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責任山東分公司違法遭罰 編制虛假財務業務資料

2020-12-2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7日訊 中國銀保監會山東監管局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魯銀保監罰決字〔2020〕29號)顯示,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以下簡稱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存在編制虛假的財務、業務資料行為。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將費用及時入帳。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未對2018年5月、6月、8月職工工資進行計提,涉及金額136.44萬元;未對2018年6月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等費用進行計提,涉及金額2.23萬元;未及時對2017年保險行業協會會費進行入帳,涉及金額5.948萬元;未將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0月25日10個月的房屋租賃費準確入帳,涉及金額86.89萬元。

  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未按規定對費用進行分攤。在核算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0月25日共10個月的職場租賃費時,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未按照實際部門辦公面積進行分攤,涉及金額15.96萬元;在分攤2017年車險純風險保費測算發布體系運營費用時,未按各機構實際費用使用情況進行分攤,涉及金額3867.93元。

  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虛列諮詢費用。2018年9月17日,長安責任煙臺中支與某網絡科技公司籤訂諮詢合同,長安責任煙臺中支向其支付9.7萬元管理諮詢費用,某網絡科技公司向長安責任煙臺中支提供企業和市場信息管理諮詢服務。經查實,某網絡科技公司後將8.924萬元打入某保險銷售服務公司帳戶,實際用於支付長安責任煙臺中支手續費。

  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保費收入等統計指標財務核算不正確。2018年至2019年2月底,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將本應於2018年確認的責任險保費收入延遲到2019年確認,涉及保費3.45萬元;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在對部分「長安個人重大疾病保險及附加婚姻津貼保險」保單退保時,未按照條款要求計算未滿期淨保費,涉及保單1件。

  時任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張峰是對上述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山東銀保監局表示,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編制虛假的財務、業務資料的行為,違反了《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該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項的規定,山東銀保監局決定對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罰款20萬元;依據該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定,決定對張峰警告並罰款2萬元。

  《保險法》第八十六條顯示,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報送有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報告、財務會計報告、精算報告、合規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必須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

  《保險法》第一百七十條顯示,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限制其業務範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或者吊銷業務許可證:(一)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的;(二)拒絕或者妨礙依法監督檢查的;(三)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的。

  以下為原文:

  行政處罰決定書(魯銀保監罰決字〔2020〕29號)

  魯銀保監罰決字〔2020〕29號

  當事人: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以下簡稱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

  地址:濟南市高新區舜華路2000號舜泰廣場8號樓1-1101

  主要負責人:張峰

  當事人:張峰

  身份證號碼:37080219650702XXXX

  職務:時任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年修正,以下簡稱《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我局對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涉嫌違法一案進行了調查、審理,並依法向當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當事人未提出陳述申辯,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查,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存在以下違法違規行為:

  編制虛假的財務、業務資料。

  (一)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將費用及時入帳。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未對2018年5月、6月、8月職工工資進行計提,涉及金額136.44萬元;未對2018年6月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等費用進行計提,涉及金額2.23萬元;未及時對2017年保險行業協會會費進行入帳,涉及金額5.948萬元;未將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0月25日10個月的房屋租賃費準確入帳,涉及金額86.89萬元。

  (二)未按規定對費用進行分攤。在核算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0月25日共10個月的職場租賃費時,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未按照實際部門辦公面積進行分攤,涉及金額15.96萬元;在分攤2017年車險純風險保費測算發布體系運營費用時,未按各機構實際費用使用情況進行分攤,涉及金額3867.93元。

  (三)虛列諮詢費用。2018年9月17日,長安責任煙臺中支與某網絡科技公司籤訂諮詢合同,長安責任煙臺中支向其支付9.7萬元管理諮詢費用,某網絡科技公司向長安責任煙臺中支提供企業和市場信息管理諮詢服務。經查實,某網絡科技公司後將8.924萬元打入某保險銷售服務公司帳戶,實際用於支付長安責任煙臺中支手續費。

  (四)保費收入等統計指標財務核算不正確。2018年至2019年2月底,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將本應於2018年確認的責任險保費收入延遲到2019年確認,涉及保費3.45萬元;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在對部分「長安個人重大疾病保險及附加婚姻津貼保險」保單退保時,未按照條款要求計算未滿期淨保費,涉及保單1件。

  時任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張峰是對上述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上述事實,有相關人員調查筆錄、相關財務事項明細表、記帳憑證複印件、公司出具的情況說明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

  綜上,我局決定作出如下處罰:

  編制虛假的財務、業務資料的行為,違反了《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該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項的規定,我局決定對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罰款20萬元;依據該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定,我局決定對時任長安責任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張峰警告並罰款2萬元。

  當事人應當在接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持繳款碼到財政部指定的12家代理銀行中的任一銀行進行同行繳款。逾期,將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當事人如對本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收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行政複議,也可在收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複議和訴訟期間,上述決定不停止執行。

