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大陸新娘的自強故事被拍成紀錄片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4月9日電 題:大陸新娘的自強故事被拍成紀錄片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鄭巧

  一位大陸新娘自強打拼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名曰《回家路上》。

  該年輕女性,叫李正霞,四川人,1997年嫁來臺灣,兩個兒子均患有多動症,公公、丈夫和母親在3年內相繼過世。她幾欲輕生,為了孩子,在熱心人士幫助下,她堅強以對,找到工作,痛並快樂著。

  9日下午,臺北細雨紛紛。在臺灣「陸委會」所在辦公大樓,李正霞與上百位陸配一起觀看《回家路上》,並登臺分享個人心路歷程。她數度以紙巾拭淚。

  「我一個人來臺灣,隔年就生下兩個孩子,他們陸續被醫生診斷為多動症。孩子出生不久,很疼愛我的公公,因為癌症過世了。八個月後,我的先生又(因為車禍)過世了。」李正霞哽咽著說。

  「先生走了,我不敢跟家人講。當時我沒有工作,在家養小孩,就申請我媽媽來臺灣。她來了幾天後,問我為什麼沒有看到我先生,我騙她說『出差去了』。又過了幾天,媽媽知道實情,抱著我的孩子痛哭。」

  「媽媽說她不回去,可以躲起來,幫我照顧小孩。我說不行,『境管局』規定一次只能待半年,逾期會被查出來,我也會列為『黑名單』。半年後,她回到四川,工作時遇到意外,也過世了。」

  「當時,我在心裡對自己說,如果不是申請媽媽來臺灣,她肯定不會失去寶貴的生命。接二連三失去最愛我的人,我覺得快活不下去了,想抱著孩子跳河。然而,一個念頭告訴我:孩子是無辜的!」

  走過無數個以淚洗面的日子,一個偶然機會,李正霞接觸到天使心基金會,「發現志工們的愛」,漸漸走出陰影,也改變了對自己多動、頑皮孩子的看法。「天使心基金會提倡『父母先走出來,才有希望』,我的孩子沒了父親,只有母親。我不走出來,又怎麼辦呢?」

  「這十年來,我走得很辛苦,但我很感恩,有這麼多朋友幫助我,我為什麼不可以回饋一下、幫助別人呢?我後來當了一名居家服務員,照顧身心障礙者和老年人,從他們身上也學到很多。他們生病了,還那麼喜樂,一位90歲的阿公對我說:『人活著,就要樂觀一點。』於是,我鼓勵自己,要繼續往前走,堅強一點、輕鬆一點。」

  紀錄片及李正霞的現身講述,真實、自然,感動全場。記者注意到,不少人淚流滿面。多位大陸籍女配偶還走過去,一一與李正霞擁抱,留下聯繫方式。

  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鬱琦看了片子,說他「深受感動」。他特意向李正霞獻上一束康乃馨,並希望臺灣社會以同理心包容、接納大陸配偶。

  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蕭雅雯一直坐在李正霞身邊,她擦淚之餘,不忘遞紙巾給李正霞。

  蕭雅雯說,她有4個女兒,老大、老二是多重障礙小孩。她和正霞都是身心障礙者的母親,「我們走不出來,是因為我們羞愧,心中充滿懼怕」。從正霞身上,讓人看見寶貴的力量——勇敢、堅強。

  據大陸方面統計,截至2012年底,在大陸辦理結婚登記的兩岸配偶達34萬多對;臺灣方面的統計亦顯示,來自大陸及港澳地區的配偶人數逾30萬。李正霞的境遇,是30多萬兩岸婚姻家庭的一個縮影。

  天使心基金會執行長林照程透露,經該基金會各服務處統計,在臺灣島內,有30多位像李正霞這樣從大陸來的身心障礙者的家長。這部紀錄片,是一群捐助汶川大地震災區的臺商促成的,是偶然,也是必然。(完)

