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玩」出新花樣

2020-12-11 江西華嶽文化

節慶,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態。

以「傳統節慶」為文化因子,通過系列節會活動的打造,是堅定中華傳統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也是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大特色。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各大景區也與時俱進的增添了各類民俗活動。

如藉助人們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花祭先賢,以及吟唱古詩詞這些文化活動,讓遊客深度體驗中國傳統端午文化的魅力。

這些極具當地文化特色的相關藝術表演日益受到旅遊景區管理者的重視,具有原創性的文化民俗活動也逐漸成為衡量景區級別的標準之一。

【龍虎山·端午祭】

古越圖騰祭

端午活動期間,龍虎山桃花洲會開展一系列參與互動活動,例如通過「劃旱舟、投壺、鬥草、金人射柳」等形式體驗傳統文化習俗,提高遊客們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更有跳鍾馗、上刀山、金人射柳、鬥草、包粽子比賽、竹竿舞、點雄黃、特色美食、童趣活動....等十幾種人們耳熟能詳卻不盡知其詳的民俗傳統,讓遊客們體驗並親手參與製作,最大限度感受來自傳承的溫度。

【滕王閣·展傳統】

增添文化味道

除了端午祭祀、漢服展示、太極拳、歌舞樂器表演、互動遊戲「拔河」「投壺」等,還特別為參與活動的孩子們準備了精美的節日禮物。

此次活動的舉辦,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廣大遊客增加節日出遊的興致,給旅遊增添點「文化味道」。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下一代手中得到傳承,使江南名樓滕王閣成為孩子了解傳統節日習俗的窗口。

【西溪·賽龍舟】

傳統民間技藝齊聚西溪溼地

杭州西溪龍舟文化節是由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舉辦的以龍舟競渡為主題的文化生態休閒娛樂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8年,逐漸成為杭州人過端午的一項新的風俗。

西溪溼地圍繞龍舟競技打造的「龍舟體驗遊」產品,將傳統民俗與特色產品相融合,已經從一項端午節的當地習俗,逐漸成為在全國範圍內都有一定影響力的旅遊熱點活動。

端午節當天,西溪溼地蔣村集市將舉辦「龍舟勝會」,比花樣不比速度,上午的開幕式有獨特的「祭龍王」、「龍王點睛」、「龍王下水」等傳統民俗儀式。

節日期間,蔣相公祠有傳統越劇表演,一邊是搖旗吶喊,一邊是清音雅韻;河渚塔廣場有西溪傳統武術,陸上習武、船上打「船拳」;在河渚街各店鋪,還能親手體驗包龍粽、編花籃、繡龍舟、做香袋等傳統手工藝活動。

【西塘·展五黃】

五黃傳統共慶端午

古鎮西塘景區自2010年將「端午元素」融入旅遊項目之後效果甚好,今年,景區依然以端午文化為主題,開展「五黃」展示、畫額、做香囊等系列活動,供遊客賞玩學習。

除在倪宅包粽子、「五黃」展示外,遊客還可以在古鎮景區內的西塘書院參與香囊、長命縷的製作體驗以及畫額。

「過端午、到西塘」,讓遊客在西塘也能感受到傳統端午文化,展示了西塘原生態的文化,從而提升西塘旅遊品質,吸引更多的遊客。

【蘇州·揚民俗】

一片粽心傳千年

早在2006年蘇州端午習俗就已正式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更好地保護和弘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滄浪區政府每年都在古胥門舉辦吳地端午民俗文化節活動。

屆時將開展端午龍舟邀請賽、家庭才藝包粽子大賽、南北獅擂臺對弈表演等活動,再現以往民間每戶人家都有的「掛艾草、菖蒲、蒜頭,以及雄黃酒、粽子、如意菜」等民俗場景,全面、立體地展現蘇州端午習俗的異彩紛呈。

