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鐵路守護人」火車司機佔運:「鐵三代」的初心傳承

2020-12-16 瀟湘晨報

江西晨報網(記者 呂淑婷/文 南鐵楊潔供圖)「昌北站,電力客車Z185次接近。」下午5時51分,南昌機務段運用二車間電力機車司機佔運拿著手持話筒,在司機室與客運值班員聯控。在列車正上方的鐵路橋旁,佔運的外祖父蔡鐵生——一位年過八旬的老「鐵路人」,正目送著列車鳴響風笛聲呼嘯而去,眼裡滿是欣慰。

▲佔運的外祖父蔡鐵生目送著列車鳴笛而去。

祖孫三代堅守鐵路機務事業

記者了解到,佔運是南昌機務段運用二車間的一名電力機車司機,父母均為鐵路工人,已經83歲的外祖父蔡鐵生曾就職永安機務段,後到華東交通大學從事火車機車教學工作,作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鐵三代」,佔運受祖輩影響,十分熱愛火車司機這份職業。

▲因為一家人都是從事鐵路運輸工作,外祖父給佔運取名的時候取了一個「運」字。

祖孫三代機務人,在鐵路行業堅守了大半個世紀。佔運的外祖父蔡鐵生曾經就職於永安機務段從事機車檢修,後因工作調動在華東交通大學機車教研組工作,從事鐵路機車研究和教學,多年來一直遺憾自己沒有做過火車司機。

佔運告訴記者,自己的姓名和火車有著不解的緣分,因為一家人都是從事鐵路運輸工作,外祖父給他取名的時候取了一個「運」字。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佔運,從小就對火車感興趣,從昆明鐵路機械學校畢業後,佔運自然而然選擇成為一名火車司機。

報廢蒸汽機車成「啟蒙老師

由於父母都是鐵路一線工人,工作十分忙碌,佔運從小跟著外祖父蔡鐵生一起生活。外祖父進入華東交大任職後,佔運也跟著搬進交大。由於教學需要,外祖父從南昌局申請到了一臺報廢的蒸汽機車放置在華東交大用於教學。小時候,外祖父經常帶著佔運在機車內玩耍,信號旗、輪轂、鐵軌……很小的時候佔運就對機車有了基本的了解,至今還保留著當時在蒸汽機車上與外祖父的許多合照。

▲外祖父經常帶著年幼的佔運在機車內玩耍。

外祖父在機車教學上工作大半輩子,對機車知識十分精通,也多次參與鐵路《技規》等規章制度修訂工作。雖然已經80多歲,他最大的愛好還是和外孫PK火車知識,火車機型升級、提速、規章制度變化等都是他們「競賽」的內容,每次見面討論鐵路發展,成為他們最開心的一個話題。

外祖父贈檢點錘傳承鐵路人精神

外祖父蔡鐵生的住所毗鄰京九線昌北站,那是京九線普快列車進出南昌站的必經之路,也是佔運值乘列車的必經之路。蔡鐵生經常在散步之餘凝視鐵路線,有火車經過時,會指著司機室尋找是不是自己的外孫值乘。

檢點錘是火車司機最重要的行車工具,全靠這個判定事故,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變化。佔運第一次上車值乘前,蔡鐵生把自己留存了50多年一把檢點錘送給他,希望外孫值乘平平安安,佔運每次值乘都會帶在身邊。

