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選戰,臺北市選情一片混亂,國民黨能否翻盤?

2020-12-15 CCTV4

臺媒刊文稱,隨著2018臺灣地方選舉拉開序幕,「誰將代表藍綠陣營徵戰臺北市」變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而此前已經放話要爭取連任的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18的選戰臺北市為何成為焦點?未來又將如何牽動臺灣政局的變化?

新聞背景

NEWS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針對2018年島內地方選舉很多人已開始熱身。呂秀蓮對外表態「如果她去參選臺北市長,勝算非常大。」她已在臺灣政壇消失很久,此時對外如此自信的表達是否太張狂?有人買她的帳嗎?

賴嶽謙 臺灣實踐大學教授

呂秀蓮是一個很有「自信」的女士,因為她在臺灣從政多年並且在過去的選舉中比較順遂。但是,她忘了在上一次臺北市市長的選舉前,民進黨內先辦了初選,當時呂秀蓮大差距敗給姚文智。從這個角度上分析,呂秀蓮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沒有辦法代表民進黨來角逐臺北市市長,更何況三年以後。

如今的呂秀蓮年齡大,思想舊,再加上臺北市整個選民結構發生變化,所以呂秀蓮或是錯估形勢,或是在逼迫民進黨黨中央一定要推出候選人,不能夠再禮讓柯文哲!因此,她的「自信」有策略性的運用也有自我刷存在感的功能。

現在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提出了參選臺北市長的候選人。對於整個選民結構來說,現在的臺北市是藍大於綠?還是綠大於藍?最后角逐誰會更勝一籌?

於強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傳統意義上大家普遍認為臺北市相對會藍大於綠,也就是國民黨的優勢會大一些,為什麼?這是因為在2016年臺灣立法機構民意代表選舉的時候,國民黨得到最差票選結果,其得票率不到三分之一,但臺北市一共有八席民意代表,其中國民黨拿下五席,比例大概佔62.5%!在國民黨最低點的時候,它還能在臺北市的八席民意代表中拿到五席,所以大家認為國民黨在臺北市還是蠻有希望的。

臺北市在臺灣整個的政治結構上有它特殊的位置,如臺北市交通最發達,教育最發達,文化演出項目最多,經濟總量最大等等。有個有趣現象: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到馬英九都做過臺北市市長,然後再去做臺地區領導人,但陳水扁是四年製做完連任失敗然後做了臺灣領導人,馬英九是四年製做完連任成功去做了臺灣地區領導人。換句話說,無論連任失敗或成功,都有可能出任臺灣領導人,所以臺北市長的選舉就充滿著無限遐想和可能。

有媒體分析稱「現在蠢蠢欲動的不止呂秀蓮,還有民進黨內部所謂的『大佬』可能也會站出來。」這樣的可能性大嗎?

賴嶽謙 臺灣實踐大學教授

可能性不大。目前不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不斷在放話說「還有很多的『大佬』會出來」。例如在國民黨內包括馬英九、江宜樺、連勝文等等全部都被羅列出來,這樣的動作對於已表明要參選的丁守中或鄭麗文來說很不公平,因為這等於把丁守中鄭麗文打成為「二軍」。民進黨也是一樣,例如呂秀蓮表態要出來等等,就等於民進黨內部把自己參與表態的人也打成「二軍」。以上這種情況間接把柯文哲的聲勢拱抬的更高。

所以現在民進黨為難的地方是在於:如果它推出一位代表跟柯文哲同時競選,那很有可能是國民黨漁翁得利!國民黨一旦當選那民進黨就要負「讓國民黨當選」這樣敗責,可如果民進黨不推出人這樣的情況又會被大家嘲笑,也就是民進黨已經在執政,卻連自己人裡擔任臺北市市長的候選人都推不出來?所以民進黨處於兩難局面。

有臺媒稱「目前臺北市選情陷入混亂狀態,凸顯出藍綠陣營和柯文哲的選舉布局並沒有真正清晰起來,這也會讓未來選舉產生更大變數。」如果在2018選舉中再遭遇失利,國民黨的未來更加讓人擔憂。猛戳視頻了解相關情況↓↓↓

有些媒體分析稱「今年臺灣島內的地方選舉會特別好看」!好看在哪?

於強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這次臺北市長的選舉是這場大戲的序幕,其實現在柯文哲跟民黨的矛盾已越來越大。過去半年以來,柯文哲跟民進黨之間先是從嘴巴上不斷交鋒,如民進黨的市議員王世堅說柯文哲是「過期牛奶」,然後前段時間民進黨的段宜康又去罵柯文哲,柯文哲還擊稱「狗咬了我,我才不會咬回去」。可見他們開始在言語上有一些爭奪。但在民進黨看來,柯文哲跟民進黨不是完全一條心,所以2014年柯文哲剛當選臺北市長時,民進黨就放話說柯文哲「你應該加入民進黨」,然後柯文哲擺出一副「寶寶就不」的架勢,因為柯文哲能夠當選是他得拿住綠營的票的同時還要拿一部分淺藍和中間選民的票,所以他如果完全跟民進黨貼在一起那淺藍和中間選民的票都拿不到了,因此他一直遊走在這個中心,不斷的在走鋼絲。

蔡英文心中實際上希望柯文哲能贏,因為柯文哲只要贏了就會被困在臺北市不要讓他去2020年挑戰蔡英文,但柯文哲也正是看到蔡英文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就吃定蔡英文,目前看在雙方的對決中,柯文哲略佔上風。

國民黨有沒有可能利用臺北市長選舉的機會來翻盤?

