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帕金森病?

2020-12-12 腦科家賀醫生

帕金森病是一種主要發生於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在55——60歲以後發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對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7%,並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呢?什麼是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

(1)靜止性震顫,靜止狀態下出現不自主的抖動,如搓丸樣動作。

(2)肌強直,關節強直、肌肉發緊。如面部肌肉僵硬,像戴了個面具,稱「面具臉」。

(3)動作遲緩,日常活動減慢,如走路邁不開步;不能做精細動作,如解扣子、寫字越來越小。

(4)姿勢平衡障礙,身體前屈,走路和轉身困難。如走路時急促小步地向前衝,不能及時停步。

什麼是;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

抑鬱、焦慮、幻覺、痴呆、失眠、白天過度嗜睡、尿急尿頻、潮熱盜汗、流涎、吞咽困難、噁心嘔吐、便秘、疼痛、嗅覺異常、疲勞、視力模糊、油脂面容,體重降低等。

沒有肢體抖動,為什麼醫生仍診斷帕金森病?

有些患者在疾病早期的症狀以肢體抖動為主,而有些患者以動作遲緩和肢體僵硬為主,在疾病的整個過程中可能都不出現肢體抖動。因此,儘管沒有肢體抖動,但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及檢查後,同樣可診斷為帕金森病。

相關焦點

  • 帕金森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
    你是否還記得自己初次聽見帕金森病這一診斷時候的體驗嗎?是難過,是無可奈何,是崩潰,亦或是坦然接受?經常出現由于震顫、僵直、或行動緩慢的病人來到盧老這裡,當他們初次聽聞帕金森病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是驚慌失措,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 世界帕金森病日 如何預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是一種可怕的疾病,一旦染上這種疾病會非常的痛苦,會引起很多器官的病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高度重視這種疾病,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日,就是提醒大家注意預防這種疾病,介紹這種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種疾病,遠離這種疾病。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典型的神經元退行性疾病,神經元退行性疾病是神經元結構或功能逐漸喪失甚至死亡而導致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又稱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亨廷頓氏病以及脊髓性肌萎縮症等等。目前這類疾病病因尚不明確也無法治癒,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與日常生活。
  • 世界帕金森病日丨在新冠疫情期間與帕金森病共處
    PART.01什麼是帕金森病?
  • 【世界帕金森病日科普】帕金森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世界帕金森病日科普】帕金森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2020-04-1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帕金森手術有效率達到97%以上是怎麼回事 帕金森是什麼病
    據悉,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不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主任醫師毛之奇表示,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帕金森的手術有效率達到97%以上,其手術關鍵就是如何把電極精準地放到腦部核團位置上。
  • 治帕金森病食療偏方和禁忌是什麼
    帕金森病,是一種大家都知道的疾病,並且有許多人都了解帕金森。不過雖然如此,帕金森在生活中卻並不常見,那麼帕金森病人忌諱吃什麼?帕金森吃什麼好?治帕金森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就為大家講解。
  • 帕金森是什麼病 教你判斷這幾種症狀
    帕金森是什麼病?帕金森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病變在腦內黑質和紋狀體,病因可能與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損傷大腦神經元等因素有關。那麼,如何判斷是否得了帕金森病呢?怎麼治療帕金森病呢?  帕金森是什麼病帕金森綜合症(Parkinsonism,PD)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可分為繼發性和症狀性帕金森症候群,繼發性帕金森綜合症常發生於其它一些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血管病、腫瘤等)或毒物、藥物之後,臨床表現除了和帕金森病相同外,多伴有原發病遺留下的表現
  • 帕金森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定顫散風湯效果好嗎?
    帕金森病人在肌肉控制,身體協調,平衡感方面比起一般人來自主性來得低,所以站立坐臥就格外困難,另外,帕金森病引起走路步幅過小,無法邁開腳步,因此容易跌倒。 二、動作緩慢 帕金森患者經常會表現出一種懶散的感覺,用帕金森患者自己來說,身體出現一種嚴重的無力感,因此帕金森患者不管進行什麼活動,都是慢動作,跟這種情況同時出現的,還有患者肌肉張力增強的狀態,如果這兩種情況同時出現的話,那麼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帕金森。
  • 帕金森病有最新療法
    帕金森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長期引發醫學界和民間的廣泛關注。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的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病最新療法。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Alim Louis Benabid)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對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腦深層刺激手術的發展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 帕金森病是什麼症狀,它的危害有哪些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出現震顫,但並不影響到正常生活,也就沒能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抖的情況愈發嚴重,直到影響了吃飯。飯菜送不到嘴裡;走路突然左側的腿感覺無力。
  • 【健康科普】正確識別帕金森病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為「世界帕金森病日」,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為主要特徵,我國65歲人群患病率為1700/10萬,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於女性。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不要「帕」,科技終將帶來奇蹟!
    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群體,聊一聊關於帕金森病的故事。帕金森病到底是個啥病?1817年,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遠在英國倫敦,有一位醫生James Parkinson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帕金森病的論文,在這個論文中他記述了他在診斷的過程中經歷的6個他認為非常相似的案例。
  • 得了帕金森病應該怎麼辦?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帕金森症狀,及時就醫,儘早治療,掌握疾病治療的關鍵時機。手術方法主要包括神經核損毀術和腦深部電刺激(DBS)康復和運動療法康復與運動療法對疾病症狀的改善乃至對延緩疾病的進展可能都有一定的幫助如健身操 太極拳 慢跑等;運動、語言障礙訓練、步態訓練、姿勢平衡訓練等帕金森能徹底治癒嗎
  •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徹底治癒帕金森病仍需假以時日  帕金森病主要影響人類的運動能力,到晚期也會損傷記憶力。我們知道,拳王阿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以及數學家陳景潤等,無數名流都不幸得過帕金森病。他們患病後明顯的特徵就是靜止性震顫,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手抖」。其實,帕金森病患者還有運動遲緩、肌肉僵直與姿勢異常等表現,只是這些特徵需要專業人員的診斷才能確定。
  • 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精準診療聯盟在蘇成立
    12月20日上午,由蘇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和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牽頭組建的「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精準診療聯盟」(簡稱PD聯盟)正式成立,以進一步規範江蘇省及周邊地區帕金森病和相關運動障礙疾病的診治及管理。
  • 科學家發現與帕金森病高度相關的蛋白結構,或將開啟帕金森研究新時代
    科學家發現與帕金森病高度相關的蛋白結構,或將開啟帕金森研究新時代 2020-08-25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了解你不知道的帕金森病的秘密,關愛身邊的老人
    導語:帕金森病,也被稱為「老年人的殺手」,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的一大疾病,但很多人對帕金森病卻並不了解。據統計,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大約在1.8%左右,70歲以上發病率高達3%-6%,而且發病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 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到底有哪些講究?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見神經變性疾病。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約500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將達900萬。在中國,65歲以上人口中約1.7%患有帕金森病,目前全國患病總人數已接近250萬,佔全世界一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的第三大殺手。
  • 納米結構助力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他們發現,將這些神經細胞移植到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體內,隨著新細胞取代移植部位周圍受損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逐漸改善了大鼠的症狀。這項新發明為幹細胞治療提供了有希望的見解,並為帕金森病的新治療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