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一詞在廣大網友的流傳之下,成為中國基建一種認可,中國在短短的幾十年期間,從一個交通落後的國家,發展成為如今縣縣通高速,甚至縣縣通高鐵的交通發達國家。交通網的成熟印證了中國一句老話「要致富,先鋪路」,交通的便利促進各地的經濟發展,人們的出行都十分方便。
中國交通主要有:公路、高速、航運、水路、火車高鐵等,交通工具也是「五花八門」樣樣俱全。為了方便人們日常出行需求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中國各城市都在大力發展地鐵。其實中國最早計劃修建地鐵的城市,並不是一線的北上廣深,而是被譽為「山城」的重慶。
1929年,時任重慶市長的潘文華在赴德國參觀完之後,下定決心想要在重慶發展地鐵,於是聘請了德國專家到重慶,開始了中國的「地鐵之路」。可惜的是由於當時的資金有限以及重慶地勢原因,技術難以攻克,導致修建地鐵的計劃遭到擱淺。已經完成的隧道也沒有浪費,在後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防空洞、隧道主題火鍋店。
2004年,重慶市第一條城際軌道交通正式開通,圓了曾經無數重慶人的夢想,也誕生出令人震撼的「奇觀」,穿樓而過的輕軌,在網友的助攻之下成為外來遊客必玩的「網紅打卡點」。重慶的地鐵不僅攻克了地理位置的難題,更是有著很多的高瞻遠矚的地方,就拿重慶曹家灣輕軌站來說,曾因荒涼偏僻被嘲笑,現狀曝光,讓人高攀不起。
曹家灣站是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的一個站點,在剛建立之初,仿佛就像一個「原始森林」,一副悽涼的荒郊野外景色,更沒有高樓大廈。如果下雨天走在泥濘的道路上,鞋子黏上泥巴,還具有「增高」效果,又找回了兒時的農村生活。相信有很多外來遊客都喜歡乘坐地鐵遊遍重慶,當從曹家灣站下車,繁華秒變荒郊野外,心中產生極大的落差。
雖然是「荒郊野外」,但曹家灣站的設施齊全,仔細看的話還能隱隱約約看到一部升降電梯。曹家灣站重慶熱鬧的洪崖洞、解放碑截然不同的景象,在重慶市顯得格格不入。只不過大家只看到它現有的樣子,之後的發展誰又曾想到呢?對於曹家灣片區當地居民來講,有了地鐵不僅方便出行,未來時間裡曹家灣片區肯定會大放光彩。
時隔幾年,再回到曹家灣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人行道、綠化、寬闊平坦的馬路等等,大城市擁有的,它應有盡有。煥然一新的場景,不得不感慨萬分,被網友們稱為「基建狂魔」,中國當之無愧。
當然,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逐漸完工,這裡的發展必然日益增長。當很多人還早嘲笑曹家灣站是「荒涼、偏僻」的時候,註定在幾年後「高攀不起」,且不談其他經濟發展,就看重慶地鐵口的居民區,房價的漲勢也是望塵莫及。從區域建設方面來看,其中提前布局的高瞻遠矚之處,不得不讓人佩服。
從曹家灣站鮮明的對比,反向思考的話,何嘗不會想到人家花費巨資建立地鐵口,就會無用的荒廢嗎?答案肯定不是,發展機遇其實都靠高瞻遠矚。
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