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醒、董承非、周蔚文等名將加持!這個組合業績亮了……

2020-12-17 飯統戴老闆

作者:陳若焱

編輯:儲松竹

支持:遠川資管報導部

上周五,我們對「遠川穩進組合」構建的基本策略、持倉情況以及實戰中如何進行動態管理等內容進行了深度解析,不少朋友在後臺留言,希望我們對另一個組合——「遠川銳進組合「也能詳細介紹一下。這個當然可以有。

先簡單回顧一下。「遠川銳進組合「也是在天天基金App上建立的一個基金組合,7月7日正式成立,持有的都是主動權益類基金,風格偏激進,波動性相對較大,適合追求高收益且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截至10月22日,這個組合的單位淨值為1.0440元,3個多月累計回報為4.4%,而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2.31%,上證指數微跌0.61%。不僅明顯跑贏上證指數,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超額收益達2.09%%。

當然,從絕對收益來看,3個月4.4%左右的投資回報不算高,但好在沒有虧錢。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7月以來的震蕩行情中,不虧就是賺。有些投資者可能對此嗤之以鼻,心裡一定在想:忙活了半天,還比不上一個漲停板。話雖如此,但問題在於漲停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穩穩地幸福,難道不香嗎?

那麼,這個組合是怎麼構建的?有何特徵?逆勢獲得正收益的秘密在哪?

在投資中,很多投資者只注重結果,不重視過程,最典型的就是按業績排名買基金。最終買了與自己風險偏好不匹配的產品,要麼套牢割肉,要麼草草收場,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得不償失。真正理性的投資,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個「所以然」即基金產品、組合的投資風格和策略。

「遠川銳進組合」主要投資策略根植於海外流行的「核心+衛星」策略,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和升級。

所謂「核心+衛星」策略最早由全球最大公募先鋒基金提出和應用,最初的設計是被動指數型基金+主動管理型基金相結合,大比例配置低成本的指數基金,獲得市場平均收益;同時,小比例配置主動管理基金作為「衛星」,博取超額收益。

簡單來說,這個策略就是把資金分為兩部分,「核心」部分配置收益穩健、風險適中的基金,「衛星」部分則配置行業、主題等進攻性強的基金,以穩健為基調,適當提高收益和風險的一種策略。

這種策略在國內指數增強基金中最為常見。不過,後來「核心+衛星」策略有了更多的玩法,不再局限於被動基金+主動基金的搭配,在構建一個由主動型基金組成的組合時,完全也可以使用。

根據「核心+衛星」策略構建投資組合,最重要的是兩點:

一是,通過對基金深入研究,找到投資風格穩健均衡、長期業績優秀且風險控制較好的「核心」產品。這類基金是組合重要的收益來源,不僅業績持續性要好,風格延展性也不能差,最好能夠適應不同的市場風格。

二是,對市場行情進行預判,挑選出一段時期內強勢的基金,最好是投向明確的行業型、主題型基金,避免與「核心」產品持倉重合度過高。

「守正出奇,攻防兼備「是這個策略最大的特點。「核心資產」和「衛星資產」各司其職,兩者之間互不幹擾、優勢互補,讓投資組合呈現出熊市不熊、牛市助漲的特徵。

「遠川銳進組合」在構建時,吸收了「核心+衛星」策略的精髓,進攻和防守齊頭並進,相輔相成。這是該組合7月初以來大幅跑贏市場的重要原因。

採用「核心+衛星」策略構建組合,成功與否主要有兩大評判標準:「核心」部分是否「穩」,「衛星」部分是否「牛」。

「遠川銳進組合「一共持有10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在排兵布陣上,嚴格按照優化後的「核心+衛星」策略進行,「核心」產品配置的是中長期業績穩健、明星基金經理掌舵、全市場選股能力突出、風險調整後收益佳的「長跑型」基金;「衛星」產品則布局了一批優秀的行業主題基金,包括科技、醫藥、消費等優質賽道中一些明星產品。

這個組合中,10隻基金中9隻為偏股混合型基金,僅有1隻為普通股票型基金,這樣的搭配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規避組合股票持倉過高的風險。畢竟相比股票型基金而言,偏股型基金倉位靈活度更高一些。

