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出門旅遊會跟團 被「強制購物」遭遇問題最多

2020-12-11 東北新聞網

  超八成受訪者出門旅遊會跟團

  「強制購物」是受訪者跟團遊時遭遇最多的問題

  從2018年1月1日起,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導遊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其中明確規定,導遊不得擅自變更行程、誘騙或強迫消費。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7%的受訪者出門旅遊會跟團,78.6%的受訪者自己或身邊人跟團出遊時遭遇過「強制購物」。對於如何避免跟團遊出現的種種問題,67.3%的受訪者建議遊客建立更成熟的消費心態,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受訪者中,36.0%的人來自一線城市,44.5%的人來自二線城市,15.0%的人來自三線城市,4.5%的人來自四線城市及其他地區。

  78.6%受訪者稱自己或身邊人跟團遊時遭遇過「強制購物」

  大學拿到第一筆獎學金後,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張亮(化名)報了一個「純玩團」,想集中遊覽一下北京的著名景點。按照約定,行程內無購物店,不增加行程外的自費項目。然而,「下了長城後,導遊就領團進了一家特產店,讓大家多逛逛。雖然不強制購物,但是導遊和店員在一邊記錄顧客買了多少東西。」張亮說,這讓他覺得有點彆扭。

  成都某傳媒公司員工高琳(化名)因為工作忙,沒空規划行程,常報團出遊。高琳曾報團去九寨溝,在一個景點遊覽時,領隊的導遊說不買東西不能去下一個景點。「幸虧有一批廣東遊客買了好幾萬的藏紅花,導遊就沒有太為難我這樣沒買東西的遊客」。

  調查顯示,84.7%的受訪者出門旅遊會跟團。「強制購物」(78.6%)是受訪者跟團遊時遭遇最多的問題,除此之外,旅行團的不靠譜行為還包括「零負團費」(63.2%)、服務項目打折或縮水(55.5%)、中途改變行程(53.4%)、用辱罵、欺詐、甩團甚至毆打等方式脅迫遊客就範(40.2%)、旅遊購物質價不符(33.1%)等。

  「『強制購物』是最基本的套路,低價是旅行社相互競爭的營銷策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學旅遊研究所所長周玲強介紹,旅遊「零負團費」「強制購物」等現象,最早出現在東南亞,後從廣西蔓延到我國其他地區。「尤其是中老年人,因為可能獲取信息不是那麼及時、準確,不習慣各種各樣的預訂,他們對跟團可能更感興趣。相應地,上當受騙也更多」。

  69.8%受訪者認為導遊工資低是各種旅遊亂象屢禁不止主因

  高琳感覺,如今在媒體曝光和執法部門管理下,旅行團和導遊明目張胆地強制遊客購物的行為在減少,但通過隱蔽方式讓遊客購物的現象仍存在。「比如導遊在旅遊途中把玩自己佩戴的玉石,見縫插針地向遊客推薦」。

  「有的商店平時關門,旅行團來了才開門。有的商店通過旅行社給遊客發購物優惠券,上面有團號,最後把回扣給旅行社。」周玲強對記者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旅行團低價把遊客吸引來之後,得拉遊客去購物,通過售賣高價或假冒偽劣商品,才能把錢賺回來。」

  為何「低價團」強制購物的亂象屢禁不止?調查中,69.8%的受訪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旅行社惡性競爭,導遊工資低,靠回扣賺錢;64.0%的受訪者認為遊客消費心理不成熟,貪圖便宜;60.7%的受訪者指出受害消費者投訴無門,相關部門治理力度不夠;42.2%的受訪者認為遊客法律維權意識薄弱,不懂搜集證據。

  周玲強指出,旅遊是無形的、體驗性的產品,人們未消費之前無從知曉其質量到底怎樣,而消費者此時往往會偏向選擇價格便宜的。市場信息不對稱產生的不確定性,也使人們寧願碰運氣,也不相信多花一點錢就可能獲得更優質服務。