  2020年12月1日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

相關焦點

  • 永誠保險湖北分公司違法遭罰 編制虛假資料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8日訊 中國銀保監會網站昨日公布的湖北銀保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鄂銀保監罰決字〔2020〕49號)顯示,經查,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以下簡稱「永誠保險湖北分公司」,股票名稱「永誠保險」,834223)存在編制虛假資料的違法行為。
  • 利寶保險重慶2宗違法遭罰 編制虛假資料虛構中介業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7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今日公布重慶保監局對利寶保險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以下簡稱「利寶重慶分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渝銀保監罰決字〔2020〕2號顯示,經查,利寶重慶分公司存在編制虛假財務資料套取資金和虛構中介業務套取佣金的違法行為。
  • 美亞保險浙江分公司違法遭罰 編制或提供虛假報告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5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昨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浙銀保監罰決字〔2019〕8號、14號)顯示,美亞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存在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七十條,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決定給予其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長安責任保險公司編制虛假材料 被罰21萬元
    處罰信息顯示,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安中心支公司因編制13筆虛假材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第二款的相關規定,時任公司總經理吳新燕對上述違規行為負主要責任。 泰安銀保監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百七十一條的相關規定,對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安中心支公司罰款21萬元,對主要負責人吳新燕給予警告、並處罰款3萬元。
  • 利寶保險浙江分公司遭罰 違法編制虛假材料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8日訊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今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浙銀保監罰決字〔2020〕63號)顯示,利寶保險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
  • 永安財險泰安中心支公司2宗違法遭罰 編制虛假材料
    原標題:永安財險泰安中心支公司2宗違法遭罰 編制虛假材料   銀保監會網站昨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泰銀保監罰決字〔2019〕6號)顯示,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安中心支公司
  • 編制虛假資料 利寶保險重慶分公司兩名高管被處罰
    千龍網北京12月14日訊 12月14日,中國保監會發布的渝保監罰〔2016〕46號、47號行政處罰書顯示,因編制虛假資料,利寶保險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以下簡稱「利寶保險重慶分公司」)兩名高管被警告,並分別處以罰款5萬元和4萬元。行政處罰書顯示,經查實,利寶保險重慶分公司存在編制虛假投保資料、財務資料的違規行為。
  • 泰山財險泰安違法編制虛假材料 支公司總經理遭警告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4日訊中國銀保監會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泰銀保監罰決字〔2020〕10號)顯示,泰山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山財險」)泰安中心支公司存在編制虛假材料的違法違規行為。時任公司總經理左建業是對該項問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的相關規定。
  • 大地財險新疆分公司兩項違規被罰80萬 編制虛假諮詢費、服務費
    經查明,該公司存在以下違法違規行為:一、編制虛假資料2019年1月至7月,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通過上海瀚之友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代開發票,編制虛假諮詢費、服務費共計1127.4萬元,用於支付超標準手續費及業務獎勵費等。上述事實,有詢問調查筆錄、合作協議及財務憑證等證據證明。
  • 平安創展陝西分公司六宗違法遭罰31萬 編制虛假報告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8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昨日公布的陝西銀保監局處罰決定書(陝銀保監保罰決字〔2019〕22號)顯示,平安創展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陝西分公司存在編制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未經核准任用分支機構主要負責人;銷售從業人員未進行執業登記;銷售從業人員離職未註銷執業登記;營業場所變更未報告;設立分支機構未報告六宗違法違規行為。
  • 編制虛假財務資料等三項違規 山東誠嘉信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被處罰
    千龍網北京1月22日訊 近日,山東保監局發布魯保監罰〔2018〕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山東誠嘉信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相關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文件顯示,經查,山東誠嘉信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存在編制虛假的財務資料的違規行為。時任誠嘉信代理總經理徐勝軍是對該問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 編制虛假財務資料,太平洋財險萊蕪中支被罰20萬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4日電 銀保監會網站24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存在編制虛假財務資料行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萊蕪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險萊蕪中支)被罰款20萬元。相關責任人魏兵被予以警告,並處罰款4萬元。
  • 新掌門上任半年多,太平洋財險山東分公司已收4張罰單被罰超百萬
    文 | 山財君日前,山東銀保監局披露的最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萊蕪中心支公司(下稱「太平洋財險萊蕪中支」)因被查出今年存在編制虛假財務資料行為收到罰單20萬元,相關負責人也被追責罰款。 山東財經報導記者注意到,這是太平洋財險山東分公司新任「掌舵人」上任以來收到的第四張罰單。
  • 華夏保險寧波產品說明會違法欺騙隱瞞 財務數據不真實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甬銀保監罰決字〔2019〕79號、80號、81號)顯示,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產品說明會存在欺騙、隱瞞的行為,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給予或承諾給予客戶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超出公司經營區域銷售保險產品
  • 利安人壽違法遭銀保監會罰 線下收繳2億保費記為網銷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8日訊 近日,銀保監會網站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銀保監罰決字〔2020〕52號)顯示,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利安人壽」)存在提供虛假報告報表的違法行為,被銀保監會罰款30萬元;時任新渠道部副總經理湯偉負有直接責任,被警告並罰款5萬元。
  • 亞太財險山東分公司違法遭罰 高管聘任無任職資格人員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8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今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魯銀保監罰決字〔2020〕28號)顯示,亞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以下簡稱「亞太財險山東分公司」)存在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
  • 人保壽險東海縣支公司違法遭罰 虛掛工號套取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八十六條規定: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報送有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 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報告、財務會計報告、精算報告、合規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必須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
  • 東方資產廣西分公司違法遭罰90萬 盡職調查不到位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銀保監會網站今日公布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桂銀保監罰決字〔2020〕25號)顯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廣西分公司存在金融不良債權收購項目盡職調查不到位的違法違規行為
  • 人保財險東莞市分公司違法遭罰 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中國銀保監會網站昨日公布的東莞銀保監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2020年9號)顯示,經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分公司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當事人陳志陽負管理責任。
  • 港中旅財務公司違法遭罰 大股東為中國旅遊集團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今日公布的深圳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深銀保監罰決字〔2020〕22號)顯示,港中旅財務有限公司存在貸款資金用途管控不合規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深圳監管局對其處以罰款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