祖孫三代人,同為鐵路人,他們守護鐵路的平安,奉獻出了大半個世紀的時間。如今,作為鐵路的新鮮血液,仍然不忘初心,堅守崗位,這也是一種傳承。

編輯:劉伊

【來源:江西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三代火車司機見證鐵路提速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三代火車司機見證鐵路提速薪火傳承,祖孫三代參觀蒸汽火車。回顧往昔,祖孫三代走過一臺已經「退休」的內燃機車。在嘉峪關一個環境舒適的小區裡,79歲的張幹臣坐在搖椅上,久久凝視著一張老照片,圖片上是他曾最親密的夥伴——一列老式的蒸汽火車。1958年的一天,大街上的喇叭傳來了「支援大西北,幹鐵路,開火車」的招工消息,讀初中的張幹臣果斷報名。從普通學員到火車司機,他用了12年時間。
  • 【平安鐵路守護人】南鐵地勤司機蘇盛:夜行三萬步的動車「守護神」
    從一名高鐵司機,到如今的動車組地勤司機,他經歷了時速從300公裡到8公裡的轉變。  現在的他,每日的工作就是接動車「下班」。為了讓新司機快速掌握相關停車和動車技巧,他總是會精心把停車位置用繪畫的方式畫好,十分貼心。每日來回在多個不同的股道當中,一個夜班下來,他的微信運動步數總能突破三萬步。
  • 【我們的改革開放】三代火車司機的「速度與激情」
    我也是火車司機,我那會兒開蒸汽機車……」生性沉穩的父親坐在外孫子開的高鐵上,忽然「高調」起來,主動和其他旅客搭話。父親張述明這輩子開的都是蒸汽機車,但是他的兒子開上了電力機車,他的外孫子也就是我外甥鄭海超開上了高鐵,他覺得很自豪。我叫張光偉,今年50歲,我們一家三代都是火車司機。
  • 一家三代火車司機親歷速度與激情
    本報記者李琳文/攝 在5日晚央視播出的《歡樂中國人》舞臺上,來自我國最北客運機務段——哈爾濱鐵路局三棵樹機務段的一家三代火車司機及其4位家人,共同演繹了一段情景劇,詮釋了火車司機誓保列車安全的職業忠誠,回顧了火車從蒸汽時代向內燃、電力時代及高鐵全面轉型的發展過程,講述了工作中經歷的驚心動魄和溫暖瞬間,感動了在場的點評嘉賓,成功晉級
  • 祖孫三代機車駕照見證鐵路發展變遷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東機務段,有這樣一家人:祖孫三代都是火車司機,爺爺姜福臨駕駛蒸汽機車,父親姜愛舜駕駛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孫子瞿俊傑駕駛復興號列車。可以說,祖孫三代機車駕照見證鐵路發展變遷,更見證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鐵路建設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祖孫三代火車司機、三本機車駕照見證了鐵路發展變遷,更見證了鐵路建設發展成果。爺爺姜福臨生於1934年。1952年參加工作,開的是解放型蒸汽機車。食物和水全部自帶,投煤拼的是體力和耐力。姜福臨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42年,直到1994年光榮退休。
  • 英國火車總晚點,理由還各種匪夷所思?現在不一樣了,港鐵來啦!
    2. 2009年,歐洲之星將列車延誤歸咎於降雪。 港鐵公司行政總裁梁國權先生表示:「我們其中一個願景,是為西南部鐵路的車務營運和顧客體驗帶來持續進步,讓乘客可享更可靠、更有效率及更愉 快的旅程。新專營權擴闊了港鐵公司在英國鐵路營運的版圖。我們亦非常期待 與合作夥伴,包括 FirstGroup、英國運輸部、Network Rail 及其他機構,共同提升鐵路服務至嶄新水平。」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 三代鐵警世家護航鐵路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一個三代鐵警之家用滿腔熱血和責任擔當護航鐵路,守護旅客出行平安。郭婕敏家的故事就是鐵路公安發展的歷史縮影。一家三代人所處的年代不同,但他們卻有著相同的鐵警情懷,「舍小家為大家」是郭家代代相傳不變的家風。 現年24歲的郭婕敏是西安鐵路公安局西安公安處乘警支隊的一名女民警,2018年參加工作的她是家裡的第三代鐵路警察。
  • 河南:一條路三代人 守護平安春節
    【新春走基層】河南:一條路三代人 守護平安春節  人民網鄭州2月2日電 (徐馳)2月2日上午,太焦鐵路西武匠站。太行山裡寒意凜冽。養路工張超匆匆吃過早飯,帶著工具走上了鐵道線。  張超今年29歲,隸屬於中鐵鄭州局集團公司月山工務段。
  • 傳承舊人美好願景至今的百年神宮!京都「平安神宮」社殿庭園巡禮
    若是到京都想要逛逛日式庭園的話,那麼一定有很多人會推薦知名的「平安神宮」。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周年所創建的平安神宮除了有再現平安時代正廳的莊麗社殿外,還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凝聚造景師精湛造園技術而成的華美庭園,在京都想要找個地方悠哉享受庭園風光的話不能不到平安神宮!
  • 老司機果南!水團第三張單曲「Happy Party Train」PV公開!