賴嶽謙 臺灣實踐大學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 請戳下文↓↓↓

■ 美股暴跌!內鬥不休!誰是罪魁禍首?

■ 美國「第一千金」要去朝鮮半島前,副總統卻去了這兒……

■ 有話直說!局座和邱毅和你一起聊「美臺」關係!

【本期編輯:郭冉】

來源:CCTV4《海峽兩岸》

END

相關焦點

  • 藍營人士預測:國民黨年底選戰可贏14縣市 高雄臺中都將翻盤
    【環球網綜合報導】距離島內「九合一」選舉僅剩1個月的時間,各縣市選情持續引發輿論關注。國民黨中常委遊家富預測,年底選舉民進黨應該只剩7縣市,國民黨則可望贏得14個縣市。其中可拿下新北、臺中、高雄三市,而臺北目前還是柯文哲勝選較高。
  • 前「藍委」談國民黨2022縣市長選戰:拿下臺北桃園就大勝
    日前,國民黨在高雄市長補選中吞下大敗。為避免國民黨再敗2022縣市長選戰,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8月20日邀請前「藍委」蔡正元一同討論國民黨要如何布局2022。據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8月21日消息,蔡正元直言,他對2022選情非常樂觀,國民黨只要拿下臺北市和桃園市就是大勝!
  • 臺媒看國民黨2018臺北選戰:戰將雖多 獨缺重炮手
    國民黨2018選戰:戰將雖多,獨缺重炮手中國臺灣網8月7日訊 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雙北市(臺北、新北)是國民黨重中之重的熱戰區。也有人勸進無黨籍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擔任「奇兵」,為藍營選情投入震撼彈。張善政在政、商、學皆資歷完備,是博士又是教授,這點很合國民黨傳統味道,他又熱愛當農夫,能接地氣。不過據近張人士透露,張確無意參選臺北市長,對於已擔任過「行政院長」的他來說,若有意在政壇繼續發展,下一步或許是爭取更高大位,而非縣市首長。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拉開序幕 專家:民進黨將敗選 但國民黨也很...
    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2018年底」九合一」選戰登記結束,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候選人申請登記已於8月31日截止,共有20993位候選人完成登記,將角逐11047個名額。其中,六都參選人的激烈比拼備受外界關注。臺北市目前確定參選的是現任市長柯文哲,國民黨參選人推出丁守中,民進黨方面確定參選的是姚文智,另外還有脫黨參選的臺大教授李錫錕。
  • 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 臺北選情最混亂最複雜
    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各政黨的有心人正在緊密部署。而從現在傳出的訊息看,就民進黨內而言,爭取連任的縣市長已無懸念,不能再選的縣市長也已有了自己心中的接棒人。可能是臺北市最混亂最複雜,民進黨內外各路大軍都在明爭暗鬥,鬥個你死我活。
  • 「花風暴」衝擊臺北市選情
    華廣網9月2日訊 題:「花風暴」衝擊臺北市選情 作者 張文生 臺北市盛大舉辦的花博會即將在11月6日揭幕,臺北市上上下下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和布置,意圖為臺北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氣息。然而,由於花博會的舉辦正值臺北市長選舉前後,選舉季節一切都有可能成為選戰議題,花博會難免成為國民黨和民進黨在臺北市長選舉中的政治議題。
  • 臺北"立委"選情焦灼 正藍能否力抗橘綠合作成焦點
    原標題:臺北"立委"選情焦灼 正藍能否力抗橘綠合作成焦點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第四選區(內湖、南港)是親民黨與民進黨合作的唯一選區,共推橘營黃珊珊對戰藍軍李彥秀。不僅柯文哲為黃珊珊站臺,蔡英文也錄製語音為黃電話拜票,顯示民進黨全力為黃珊珊輔選。正藍能否力抗橘綠合作,成為北市選情一大看點。 黃珊珊和李彥秀均是1998年同期出道當選臺北市議員。
  • 臺媒:國民黨臺北市黨部證實,蔣萬安確定要選2022臺北市長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聯合報》9月6日報導,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表示,經她詢問,國民黨籍「立委」蔣萬安肯定地表示,他會參選2022年臺北市長選舉。臺媒報導截圖報導稱,黃呂錦茹表示,國民黨基層對蔣萬安期許很高,也希望其能投臺北市長選戰,因此她才向蔣萬安徵詢,希望蔣萬安可以給個明確態度,這樣基層才能動起來幫忙,蔣萬安也給出肯定答案,表態會參選2022臺北市長選舉
  • 學者:新北、臺北二市選情觀察分析
