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菸袋斜街,這裡夜景最具京城文化韻味

2020-12-09 aDe遊攝天下

北京菸袋斜街是歷史文化名街,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這條只有幾百米的街道內以經營旱菸袋、水菸袋等菸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風味小吃、服務行業等為主,其鋪面建築風格樸素並有北京北城特點,是北京北城較有名氣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跡。這裡已經成了北京胡同商業區的一個精品街區的代表。

在人潮湧動的街道上,你時不時就會走到風格迥異的店鋪面前,可能以前這些店面裡面賣的就是名家字畫,但是現在更多的是些獨具特色小吃和民族氣息十足的紀念品。現在的菸袋斜街已經和鼓樓,南鑼鼓巷等知名景區一樣,都是每個在北京的人閒暇時尋找美食,看古玩,賞書畫古建築的好去處。

晚上的什剎海則別有一番風景,華燈初上微波蕩漾,兩岸的建築倒映在水面上,色彩斑斕,如夢如幻。在什剎海乘船欣賞風景,應該是十分愜意的。後海酒吧街也是這裡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夜幕降臨這裡音樂聲響起,熱鬧非凡,臨街是裝潢精緻的酒吧,可供休息聽歌,又展現了古典和現代元素的完美融合。

【TIPS】:

1、周邊比較有名的景點有:恭王府、故宮博物院、北京鼓樓、北海公園、宋慶齡故居、梅蘭芳故居、菸袋斜街、廣化寺、南鑼鼓巷、時代博物館、酒吧街等;

