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在張掖掀起參觀熱潮
「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自開展以來受到了廣大張掖市民的熱切關注。人們有的三五成群,討論著壁畫的精妙;有的互相幫忙拍照,記錄下敦煌莫高窟的新模樣。參觀的人潮一波接一波,大家紛紛表示疫情期間足不出戶可以看到莫高窟精美的壁畫、彩塑,體味敦煌文化的深刻內涵真是太有意義了……彌足珍貴的敦煌石窟藝術的精彩亮相,為張掖廣大觀眾呈現了一次視覺和精神的盛宴。
-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口火熱開幕
當天,上千市民前往展館,領略大美千年的敦煌藝術之美。、勇於擔當、開拓進取、不畏艱苦、甘於奉獻的精神。「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致辭時表示,敦煌與海南分別位於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要衝,共同見證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相信此次展覽,一定會讓觀眾更加深入地領略「一帶一路」的文化意義,進一步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同時也為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敦煌石窟研究的進展與前瞻
這些成果不僅在敦煌石窟研究中開拓了新領域,而且對中國染織服裝史的研究起到了促進作用。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從美學、音樂、舞蹈以及民俗文化、古代科技等方面對敦煌石窟進行了研究,限於篇幅,不再詳述。 敦煌石窟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寶庫,目前研究仍非常不足,對其中的哲學、宗教、藝術等方面的內涵遠遠沒有研究透徹。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開幕
展覽通過「鳴沙聖跡 赫赫敦煌」、「塞上皇冠 巍巍雲岡」、「中原明珠 泱泱龍門」三個大的板塊和主題展廳,對敦煌、雲岡、龍門石窟宏大的規模、豐厚的歷史文化、精美的藝術和數十年來的文化遺產保護歷程、成果進行充分展示。佛教石窟寺是絲綢之路上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生動展現了內涵豐富的絲路文化,是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中外文明互鑑的彰顯和反映。
-
石窟壁畫:傳統文化寶藏,領略敦煌壁畫獨到的藝術之美!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至今保留著眾多洞窟。領略敦煌壁畫獨到的藝術之美,深入了解敦煌石窟的歷史文化與藝術成就,體驗敦煌石窟藝術創作者高超的技藝與匠心,傳播與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寶藏。1、莫高窟第45窟·菩薩像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大勢至菩薩,此尊頭戴寶冠,發梳高髻,上身半裸,肌膚圓潤光潔,佩飾披巾、瓔珞、臂釧、手鐲等物,俊美中蘊含著女性的嫵媚。
-
敦煌石窟「雲遊」千家萬戶 古人生活儀式感「觸手可及」
民眾通過該程序足不出戶便可暢享敦煌藝術之美,還能定製專屬個性呈現內容,在體驗互動中獲得知識,隨時隨地擁有一個「觸手可及」的線上敦煌石窟。此次發布的小程序將敦煌石窟的內容進行了分類呈現和深入解讀,民眾除了可以近距離領略敦煌石窟藝術風採,感知敦煌壁畫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充盈的美學價值,還可以定製專屬敦煌色彩、敦煌石窟主題內容,更有每日「私人定製」壁畫故事和與之契合的智慧「畫」語,讓古人智慧賦予日常生活更多儀式感。
-
【莫高寶藏】敦煌的石窟藝術
如敦煌佛教石窟藝術,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她的規模和水平並不能反映敦煌歷史上人們對佛教的信仰程度,我們從前面的分折中可以看出,它更多的是比較明確地反映了包括經濟發展在內的敦煌的歷史與社會。反映人與社會需要的程度,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
-
「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廣受好評
時值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一周年之際,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省文物局主辦,中共嘉峪關市委宣傳部、 敦煌研究院、 嘉峪關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嘉峪關市美術館、嘉峪關城市博物館協辦的「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自9月10日開幕至今廣受好評!觀展人群絡繹不絕!
-
蘭州工業學院舉辦敦煌文化藝術進校園專題講座
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11月27日下午,敦煌文化藝術進校園專題講座在蘭州工業學院舉行,敦煌研究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廖士俊應邀作「燦爛的敦煌石窟藝術」專題講座。敦煌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活動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甘肅特色文化,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大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
帶你領略絲綢之路上最著名的景點——敦煌石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
-
敦煌石窟藝術是如何創作的?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序。
-
敦煌石窟藝術【經典多圖】
、西千佛洞、五個廟石窟、榆林窟、東千佛洞等一系列石窟,現在統稱為敦煌石窟。而隨著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從中出土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5萬餘件文物,震驚了世界,敦煌石窟作為文化遺產重新引起國內外學術界重視。
-
敦煌石窟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敦煌石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羅浮宮」,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
中國石窟藝術之最——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後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
敦煌石窟的社會歷史背景
敦煌石窟,是社會化了的佛教活動場所,它通過對公元4至14世紀敦煌地區佛教活動的記載,反映了敦煌乃至整個中國古代的社會歷史背景,到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傳統。現就如下幾方面作些簡單介紹。敦煌佛教石窟藝術作為一種民族的意識形態,它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如莫高窟第428窟1200多名來自河西全境的僧侶像。148窟在抗蕃戰爭中曾起到過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第98窟曾使曹氏集團成功地完成了政權的接交與過渡,等等。通過藝術的形式提倡佛教信仰,其目的是讓人們關心社會、獻身社會。
-
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的寶庫
一定要了解敦煌莫高窟,原因是它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它是融建築、繪畫、雕刻在一起的綜合藝術,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可以研究不同時期的文化交融。敦煌莫高窟開始鑿洞的時間是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其具有的藝術特色是將建築、繪畫和雕刻藝術融於一體的綜合藝術還吸收和加入了西域及外來的藝術手法。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價值在於它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
-
飛天神韻 莫高精神——金昌市博物館迎來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
飛天神韻 莫高精神——金昌市博物館迎來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 2020-04-10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歡樂資訊|大美千年「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
此次藝術展由敦煌研究院和海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通過八個篇章,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的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綢之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弘。
-
敦煌石窟建築和壁畫中的建築(建築畫)顯示出獨特的文化價值
一、敦煌石窟建築(建築畫)文化價值表現石窟寺源於印度,隨佛教東傳經阿富汗、新疆至敦煌,後又傳入中原,出現麥積、炳靈、雲岡、龍門、大足等石窟。敦煌石窟寺起初也是仿印度石窟開鑿的,始於3世紀,盛於5~8世紀,現存數量眾多,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窟內繪、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