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
記得高中語文課外閱讀裡,有一篇作家張曉風的文章,名字叫《不朽的失眠》,寫得極美。而這篇文章就是根據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而虛構出來的一個故事。
「愁」字,是全詩的題眼。
「月落烏啼霜滿天」,短短七字,卻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三種意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已沉沉落下了,天宇間是一片灰濛濛的光影。
樹上棲息的烏鴉,忽發出幾聲哀哀的啼鳴。夜色深濃,繁霜暗暗凝結。詩人仿佛感到,茫茫夜氣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
其中,月落是視覺,烏啼是聽覺,霜滿天則是感覺,層次分明而又和諧統一,共同勾勒出一幅水鄉秋夜遊子的寂寥清冷的圖卷。
「江楓漁火對愁眠」,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
江楓與漁火,正是一靜一動,一暗一明,動人遐想。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忽傳來一聲聲空靈的鐘聲。詩人臥聽鐘聲,周遭靜寂,唯有這鐘聲輕靈仿佛來自亙古,讓他的心間一陣陣震顫……
往期精彩
你聽過最有氣勢的一句古詩詞是什麼?我先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人生最「孤獨」的3首古詩詞: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
李煜千古有名的五首詞,寫盡末代帝王的悲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