相關焦點

  • 三個大陸新娘在臺灣的故事:自強自立追逐幸福
    導 讀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近日採訪了3位嫁到臺灣的大陸女性。最長的嫁到臺灣將近20年,最短的也有7年。三個女人,三種境遇,都算「嫁得不錯的」,她們都有一樣的堅強、獨立和自信。  「現在的大陸女性獨立、自信,不論是在大陸還是在臺灣,都會過得一樣精彩。」蔣蘭倩笑著說,「如果當年不嫁到臺灣,我在湖南一樣會過得很好。」  如今的蔣蘭倩,除了忙碌自己的鋼琴教學工作,還在兩岸交流熱絡的大環境下,積極為湖南和臺北的音樂文化交流活動搭橋,忙得不亦樂乎,樂在其中。用她的話說,「咱也為兩岸音樂交流做點兒貢獻」。
  • 臺灣一裡長送老兵骨灰回大陸 故事或被拍成電影
    中新網7月13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多次為身故單身榮民送骨灰到大陸落葉歸根,故事經報導後,一年多來「業務」更廣,不少陸籍人士請他代尋骨灰帶回大陸,連未寫地址、僅貼照片的請託信都能寄到家
  • 大陸新娘的臺灣生存
    總體看,涉臺婚姻雖然不乏美滿幸福、較為成功的範例,但由「大陸新娘」所形成的新移民潮現象,及其在臺灣島內所衍生出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凸現,如大陸配偶的生活適應問題、務工問題、醫療福利問題,以及近年來增加的「新臺灣之子」(兩岸婚姻所生)的教育問題、健康保障問題等等,成為不可漠視的嚴肅議題,不僅引起了島內各界的論爭,也引起了大陸民眾的關注。
  • 連遭不測幾欲輕生 大陸新娘感人故事被拍紀錄片
    連遭不測幾欲輕生  故事的主人名叫李正霞,四川人,1997年嫁到臺灣基隆後的3年內,3個親人相繼過世,幾欲輕生的她,最終為了孩子,在周圍熱心人士的幫助下,堅強以對,不但找到了工作,還痛並快樂著生活。  4月9日下午,臺北細雨紛紛。臺灣「陸委會」辦公大樓。
  • 在臺大陸新娘殺夫背後的故事 政治凌弱引發悲劇
    近日,島內判決的一起大陸女子殺夫案,令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島內的「外籍新娘」和「大陸新娘」。這個超過20萬的群體中,絕大多數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平凡、善良女子,她們――嫁到臺灣還好嗎?
  • 大陸新娘成雕刻師 木頭上說臺灣故事(圖)
    原標題:大陸新娘成雕刻師 木頭上說臺灣故事(圖) 郭素亦展示她的木雕作品/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來自山東的大陸配偶郭素亦自學成為業餘雕刻師,作品都有濃濃的「臺灣味」。
  • 大陸新娘盧月香在臺灣的拼搏之路
    對於剛到臺灣的大陸新娘,我們先教她們怎樣融入臺灣社會,融入當地家庭。」為此,中華生產黨每月都開設培訓班,幫助大陸新娘提升職業技能,使其能順利進入臺灣職場,同使他們還分成小組深入各鄉鎮,為大陸新娘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一些大陸新娘在中華生產黨黨部培養出來以後,雖然有了技能,但是工作依然不好找,因為臺灣經濟不好。
  • 臺灣大陸新娘桂林省親忙
    臺灣大陸新娘桂林省親忙 2016-02-19 09:42:0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桂林2月19日電 題:臺灣大陸新娘桂林省親忙
  • 在臺灣走群眾路線 大陸新娘臺灣建黨記
    建黨讓盧月香在兩岸獲得政治和商業雙重效應,她還準備競選臺灣「立委」,如果成功將是大陸移民在臺灣獲得的最高政治地位。2013年4月19日,北京下著小雨,47歲的臺灣中華生產黨主席盧月香頂著雨走進毛主席紀念堂。跟在她身後的是抬著花圈的近百名中華生產黨黨員。副主席杜潤坤記得,大概是繞著水晶棺走到一半的時候,盧月香突然跪下了。
  • 《臺灣食堂》高清紀錄片:探秘臺灣美食文化 講述臺菜故事
    《臺灣食堂》紀錄片美食地圖:臺灣食堂劇照  第一集.牛肉麵的故事 New Row Mian  牛爸爸牛肉麵/ 王聰源/ 臺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49號/ (02) 8791-7187/ 貴的牛肉麵 一萬元元首牛肉麵  提督府牛肉麵/ 傅野/ 臺中市北屯區東光路816號/ (04) 2437-9400/ 香的牛肉麵 五十種香料熬湯牛肉麵  臺灣牛牛肉麵/ 林麗君/ 臺東縣太麻裡鄉河川13號/
  • 背後辛酸一言難盡 大陸新娘炮轟臺灣當局不人道
