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一種神經運動障礙屬於神經系統疾病,在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它的發生是從腦細胞開始,這部分腦細胞稱為神經元,控制運動。神經元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當神經元死亡一定程度,腦中多巴胺水平降低時,帕金森的症狀就會出現。
多數患者在疾病的前幾年可以繼續工作,但數年後逐漸喪失工作能力,至疾病晚期,由於全身僵硬、活動困難,終至不能起床,最後常死於肺炎等各種併發症。帕金森病人在肌肉控制,身體協調,平衡感方面比起一般人來自主性來得低,所以站立坐臥就格外困難,另外,帕金森病引起走路步幅過小,無法邁開腳步,因此容易跌倒。
帕金森典型三大症狀
一、震顫
帕金森的症狀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當屬震顫了,也是帕金森最早出現的症狀。震顫,平常話說也就是患者身體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抖動狀態,尤其是患者的肌肉處於靜止情況時候更加明顯。
此外,在患者情緒緊張的情況下,抖動的也非常劇烈,不過抖動這種狀態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當患者活動肢體的時候這些症狀反而會減輕,也有可能會消失,此外,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這種抖動也會停止。
二、動作緩慢
帕金森患者經常會表現出一種懶散的感覺,用帕金森患者自己來說,身體出現一種嚴重的無力感,因此帕金森患者不管進行什麼活動,都是慢動作,跟這種情況同時出現的,還有患者肌肉張力增強的狀態,如果這兩種情況同時出現的話,那麼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帕金森。
因此如果家人當中同時出現動緩慢以及肌肉張力增強的症狀,那麼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三、走路姿勢異樣
在帕金森的眾多患者當中標準型的一個就是步伐異常了,而這個症狀最為嚴重的後果就是會導致患者在走路的過程中突然摔倒,重心出現明顯不穩定的症狀。
值得慶幸的是,這種情況下患者還屬於輕微狀態,一旦病情嚴重情況那麼危害將不僅如此,患者會在走路的過程中出現突然性雙腳停止,再也邁不動,對平常的生活跟工作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根據原發病的不同,臨床的症狀也有所變化。一般情況下,原發的帕金森病,如果控制良好、治療及時並給予很好的護理,則對壽命影響不是特別大。帕金森症候群因為有確切的病因,對病因的治療加上控制症狀,很好的護理、營養支持療法等,預後也是比較好的。在醫學技術發達的今天,對帕金森症候群的治療有一定好的進展和成效,所以帕金森症候群如果早發現、早治療、控制的好,對壽命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帕金森症候群其基礎上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只是隨著病情的發展往往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果之前沒有好好治療的話,這個過程可能是致命的,如果治療得當存活10年以上還是有的,切記早發現,早重視,早恢復,不要讓病情逐漸發展影響壽命。
定顫散風湯認為治療帕金森症候群應遵循「早診斷、早治療」的用藥原則。西醫研究發現,年齡老化、遺傳、環境等 因素均與帕金森症候群的發病有關。目前的西醫治療主要是以多巴胺替代療法為主的藥物對症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的運動症狀,對非運動症狀作用甚微,且不能改變帕金森症候群緩慢進展,患者症狀依然持續存在且逐漸加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現在醫學對帕金森症候群的治療取得了長足進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也存在著許多弊端。中醫藥在長期實踐中,對帕金森病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如何正確認識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的地位、作用及其特點,將有利於兩種醫學手段的有機結合,提高治療效果。
對於帕金森各期的治療原則,定顫散風湯認為,初期當從脾腎入手,以健脾化痰為首,以平肝息風治標,以健脾益氣治本;中期以內風之善動、頑痰之善變為特點,治療當豁痰化瘀以治標,滋補肝腎以治本,並依病情配伍平肝息風、育陰潛陽、養血柔肝之品;若中期風證較輕,則注意理氣活血;後期則肝、脾、腎三髒並治,尤重視腎精的虧虛。
劉某,女,54歲。因「左側上下肢活動不靈活、偶有震顫2年」就診,某醫院診斷為帕金森氏病,給予美多巴(半片,每天3次)服用後,症狀緩解不明顯,患者不願意加量使用美多巴,故求治於中醫。四診所見:左側肢體易感疲憊、酸軟,活動不靈活,納差,面色萎黃,語聲低微,神疲乏力,易疲倦,舌淡苔白微膩。
診斷:顫證。痰熱動風型
治則:清化熱痰、息風潛陽。
方藥:定顫散風湯加減
擬方:黨參、當歸、黃芪、升麻、柴胡、威靈仙、法半夏等(為部分方藥,具體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隨症用藥)
服用30劑後,患者自訴身軟乏力、左側肢體易疲憊症狀有所緩解,納食好轉,唯肢體易酸軟,仍有輕微震顫,偶有疼痛、麻木感,在上方去柴胡,加雞血藤、白芍。後隨症加減服用120餘劑湯劑後,患者上訴諸症俱緩,並將美多巴減量為半片,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