這個組合在「核心」部分配置了6隻基金,分別是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混合、雷鳴管理的匯添富藍籌穩健混合、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楊銳文管理的景順長城優選混合(國慶節前買入)、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和周蔚文管理的中歐新趨勢混合。

這些基金經理中,既有經驗豐富、業績常青的老將,如朱少醒(均衡成長)、董承非(均衡風格)和周蔚文(均衡風格),又有收益穩健、特色鮮明的中生代基金經理,如雷鳴(價值成長)、丘棟榮(深度價值)和楊銳文(成長風格)。他們管理的均為全市場選股的寬基產品,過往業績十分優秀,而且長期風格穩定不漂移。

「穩」這一部分解決了,剩下的就是負責「牛」的一部分。組合「衛星」部分則配置了4隻基金,分別是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混合(成長風格)、譚麗管理的嘉實新消費股票(價值風格)、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成長風格)和黃興亮管理的萬家行業優選混合(成長風格)。

這4隻基金主要涉及醫藥、消費和科技三大賽道,其中前兩個賽道配置的是行業主題基金,科技賽道則配置了2隻產品,均為全市場選股,但重倉股所屬行業有明顯區別。

例如,上投摩根新興動力主要偏好新能源(光伏、新能源車)領域,同時均衡配置了醫藥、豬肉、安防、天線、消費電子等領域龍頭股。而萬家行業優選混合重倉股主要偏向於晶片、軟體服務等領域,同時還涉及物流、醫藥、新能源車等細分賽道優質個股。

與此同時,「遠川銳進組合「在構建時,還對持倉進行了多重平衡:

一是,風格均衡。這個組合屬於激進型風格,整體偏向成長,但是也納入了丘棟榮、譚麗這樣深度價值投資者,對整個組合風格進行平衡。

二是,大盤股、小盤股之間的平衡。在「核心」組合中,很多基金經理配置的都是大盤藍籌、行業龍頭股,丘棟榮、楊銳文、譚麗都屬於特立獨行的基金經理,持倉與市場上相對擁擠的賽道絕緣,如配置中小盤成長股、二線消費龍頭等。

總的來看,「核心「部分和」衛星「部分的資產比例大致為80%:20%(國慶後」衛星「部分有減倉),即80%的」基本盤「配上20%的進取倉位,前者負責「穩」,後者負責「牛」,力求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核心+衛星」策略可以說是資產配置中的萬能公式,可以不懼牛熊、不懼風格切換,持續穩健的跟緊市場節奏。但前提是,基金主理人需要足夠強大,不僅要有挖掘優質基金的能力,還需要有證券市場和產業動向研究的能力,「穩中求變「,及時捕捉到某一行業主題短期的機會。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我們也進行了多次有效嘗試,比如成立之初及時止盈銀河創新成長,此後又加倉興全趨勢投資混合等。

這個組合成立之初(7月7日),市場情緒高漲,科技、醫藥等成長板塊強勢。作為一個偏激進的組合,當時小倉位配置了三大「渣男」之一的銀河創新成長,基金淨值在成立一周內即衝高至6%以上,但又很快回落。7月22日組合淨值反彈後,果斷調出這隻基金,不僅顯著降低了組合波動率,也提前鎖定了部分收益。

而在7月24日市場暴跌中,我們果斷加倉興全趨勢投資混合,獲得了較好的淨值回報,其中還包括部分現金分紅。之所以選擇市場大跌中加倉這隻基金,看中的是董承非優秀的選股和組合平衡能力。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自成立以來,「遠川銳進組合」經歷了多次調倉,數據證明每次調倉都是有效的。根據天天基金App數據顯示,近1個月和近3個月這個組合操作的有效性均為正,這說明每次操作都達到了目的,符合預期。