端午當天,「雲遊姑蘇·點亮八城門」手機小遊戲也將全新推出。市民只要進入手機微信遊戲小程序,以點亮城門的形式,沿運河環古城遊覽,了解蘇州端午習俗和傳統,並可參與猜燈謎、賽龍舟等遊戲。

ps:(蘇州的端午慶典幾乎都放在胥門邊舉行,這是因為蘇州紀念的是伍子胥,不像其它地方紀念的是屈原,所以一年一度的端午文化節都會加上 「吳地」兩個字,展示蘇州的特色。)

民俗活動對於旅遊業的作用

我國 56 個民族的民俗浩如煙海,民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從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到生產、商業、貿易等經濟生活,婚喪喜慶、歲時節合、遊藝競技等無不有民俗的存在。

民俗活動能提供豐富的旅遊資源充實旅遊的內容,使遊客在觀賞自然景觀的同時還可以體驗民族風情。

現階段國內旅遊業對民俗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只是鳳毛麟角。

各民族的民間宗教習俗,歲時節日習俗、風物傳說名人故事等都是開發潛力很大的旅遊民俗寶藏,經過合理開發可以擴展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的內容。

1、民俗文化能夠滿足旅遊者的審美需求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體現在各種民間建築、民間服飾、民間工藝品中,這些具有歷史感的載體都自然流露著純真質樸之類,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民俗旅遊的開展,為旅遊者提供了體驗民俗審美文化的良好機會,常使旅遊者獲得終身難忘的審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夠滿足旅遊者的娛樂需求

我國各地許多的民俗活動,如蒙族的那達慕大會、壯族三月三歌會、苗族的花山節、蘆笙舞等等,都帶有濃厚的娛樂性質。在旅遊活動中,開展這些各具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可以很好地滿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求娛、求樂的心理需求。達到吸引人的目的並達到特定的品牌和可持續發展。

3、民俗文化能夠滿足旅遊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為一種傳承文化代代相傳,保持著社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維繫著成員的民族情感。通過參與、體驗民俗旅遊活動,對於國內遊客來說,可以深入了解偉大祖國不同的民族、地區所呈現出來的特色各異的民俗風情,又能感受到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風貌。

華嶽觀點:

民俗活動對景區的品牌持續營銷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使景區保持巨大的吸引力與旺盛的生命力。

1.當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異越大,越有吸引力。

2.從觀光旅遊到度假旅遊和文化旅遊,這是旅遊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也是旅遊競爭的主要手段。

3.做節慶文化,其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景區遊客市場的抗風險能力,一場具有深刻文化底蘊、地域特色的景區文化演出是遊客對該景區地域最形象、最直觀的了解方式與途徑。