    老司機果南!水團第三張單曲「Happy Party Train」PV公開! 動漫 ACGdoge ▪ 2017-04-04 12:32:42 在4月5日水團的第三張單曲也是松浦果南的「Happy Party Train」將發售,
  • 鐵路招聘女火車司機了!條件很簡單
    5月17日,接一些在鐵路院校朋友的確鑿訊息,中國鐵路集團成都局集團公司今年擬招聘女性機車乘務員,也就是俗稱的女火車司機。具體怎麼操作呢?如果應屆女性大專生(高職)畢業生不能需求,則會在內部擇優選拔,由其下屬成都、重慶、貴陽三個機務段在前3年畢業進入鐵路的女大學生中,動員優秀女職工參加招錄報名補員。 另外,成都局還準備採用定向招錄的方式,招聘3名應屆女性本科及以上畢業生,作為女性指導司機、運用幹部的後備隊伍進行培養。
  • EVA新幹線子彈火車「500 TYPE EVA」5月退役 京都鐵路博物館展出
    以 EVA《新世紀福音戰士》風格設計的日本新幹線子彈火車「500 TYPE EVA」從2015年開始運行,現在差不多是要退役的時候了。就在5月13日最後一次運行之前,「500 TYPE EVA」列車將會在京都鐵路博物館被重製展出。
  • 【平安鐵路守護人】高鐵「山頂洞人」的不眠夜
    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P到10658000,3元/月   江西晨報網訊(王璐記者呂淑婷/文 南鐵供圖) 南方的冬季如約而至,氣溫驟降,寒氣襲來。
  • 從蒸汽火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高鐵動車 祖孫三代開火車見證中國速度
    姜福臨是新中國第一代老式蒸汽火車司機。姜愛舜駕駛內燃火車27年,安全行駛300多萬公裡。瞿俊傑開上了我國最先進的高鐵動車。開欄的話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駕駛室內,55歲的火車司機姜愛舜,在這長長的鐵軌上,已整整行駛27個年頭。在他的家族裡,三代人的火車情緣一直延續著。父親姜福臨是新中國第一代火車司機,他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大學畢業後也成為火車司機。
  • 【火車司機筆記之一】火車司機的神秘
    在這裡,如果你對火車司機職業感到好奇,不妨追隨《火車司機筆記》,去一窺現代工業時代這群特殊的人們吧。 火車司機見面打招呼愛問;「快叫班了吧?」回答是;「叫了!幾點幾分。」 手機像一根繩子,那邊遠遠一拉,這邊就要放下手頭的事,立馬收拾行囊,準時去單位出乘。 還有「待乘」,也是他們每天掛在嘴邊的高頻詞兒。夜間開車,為保證精力充沛,根據計劃,每天分三撥提前去待班室休息。
  • 探尋消失的南方森林小火車:老司機盼火車重跑
    探尋消失的南方森林小火車:老司機盼火車重跑  【解說】提到小火車,想必第一個映入大夥腦海的是臺灣阿里山。孰不知在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福建也有著這種古老的交通方式。11月11日,中新社記者一行來到了閩北林區順昌縣建西鎮追尋這裡的森林小鐵路。
  • 「太平清醮」沒有他們就沒有搶包山 搭棚師和麵包師的傳承故事
    「沒有人,沒有社區的話,節日是死的,表演是空虛的。」馬木池博士在一份關於長洲太平清醮的研究中這樣寫道。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一直推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近3年每年到訪太平清醮的項目主任朱詠筠認為,適量的旅遊發展的確能幫助文化傳承,至少能推動重辦搶包山活動。「但如因為靠搶包山吸引遊客,變成與傳統文化毫無關係的嘉年華,這並非好事。」
  • 森鐵小火車載走的故事
    張  帆提起森鐵,總會喚起許多東方紅人的懷舊之情。清脆的汽笛和滾滾的車輪已消失多年,森林小火車已駛進了人們的記憶。今天想來,那些森鐵小火車載走的故事,雖已遙遠,但還是多麼令人回味與不舍。1963年6月,為籌建東方紅森鐵,完達山林業管理局從虎林鐵路管理處抽調了77名骨幹赴大海林林業局森鐵管理處跟班學習。
  • 「共同戰疫」當火車司機娶了列車員 戰「疫」夫妻的別樣愛情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老婆,在車上自己多注意防護,勤洗手,門把手多用酒精消毒,等你平安回來!」  「謝謝老公,你別擔心,我會照顧好自己,你也要多注意,穿暖和點,別感冒了!」安康機務段火車司機徐曉輝2月14日,西安局集團公司安康機務段火車司機徐曉輝在廣元南公寓用微信給妻子發去一個紅包,二人相互問候。妻子季柯黔是西安客運段一名列車員,此刻正在廣州至漢中的K767次的列車上調休,因為來回要經過武漢停靠,徐曉輝不放心,給她買了口罩和護目鏡,每次都要多叮嚀幾句。
  • 「平安鐵路守護人」贛江最後的鐵路潛水員
    我們現在看到的樟樹鐵路大橋,其實是1995年新建的。此前的老橋因為一起意外事故而垮塌。餘成的職業生涯主要是陪這兩座橋渡過的。老樟樹鐵路大橋,受制於當時的建橋能力,設計標準不高,檢修作業量大。餘成任潛水員時,時常要與同事一道巡查大橋墩臺。同事在船上負責接應,餘成潛到水下,負責水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