整體上看,無論是基金挑選,還是資產的搭配,又或者是根據市場變化對倉位的動態管理,這個組合都做得相當不錯。

不過,也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反映,認為3個月的觀察期太短,說明不了太多問題。這話並非沒有道理,但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個組合成立的時間較短,可供參考的業績有限。若下定不了決心跟投,不妨先關注,再看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觀點不對市場走勢構成任何保證,歷史業績不保證未來表現。提及行業不構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場及個股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富國朱少醒、興全董承非、國富趙曉東們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所以呀,投資經驗豐富且業績靚眼的公募老司機,需要基民好好珍惜!多是沉下心來專心做研究,與研究團隊默契配合,長期業績給力。自擔任基金經理以來就一直在一家基金公司工作,在管產品也沒咋變的基金經理有3位。分別是富國朱少醒、興全董承非、國海富蘭克林趙曉東,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代表產品和投資特點。
  • 明星基金四季報:朱少醒、謝治宇、董承非、周應波、林鵬持倉變動及...
    今天老K就先帶大家來看看朱少醒、謝治宇、董承非、周應波、林鵬這5位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動向。後續還會陸續出其他老K比較關注的基金經理的四季報解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並能有所得。 先看看興全合宜的,股票持倉佔比直接從71.63%下降到了54.21%,這個倉位降的有點猛。
  • 公募「常青樹」罕見大幅調倉 朱少醒、楊谷等「精準擒牛」
    原標題:公募「常青樹」罕見大幅調倉,朱少醒、楊谷、鄒曦、楊建華「精準擒牛」統計數據顯示, 在內地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現任掌門中,其中在單一公司任職超過10年的基金經理碩果僅存的大約僅有33位,其中比較知名的包括富國基金的朱少醒和畢天宇、諾安基金的楊谷、銀河基金的錢睿南、興證全球基金的董承非、華寶基金的劉自強、長城基金的楊建華等
  • 傅鵬博、趙楓、朱少醒、謝治宇、董承非、張坤…明星基金經理重倉...
    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隨著基金三季報的逐步披露,傅鵬博、趙楓、朱少醒、謝治宇、董承非、張坤、馮明遠、程洲等一大批明星基金經理的季報也紛紛出爐。從明星基金們的三季度的操作情況可以看出,部分基金經理對旗下基金進行了倉位的調整,也有一些基金經理則選擇在維持倉位的前提下進行結構調整。
  • 朱少醒,十年定投的首選
    從國內視角來看,任職超過10年的124位基金經理中,年化回報率超過20%的僅5位,除了朱少醒之外,還有中歐基金的周蔚文和曹明長,睿遠基金的傅鵬博和長安基金的徐小勇,而從業績上來看朱少醒和傅鵬博又是獨一檔的存在!來源:興業投資從國際視角來看,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化回報率在20%~28%區間範圍內。
  • 後王亞偉時代 朱少醒等公募基金「常青樹」全景掃描
    從6人的情況來看,任職時間最長和任職回報最高的均為富國的朱少醒;對比來看,雖然劉自強掌舵動力組合基金已經超過10年,但任職回報僅為29.78%。具體來看,這其中不乏近年來圈中叱吒風雲的名字:例如如今鵬華的一哥王宗合,興全的謝治宇和董承非,浦銀安盛的吳勇,新華的崔建波,景順長城的餘廣,匯添富的歐陽沁春,易方達的宋昆和蕭楠等等,他們各自過硬的長期業績自然是一塊塊金字招牌,其中甚至還有類似蕭楠這樣的年度狀元隱身其中。
  • 富國基金傳奇王牌:朱少醒
    朱少醒判斷國瓷材料具有穩定的研發團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研發團隊帶來的技術實力的國瓷材料有望給公司業績帶來持續增長,於是朱少醒在2014年在國瓷材料遭遇業績瓶頸股價下滑時逆向買入。而國瓷材料也不負朱少醒的判斷,憑藉優秀穩定的研發團隊能做到持續擴展專利,通過企業併購切入新的市場,近年也通過收購愛爾創和自己的研發技術成功切入牙科賽道,給朱少醒帶來了6年6倍的收益率。