2、地址:位於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

3、交通:乘坐地鐵二號或者八號線鼓樓大街站下。乘坐地鐵六號線南鑼鼓巷站下或北海北站下。

相關焦點

  • 【古蹟探真】跨越六百年歷史變遷的菸袋斜街
    因為當年在這裡設有收貨船稅和漁民捕魚稅的官衙——「打漁廳」而命名。清朝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文考》一書中稱之為「鼓樓斜街」,後來才被稱為菸袋斜街。由此可見,這條街巷是非常古老的,至少有600年以上的歷史。清末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菸袋斜街內以經營菸具、古玩、字畫、風味小吃為主,其鋪面建築風格樸素並有北京北城特點,是北京頗有名氣的文化街。
  • 探尋IN 西城|菸袋斜街,漫步進北京城的時光長廊
    是北京最古老的斜街之一原名鼓樓斜街清朝末年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菸袋鋪因此改稱菸袋斜街這裡充滿市井氣息也承載著許許多多的北京味道今天咱們就走進菸袋斜街一起探尋《菸袋斜街舊影圖卷》何大齊創作這為清代和民國時菸袋斜街的興盛和繁華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 菸袋斜街的古往今來
    菸袋斜街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東北部的一條古老的商業特色文化街。 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到小石碑胡同,東西斜形走向。全長232米,寬5至6米。《光緒順天府志》將其記作「菸袋斜街」。       在菸袋斜街最繁盛紅火的清代光緒年間,斜街裡出現多家飯莊、酒樓、煙鋪、茶館、浴池等等,隨著清末外國商品在中國的傾銷和民族資本工業的興起,吸菸成本降低,菸袋鋪也在這條斜街遍地開花。
  • 北京城的時光長廊——菸袋斜街(下)
    本文轉自:北京西城報發布時間:2020-07-16 菸袋斜街興起在元代,成街於明代,清代和民國時最繁華。時光穿梭,菸袋斜街依舊精彩綻放。時光穿梭 格調依舊 元朝利用什剎海的水系建都,並以什剎海的東邊為大都城的中軸線。元朝的水利專家郭守敬疏通了從大都城到通州的通惠河,使什剎海成了我國著名的大運河的最終碼頭。
  • 北京菸袋斜街過境客流很多:成為胡同商區的景點代表,夜景也很美
    這條北京菸袋斜街的長度並不長。由於周邊還有其他景點,過境遊客較多。由於胡同片區街道不大,以優質胡同商業為主,夜景效果也得到了增強。北京菸袋斜街是一條歷史文化名街。這條只有幾百米長的街道,已經是北京胡同商業區精品一條街的代表。
  • 邂逅了菸袋斜街,觀摩了紫禁城,卻不巧沉迷在「後海酒吧街」的腳下
    作為一名青睞於傳統文化的歷史迷,對於首都的菸袋斜街總是充滿了嚮往。這個地方是首都特別有名的文化大街,可能很多人還不怎麼了解。菸袋斜街的街中心,曾經在清末時代的時候,這裡面主要經營的是水菸袋和旱菸袋,另外像是古玩、裱畫和書畫,在這裡也是經營得如日中天,更是引發各地人員的觀摩和體驗。
  • 它形狀奇特,像支煙鍋袋,耍個性的菸袋斜街
    怪不得人們都喊它「菸袋斜街」。這也許正是大作家汪曾祺疏忽的一點,萬事都有例外。那麼,這條斜街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個故事是相當遙遠的,至少要把往事追溯到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那會兒。當時,北京城跟富庶的江南往來交通不便,為了溝通江南跟京城的聯繫,能讓江南的貨物高效率地被運送到京城,忽必烈下令開鑿一條通惠河長達360裡。由此,這條河接通了南北大運河,京城的船隻可直通到浙江杭州。
  • 遊記:北京菸袋斜街漫步
    ,街口還有一個門樓標誌,上面寫著菸袋斜街。說著叫斜街,其實和胡同差不多,一條窄窄的巷子。這條小街沒來過,就到裡面去逛一逛吧,感受一下菸袋斜街的風情和特點。       菸袋斜街的東口。北京菸袋斜街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屬於北京市西城區轄境,為東北西南走向。據清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聞考》一書記載,此街原名為「鼓樓斜街」,清末改稱為「北京菸袋斜街」。
  • 逛菸袋斜街!看純正的明清風格建築,品味老北京文化!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yang望世界,去過北京的小夥伴一定對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有很深刻的印象,如今,北京的胡同可以說是我國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了,胡同不僅是老北京建築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老北京文化和老北京人兒時記憶的重要承載方式。
  • 2020初春:北京,靜悄悄的菸袋斜街(圖)
    鐘鼓樓往南,就是菸袋斜街。這裡原本熱熱鬧鬧,熙熙攘攘。菸袋斜街東口,有人值守菸袋斜街,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與鴉兒胡同交界處,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32米。據清乾隆年間《日下舊聞考》記載,此街原名「鼓樓斜街」,清末改「菸袋斜街」。現闢為歷史文化名街。
  • 姚記炒肝 菸袋斜街 銀錠橋上說說不一樣的鼓樓什剎海
    它是北京城面積最大、古城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傍晚的鐘鼓樓是從容而優雅的。元、明、清三代時,鼓樓定更擊鼓、鐘樓撞鐘報時。優美的樂聲傳遍京城。老北京著名的「姚記炒肝」鼓樓腳下的「姚記炒肝」是北京人的最愛。
  • 北京城的時光長廊——菸袋斜街(上)
    由於河流多是彎曲的,因此形成的街巷自然是斜的了。  菸袋斜街是北京最古老的斜街之一,原名「鼓樓斜街」,清朝末年,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菸袋鋪,因此改稱「菸袋斜街」。  這為清代和民國時菸袋斜街的興盛和繁華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書畫中回憶老街昔日繁華  明朝,什剎海已不再是大運河的最終碼頭,但依然是北京著名的風景區。所以歷代高僧、仙道也紛紛在什剎海畔選址修寺建觀。就菸袋斜街一帶,在街上有廣福觀,街東口南邊的萬寧橋北側有為唐建的火神廟,街西的鴉兒胡同有元建的廣化寺等。
  • 北京這麼多斜街,這個短短200多米小巷,是老北京歷史最悠久斜街
    菸袋斜街位於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屬西城區廠橋地界。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內以經營旱菸袋、水菸袋等菸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風味小吃、服務行業等為主,其鋪面建築風格樸素並有北京北城特點,是北京北城較有名氣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跡。
  • 北京特色步行街: 大柵欄、南鑼鼓巷、王府井、五道營、菸袋斜街
    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地處北京的市中心,是一條集小資情調和老北京韻味為一體的胡同,也是北京的時尚地標之一。這裡匯集了很多文藝的特色小店,還有種類眾多的小吃,年輕人尤其是文藝青年,往往會把這裡當做遊玩北京的必選去處。
  • 不是古村落的菸袋斜街怎樣4次繁華從高端到平民化,直至落寞
    這些大富貴人們的到來,造成了最初連接積水潭和地安門外商業區的斜街的繁榮。有人氣,就有消費。這裡在明代嘉靖年間,就出現了有名的天香樓。那個時候,這裡還不叫菸袋斜街。在清光緒年間,斜街裡出現多家的飯莊、酒樓、煙鋪、茶館、浴池等,這是菸袋斜街最繁盛紅火的時候了。
  • 遊記:菸袋斜街的大清郵局
    「菸袋斜街」對於我,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它的名字!菸袋斜街其實緊鄰「什剎海」的銀錠橋,遊客在湖邊遊覽的時候,看到邊上有很多商戶,我就是看見了賣「馬迭爾冰棍」的商店,進去買冰棍,然後就從胡同裡稀裡糊塗地進入了「菸袋斜街」的。
  • 菸袋斜街成為北京客流最密集的街區:比現代化購物中心更有魅力
    北京市菸袋斜街的客流警示在清明節假期期間, 北京菸袋斜街呈現了遊客擠滿街道的景象,這裡有應當是北京客流最為密集的街區,秩序看起來還算是井井有條。從菸袋斜街兩側的店鋪來看,這裡面很多都是體現老北京文化的店鋪,也算是老北京文化與商業很好的結合。
  • 夢裡醒裡都是你,菸袋斜街
    菸袋斜街說起胡同,就不能不提北京的胡同。胡同,就是小街巷,在各地的稱呼不同,含義卻是一樣的:在上海一帶叫「裡弄」,在江南一帶叫「巷」,但是在蘇州卻是叫「巷弄」,明顯把二者融合起來。老北京的胡同據說有4000餘條,名稱各異,也有稱「巷」的,比如南鑼鼓巷;也有稱「街」的,比如菸袋斜街。
  • 北京地安門外,火神廟,菸袋斜街,鼓樓,可以順路遊覽
    所以,這裡不但 雲集了廣宅大院、朱門廣堂,還建有眾多道觀佛寺,神祠庵院,光現存的就有明代敕 建的「廣福觀」,建築華美的「廣化寺」,曾寫進《紅樓夢》的 「清虛觀」,有著動人傳說的坤道院「鑄鐘娘娘廟」,大太監小德張 建的雄偉大廟「宏恩觀」。但這些廟宇中,最著名,歷史最悠久的還要數坐落在後門橋旁的「敕建火德真君廟」,俗稱「火神廟」。
  • 230米菸袋斜街:多情燕子往來築巢
    菸袋斜街,什剎海畔有名兒的一條商業老街。北京的商業街不少,但能引來燕子築巢的,恐怕只有菸袋斜街了。不信,您可以去數數,從最東頭開始,這條230米長的老街上,完整的燕子窩能找到十一二個,且都築在店家的房簷下頭。「這幾年,菸袋斜街的燕子確實是一景兒。春天三四月份來,夏末初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