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布馬爾地夫群島海平面上升曲線

2020-12-11 科學網

 

新華社電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1月12日說,該校研究人員繪製出了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馬爾地夫群島的海平面曲線圖,描繪出過去一萬年間馬爾地夫群島的變遷,這一成果有助於研究馬爾地夫群島未來的「沉浮」命運。

 

法蘭克福大學當天發表公報說,通過研究在馬爾地夫群島附近獲取的巖芯,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一萬多年前,由於北半球冰蓋大量融化,馬爾地夫群島的海平面以每千年15米的驚人速度急劇上升。而同一時期,馬爾地夫地區的珊瑚島礁也快速生長,因而沒有被海水淹沒。

 

在大約6000年至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速度急劇減緩到每千年2米;而在過去6000年中,海平面上升速度再次下降到平均每千年25釐米,在這一時期,馬爾地夫地區可能首次出現了一批島嶼。

 

研究人員表示,馬爾地夫群島將來是繼續存在,還是像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許多暗礁小島那樣沉入大海,還有待研究揭示。

 

研究人員指出,在一般情況下,珊瑚礁的生長速度應該趕得上未來100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但兩種因素對珊瑚礁的生長有極大負面影響:一是全球極端高溫天氣會破壞珊瑚礁;二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強會增加海洋的酸性,對珊瑚礁群的架構造成不利影響。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荷蘭專業雜誌《海洋地質學》上。

 

(周谷風)

 

