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凌晨3時10分,全球最後一位東京審判的全程見證者高文彬因病於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9歲。
又一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的見證人去世,令人痛惜!雖然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越來越少,但它如每個國民身上的刀痕箭瘢一樣,雖過去很久,仍歷歷在目,銘刻在心。
1946年5月3日,全球矚目的東京審判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開庭,這場由日軍引起的侵略性戰爭終於算有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那些在戰爭中給中國人民以及亞洲乃至全世界帶來無法彌補傷害的戰犯終於站在了審判臺,第一次真正面對世界的審判,為他們所犯下的殘酷罪行付出代價。
遠東軍事法庭由中、英、美、法、印度、菲律賓等11派去的法官代表組成,中方法官代表是梅汝。此外,參與這場審判的還有幾位重要人物—中國檢察官向俊哲,以及他帶領的5人小分隊,其中就包括高文彬。
高文彬是上海人,1945年的夏天,他還是一個剛從東吳大學畢業的法學院學生,畢業後曾擔任過上海地方法院的書記官,但是不甚滿意,兩月後就辭職。之後又做過一段時間的戶政股長,可惜官場之風與他心之所向相差甚遠,他又辭職了。正在這時,遠東軍事法庭的中國檢察官向哲浚到上海來招聘英語翻譯,在其導師的推薦下他去參加了面試,通過了考核。1946年5月15,高文彬一行五人從上海抵達東京開始了長達31個月的審判之行。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設在東京澀谷的陸軍士官學校,審判庭使用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所以,一切呈交法庭的資料和證據必須都得翻譯成英文,因此才有了高文彬等四人的加入。
為了得到更多有力證據,中國檢察官向哲浚跟檢察長聯繫,向盟軍總部要求開放日本陸軍內部機密檔案。自此除了把大量審判資料翻譯成英文呈送法庭外,高文彬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堆積如山的資料中,搜尋出更多日軍侵華的證據。也就是在檔案室裡,高文彬看到了很多在國內根本看不到的侵華日軍暴行的鐵證,搜尋出2400多份和南京大屠殺相關的資料。在眾多的資料中,一份名叫《東京日日新聞》的報紙顯得格外扎眼。
那天的一切都歷歷在目,高文彬回憶道:那時候作為向哲浚的秘書,經常到國際檢察署的文件部門去翻譯文件,偶然發現一份日本報紙,《東京日日新聞》,時間是1937年12月13日,這張報紙上登了兩個人很大的照片,雖然日文不精通只學過一年,大體上看得出來,說明這兩人在日本進攻南京的途中,進行了殺人比賽。
報紙寫道,兩名名叫向井和野田的少尉在紫金山攻略戰中進行了以南京為目標的百人斬殺人賽,比賽結果為106:105。照片中的兩人拎著砍刀站立,麻木不仁中帶著得逞後的微笑,不能想像這兩把刀刃上已經纏上了兩百多個人的冤魂。面對著仿佛是一篇"英雄"的報導,高文彬想到自己的同胞被如此殺戮,他的內心無比憤怒。他說,作為一個中國人,唯一的想法是將他們繩之以法。
百人斬殺人競賽的暴虐程度令全世界震驚,但是高文彬發現這件事時,已經是十年之後了,要找到當年的兩個戰犯談何容易。高文彬在發現這份遲來了十年的罪惡鐵證後,很快把它送到了南京的國民政府手上,時任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庭長的石美瑜接到這份罪證也被震驚了,立即組織軍事法庭的工作人員著手調查。
1947年8月20日,野田毅在日本琦玉縣的一個集市被發現,隨後向井也落網,1948年1月27日的早上,這兩個殺人惡魔終於結束了其罪孽深重的生命,在南京雨花臺刑場被槍決,一起被處決的還有另一名名叫田中軍吉的日軍低級軍官。
東京審判一直持續到1948年11月12日,歷時31個月,遠東軍事法庭對包括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等甲級戰犯在內的28名戰犯分別處以絞刑、槍決、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等不同刑法,這份遲來的正義終於落幕。
審判結束回國後,高文彬整理了當時的庭審記錄,後不幸遺失。晚年的他一直過著安靜祥和的生活,指導著十幾個海商法的研究生,同時參與《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纂工作。
高文彬常說我們要珍視和平、銘記歷史,希望新一代人在了解史實後能更加熱愛祖國,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綜合:人民法院報 人民日報