  「我國旅遊市場發展迅速,各大旅行社跑馬圈地擴大市場,進入價格戰的『紅海』爭奪時期。」廈門大學旅遊管理專業在讀研究生楊珂楨認為,「旅行社之間面臨來自同質對手的競爭壓力,又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拉開差距,於是產生『零負團費』等惡性價格戰。」

  「這些問題屢禁不止,一方面說明其中仍有利可圖,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相關部門監管滯後或不夠有效。」楊珂楨說。

  67.3%受訪者建議遊客建立更成熟的消費心態

  「我國『旅遊法』中有明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規定。」周玲強提醒消費者首先要選擇正規、信譽好的旅行社,其次要與其籤訂合同,明確各項服務內容,儘量不要購買「零負團費」服務,否則很可能在旅途中被強行加價、倒賣,最後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遊客跟團遊應注意什麼?調查中,66.1%的受訪者建議首先確認旅行社是否正規、有資質,62.1%的受訪者建議不要貪便宜,遠離「低價團」,60.5%的受訪者建議與旅行社籤訂正式的旅遊合同並索取發票,其他還包括核實旅行社是否有詳盡的行程安排表(49.2%),妥善保管被侵權的證據(42.9%),貨比三家、綜合考慮、警惕詐騙(31.1%)等。

  周玲強認為,政府主管部門應建立良好的市場信息發布和溝通機制,建立旅行社「黑名單」;行業協會可以學習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的做法,及時曝光服務不好的旅行社,對於服務良好的給予明示。他還建議國家旅遊局等部門嚴格按照《旅遊法》的規定處理不合法的旅行社,提高其違法成本。「工商管理部門也可以發揮作用,多部門應當聯合起來進行事後管理」。

  針對「低價團」強制購物等問題,67.3%的受訪者希望引導消費者消費心理成熟,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65.5%的受訪者希望取消旅遊定點購物,建立旅行社「黑名單」制度。其他還有堅決取締「低價遊」和「黑旅行社」(59.0%),目的地和客源地實現同步治理(39.2%),建立公開、公平、合理的導遊薪酬制度(36.0%)等。

