質惡劣。
對於屢上「黑榜」以及遊客投訴等問題,《證券日報》記者發採訪函給雲南旅遊後,上市公司董秘郭金表示:「經公司核實,除部分投訴受疫情影響尚在處理中,大多數投訴都是他人冒用世博國旅名義開展業務引發的,公司已到屬地派出所進行了相應報備,同時也積極與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進行情況報備與溝通,公司將全力配合處理好世博國旅的旅遊投訴案件。」
隨後,《證券日報》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世博國旅在今年7月至10月期間曾屢上「黑名單」,都是因為遊客多次投訴所致。據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披露的信息顯示,早在今年8月份,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就約談了10家旅行社,因旅遊服務質量問題、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被遊客投訴,因涉及違法行為被旅遊行業主管部門處罰。其中就包括雲南旅遊旗下的兩家旅行社世博國旅和雲南國旅。世博國旅當時被列入「昆明市旅遊行業重點監管企業及不合格供應商」第五期名單,被實施重點監管。
昆明市旅遊監察支隊先約談10家旅行社,隨後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並要求上榜的10家旅行社停業整改一個月,並將這些旅行社在昆明數字旅遊管理平臺、雲南旅遊組合保險平臺的帳號關閉。
但萬萬沒想到,剛剛完成整改的世博國旅,如今再次踩雷並被投訴。對於公司是否在認真整改的問題,雲南旅遊董秘郭金解釋稱:「大多數是他人冒用世博國旅的名義開展業務引發的投訴」。
中銀律師事務所崔傑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財務情況應納入信披範圍,對於子公司或孫公司的違法事項,上市公司應該予以整頓並做好內控。如果該事項屬於重大違法,可能會影響上市公司整體運營,監管部門也會在關鍵節點發出關注或問詢函,甚至會對公司及相關高管給予處罰和罰款。」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雲南旅遊相關公告後發現,對於子公司雲南國旅和孫公司世博國旅因違規遭到處罰一事,上市公司在公告中並沒有披露是否有同行冒充或是有其他公司或零散從業人員掛靠孫公司。
注入不良資產
這個「鍋」該誰背?
公告顯示,2018年12月,雲南旅遊宣布收購世博集團持有的雲南國旅51%股權,受讓價格為810.84萬元。根據資產評估報告,雲南國旅於評估基準日2018年8月31日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1589.88萬元,與淨資產帳面值相比,增值率高達424.59%。
雲南旅遊年報數據顯示,雲南國旅2018年實現淨利潤9.42萬元,2019年為17.59萬元,2020年上半年一度虧損254.48萬元,淨利潤持續縮水。按照這一發展態勢,雲南旅遊當年收購雲南國旅所投入的810.84萬元資金,恐怕三年後難以收回成本。
既然雲南國旅在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前後一直業績不佳、問題不少,雲南旅遊為何會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郭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道:「是為了積極拓展全域旅遊服務,聚焦旅遊主營業務,強化核心板塊業務發展。此次併購,有效解決了世博集團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
雲南旅遊也在收購當年的年報中強調,本次股權受讓,目的是為了推進實施世博集團的大股東華僑城集團「文化+旅遊+城鎮化」戰略,拓展全域旅遊服務,聚焦旅遊主營業務,強化核心板塊業務發展。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股東為了解決與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應慎重考慮標的盈利能力。如果一味將不良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很可能會拖累上市公司自身發展,並成為包袱,中小股東的利益也將受到損害。
投資者李先生更是表達了不解:「一開始就預示虧損風險大,明知道虧損也要吃進,這個責任該誰來承擔?這個『鍋』我們小股東不背」。
世博集團承諾函顯示,2013年5月,雲南旅遊進行資產重組時,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世博集團曾承諾:將控股的雲南省中國旅行社(現名為「雲南中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中旅」)以及雲南海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外國旅」)注入上市公司。
5年之後,雲南中旅已成為雲南報業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下屬全資子公司。海外國旅至今仍未達到注資條件,甚至也上過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的「黑名單」。最終,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由「雲南中旅+海外國旅」換成了雲南國旅。但這種行為是否合規合法?亟待上市公司進一步公告解釋。
對於世博國旅上榜「黑名單」後的整改問題,郭金解釋稱:「世博國旅接到整改通知後,已在積極整改,要有效處理投訴,降低投訴率。」但對之前的投訴具體如何處理,遊客對處理結果是否滿意,郭金並未進一步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雲南旅遊旗下公司出現麻煩的不止一兩家。雲南旅遊的另一家子公司恐龍谷的債務水平居高不下,財務費用入不敷出。2014年,雲南旅遊收購江南園林有限公司時,後者的資產收入也被質疑造假。今年10月份,因福利待遇糾紛,雲南旅遊旗下子公司昆明世博園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也被多名員工告上法庭。
對於雲南旅遊的其他問題,本報還將繼續跟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