  • 頂尖基金經理之周蔚文:9年3倍,中歐四大天王之首
    用長期業績說話的中歐基金旗下有不少知名基金經理,而其中被譽為「中歐四大天王」的分別是周蔚文、周應波、曹名長以及王培,這就幾乎說明這四個人是長期業績出眾的代表性人物了,而四人中周蔚文最先到中歐的,可以說四大天王之首。
  • 基金經理系列之富國朱少醒:專一穩健
    在做組合的過程中,肯定免不了去研究各個基金經理,我也把一些資料,過程和想法記錄在這裡。提到優秀的基金經理,朱少醒這個名字一定是繞不過去的。專一,穩健是他的代名詞。朱少醒算是一個特例,目前在富國基金工作20年,非常穩定。2005年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成立,朱少醒任基金經理,從一而終,沒有任何變動。在專注的同時,業績表現也非常的優秀,累計任期回報1863%,15年的時間漲了18.6倍。
  • 基金經理最新持倉:朱少醒重倉寧波銀行,楊建華重倉良信股份
    匯總公募基金三季報持倉情況,《紅周刊》記者發現,任職時間逼近15年的朱少醒在當季新重倉了寧波銀行和立訊精密、任職時間超過12年半的劉自強在當季新重倉了赤峰黃金,而任職時間長達16年半的楊建華則在當季新重倉了良信股份,同樣任職超過12年的錢睿南也在當季重倉了邁為股份和信捷電氣。從上述新進標的來看,股價悉數在年內實現漲幅翻番,個別標的甚至上漲了兩倍。
  • 明星基金經理朱少醒三季度的十大重倉公司
    一、朱少醒的投資體系朱少醒主要致力於在優質企業裡尋找價值,他管理的基金目前累計漲幅1920.57%,那他為什麼能夠創造這麼好的業績?他這麼好的業績並不是靠精確預測市場短期趨勢,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遠大前景的優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創造價值的實現和市場情緒在未來某個時間點的周期性回歸。朱少醒偏好投資於具有良好「企業基因」,具體來說就是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管理層優秀和商業模式好的企業。這類企業,有更大的概率能在未來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 基金50|富國基金朱少醒:關注恐慌情緒帶來的估值折價
    15年間,消費品、金融、商業、政府主導投資是朱少醒長期投資的板塊,在他重倉的個股中,茅臺具有較高的代表性。私募基金經理但斌以投資茅臺名聲大噪,遺憾在於缺乏公開交易數據印證;朱少醒雖然不聲不響,但他重倉茅臺10年的路徑清晰可尋。
  • 明星基金經理朱少醒的重倉公司,十四年創造十八倍收益!
    一、朱少醒的核心投資理念朱少醒曾說過:「理性的長期投資者應該做的是在市場低迷的階段,耐心收集具有遠大前景的優秀公司的股票,等待公司自身創造價值的實現和市場情緒在未來某個時點的回歸。」這個可以從他的第一大重倉股可以看出蛛絲馬跡。
  • 富國基金朱少醒:十年十倍 投資常青樹
    朱少醒選擇長期持有,最大限度地獲得優秀公司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優秀的企業永遠是少數,因此一旦發現了,我們傾向於長期持有,不輕易賣出。畢竟這樣的品種比較難得。而確定這個品種的成本也較高,長期持有才能充分分享企業的潛質。」朱少醒認為,這是一個成長型基金經理在不確定的投資中必須具備的肯定看法和樂觀態度。
  • 十四年一基金 年化20%成就傳奇——富國基金朱少醒
    朱少醒管理過的基金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朱少醒博士18年來都在富國基金履職,媒體是這樣評價的:「基金經理年限長的沒有他任職以來回報高,任職以來年化回報高的沒有他這麼年年穩定。」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從成立至今的13年又148天內一直都是由朱少醒單獨管理,這在業內是唯一。
  • 朱少醒、傅鵬博、謝治宇、張坤…明星基金經理半年報披露!影子重倉...
    他們管理的代表產品單只規模均在百億以上,屬於超大體量基金,但產品業績還是大幅跑贏基準,為持有人創造豐厚超額回報。不過,從下半年乃至中長期來看,基金的超高收益能否持續?不少基金經理都在半年報中持審慎態度,言下之意,接下來持有人可能要降低預期收益。朱少醒表示,從短期影響來看,疫情對企業盈利的影響還將陸續反映在公司報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