《科學時報》 (2010-1-14 A3 國際)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環礁群島不會隨海平面上升而沉沒
    本報訊 日益上升的海平面正在蠶食小型島嶼,並最終把島上的居住者變成氣候難民。這麼說沒錯吧?
  • 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欲舉國搬家應對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印度洋島國岌岌可危,旅遊業收入將用於購買未來定居之地 「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欲舉國搬家 飛機穿越印度洋的上空,深藍色海平面上散落著像綠寶石一樣耀眼的馬爾地夫群島。藍天、陽光、海洋、沙灘……這裡被人們喻為「度假天堂」。然而,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
  • 馬爾地夫因海平面上升欲購土地舉國搬遷
    海平面上升或將令島國風光不再。  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17日召開了全球首次水下內閣會議,總統和內閣官員在水下簽署倡議書,呼籲各國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2007年警告說,全球海平面至2100年可能升高0.18米至0.59米。屆時,馬爾地夫、吉里巴斯、吐瓦魯等島國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為避免遭受「滅頂之災」,各島國紛紛打響生存保衛戰。
  • 馬爾地夫擬建人造漂浮島嶼 應對海平面上升(圖)
    據新華社電馬爾地夫有「人間天堂」美譽,然而,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為應對危機,馬爾地夫政府聯手荷蘭企業籌劃建造一組人工漂浮島,儼然是打造馬爾地夫第二代,被網友戲稱為「馬爾二代夫」。這可能為受海平面升高威脅的島國開闢一條再生之路。
  • 海平面上升最先淹沒的不是馬爾地夫,而是這裡
    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15釐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已達每年3.6毫米,較上世紀快了兩倍多——而且還在加速。 海平面將在未來幾個世紀持續上升
  • 海平面上升危機提前?僅僅到2030年,馬爾地夫或沒法住人!
    在過去數十年中,雖然大部分的人沒有察覺,但是海水確實在變高——上漲的海平面正在緩慢的侵蝕陸地。對於中國東部海區來說,僅僅是2017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就高出了58毫米。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從20世紀90年代的每年約2.5毫米增加到如今的每年約3.4毫米。
  • 馬爾地夫群島
    馬爾地夫共和國,簡稱「馬爾地夫」(Maldives)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距離印度南部約600公裡,距離斯裡蘭卡西南部約750公裡。26組自然環礁、1192個珊瑚島分布在9萬平方公裡的海域內,其中約200個島嶼有人居住。
  • 馬爾地夫因海平面上升欲買地「搬國」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印度洋島國考慮到印度或澳洲立足  擔心被淹,馬爾地夫欲買地「搬國」  □康 娟(中國日報特稿)  位於印度洋的馬爾地夫被譽為「人間最後的樂園」,然而全球變暖正讓這個天堂島國面臨著「失樂園」的危機。
  •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 馬爾地夫面臨「消失」
    「天堂」消失  馬爾地夫是一個群島國家,由26組珊瑚環礁、1200多個珊瑚島嶼組成,綿延長達900公裡,平均海拔只有1.2米。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最近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由於溫室氣體大量排放,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60釐米。如果格陵蘭島和南極西部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情況將更加糟糕。
  • 海平面上升迫使馬爾地夫舉國搬遷 相中印澳
    馬爾地夫人口密度世界最大,2平方公裡擠10萬人重慶晚報11月11日報導 馬爾地夫現有人口為38萬,而可以住人的小島僅有250個(如圖),全國最高的兩座島嶼距離海平面也只有2.4米。馬爾地夫首都馬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僅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擠著大約10萬人。全球變暖面臨被淹根據聯合國一份報告的預測,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到2100年將比現在上漲25至58釐米。而包括近1200個珊瑚礁島的馬爾地夫大部分國土僅比海平面高出1.5米,海平面的逼近將令整個國家岌岌可危。
  • 島嶼國家「日本」,會不會由於板塊運動或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
    這是一個很有市場的問題,首先日本地處環太平洋消亡邊界,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處,由於兩大板塊的相互擠壓,板塊隆起,在日本群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底形成了深邃的海溝,而在日本群島一側則相對隆起形成了島嶼。
  • 馬爾地夫群島將建成奇妙的「漂浮高爾夫球場」
    整個球場主要建築在三個相關聯的島嶼上  Troon Golf公司和從事水上工作和遊樂建築設計公司Waterstudio.NL,以及荷蘭Docklands公司共同宣布,將在印度洋馬爾地夫群島建造一座「漂浮高爾夫球場」的計劃
  • 海拔1.2 「海洋花朵」能否挽留馬爾地夫
    因受海平面上升威脅,馬爾地夫邀請一家荷蘭建築公司著手研究建造水上浮島。目前,這家公司正為馬爾地夫設計一座包括185所浮動豪華別墅的住宅區「海洋花朵」。 因為海平面上升將使這個國家不復存在。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讓馬爾地夫的居民陷入了困境:由於全球面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足以淹沒整個島嶼,冰川融化將會讓這變的更糟。
  • 將被大海吞沒的國家,馬爾地夫群島,世界上最脆弱的國家
    為了直接應對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威脅,一個現代的小島正在離馬爾地夫馬列島東北海岸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度假天堂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是「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主要 代表國,強調氣候變化事關小島嶼國家的生存權,極為關注全球氣候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對馬造成的威脅。籤署《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公約》、《京都環保議定 書》、《保護海洋生物議定書》等。2009年10月,馬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並於11月舉辦「氣候脆弱性論壇」,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已同 162個國家建交。
  • 這是馬爾地夫群島,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還有各種魚類
    「馬爾地夫」源於印度文,是「花環」的意思。如果從天空中俯瞰浩瀚的印度洋,在印度和斯裡蘭卡的西南方你會發現一串串翡翠般的珊瑚礁島,宛如美麗的花環,這就是馬爾地夫群島被稱為「印度洋上的花環」的由來。而在神話傳說中,當初上帝開天闢地之後,在印度洋上灑落下花環般的泥土,這就是馬爾地夫別稱「花環群島」的由來。馬爾地夫群島由無數的珊瑚島組成,目前有87個已被開闢為旅遊度假村。
  • 「群島小國」馬爾地夫:是亞洲最小國家,擁有全世界最擁擠的首都
    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千河之國」孟加拉國: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人口眾多超1億,今天我們把目光繼續停留在南亞地區,從孟加拉灣北岸地區向南進入廣闊的印度洋,來介紹一個位於北印度洋的群島國家,也是我們介紹的第25個國家,「群島國家」馬爾地夫:是亞洲最小國家,擁有全世界最擁擠的首都
  • 「群島小國」馬爾地夫:是亞洲最小國家,擁有全世界最擁擠的首都
    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千河之國」孟加拉國: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人口眾多超1億,今天我們把目光繼續停留在南亞地區,從孟加拉灣北岸地區向南進入廣闊的印度洋,來介紹一個位於北印度洋的群島國家,也是我們介紹的第25個國家,「群島國家」馬爾地夫:是亞洲最小國家,擁有全世界最擁擠的首都。
  • 馬爾地夫什麼時候消失
    馬爾地夫是地處亞洲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位於北緯4度,東經73度。馬爾地夫的最高點是全世界所有國家中最低的,並且是最平坦的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平均海拔1.2米,全國平均高度僅高出海面1.8米,八成的國土不高於1米。
  • 海平面上升危機提前,馬爾地夫等島將永遠消失
    一位領先的氣候談判代表周五警告說,由於海平面上升,斐濟和馬爾地夫等島國幾乎處於「沉沒的零界點」。雖然只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小部分,但島嶼國家的生存正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The existence of island nations like the Maldives is at risk from rising sea levels像馬爾地夫這樣的島國的生存正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We are very beh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