    原標題:學者:新北、臺北二市選情觀察分析  島內「九合一」選舉日前正式開跑,華廣網9月18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研究生陳兵的文章,觀察島內選情指出,藍綠雙方在此次新北、臺北二市選舉中有不少看點。
  • 臺灣2018縣市選舉 國民黨能否有突破口?
    臺灣地區2018縣市長選舉將在年底舉行,據臺灣媒體的報導,國民黨近日公告了黨內臺北市長初選的相關事項,民進黨臺北新北兩市參選人選遲遲沒有明朗。本次市長選戰各陣營將派出哪些候選人?民進黨選舉存在哪些盲點?
  • 國民黨在9縣市選情領先 臺中將成藍綠選舉勝負關鍵
    中國臺灣網9月6日消息 臺灣年底九合一選舉5日登記截止,國民黨雖在新竹縣、基隆市分裂,但卻在雲林縣、彰化縣及南投縣整合成功。藍營輔選高層表示,在全臺22縣市中,國民黨在新北市、桃竹苗等9縣市穩定領先,傳統弱勢的臺灣南部還是落後追趕,與綠營最大勝負關鍵還是臺北市及臺中市能否在最後扭轉劣勢。
  • 藍營人士預測國民黨可大贏14縣市!高雄、臺中都將翻盤
    華夏經緯網10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韓式炫風」席捲全臺,似乎引發「外溢效應」,許多國民黨參選人民調都有增加,選情出現轉機。國民黨中常委遊家富預測,國民黨可望贏得14個縣市大勝,其中可拿下新北、臺中、高雄三都。    據報導,韓國瑜聲勢高漲,日前一日南北輔選,現場民眾簇擁,足見其人氣。
  • 【臺灣2018縣市長選戰】亂花迷人眼 臺北市長選舉將是一場亂戰?
    臺灣地區2018縣市長選戰逼近,各路人馬紛紛表態參選。其中選情最為激烈的要數臺北市長選舉,除了謀求連任的柯文哲外,已經有國民黨前民代丁守中、張顯耀、孫大千、臺前行政機構發言人鄭麗文和臺北市議員鍾小平等人都宣布參加初選。如今更是傳出,臺北市長選戰恐再添3名 大迦戰將 。
  • 島內「立委」選舉倒數十天 臺北市選情加溫
    臺海網1月2日訊 島內「立委」選舉進入倒數10天,臺北市八個選區,各候選人卯足全力拼選戰,不過因為這次採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區範圍小,過去街頭宣傳車沿街拜票的熱鬧場面變少,許多候選人主要還是深入基層拉選票,倒是臺北市許多陸橋、安全島、公園等,還是插滿花花綠綠的競選旗幟。
  • 臺灣高雄選情月內可能將巨變 國民黨全力求翻盤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指出,目前黃昭順的民調與高雄縣長楊秋興已拉近,但黃、楊兩人的民調總和,仍落後陳菊三個百分點。國民黨仍將全力求翻盤,目標是一個月內,讓黃昭順的民調支持度可以超過楊秋興,將訴求泛藍支持者全力支持國民黨黨候選人。  《中國時報》報導,藍營高層人士分析,此場選戰還有得看,陳菊才第一天被打,民調就下滑,他認為應該還會有後續。
  • 臺北市選戰 國民黨基層催:初選時間不宜太長
    華夏經緯網3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明天確定「七合一」選舉第四波提名時程,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宣布參選後,有意爭取臺北市長黨內提名的參選人皆已到位;基層擔心初選拖愈久,之後會愈難整合,希望加速臺北市提名速度。
  • 臺北市"立委"選情:藍軍搶八 綠軍告急猛催票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立委」選戰進入決戰72小時,臺北市各區選情呈現冷熱兩極化,藍軍挾政黨基本面優勢,在八個選區被看好「坐六望七搶八」,陷入苦戰的綠軍希望最少保住一至兩席,三席則被視為奇蹟,但基層對選情普遍不表樂觀。
  • 陳先才:臺北市長選情發展的兩大觀察面向
    作者 陳先才    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正在連勝文與柯文哲兩大陣營之間展開。從目前的選情發展來觀察,連柯二人還基本上處於膠著狀態。由於連柯兩人皆是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所以整個選戰呈現出看點較少,乏味平平的狀況。
  • 國民黨選情大好?蔡正元:我對2022「九合一」選舉非常樂觀
    中國國民黨在高雄市長補選,再度吞下大敗。20日,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邀請前「藍委」蔡正元一同討論國民黨要如何布局2022「九合一選舉」。蔡正元直言,他對2022選情非常樂觀,而且國民黨只要拿下臺北市和桃園市就是大勝!
  • 臺灣縣市選舉2018: 各路候選人選情民調搶先看 韓國瑜支持度
    選後會否引發國民黨權力核心重新洗牌?­  新北市:國民黨「唯一」執政的大都市 能否保住?­  據最新民調,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以54%的支持度,大幅領先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兩人差距高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