相關焦點

  • 各地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玩」出新花樣
    以「傳統節慶」為文化因子,通過系列節會活動的打造,是堅定中華傳統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也是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大特色。西溪溼地圍繞龍舟競技打造的「龍舟體驗遊」產品,將傳統民俗與特色產品相融合,已經從一項端午節的當地習俗,逐漸成為在全國範圍內都有一定影響力的旅遊熱點活動。
  • 人民智庫|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節慶旅遊發展
    節慶旅遊作為文旅融合的途逕自2009年原文化部與國家旅遊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文化與旅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直到 2018年文化與旅遊部的正式成立及各地區地方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完成,「文旅融合」堪稱當今社會的熱詞,也是近年來旅遊發展與改革的重點。文旅融合過程中,中央與地方政府以及相關的文化與旅遊企業如何找準融合點、提高融合度、釋放新的融合魅力,面臨機遇,也有挑戰。
  • 民俗節慶,如何在融合中傳承文化根脈
    新華社發江蘇宿遷宿豫區民俗表演。朱瑞攝/光明圖片端午佳節剛剛過去,人們在划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著端午習俗帶來的濃鬱文化味兒。伴隨著春節、端午、清明、中秋等傳統文化節日的傳承和創新,越來越多節慶文化活動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成為傳統民俗文化集中展現的平臺。傳統節日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應如何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 文旅觀察 | 絲路遺產的文旅融合之路
    、合作之路和繁榮之路,為人類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文旅融合的保護和利用關係中應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保護和開發在一定認識高度是統一的關係而不是矛盾的對立,保護好遺產本身就是提升遺產的旅遊價值;而科學合理的開發會更好地促進遺產保護工作。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的文旅融合發展中不勝枚舉。絲路遺產大部分處於我國西部地區,其文化保存樣態相對較好,在文旅融合發展中儘量避免過度娛樂化、商業化,儘量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屬性和特徵。
  • 大衍觀察|積極探索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創新之路
    華幡舞獅、社火巡遊、火龍鋼花、爬杆龍……今年元旦假期,棗莊市臺兒莊古城景區開展了一系列非遺演藝活動,熱鬧歡慶的場面吸引4.12萬人次遊客到這裡賞民俗、逛古城。  1月1日,2021年好客山東賀年會在臺兒莊古城啟動。從元旦到元宵,遊客可在臺兒莊古城欣賞舞龍、高蹺、國潮互動變臉、國潮雜技等豐富的非遺演出和民俗展演,參與新春美食節等系列活動。
  • 傳統節慶為載體:清明上河園文旅融合之路揭秘(連載:之二)
    節慶,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態。以「傳統節慶」為文化因子,通過系列節會活動的打造,是堅定中華傳統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這,是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大特色。清明上河園積極搶抓節慶熱點,結合我國傳統節日,又成功地打造出大宋年·民俗文化節、清明文化節、端午文化節、七夕文化節、中秋文化節、菊花文化節等一系列知名的節慶品牌,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做營銷一定要制定有時效、有針對性、精準的這種大營銷策略。」開封清明上河園營銷總監石佔良的體會很深。
  • 節慶民俗|臺灣客家文化活動
    ▼為加強桐花意象與在地客莊文化之結合,特別凸顯地方特色,由新北市、桃園、新竹、苗慄、臺中、彰化及南投等7縣市 ,引領鄉鎮及社團,共同辦理超過百場以上的藝文活動;另為提升臺灣客家特色產業之發展,本會結合地方傳統產業及異業結盟業者 ;並與知名客家美食餐廳合作,推出客家美食等各式好康活動。從客家生活工藝到客家美食,在桐花祭的帶領下,整體呈現客莊的文化活力。
  • 縣域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樣本 從挖煤煉鐵到弘文興旅的澤州模式
    這裡人文底蘊深厚,名鎮古村、民俗文化、神話傳說、宗教文化、商賈文化等豐富多彩。這裡物阜民豐、美味佳餚無數,都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但澤州長期以煤鐵能源經濟為主,旅遊價值嚴重被低估。黨的十八大以來,澤州致力加快轉型跨越發展,從此開啟了由「挖煤煉鐵」到「弘文興旅」的發展之路。澤州項目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門戶,澤州縣域圍繞晉城市城區呈環形分布,典型的「有縣無城」。
  • 文旅融合新時代,「非遺+旅遊」的新模式探索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消費升級和需求衍化已成為新時代社會消費領域的顯性問題。在文旅行業,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傳統的觀光旅遊已經難以滿足旅遊者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文旅消費供給側改革亟待推進,產品和服務亟待豐富。 在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動下,「以文促旅,以旅興文」已經成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和發展路徑,而什麼樣的文化資源可以開發成為叫座又叫好旅遊產品?