  實習生王鳳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杜園春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01月04日07版)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者出門旅遊會跟團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7%的受訪者出門旅遊會跟團,78.6%的受訪者自己或身邊人跟團出遊時遭遇過「強制購物」。對於如何避免跟團遊出現的種種問題,67.3%的受訪者建議遊客建立更成熟的消費心態,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 合肥一對母女花1600元跟團遊香港 遭遇強制購物
    昨日,合肥市民王女士向記者反映,稱她和母親在香港跟團旅遊時遭遇強制購物。據介紹,她在一家名為「中國國旅深圳公司官網」的網站,通過客服陳經理,參加了一個五天四晚的豪華團,行程包括香港、澳門、珠海等地,且對方承諾全程絕無強制購物。不僅如此,參團費用每人僅需800元。對於王女士的遭遇,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客服稱她遇到了假冒國旅的旅行社。
  • 跟團遊遭遇強制購物怎麼辦?別慌,這幾點一定要切記
    在外出旅遊時很多人都會選擇跟團遊,一個是因為跟團遊不用自己擔心交通、住宿等問題,會有導遊提前安排好,自己只需要帶上必需品和導遊一起去就可以,自己也比較省心;另一個是跟團遊會有一些比較優惠的套餐,比自己出遊更加划算。但是跟團遊也會遇到一些強制購物的情況。
  • 母女跟團遊香港遭遇強制購物 參團費每人僅800元
    據新安晚報報導,昨日,合肥市民王女士向記者反映,稱她和母親在香港跟團旅遊時遭遇強制購物。據介紹,她在一家名為「中國國旅深圳公司官網」的網站,通過客服陳經理,參加了一個五天四晚的豪華團,行程包括香港、澳門、珠海等地,且對方承諾全程絕無強制購物。不僅如此,參團費用每人僅需800元。對於王女士的遭遇,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客服稱她遇到了假冒國旅的旅行社。
  • [獨家]去哪兒網上訂跟團遊卻遭強制購物
    全景網2017年3月13日訊 2月9日,潘小姐向媒體投訴稱,在去哪兒網上訂雲南跟團遊,遭線路變更,導遊強制購物、態度惡劣、人格侮辱。針對這一情況,律師向全景網表示,如果導遊辱罵消費者,涉及導遊的個人道德問題,如果消費者要維權,找旅遊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門投訴,例如工商局或者旅遊局。
  • 濟南市民跟團去香港遭遇強制購物 退貨需等3到6個月
    近日,市民張女士投訴稱,她參加2013年12月24日發團的"香港品質遊",在香港旅遊期間遭遇強制購物,返家後覺得商品非常不值,要求退貨。華誼國旅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顧客如果對商品不滿意,可以退貨,但是要經過3-6個月時間才能退回。
  • 跟團出門旅遊有利有弊!
    我有幸跟團出門旅遊了兩次,共計11天,取得的收穫卻是在家同等時間的數倍。這裡,我想談談兩次出行的體會,分析一下跟團遊的利弊。首先談一下利。跟團遊的第一個好處是省心省力,這是有目共睹的。出門幾天,吃住行都有人管了,自己完全不用操心。
  • 蘇州一公司福利香港遊變成購物團 500多人遭遇強制消費
    他告訴記者,十一前,他表姐所在的蘇州信越聚合有限公司組織旅遊,每名員工可以帶兩名家屬,5天4夜港澳遊,每人2000塊錢。見價格比較實惠,又是公司組織的,錢先生於是就報了名。  從深圳康輝旅行社發給遊客的行程單上,記者看到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有海洋公園、黃大仙、金紫荊廣場等旅遊景點,在第三條還特別寫明了,本次旅遊全程絕無強制購物,無強迫自費項目。可到了香港之後,卻一切都變了。
  • 遊客跟團被導遊強制買玉?誰來打破旅遊市場混亂的魔咒!
    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旅行也成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國內遊還是出國遊,無非是兩種模式,自由行或跟團遊。而大多數遊客因為對目的地不熟悉,基本上都選擇報團旅遊。因此一些低價團甚至0元團油然而生,然而參與過這些團的遊客們,無不被坑得很慘。天上哪有掉餡餅的事兒?
  • 攜程報團遭遇強制消費
    攜程平臺說好的「晚餐自理」,到了當地旅遊卻被要求必須繳納40元餐費;安排好的旅遊項目,實際體驗時卻少了一段行程;旅遊中途導遊帶去購物,「不買就會受到嘲諷」……市民反映,在攜程平臺訂購旅遊產品時遭遇到這些問題,2月2日,記者參團後也遇到了。通過攜程用戶的評論,記者發現,存在一年多的問題已成「頑疾」,一直未得到改善。
  • 又一旅遊團被爆強制購物 報團旅遊真的不靠譜嗎
    據新聞報導,河南一群老人報團去香港旅遊,啟能料到竟然遭到導遊的強制購物?「河南人就出門要花點錢給河南人爭點光」「不買就滾」,導遊的這番言論實在讓人大驚失色。其實,旅遊團強迫遊客購物的新聞屢見不鮮,有的導遊強制購物的手段也令人髮指。
