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希林
11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部網站發布的一則名為《關於發布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的公告》(下簡稱「公告」),引發網友關注:
《公告》稱,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印發〈旅遊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將馮輝、趙媛媛兩人列入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有效期為3年。其中,馮輝擔任主要負責人的旅行社被吊銷業務經營許可證,趙媛媛被吊銷導遊證。
這兩人為何會被列入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
導遊強制遊客購物:
「一小時兩萬塊,來了就得花錢」
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馮輝、趙媛媛分別為今年「桂林市一導遊強制要求遊客一小時花兩萬」新聞事件中的涉事旅行社總經理及涉事導遊。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6月10日晚,一則「這個導遊好囂張」的視頻在相關媒體傳播並引發廣泛關注。視頻中,疑似一位遊客在某個站點沒有購物,該女導遊對遊客喊話威脅,警告遊客來了就要花錢:「不管遊客圖桂林哪一樣來的,既然來了,就得馬上下車。一個小時,兩萬塊錢。」
6月11日下午,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發布公告稱,經初步調查核實,視頻中反映的涉事導遊員趙媛媛言行基本屬實。該公告還指出,根據目前掌握的證據,該旅遊團是由湖南到桂林的汽車四晚五天旅遊團(共55人),旅遊時間為5月30日至6月2日。
9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將馮輝、趙媛媛兩人拉入了旅遊市場黑名單。這也是全國首例旅遊市場黑名單。前者列入事由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四十一條之規定;違反《導遊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被吊銷導遊證;後者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三十五條、第四十一條、第五十七條之規定;違反《旅行社條例》之規定,其擔任主要負責人的旅行社被吊銷業務經營許可證。」
此外,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對馮輝處2萬元罰款,自處罰之日起未逾3年,不得從事旅行社業務,並記入信用檔案;給予導遊員趙媛媛吊銷導遊證的行政處罰,3年內不得重新申請導遊證,記入信用檔案。此外,執法機關還查明了趙媛媛另一強制遊客購物消費7600元的事實,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對趙某給予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而11月28日,兩人被納入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屬於全國範圍內的聯合懲戒。
網友評論
導遊因強制遊客購物被列入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的消息傳開,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為文化和旅遊部的舉動點讚,也希望今後旅遊市場的類似亂象能逐漸減少:
在評論區,還有不少導遊表示,目前全國旅遊市場依舊有導遊強制遊客購物的現象存在。希望「黑名單」能剔除部分不遵守《導遊管理辦法》的「黑導遊「,但也希望遊客有辨明黑導遊陷阱,積極維權,切勿貪小便宜,結果因小失大:
在評論區,還有不少網友關心: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的管理範圍是什麼?被列入黑名單後,又究竟有何影響?
7種情形將被列入旅遊市場黑名單
明確六大懲戒措施
記者查詢到,據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印發的《旅遊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顯示,我國線上線下旅遊企業都將同步納入黑名單管理,適用主體既包括傳統的旅行社、景區、旅遊住宿等從事旅遊經營服務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導遊等從業人員,也包括新興的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提供在線旅遊服務或者產品的經營者(即在線旅遊企業和平臺)及從業人員。
《辦法》明確,地市級及以上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或者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遊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列入本轄區旅遊市場黑名單:
(一)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
(二)在旅遊經營活動中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的;
(三)受到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或者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導遊證處罰的;
(四)旅遊市場主體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屬於旅遊市場主體主要責任的;
(五)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造成遊客滯留或者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
(六)連續12個月內兩次被列入旅遊市場重點關注名單的(重點關注名單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應當列入旅遊市場黑名單的其他情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辦法》還將人民法院認定的失信被執行人納入黑名單管理,實施聯合懲戒。
被列入旅遊市場黑名單的人員,會受到哪些影響?
據悉,《辦法》明確了六大懲戒措施,其中,對被納入黑名單的旅遊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將在參與評比表彰、政府採購、財政資金扶持、政策試點等方面予以限制,向相關部門通告其嚴重違法失信信息,實施聯合懲戒;對被納入黑名單的失信被執行人,將實行限制高消費旅遊懲戒,即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等四類人員參加旅行社組織的團隊出境旅遊。
黑名單實行動態管理。比如,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造成遊客滯留或者嚴重社會不良影響而列入黑名單的人員,黑名單信息自公布之日起滿3年,或者在規定期限內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不含本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之情形),可由列入機關自屆滿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移出旅遊市場黑名單。
旅遊市場黑名單的設立,無疑大大增強了該制度對於地方市場亂象的震懾力。不過,有專家認為,這張「黑名單」,並不能威懾旅遊市場在情節相對較輕的違法違規行為。
浙江工商大學副教授喬光輝就表示, 「國家版」聯合懲戒黑名單對於整治違反規定的相關人員來說可稱作是「最終通牒」,而相對更普遍存在於市場中、情節相對較輕的違法違規行為,還需要地方旅遊部門加強完善從業人員的培訓及考核力度,同時地方可以通過強化「不良行為備忘錄」制度,鼓勵遊客維權、舉報監督,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
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已出爐,浙江呢?
官方回應來了
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已出爐,浙江呢?就目前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市場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答覆稱:目前,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團廳擬出臺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已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公示。至於下一步信息,仍在完善落實中。
記者拎出了《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簡稱「辦法」)中的幾項重點,一起來看看:
1、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審核方法
(一)設區市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向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提出書面申請,填寫《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審核表》,並由市場管理處匯總;
(二)市場管理處依據職能提出,收集相關證明材料,填寫《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審核表》並匯總。
市場管理處會同政策法規處、執法指導監督處以及有關業務處室不定期召開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認定工作專題會議,就建議名單當事人失信情形、列入依據、法律風險、輿情應對等相關情況進行研究,形成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初步名單)。
組織法律專家、旅遊專家、行業協會代表等組成法律風險評估專家組,對擬列入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相關法律風險進行評估,形成評估報告。
隨後,由市場管理處履行告知或公示程序。當事人無異議或陳述、申辯理由不予採納的,列入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送審名單)。
人民法院認定的失信被執行人列入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不再履行告知或公示程序。
2、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公示途徑
1、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浙江省旅遊監管服務平臺、浙江政府服務網、「信用長三角」「信用浙江」網站等渠道發布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對涉及企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發布前作必要的技術處理。
2、浙江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發送至浙江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各領域「紅名單」進行交叉比對,如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主體之前已被列入「紅名單」,應將相關信息告知「紅名單」列入部門。
3、旅遊市場黑名單懲戒辦法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市場管理處依據《長三角地區旅遊領域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嚴重失信行為認定標準和聯合懲戒措施(試行)》《浙江省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措施清單》,以文件形式向各相關部門推送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並接受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信息反饋。通過全省旅遊監管服務平臺、浙江政府服務網,將全省旅遊市場黑名單信息嵌入行政許可、資質資格認證、備案及團隊出境遊審批等環節依法實施懲戒。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辦法》,一旦從業人員被列入旅遊市場從業人員黑名單後,包括基本信息(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港澳臺居民的公民社會信用代碼、外國籍人身份號碼)、列入事由(認定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事實、認定部門、認定依據、認定日期、有效期)和其他信息(聯合獎懲、信用修復、退出信息等)都會被記錄在冊。
也就是說,今後想來浙江遊玩的旅客,不妨先通過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浙江省旅遊監管服務平臺、浙江政府服務網、「信用長三角」「信用浙江」網站等渠道查詢,對接導遊或旅行社是否被旅遊市場黑名單記錄在冊。
國內旅遊,你會去查一查「黑名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