  • 博雅視野丨後疫情時代旅遊演藝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使旅遊演藝行業進入寒冬,對全球現場演藝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衝擊。大量劇場關閉、演出和文化節慶活動取消、人員停工,全產業鏈面臨生存危機。不過,危機伴隨的是新的機遇。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演藝行業逐步恢復,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演出行業的地位愈加重要。
  • 當塗:文旅融合發展促進文化強縣建設
    當塗是魚米之鄉,每到端午時節,當塗民間就有開展龍舟大賽的民俗。近年來,當塗縣已連續成功舉辦了8屆當塗縣龍舟錦標賽和2屆南京都市圈邀請賽。今年當塗縣「紅太陽杯」第九屆龍舟錦標賽將於6月17日——18日擂響戰鼓,為百姓奉獻一場精彩的「端午盛宴」。
  • 山城夜玩出新花樣
    今年的消費季還首次融合了夜景文化節,在繼續派送各類文旅福利的同時,「解鎖」更多夜間文旅新玩法,打造「不夜城」新名片。「連續幾屆我們都參加了,放送了大量優惠券和門票,僅今年的夏季場活動,就吸引了幾千名遊客進入景區遊玩。」在第五屆重慶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秋冬)文旅集市展區,來自南川金佛山景區的工作人員興奮地說道。
  • 後疫情時代演藝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使旅遊演藝行業進入寒冬,對全球現場演藝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衝擊。大量劇場關閉、演出和文化節慶活動取消、人員停工,全產業鏈面臨生存危機。不過,危機伴隨的是新的機遇。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演藝行業逐步恢復,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演出行業的地位愈加重要。
  • 2020海南親水運動季積極探索「體育+民俗」融合發展
    自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確定落戶海南後,海南親水運動季已連續兩年設置「嬉水民俗」主題月活動,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水上運動相融合,致力於為2023年營造氛圍。   「嬉水民俗」促進「體育+民俗」融合發展  「嬉水民俗「主題月活動凸顯海南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致力於將「體育+民俗」打造成重要的體育旅遊品牌項目,促進我省體育旅遊消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 生態、民俗,惠民演出多項文旅融合,樓觀之夏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屆時,源遠流長的傳統民俗文化強強聯合,深化文旅融合交流作為系列活動重點板塊生態文旅融合暨西安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建設發展論壇將在7月30日開啟。文旅融合,文化為魂,打造新時代文旅融合的典範。通過非遺融合豐富文化旅遊業態,幻化詩和遠方最美妙的樂章。具體活動詳情1.
  • 「非遺+」促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臺兒莊樣本」
    例如,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有組織有計劃地在春節、元宵、端午、非遺日、中秋等重大節慶日期間舉辦「非遺+旅遊」融合活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藉助「好客山東賀年會、古城大廟會」文化特色品牌,打造「中國第一大年」節慶品牌,「到最有年味的臺兒莊古城過大年」已經成為文化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 撫順文旅產業加速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後,發展成為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素有「煤都」之稱。如今,撫順積極培育旅遊發展新動能,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為目標,從項目建設、產品創新等方面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今年「五一」假期,撫順旅遊收入達到50413萬元,文旅融合成果初現;「十一」黃金周期間,旅遊市場熱度持續飆升,總計接待遊客221.9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3715.2萬元。
  • 整合甘肅省各地文化民俗和節慶活動 八大文旅盛宴陪您過大年
    原標題:整合全省各地的文化民俗和節慶活動  八大文旅盛宴陪您過大年      紅紅火火的迎春燈會、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200多家旅遊景區門票免費或半價以下的優惠、600多家旅遊企業、星級賓館的打折促銷……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省文化和旅遊廳整合全省各地風格迥異的文化民俗和節慶旅遊活動
  • 歡樂節儋州分會場活動豐富亮點紛呈 體育賽事精彩 文旅節慶豐盛
    2020年(第21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儋州分會場活動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精彩的體育賽事、文旅節慶活動,吸引省內外遊客、全國的參賽選手。歡樂節儋州分會場的重要活動之一、第8屆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的八大活動,先後在11月27日至12月31日期間舉行,為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增色添彩。
  • 我省各地舉辦豐富節慶活動迎新年
    &nbsp&nbsp&nbsp&nbsp□ 本報記者 於新悅&nbsp&nbsp&nbsp&nbsp元旦是「好客山東賀年會」四大節點中的第一個節點,伴隨著新年的鐘聲,我省各地展開了豐富的文旅節慶活動,迎接2020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