  • 跟團旅遊,遇到導遊強制、誘導購物怎麼辦?這幾招幫你脫離困境
    跟團遊被導遊安排購物行程,甚至強制購物的情況,估計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我作為一個經常旅行的人,在早年也參加過一些旅行團,有過類似被強制購物、帶去購物商店的體驗,比如說帶你去體驗電療,推銷各種神藥,然後讓你聽講座、洗腦,各種招數無奇不有。
  • 湖南17人泰國旅遊團遭遇強制購物 旅行社每人補償400元
    強制買買買,遊玩項目大縮水 17人組成的泰國旅遊散拼團遊客遭遇強制購物、臨時變換酒店等糟糕的旅遊體驗,記者介入後雙方和解,旅行社每人補償400元 受訪者供圖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從泰國旅遊回來後,楊女士等17名遊客建了一個微信群,不是分享美好的旅遊經歷,而是吐槽糟糕的旅遊體驗:旅遊 「縮水」、強制購物、變換酒店……這段時間,他們通過各自報團的旅行社,與組織方環境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以下簡稱「長沙環境國旅」)交涉,希望得到補償未果。
  • 遊客去桂林旅遊,卻被導遊強制1小時消費2萬!網友:還敢跟團嗎?
    近幾年來,我國的旅遊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出門旅遊,到各地去走走看看。雖然也有人調侃,旅遊只不過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花更多的錢去別人呆膩的地方,但是這卻依然阻止不了人們旅遊的步伐。旅遊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人會自己一個出去旅遊,也有的人會帶著三五個好友,來一場愉快地自駕遊,還有的人則會選擇報團旅遊。雖然報團旅遊的人並不在少數,但是也有人因為報團旅遊會出現一些坑人的情況,而放棄報團旅遊。這兩天,一段廣西桂林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的視頻,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 來深遊客跟團疑遭強制消費近萬元,旅行社回應
    但在香港遊玩途中,兩名參團親戚卻疑似遭遇強制消費,購買了珠寶及手錶總價近萬元。對此,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未接到該遊客投訴,尚無法核實其遭遇,旅行團不會安排強制購物項目,如遊客有異議可聯繫旅行社協商解決。
  • 男子「跟團旅遊被逼買房」,官方回應來了!真相竟是……
    跟團旅遊被強制消費的事情,您可能聽過許多,可是您聽說過被要求買房的嗎? 姚先生說,開始有疑似房產公司的工作人員出現在旅遊團裡,外出的行程也不再安排,「任何人都不準出門,專門一個人守住我們,受不得那種逼迫,一睡覺就有人把我推醒了,覺都不讓我睡,你買了房子才讓你出去玩。」
  • 17人赴泰遊遭遇強制購物 旅行社賠每人400元
    17人赴泰遊遭遇強制購物 旅行社賠每人400元 原標題: 受訪者供圖  從泰國旅遊回來後,楊女士等17名遊客建了一個微信群,不是分享美好的旅遊經歷,而是吐槽糟糕的旅遊體驗:旅遊 「縮水」、強制購物、變換酒店……這段時間,他們通過各自報團的旅行社,與組織方環境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以下簡稱「長沙環境國旅」)交涉,希望得到補償未果。  近日,楊女士等人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晚報幫幫團記者介入調查。
  • 十一跟團旅遊遇到強制消費怎麼辦?看這裡!
    十一長假到來,想必大家已經按照早早地定好旅行計劃出發了,以防萬一,為了讓跟團旅遊的人在遭到導遊強制消費的情況下有辦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出幾個攻略給大家用以防備和處理。一.先嚮導遊問詢確定一下旅遊費用包括了哪些服務,是否有購物安排,還有記得記下其所屬旅行社以及消費者協會的聯繫方式,給自己吃下定心丸,好好地去旅遊。二.在旅行途中,如果真的被旅行團帶到購物場所,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不購物,因為旅行團並沒有經過你的書面同意。
  • 春節遊「量身定製」旅遊險 跟團首選意外險
    再過兩周就到春節了,相信不少人已經按捺不住衝動,憧憬著不久後的假期出遊。理財專家提醒,出門旅遊途中,在注意安全的同時,應該為自己買份保險保駕護航。   針對目前不同的旅遊方式,我們特別為大家量身定製了一份春節旅遊保險計劃。您不妨根據自己的出遊方式,對號入座進行購買。
  • 跟團遊被導遊強制進店購物怎麼辦?愛旅遊的小姐姐分享經驗
    跟團遊被導遊強制進店購物怎麼辦?愛旅遊的小姐姐分享經驗大家現在逐漸富裕起來了,所以在閒暇之餘經常會選擇外出旅行,這時候很多人會選擇跟團外出,有導遊在,還可以幫助我們帶路或者講解一些東西,我們只需跟著導遊就可以,非常的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