    背後辛酸一言難盡 大陸新娘炮轟臺灣當局不人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1日 13:44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臺灣當局自2003年9月起實施大陸配偶入境面談制度,但面談內容卻涉及當事人極度隱私的性生活細節,有官員更坦承這是故意用來測試學歷低、表達能力差的大陸新娘。結果,這措施引來真正結婚而到臺依親的大陸新娘和各方強烈批評臺灣當局歧視大陸人,深化裂痕、埋下積怨。
  • 大陸新娘臺灣郎:蜜罐裡的愛情
    大陸新娘臺灣郎:蜜罐裡的愛情 2012年07月26日 08:01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新娘盧月香在臺灣的拼搏之路(之五)
    對於弱勢群體,盧月香有一種本能的同情心和親近感。在公司裡,盧月香偶有閒暇的時候,就會在自選商場裡四處巡視。她注意到,有一兩個看上去經濟比較拮据的女士經常出現在賣場裡,而且行跡可疑。有員工告訴她,這些人都是大陸新娘,手頭都不乾淨,一定要多加留意嚴防死守。於是她很留心觀察。那一日,她終於發現一個大陸妹偷了東西,在買單結帳時被逮著了,人贓俱獲。
  • 臺灣寫真 會講故事的澎湖
    臺灣寫真會講故事的澎湖 (4/5) "← →"翻頁
  • 你知道臺灣有很多「外籍新娘」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有很多「外籍新娘」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8年04月13日 08:4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從上世紀90年代後,臺灣的男人開始娶外籍新娘。
  • 嫁到臺灣被汙名 大陸新娘自述受到不公待遇(圖)
    簡而言之,像我這樣的大陸新娘,要在臺灣呆6年才能有居留證,8年才能有身份證。居留證,在臺灣我們都叫工作證,因為拿到它才能合法找工作。可以說,這種規定是相當不公平的,因為同樣是臺灣人的配偶,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新娘都是2年就可以拿「工作證」,4年就可以拿身份證。  剛結婚的那段時間,我在深圳還有自己的生意,不想放棄,但是來回跑實在太不方便了。
  • 大陸新娘嫁到臺灣後成立政黨 黨員多為移民
    二十幾年前,出生在福建龍巖永定縣的盧月香嫁到了臺北,成為臺灣的首批「大陸新娘」。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她想用自身行動來反抗和消除臺灣社會對大陸新娘的歧視,甚至創建政黨為她們爭取平等地位。 如今,這支由大陸新娘組成「中華生產黨」開始展現了它的力量。
  • 臺灣移民署掛牌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歧視(圖)
    新快報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1月2日正式成立移民署,掌管包括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居民進入臺灣在內的移民事務,移民署成立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大陸配偶的抗議。由「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組織的抗議民眾,在移民署外高喊「反歧視,要人權」的口號,抗議臺灣相關的規定對他們不公平(見下圖)。
  • 訪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跟上海相比,臺灣還是男尊女卑的社會
    聽著她們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很難將她們與臺灣聯繫起來。她們是「兩岸緣·浦江心」在臺滬配返鄉交流團的成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嫁到臺灣去的大陸新娘。在街道文化中心,她們參觀了長寧陸配中心活動室,聽取了中心負責人的介紹。
  • 臺灣「中華生產黨」大陸新娘佔多數 已成臺政壇「關鍵少數」
    「中華生產黨」是一個以大陸新娘為主體的黨派,黨主席盧月香20年前嫁到臺灣成為一名臺灣新娘,對大陸配偶受到的歧視深有體會。盧月香成立中華生產黨的初衷是「為大陸新娘發出一點聲音,為她們爭取一些地位和權利。」隨著成員的不斷擴大,該黨目前與72個在野政黨結盟,黨部下屬有32個對接協會,漸漸成為臺灣政治格局中的「關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